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開拓
—— 以當代黃梅戲《大別山母親》的音樂創作特色為例

2022-02-10 02:46宋睿斐丁永鋼
黃梅戲藝術 2022年4期
關鍵詞:鄂東聲腔唱段

□ 宋睿斐 丁永鋼

黃梅戲于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保護、傳承與發展黃梅戲提供了很好的機遇。加上近幾年政府部門的重視,已經有一批當代黃梅戲新劇目登上舞臺,如《徽州女人》《東坡》《李時珍》《大別山母親》《民警周克武》等不同題材的黃梅戲,它們引領了黃梅戲發展新階段的潮流。

當代黃梅戲新劇目的音樂創作,有些新劇目與黃梅戲傳統音樂較遠離。有些新劇目的音樂創作在保持傳統黃梅戲音樂的基礎上,加入少許地方民間音樂素材,讓觀眾聽來這是黃梅戲,但又有創新音調,如當代新劇目《李四光》《蘇東坡》《大別山母親》等。那么當代黃梅戲新劇目的音樂創作何去何從,將是個很重要的問題。本文就這一問題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以當代黃梅戲新劇目《大別山母親》的音樂創作為研究對象,以該作品對傳統黃梅戲音樂的傳承與開拓為研究內容,分析黃梅戲《大別山母親》的音樂創作特色,從而研究黃梅戲新劇目的音樂創作應該如何開拓創新,才能保持黃梅戲劇種音樂特色,讓黃梅戲愛好者聽后感覺它確實是黃梅戲,又令人耳目一新。

一、黃梅戲《大別山母親》的創作背景

大型原創紅色黃梅戲《大別山母親》是黃岡市文化精品工程,劇本入選了2015年湖北省文化廳戲曲孵化項目,該項目受到湖北省文化廳的高度重視。主創團隊是黃梅戲表演界、理論界、作曲界一流的藝術家,藝術總監張輝、段友芳,導演張輝,編劇張敏,作曲丁永鋼,配器徐興民、丁永鋼,由榮獲“黃梅之星”稱號的國家一級演員陳燕擔任主演。音樂創作在保持黃梅戲傳統聲腔的基礎上,廣泛汲取大別山民俗民風歌謠,燈光、舞美及服裝造型大量融匯黃岡革命老區風土人情,是“張輝黃梅,傳承創新”藝術探索的一次全新嘗試,是典型的鄂派黃梅戲。

該劇于2017年6月22日晚,在湖北省黃岡市黃梅戲大劇院成功首演,現場座無虛席,受到觀眾的好評,反響良好。該劇生動詮釋了“緊跟黨走,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黃岡革命老區精神,是湖北省黃梅戲劇院向建黨96周年和黨的十九大獻禮劇目。在黃岡市委宣傳部的領導下作為“兩學一做”黨員活動演出100余場,在第八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上展演,湖北省第三屆藝術節展演,均獲得評委及觀眾的一致好評。

二、對黃梅戲傳統音樂的傳承與保持

《大別山母親》的音樂創作對傳統黃梅戲音樂的傳承主要體現在傳統黃梅戲聲腔的運用上,曲作家將【平詞】、【二行】、【火攻】、【彩腔】、【陰司腔】等傳統聲腔貫穿全劇,保持了傳統黃梅戲的音樂風格,凸顯了劇種的地方鄉土特色。如第二場“夜沉沉”是媳婦王桂花深夜掩護紅軍交通員走出大別山的唱段,開始用“導板”引入傳統聲腔【二行】,之后切板的運用,使節奏富有滾動感。最后一段“行蹤暴露情危急”運用了【火攻】拉散的處理,“切板”結束,很好地塑造了桂花機智勇敢的人物形象,見譜例1:

又如第三場媳婦王桂花的唱段“跪在娘前把娘喊”上句開始運用了傳統聲腔【平詞】,表現了媳婦王桂花跳崖之前與婆婆哭訴衷腸,為革命未保住高家的孫兒而感到萬分愧疚之情。下句“求娘責罰兒愿擔”用了傳統聲腔【陰司腔】,見譜例2:

譜例2從F商調開始,前兩句旋律直線下行,落在調式“2”上,屬于【陰司腔】,這是媳婦王桂花被敵人逼到懸崖邊上,與婆婆道別的場面,該句音調凄婉悲傷,用【陰司腔】的唱腔很好地表現了王桂花失去兒子的悲痛與愧疚之情。

再如第四場“鬼子搜查似虎狼”唱段運用了多種黃梅戲傳統聲腔,開始句“鬼子搜查似虎狼,家家戶戶要遭殃”是無眼板的【火攻】,切板進入,制造了緊張、危急的氣氛,見譜例3:

譜例3中唱句“一旦福子被搜出”屬于傳統聲腔【平詞】,很好地刻畫了劉大媽害怕紅軍戰士小福子被敵人發現的焦慮心情。

以上是《大別山母親》中經典的傳統黃梅戲聲腔唱段,縱觀全曲,黃梅戲的傳統聲腔無處不在,即使在融入民歌及紅歌音調時,也隨時可見傳統的黃梅戲曲調,下文將重點論述民歌及紅歌音調與黃梅戲傳統音調的融合。

三、對傳統黃梅戲音樂創作手法的開拓

《大別山母親》的音樂創作在保持黃梅戲傳統音調的基礎上,融入了鄂東民歌民俗音調及革命紅歌音調,并適當地運用了西洋作曲技巧,這些音樂創作手法是對黃梅戲傳統聲腔的開拓與創新。

(一)鄂東民歌音調與黃梅戲傳統音調的融合

《大別山母親》的音樂創作在保持黃梅戲傳統音調的同時,融入了鄂東民歌的音調。這種融合不是在黃梅戲傳統聲腔之上貼標簽,而是將鄂東民歌音調與黃梅戲傳統聲腔在旋律、音樂語匯上的打碎重揉。

1、鄂東地方紅歌《送郎當紅軍》音調與黃梅戲傳統音調的融合

鄂豫皖根據地的中心是紅安,盛產紅色民歌,曲調或高亢,或抒情,其中《送郎當紅軍》就是麻城紅安一帶的早期民間革命歌曲?!洞髣e山母親》中的《送郎當紅軍》音調主要用了占仲凱創作的版本。曲作家在劇作中把占仲凱《送郎當紅軍》的音調與黃梅戲傳統音調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委婉清新的創新主題音調,見譜例4:

改編后的《送郎當紅軍》音調,成為貫穿全劇的主題音調。這一主題音調通過重復、再現、變奏、模進轉調等手法,充分融入到黃梅戲傳統聲腔與背景音樂之中。如第二場中《送郎當紅軍》創新音調出現了三處,第一處是2-01“夜沉沉”的背景音樂開始三小節,第二處是“夜沉沉”唱段中“沉著冷靜過山口”之后的間奏部分,這兩處曲作家都用了變奏的手法,很好地表現了媳婦桂花沉著冷靜送通訊員過山口的場面。第三次變奏出現在2-03“孩子哭聲前”,見譜例5:

譜例5是《送郎當紅軍》主題音調的變奏,節奏收緊,營造了桂花想通過拍打自己的孩子引起敵人注意的緊張氣氛。

又如第三場3-02“悲切切,淚滿腮”,將鄂東民歌與革命歌曲引入黃梅戲傳統聲腔,見譜例6:

譜例6中女聲哼鳴前三小節運用了《送郎當紅軍》主題音調,緊接著是兩小節的傳統黃梅戲聲腔【陰司腔】,“悲切切,淚滿腮”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主題變奏,后接黃梅戲的傳統聲腔【平詞】、【陰司腔】,表現了劉大媽又將一子赴泉臺的悲痛、絕望心情。

再如第三場媳婦王桂花唱段“跪在娘前把娘喊”見譜例2,整個唱段運用了兩次鄂東民歌《送郎當紅軍》的主題音調,一處是間奏,一處是唱詞“明年經此日請娘祭一碗”,并將這一創新音調發展為婆媳女聲二重唱,很好地將《送郎當紅軍》創新音調融入黃梅戲的傳統聲腔【平詞】、【陰司腔】之中。

綜上所述,經曲作家改編后的《送郎當紅軍》主題音調貫穿全劇的始終。曲作家將這一主題音調通過各種音樂創作手法,充分融入到黃梅戲的傳統聲腔與背景音樂之中,這是對黃梅戲傳統音調的開拓與創新。

2、鄂東民歌、民俗音調與黃梅戲傳統音調的融合

黃梅戲與鄂東民歌有著天然的共融性。加之曲作家本身就是革命老區麻城人,他運用多首本地民歌與黃梅戲曲調相結合,如“送郎當紅軍”、“一進團陂街”、“姐兒門前一棵槐”、“燈歌”、“東腔”、“三百六十調”、“賜福調”、“祭獅調”、“叫魂調”等,這些都使得本劇音樂具有濃郁的“鄂派黃梅戲”特征。如第一場劉大媽與女兒高槐群的唱段“你是娘的心頭肉”運用了鄂東民歌《一進團陂街》的音調,該唱段長達101小節,是全劇最長的唱段,運用黃梅戲的傳統聲腔【平詞】、【二行】、【彩腔】寫成,唱段開始句“你是娘的心頭肉”運用了鄂東民歌《一進團陂街》的音調,后接【女平詞】,見譜例7:

又如第三場“哭魂”運用了鄂東民俗《叫魂》的音調,見譜例8:

譜例8用C商調記譜,黃梅戲的【陰司腔】也是用商調式記譜,此處與黃梅戲的傳統聲腔【陰司腔】調式結合,聽來悲悲切切,堪稱桂花跳崖后的安魂曲。

再如第四場“巍巍大別山”運用了【東路花鼓戲】音調,該唱段是黃梅戲傳統聲腔【平詞】,“春風一吹發起來”尾句運用了【東路花鼓戲】曲調。見譜例9:

綜上分析,鄂東民間歌曲音樂與黃梅戲音樂具有共融性,基于以下幾點。其一,鄂東民間歌曲音樂與黃梅戲音樂的曲調結束句具有相似性,黃梅戲大戲的【彩腔】中大都是上下句結構,句尾音大都是“5655”的音調結束,上下句結構,鄂東民歌大多數也是以5655上下句結構結束的;其二,鄂東民間歌曲音樂與黃梅戲音樂具有天然的地域共融特征,鄂東民歌音調很容易與黃梅戲音調相結合;其三,鄂東民間歌曲音樂與黃梅戲音樂都以徵調式為主,它們的調式具有統一性。因此,作曲家可以將鄂東民歌很好地融入到黃梅戲曲調中。

(二)將革命歌曲融入黃梅戲的傳統聲腔之中

由于《大別山母親》是革命題材的劇本,曲作家大膽采用多首革命歌曲與黃梅戲曲調相結合,如《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紅旗頌》《媽媽教我一只歌》《洪湖赤衛隊》《江姐》等,既引用經典又不脫離黃梅戲音樂的框架。下文以《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為例,剖析曲作家如何將革命歌曲融入黃梅戲傳統聲腔之中的。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大革命時期的紅色歌曲,其旋律鏗鏘有力,與《大別山母親》的革命斗爭基調相吻合。同時該革命歌曲的引入也是導演的意圖,導演要求必須將這一革命歌曲主題音調加入黃梅戲《大別山母親》的作曲中,這樣才能體現劇本的精髓。曲作家在黃梅戲傳統唱腔中融入這首革命歌曲的主題音調,主要是通過變奏形式運用到了全曲的角角落落。如第一場描寫音樂(摔跤)場面,見譜例10:

譜例10中曲作家采用變奏手法將《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主題句完美的呈現出來,烘托出軍民聯歡時喜慶的摔跤場面。

又如第一場劉大媽的唱段“槐樹莢果育槐米”屬于黃梅戲傳統唱腔【彩腔】,其中“盼你平平安安快長大”運用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開始音調的變奏,曲作家將這一革命音調恰當地融入到黃梅戲的傳統聲腔之中,表達了劉大媽懷抱孫兒的喜悅心情,見譜例11:

再如譜例2是第三場媳婦王桂花的唱段“跪在娘前把娘喊”,上句第一小節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變奏,并將這一音調融入黃梅戲傳統聲腔【平詞】中,緊接著下句就是黃梅戲傳統聲腔【陰司腔】。

(三)西洋作曲技法的運用

作曲家善于運用西方作曲技法,將管弦樂與民樂隊相結合,背景音樂氣勢宏大,彌補了傳統黃梅戲“三打”伴奏樂器的單調感。在演唱形式上善于運用二聲部小合唱的歌劇作曲技巧,如第二場男女二部小合唱“跑跑跑”,見譜例12:

譜例12“跑跑跑”唱段運用了西洋作曲技巧,該唱段是男女二聲部小合唱,采用三段曲式結構,快--慢--快速度的對比,運用支聲復調的寫作技巧,使用頓音唱法,產生一種運動的、急切的人聲合唱的效果,配合舞臺上十幾位桂花抱著啼哭的孩子的幻覺身影,穿梭于大別山的黑夜,表現了桂花想用哭啼的孩子把敵人引誘過來的復雜心情,達到了塑造人物內心的動態效果。西洋作曲技巧的運用,豐富了傳統黃梅戲的音樂創作手法,在該唱段尾聲處“大別山的黑夜被你的哭聲震碎了”一句將黃梅調的旋律歌化處理,使黃梅調的旋律更為優美動聽。見譜例13:

又如第四場4-03“鬼子搜查似虎狼”將西洋作曲技巧融入到多種黃梅戲傳統聲腔之中,如開始句“鬼子搜查似虎狼,家家戶戶要遭殃”【切板】進入,是無眼板的【火攻】,節奏緊湊,制造了緊張、危急的氣氛,緊接著“一旦福子被搜出”屬于傳統聲腔【平詞】,很好地刻畫了劉大媽焦慮的心情。接著“又如何送到部隊上,怎么辦?”以兩小節為一個音組,運用西洋的模進、卡農模仿手法將音樂向上推向高潮。見譜例14:

到最后的男女二重唱“急急急”與第二場“跑跑跑”相呼應,運用緊打慢唱的手法發展成為支聲復調,充分表達了劉大媽既不舍得葬送親生子,又不舍得犧牲紅軍戰士的兩難處境。

全劇的音樂創作也有有待改進的地方,比如《國際歌》的插入,當女兒高槐群(紅軍醫療隊隊長)身懷六甲卻不幸落入杜恒山之手,最后慘遭凌遲處死的這段場景,粘貼了《國際歌》的主題及歌詞,此處的旋律還可以稍加變化。

綜上所述,黃梅戲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后人的保護、傳承與發展,而黃梅戲的音樂創作是否能保持、傳承黃梅戲的傳統音樂風格顯得至關重要。黃梅戲《大別山母親》是一部當代大型紅色黃梅戲新作品的成功范例,該作品的音樂創作既保持了傳統黃梅戲的音樂風格,又對傳統黃梅戲進行了一定的創新,如該劇將鄂東民歌《送郎當紅軍》的委婉音調與黃梅戲的纏綿音調完美融合,給人一種美輪美奐的感受;而將紅色革命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那鏗鏘有力的音調與母親的革命斗爭基調有機結合,又帶給觀眾以強烈的震撼。這種融合有利于主題的體現,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利于藝術感染力的提升,為黃梅戲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模式。

猜你喜歡
鄂東聲腔唱段
鄂東地區一次系統性暴雨成因分析及數值檢驗
明朝耿氏家族與湖北黃安地區的文教發展
綿綿古道連天上
來了救星共產黨
——贛南采茶戲《帶糧當紅軍》 唱段
《黃梅戲聲腔研究》出版發行
一彎新月掛半天
戲曲聲腔研究70年回顧與反思
豫劇俚諺中的聲腔表演藝術初探
晚清民國鄂東多文化巨子的歷史人類學考察
中國戲曲為何形成多種聲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