?

構建高職院校特殊群體學生心理關愛機制的研究*

2022-02-09 05:00楊緒秀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22年46期
關鍵詞:群體心理健康院校

楊緒秀 趙 強

(1.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鹽城 224000;2.鹽城師范學院 江蘇鹽城 224001)

一、高職院校特殊群體學生的概念界定及分類

新時代的高校,學生作為學校的主體,生源來自社會的各個層面,包含地域、民族、戶籍、家庭等不同的狀況,形成了千變萬化的個體差異性,也造就了高職院校特殊的學生群體,在某些方面由于特殊群體學生行為表現存在缺陷,其行為產生的因素也比較復雜,因此,深入了解高職院校特殊群體學生的思想動態,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成才規律,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提升學校立德樹人的實效,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特殊群體是一個社會學概念,特指某些群體在社會結構中的特殊地位及其生存狀況,由于那些自身或社會原因常處于不利地位的社會群體被稱之為特殊群體。

特殊群體學生是指與普通群體學生相比較于而言,這部分學生因其受社會風氣、學校環境、家庭狀況和主觀意識等因素影響,導致其在生活中、學習上和心理上相對弱勢[1]。

根據特殊學生群體特征進行細化,將其分類為學業困難型、家庭經濟困難型、心理障礙型、其他特殊困難型等四個類型,而其他特殊困難型特指身體殘疾、擇業困難、戀愛受挫、校園違紀、網絡成癮等學生群體。建立特殊群體的數據庫就是對不同類別的學生群體進行辨析和統計,結合實際工作將其細化,采取措施時應區別的對待[2]。

二、高職院校特殊群體學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由于特殊學生群體的經濟狀況、溝通能力、教育資源占有和就業機會等方面處于弱勢地位,其特征表現為經濟來源匱乏、生活質量較低和精神承受力較差,使他們在社會的競爭中處于相對不利的地位。通過對部分學生以調查問卷形式和訪談方式分析和觀察,總結出特殊群體學生存在以下幾種心理特征。

1.容易產生較強心理自卑和輕視自我

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當代的大學生面臨著家境貧困、溝通能力弱、學習能動性差、擇業困難和情感受挫等諸多的壓力;特別是高職院校特殊群體學生在遭遇挫折時更容易產生過激反應,甚至出現過度焦慮和自卑的心理表現,以及呈現出抗壓能力差、適應能力弱等行為特點,若不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會直接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和正常的大學生活,這部分學生特別需要大家的耐心引導和用心關注。

2.校園模式的變化容易造成心理焦慮

高職院校的知識體系結構側重于技能學習,與中學相比而言有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對剛進入大學的高職院學生存在適應心理;課堂上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加上本身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濃及學習方法不合理等原因,造成聽不懂-不想學-放棄學的心理,低效率的學習是導致學生心理焦慮的主要原因。由焦慮造成學生失眠、脾氣暴躁、行為過激等特征,若不及時進行干預,將會演變成抑郁,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3.學生入學后自身人生觀的迷茫

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思想發生變化,開始對人生和未來進行思考,比如學業、未來的工作、未來的生活設想等,由于缺少社會經驗,心智不夠成熟,對未來感到迷茫也是當代學生普遍的心理現象;成長過程中缺乏合理的引導,也是學生感到迷茫的重要的因素;長期情緒處于不穩定狀態,會對學生自身心理健康發展以及和諧校園構建都產生消極的影響。

4.經濟上的貧困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既要承受學業壓力還要承受經濟壓力,雙重壓力的環境中使學生容易造成心理上自卑;近年來,國家助學金的資助力度逐年提升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困難學生的生活壓力。但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對其進行心理疏導。

三、高校特殊群體學生產生的影響因素分析

由于高職院校特殊群體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特征具有特殊性,分析其產生的原因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校園環境影響到個體的心理健康提升效果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人類進入信息化時代,拓寬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同時出現一些不健康、消極方面的因素,影響著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成長和發展[3]。當代大學生受到這些消極價值觀影響,出現了理想信念不堅定,科學價值觀念模糊等錯誤認知。家境貧困的學生比較容易產生自卑感,有的還會出現愛慕虛榮心理和相互攀比心理。

2.原生家庭影響到個體的心理支持系統

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對學生身心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由于父母的性格、職業、文化程度、為人處事態度都不盡相同,對于塑造個人性格、品格、行為習慣,家庭的熏陶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4]。就使得家長與孩子的交流方式不同,必然影響孩子處理問題的態度和方式,而來自原生家庭的親情關愛更容易幫助特殊群體學生走出心理障礙,因此家庭教育應當擔負起孩子品質形成的責任。例如,生活在不和睦、父母有暴力傾向的家庭環境的孩子恐懼心理特征較明顯,單親家庭的學生則不擅長與他人交流和溝通,由此可見,家庭成員關系是否和睦是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特殊群體學生的心理問題的因素之一。

3.自身調適能力影響到個體的心理承受力

在大學生活期間,學生不僅要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還要學會處理日常生活中困難,還要具備獨立的思考能力以及突發事件的應急手段,可是由于特殊群體學生自身調適能力弱,當在面對諸如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問題時容易出現不適應,導致心理壓力逐漸增加,造成心態情緒受挫,進而喪失自信。然而,每個人自身的承受能力是有差別的,面對困境反映出來的表現也不一樣。依據本身的心理壓力狀況,運用科學的方法合理調節心理壓力是學生需要掌握的,所以學會適度調整自身身心壓力,讓高職院特殊群體學生擺脫心理障礙,具有比較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構建高校特殊群體學生心理關愛的實踐路徑

基于高職院校特殊群體學生的特征,對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行為特點進行分析,以此構建校特殊學生群體的心理關愛的實踐路徑[1]。對特殊群體學生給予心理關愛和支持,有效引導學生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進而學會調節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極情感。

1.構建特殊群體學生的管理體制和心理關愛隊伍

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全面育人的基本理念,積極構建輔導員(班主任)、家長、任課教師、學生干部、心理教師的心理關愛隊伍。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對特殊群體學生進行精細化分類,實施一人一檔管理模式;在輔導員現實的工作當中,要通過多種渠道全面了解特殊群體學生的情況,可以做到有效預防和及時干預。對特殊群體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開展的方法:

(1)建立“年級—班級—宿舍”三級管理體制,以班委和宿長為抓手,能夠快速地掌握特殊群體學生的資料。

(2)設立班級安全信息員,選擇班級中活躍的學生作為信息員,這些信息員隊伍不公開,定期匯報學生的動向,能夠更全面地掌握特殊群體學生的情況。

(3)搭建家校聯動橋梁,利用新媒體技術,建設微信或QQ家長聯絡群,形成家校聯動育人合力,共同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4)建立任課教師與輔導員定期溝通機制。輔導員(班主任)進入課堂,與任課教師進行交流能夠了解特殊群體學生學習情況,聽取任何教師的意見和建議,進而全面了解學生的表現,做到進一步助力學生成長[5]。

(5)發揮好學生干部的帶頭模范和學生黨員戰斗堡壘作用,經常關注和關心有心理問題的學生。

2.增強特殊群體學生心理關愛的三大課堂有效融合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涵蓋心理健康、自我意識、個性心理、人際交往心理等內容[6]。然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要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相融合才能真正發揮實效。第一課堂讓學生更加科學的認識心理健康理論知識,通過案例分享、團輔活動幫助學生了解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和學會自我調適的方法。第二課堂以實踐活動為載體,以為重大節日為契機,如“5.25心理健康日”引導學生關注自身心理健康,以活動為牽引,開展“心理健康月”“趣味運動會”等活動,提升特殊群體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度,增強參與感和對生命體驗感。因特殊群體學生的特殊性,教師要在活動中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對其進行分類管理,加強有重點進行引導。第三課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構建網絡思想教育陣地,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定期推送心理健康理論知識及心理問題自我調適的方法,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的交互性,增強特殊群體學生線上高效交流,進而實現對特殊群體學生有效的幫扶。三大思政課堂有效融合,齊發助力特殊群體學生健康發展[6]。

3.加強特殊群體學生的網格化心理幫扶

在特殊群體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情況時,首先,教師要用心了解特殊群體學生的心理問題具體分析原因所在,全面貫徹“以人為本”“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緊密圍繞特殊群體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特征,合理劃分特殊群體,進行精準化疏導和幫扶[7]。通過勵志故事分享和精神鼓勵相結合,培養特殊群體學生自強、自信、自立的精神。其次,解決學生心理問題需要因材施教,分析具體實際困難,在實踐過程中,做到耐心的疏導和精準幫扶,促進其心理能夠良性發展,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引導特殊群體學生敞開心扉、信任他人、接受他人的幫助。第三,要熟知特殊群樣學生的需求,給予尊重和愛護。如開展貧困學生的勵志座談會,引導學生正視貧困;開展學業互幫小組,提升學習能力等活動。

4.形成特殊群體學生的關愛互助支持系統

特殊群體學生因自身情況,在大部分成長過程缺乏關注和肯定,比較容易形成心理障礙,引發心理疾病。因此,教師要加強對特殊群體學生關愛,進一步助力特殊學生群體的全面健康發展[8]。首先,老師要公平、公正地對待特殊群體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并給予正面的鼓勵,幫助學生重拾自信心,充分調動學生樂觀向上的心態。其次,要尊重學生的特殊性,根據學生自身特長,多向其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有利于特殊群體學生真實的表達內心的情感;最后要針對特殊團難群體的學生提供相應的物質幫助,在學?,F有政策基礎上,指導特殊群體學生申請國家助學金,提供勤儉助學崗位等;定期開展思想交流和幫扶、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加強高職院校特殊群體學生的心理關愛策略的研究,對特殊群體學生成長成才、高校穩定、社會和諧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從而培育全面的、健康的、優質的技能型人才,為新時代的職業教育保質保量,建設人才強國,為實現第二百年目標提供人力保障。

猜你喜歡
群體心理健康院校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
通過自然感染獲得群體免疫有多可怕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群體失語”需要警惕——“為官不言”也是腐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