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般紅紫斗芳菲
—— 記全國黃梅戲“雙十佳”演員江麗娜

2022-02-10 02:46鄧新生
黃梅戲藝術 2022年4期
關鍵詞:宿松縣安慶黃梅戲

□ 鄧新生

江麗娜

懷寧縣的戲迷都找我玩,許多戲迷說,我喜歡江老師。

江老師者,江麗娜也。

他們都在“網”上跟她學唱腔,他們說,江老師唱得好。

這個說,江老師嗓子“寬”。

那個講,江老師嗓子“厚”。

我只聽說嗓子高,嗓子甜的。怎么還有寬厚之說?后來才知道他們的意思是江老師唱腔有獨特的韻味,有玉珠落銀盤之音,好聽。

聽說,江老師退休了,她離開舞臺,走上講臺,她可忙了,她教學生身段,云手,跑圓場,還給學生排戲。

每次匯演我都能見到江老師。

她給學生導演。

她導的戲有“戲”,有戲就是戲很好看。她導的戲都能獲獎,而且,總是前幾名。

不僅如此,她的成果多著呢。

江麗娜,1954年9月生于安慶市宿松縣。媽媽李潤華,護士長。父親江明派,商業干部,著名黃梅戲演員江明安的大哥。兄弟姐妹 5 人,她排行老二。小麗娜媽媽喜歡文藝,當時社會上流行的許多歌曲她學會了就回來唱,她會唱了,小麗娜也會唱了。特別巧的是,電影院就坐落在小麗娜的隔壁。放《英雄兒女》時,《烽煙滾滾》主題曲反復播放,聽著聽著,就學會了。學會了就要唱,唱出來,大家都說好聽。

小麗娜是個有心人,她不但跟電影、廣播唱,還在新華書店買來簡譜,隨時請教老師和自己琢磨,不到一年,竟將簡譜學會了,從此,學歌曲就簡單了。

小時候,小麗娜文藝天賦很高,四年級時,學校舉行文藝匯演,小麗娜擔任《黃河大合唱》選段《黃河怨》的獨唱,取得成功。為以后江麗娜從事文藝工作、取得巨大成功奠定了基礎。

1970 年,大批學生下放農村,江麗娜因報考了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安慶市黃梅戲劇團而沒有下放。剛巧,安慶地區要舉行文藝匯演,宿松文化館有4個節目參加匯演。這4個節目江麗娜都參加了。前兩個節目是舞蹈。第三個節目是黃梅大鼓《一根銀針一把草》,這個節目很別致,樂隊上臺,演員上臺伴舞。第4個節目是京劇《智取威虎山》選段《深山問苦》,江麗娜演小常寶。江麗娜一張口把全場都震住了,乖乖,這伢子嗓子太高太亮,太好聽了。于是,唱一句,一片掌聲,后來掌聲連成片,歇不下來,太激動人心了。演出結束后,地區黃梅戲劇團的一個軍代表干脆在前臺當著觀眾的面把江麗娜抱下臺。

這時,濟南軍區文工團到安慶招生,主考老師看了江麗娜的節目,他找到后臺,當著領導的面明確表示要錄取江麗娜。

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安慶市黃梅戲劇團、濟南軍區文工團都錄取了江麗娜。然而,縣有關部門不放人。這些劇團反復與縣有關部門交涉,縣有關部門就是不蓋章,說江麗娜家有歷史遺留問題,政審過不了關,因此作罷。兩個月后,宿松縣黃梅戲劇團送來一張表格,江麗娜媽媽將表格丟在一邊,不填!別的劇團你不放人,縣劇團怎么就錄取了?這時,縣文化館的高館長勸江麗娜媽媽,明確說:縣領導舍不得放江麗娜走,他們是為縣里留人才呢。江麗娜媽媽想通了,填了表,江麗娜當天就報到上班了。

進劇團后,江麗娜就練戲曲武功,壓腿、上膀、下腰、跑圓場、小快槍、把子、三十二刀,十八般武藝,樣樣都練,她不怕苦、不怕累,堅信只有刻苦練功,才能有出息。進劇團三個月后,江麗娜就演了京劇《紅燈記》,她還是飾演李鐵梅。那年她才16歲,真正登上舞臺。不久,電影《紅燈記》在安慶上映,文化局派團長、導演、江麗娜去觀摩,第一場在正面看,她覺得正面看觀眾看著順,要是演員學動作,就反了,于是第二場、第三場,她溜到幕后看。導演很感動:“這伢子真用心,一招一式,專心學習。她肯動腦子,是個精怪?!边@時,民工正在挑花亭湖大壩,《紅燈記》排好后,就在大壩上搭個土臺,為民工演出,每當李鐵梅張口,迎面就迎來“碰頭兒好”,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1978 年,恢復古裝戲,宿松縣黃梅戲劇團首演《天仙配》,江麗娜主演七仙女,領導派她到安徽省黃梅戲劇團跟潘璟琍和王少舫學習舞臺調度和表演唱腔。學成回縣后演出,一天三場,場場爆滿。緊接著排練古裝大戲《竇娥冤》,江麗娜主演竇娥,此劇由作曲家陶演作曲,在[陰司腔]中加了文南詞的元素,更使唱腔陰沉悲壯,讓人聽了忍不住要哭,加上江麗娜金屬物質的嗓音,增添了黃梅戲以抒情見長的特色。把黃梅戲推上一個更高的層次。演了這個戲,年輕的江麗娜簡直一炮而紅,人們茶前飯后津津樂道談論著《竇娥冤》,談論著黃梅戲,談論著江麗娜。黃山音像公司聞風而動,立即錄制了整本大戲的磁帶。一時間,隨著廣播電臺紛紛播放《竇娥冤》,一些唱片社和安徽電臺也先后灌制唱片。在安慶錄音棚錄制唱腔時,大多都“不行,再來”。一段唱腔要錄制幾個小時,甚至一個晚上。江麗娜從小學過簡譜,對曲子有天生的熟悉度,有一天晚上錄音,她竟錄制了一本大戲和一段文南詞。電臺老師贊不絕口,夸她聰明好學,她的唱腔基本上是“一遍過”。

演了幾本大戲后,特別是古裝戲,江麗娜對女角的各個行當都細心鉆研,不光學習唱腔和身段,還要鉆研每個行當的形體基本特色。如小旦的活潑調皮;花旦的裊婷纏綿;青衣的嬌嗔嫵媚;老旦的老成持重。平時用心,來了任務就可以得心應手。

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機會來了。

1978 年,安慶地區舉行文藝匯演,宿松黃梅戲劇團帶著大戲《雙蓮記》參加演出,這是一臺高質量的演出,不是演員演技有多么高超,而是全體演職員工對這場演出認真對待,從演出開始到演出結束,沒有一個觀眾中途退場。隨著[急急風]最后一擊,落幕。再開幕,全體演員上場謝幕,全場齊刷刷起立,報以雷鳴般的掌聲,無疑,江麗娜榮獲一等獎。同年,安慶地區舉行青年演員基本功比賽,江麗娜一曲《竇娥冤》選段, 隨著伴奏唱出,一鳴驚人,讓安慶觀眾認識了一位來自縣級劇團的優秀演員,曲罷好久,突然響起一陣長時間的掌聲,好像還有歡呼聲,又獲得一等獎。

1981年,安慶地區又舉行匯演,江麗娜換了一個行當,她演青衣。在《陳氏下書》一劇中扮演陳氏。陳氏道白很少,全是唱功,大段大段的唱段,考驗著演員唱腔能力。江麗娜用誠摯的嗓子,唱著含冤的調子,將黃梅戲動情的曲調發揮到極致。讓觀眾大飽耳福。這次匯演江麗娜肯定又獲得一等獎。

1985 年,中央電視臺舉行“全國黃梅戲中青年演員廣播大賽”。江麗娜早就準備好了,又有節目參加,伴奏進行,演唱進行,于是,金嗓子唱響了全國……江麗娜高票榮獲“全國十佳”稱號。

1986年,全省第一屆藝術節,宿松縣參賽的劇目是古裝創作大戲《楊馥初》,宿松縣大打名人牌,讓江麗娜主演楊馥初的夫人,這是青衣行當,江麗娜用心體驗角色,將角色硬生生演出了“這一個”。將夫人賢惠、通情達理的性格充分展現出來。本次的表演贏得觀眾和評委的一致好評。毫無懸念,又是一等獎。

需要大書一筆的是:1987 年,全省戲曲演員比賽,(包括全省所有劇種)。這場面就大了去了。真是天外有天,高人之中有高人啊。江麗娜在眾多高手之中,過關斬將,勇往直前,多次回合,她的沖鋒號一直是高昂的。激動人心的一刻終于來臨了:江麗娜,贏得整個比賽的第一名。為黃梅戲贏得了榮譽,為安慶市贏得了榮譽,也為江麗娜贏得了榮譽。

早在1982年,宿松縣黃梅戲劇團就演出了創作劇目《雙蓮記》,這個戲有“戲”好看。安慶地區文化局決定將該劇拍成電視劇,這是安慶第一部電視劇。江麗娜借調到安慶,為金蓮配音,并擔任《雙蓮記》的場記。1987年,文化部下達安徽省40名二級職稱名額,因江麗娜成績突出,跳過四級、三級職稱,第一批獲得二級技術職稱。

1989 年,全國黃梅戲青年演員大獎賽,這次比賽規格更高,全國各地來比賽的演員都懷揣很高的技藝,高手之中有高手,不到一個回合就把比賽的氣氛推向高潮。江麗娜從容鎮靜,正常發揮,比賽結果又取得好成績,獲得“十佳”演員稱號。

1990 年,當時的文化部部長高占祥到安慶調研,安慶市舉辦一臺晚會,江麗娜主演《漁網會母》,該劇唱作俱佳,亮麗的嗓音,贏得高部長贊聲連連。第二天,高部長對安徽黃梅戲學校校長馮仲華說:“昨天演《漁網會母》的演員可以申報‘梅花獎’”。

是的,江麗娜應該參加對戲劇最高獎的角逐。就拿她演《竇娥冤》一劇說吧。她在唱腔方面大膽探索,漸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她認為演唱方法不應只有一種模式、一種韻味,京劇有梅、程、荀、尚之派,黃梅戲為什么就不能有風格特色之異呢?演唱方法,一要有表現力,二要觀眾喜歡聽?!缎虉觥愤@折戲中,江麗娜唱“積恨高如山”的“山”字下行到無限延長音,若按黃梅戲傳統發音方法是無法“頂”上去的,江麗娜借用西洋發聲法,加強上腭和顱頂的震動,使發出的聲音高亢嘹亮,飽滿有力,并有一定的寬度。充分展現了竇娥對封建官僚者的憤怒控訴……像這樣的實例很多,說明江麗娜對黃梅戲唱腔的運用有獨到心得。

江麗娜演戲一個戲一個風格,《漁網會母》中夫人是一個善良精明的中年婦女,她與丟官丈夫攜著一雙兒女回家途中被強人打劫。多年后,當母子重逢時表現悲苦交加的復雜心靈世界時,近百句的唱腔,節奏板式多變,情緒起伏跌宕,江麗娜運用自如,巧糅善借,給黃梅戲曲調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令觀眾大飽耳福。一聲“我兒——”道出了夫人與兒子重逢時悲喜交加的心情,扣人心弦。緊接著,緊打慢唱的散板,“左牽男,右牽女,娘的心肝,娘的命根,一雙雙(?。┮唬ㄑ剑?, 雙雙對對我的兒和女,娘面前站定,細聽苦命的娘表訴冤情?!?這段[平詞]唱腔,注意音色變化,[平詞]不平。后轉[二行],旋律雖一樣,但唱法不一樣,一聲“慘啊”,滿腔悲憤一瀉而出,以聲傳情,一氣呵成。

江麗娜唱得好,廣大觀眾都知道,她戲路寬,不僅能演溫柔嫻靜的大家閨秀,更善塑造潑辣干練的婦女形象,她是宿松縣劇團黨支部書記、還兼任團長,工作很忙,但她仍然參加演出。劇團到九江,江麗娜主演的《天仙配》海報一貼出,匡廬腳下一夜之間掀起一股“江麗娜熱”,創下了八天演出15場的奇跡;劇團到湖北,江麗娜塑造的竇娥備受觀眾青睞,十幾場的戲票,不到一天賣完;劇團到昆明,許多戲迷在劇場前圍住江麗娜,求她簽名,合影……

江麗娜是勤奮的,她不但黃梅戲唱得好,文南詞也唱得呱呱叫。宿松縣是文南詞的發源地,江麗娜為繼承發展文南詞做出了卓越貢獻。屈指算來,江麗娜在宿松縣黃梅戲劇團工作短短二十年,主演了大戲《費姐》《紅燈記》《八一風暴》《紅燈照》《七仙女下凡》《香妃恨》《花墻會》《平原作戰》《母老虎上轎》《蕎麥記》等 50 出。

江麗娜劇照

江麗娜劇照

江麗娜丈夫陳儒天是著名的黃梅戲作曲家,他給上百本大戲作曲。鑒于他的卓越成就,2020 年,《新戲劇》為他上了封面,并為他發表了一篇介紹文章。領導覺得夫妻分居兩地,不利于工作。當時安慶市演出頻繁,省得將江麗娜借調過來,借調過去。干脆將江麗娜調到安慶黃梅戲劇團工作,讓她走上更加廣闊的大舞臺。

1990 年,江麗娜正式調到安慶市黃梅戲三團工作。她的 第一部作品是安徽電視臺攝制的文南詞《陳妙常追舟》,江麗娜的嗓音唱文南詞特別好聽,這下文南詞天下聞名了。

1990 年,安徽省電視臺攝制舞臺劇《羅帕記》,江麗娜主演陳賽金;

1993 年,江麗娜參加時白林先生聲樂作品音樂會,與著名黃梅戲演員吳瓊合作,演唱《孟姜女》;

1994 年,安徽省委組織部拍攝大戲《江姐》,江麗娜演唱江姐;

1995 年,安徽電視臺拍攝電視劇《平常人家》《團圓之后》,江麗娜為女主角配音;

2000 年,安徽省電視臺拍攝賀歲片《鴛鴦配》,江麗娜飾母親;

2001 年,安徽省文化廳音響出版社錄制舞臺劇《御河橋》,江麗娜美麗的嗓音再次唱響全國。

江麗娜是中國戲曲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戲曲家協會會員(理事);安徽省音樂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演員;剛退休就受聘于安慶師范大學黃梅劇藝術學院,特聘教授至今;1998年,調入安慶市黃梅戲研究所任副所長,2015 年在黃梅戲研究所退休;江麗娜是安徽省第六屆、第七屆人大代表;安徽省第六屆“婦代會”代表。安慶市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政協委員;退休后,江麗娜沒有休息過,她建有兩個“群”:一個“融月堂”,一個“君悅堂”,在網上教戲迷唱腔。她說:“從事舞臺工作幾十年,積累了一些經驗。要針對每個人的條件教學,發揮他們獨到的演唱方法”。最近,江麗娜參加了六省一市“群星獎”比賽,又獲得大獎。時白林評價江麗娜說:“由于她刻苦鉆研演唱與表演,所以進步很快,唱做俱佳。尤以演唱見長,她的音域寬廣,聲區統一,演唱時喉頭靈活、放松,富有彈性,吐字清晰,音色醇厚,音質清亮而純凈,高音還常伴有金屬的鏗鏘聲,而且耐力較強,說明其方法科學,實為不可多得的戲曲歌唱演員……她刻畫人物注意揭示內心世界,故情感內在質樸,沁人肺腑,為行家觀眾所賞識?!睍r白林先生早在1987年在江麗娜評二級職稱時,在推介文章中寫道:“江麗娜同志灌制了好多唱片和盒帶在海內外發行,頗有影響,在省內和全國多次獲獎。鑒于她在演唱方面突出貢獻與成就,應破格提為二級演員?!?/p>

自1972年起,新聞媒體就密切注視江麗娜,據不完全統計,至今已有《安徽日報》《文化周報》《安徽電視報》等 50 多家新聞媒體對她進行過評價。她的全國“雙十佳”就已罕見。 她退休了,她退而不休,她還在不斷地取得成績。

猜你喜歡
宿松縣安慶黃梅戲
魚殤
黃梅戲《中國夢》
黃梅戲藝術(2021年1期)2021-03-29
禁用kP3的譜必要條件
宿松縣氣候變化特征分析
安徽省宿松縣小崗飾面用大理巖礦床特征
大型黃梅戲《寸草心》
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的“有效性”思考
安徽宿松:以檢察建議促職權部門依法履職
2016年安慶“十一”黃梅戲展演周優秀黃梅戲劇目展演一覽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