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料利用率低的原因及對策探討

2022-02-11 15:04夏聯華
種子科技 2022年24期
關鍵詞:利用率氮肥化肥

夏聯華

(平湖市廣陳鎮事業綜合服務中心,浙江 嘉興 314207)

肥料作為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保障,對于提高農作物產量和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動效果。在以高產為目的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中,我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肥料使用國,但是在肥料應用的過程中還存在肥料利用率低、資源浪費等問題,阻礙了農業經濟發展。因此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需要從多種措施入手,不斷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這樣可以在保障農作物產量基礎上,控制農業生產投入成本。

1 肥料利用率概述

肥料利用率作為現代農業生產中的一項重要生產指標,其是肥料在施入土壤后當季作物能夠吸收的有效養分占所施肥料合理性的重要指標,在化肥減量增效評價體系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019 年我國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的化肥利用率僅為39.2%,與世界平均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氮肥對于農作物產量的貢獻高達40%~50%,是糧食增產的重要基礎,在我國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國際上在計算氮肥當季利用率的過程中,歐洲一些農業發達國家的糧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可達65%左右。近年來我國肥料利用率雖然逐漸提高,但與其他國家相比依舊存在較大差距。因此,我國農業部門需要重視化肥利用率,不斷優化與完善現有的農業生產模式,不斷提高農業生產中的化肥利用率,促進我國農業領域進一步發展[1]。

2 肥料利用率表現特征分析

1)作物品種不同,肥料利用率不同。一般情況下,禾谷類作物對磷肥的利用率較低,豆科作物對磷肥的利用率較高。

2)肥料類型不同,肥料利用率不同。在有機肥、磷素、鉀素中對氮素的利用率不同,一般情況下,有機肥中的氮素利用率最少,為10%~30%;磷素中的氮素利用率為30%~50%;鉀素中的氮素利用率最高,為60%~90%?;?、磷肥、鉀肥中對氮素的利用率不同,化肥中對氮肥的利用率為25%~40%;磷肥中對氮肥的利用率為20%;鉀肥中對氮肥的利用率為30%。雖然磷肥利用率相對較低,但作用時間相對較長,其對氮肥的利用率累加起來可高達40%。

3)同類元素肥料,如果品種不同,肥料利用率不同。

4)施肥方法不同,肥料利用率不同。在施碳銨肥的過程中,如果深施覆土,其利用率在40%左右;如果表層施肥,其利用率在25%左右。在施尿素的過程中,如果深施覆土,其利用率在40%~60%;如果表層施肥,其利用率在30%左右。

5)土壤含水量不同,肥料利用率不同。一般情況下,土壤水分減少,肥料利用率會隨之降低。如果土壤水分過多,會造成肥料淋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肥效以及農作物生長。

6)施肥形式不同,肥料利用率不同。如果配合使用化肥和有機肥,可有效提升肥料利用率;如果只是單一使用某種肥料,會使得肥料利用率較低。

7)肥力水平的高低會影響肥料利用率。如果肥力水平較低,肥料利用率相對較高;如果肥力水平較高,肥料利用率相對較低。

3 我國肥料利用率低的原因

3.1 施肥過量情況嚴重

在我國現有農業領域發展過程中,部分農戶受高投入以及高產出等因素的影響,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產量過度施肥,導致我國肥料利用率過低。近年來我國糧食產量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化肥施肥量增加。在施肥過量的大背景下,農產品產量增加,施肥成本也會隨之增加,對于整體農業生產效益會造成較大影響[2]。

3.2 土壤因素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肥料利用率受到耕地土壤因素的影響。目前土壤耕作層會產生較多的問題,具體表現為耕作層變硬、透水透氣性不良等,阻礙了農作物根系的正常生長,直接影響農作物對肥料的吸收效果。此外,部分耕地因為長時間耕作,會出現耕作層變雜的問題,很多殘留物還會長期殘留在土壤中,從而導致土壤理化以及生物性狀惡化,影響農作物肥料利用率。分析導致土壤肥力退化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長期過量使用化肥以及農藥農膜殘留等。這些均會破壞耕地土壤的生態平衡,影響農作物根系對肥料的吸收,從而導致肥料利用率過低[3]。

3.3 水分供應不合理

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農作物的生長環境存在一定差異性。在部分干旱或者季節降水量不均衡的地區種植農作物時,對于農作物生長以及對肥料的吸收也會造成較大影響。我國部分地區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部分農戶依舊采用撒施或者表層施肥的方式,這樣會導致肥料揮發或者流失,對于農作物對肥料的吸收也會造成較大的影響。

在農作物灌溉的過程中,近年來雖然提倡水肥一體化的技術措施,但是很多農作物種植過程中依舊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其不僅會浪費水資源,還會沖開表層肥料,影響肥料的整體利用效率[4]。

3.4 農戶施肥觀念過于落后

近年來,我國農業領域雖然迅速發展,但是在現有的農業生產模式中依舊是以小規模經營為主,很多農戶因為自身文化水平的影響,對于肥料利用率的概念并沒有充分認知,在施肥過程中農戶有著“肥料使用量越多農作物長勢越好”的錯誤觀念,就會經常出現過量施肥的問題。

此外,在施用有機肥時無法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農民不愿意應用有機肥。因為農戶自身的知識水平有限,無法有效接受新理念以及新技術,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戶施肥時存在觀念陳舊以及落后的問題。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并沒有做好土壤數據化管理工作,農業施肥科學性不足,無法達到預期節本增效的效果。

3.5 有機肥應用面積小

近年來,我國農業領域得到了迅速發展,有機肥使用量增加。但是在我國農業種植過程中,與國內龐大的農業生產對比,在有機肥使用方面存在使用面積較小以及使用量不足的問題。很多農戶在農產品施肥過程中采用單一種類的肥料,沒有將有機肥應用到農作物中,這樣會導致土壤內的有機物含量較低,耕地土壤中會出現比較多的不良性狀,對于后續農作物整體肥料利用率也會造成較大的影響。

4 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方法

4.1 加大宣傳力度

肥料在農業種植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農作物增產增效的重要路徑。但是與一些農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還存在肥料利用率過低的問題,對于農業領域發展也造成了一定阻礙。因此在農業發展過程中,還需要針對肥料利用率做好日常宣傳工作。通過借助于電視廣播以及互聯網平臺等方式加大對農民的宣傳和培訓力度,讓農民科學有效地掌握施肥技術,幫助農民更好地將其應用到農業生產中。

各地區的農業部門還可以在小麥以及玉米的關鍵生長節點,組織當地農戶通過現場觀摩會議的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在關鍵農時季節可以通過送技術下鄉的方式,對種植大戶以及家庭農場提供專業技術培訓,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發放技術宣傳材料,引導農戶科學合理施肥,對于肥料整體利用率的提高有著積極作用。

4.2 因地施肥

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還需要從多種方式入手,科學施肥。因此在具體施肥過程中,要求農民結合土地供肥能力以及pH值,了解種植農作物需肥特點,合理調控和選擇各種肥料的施肥量和品種。比如部分豆科植物、瓜類或者油菜等農作物對磷元素的需求量較大。因此農戶們在對該類農作物施肥的過程中,需要結合農作物類型針對性選擇肥料,這樣能夠提高肥料利用率,對于農作物茁壯生長有著重要意義。此外,農業部門相關人員還要加大對農作物新品種的培育力度,通過培育節肥、增效以及增收的方式,帶動我國農業領域進一步發展,提高肥料利用率。

4.3 加強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推廣

相關試驗表明,在農業中應用肥料時,在肥料中加入適當的微量元素,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控制成本投入。因此在實際施肥過程中,尿素以及氯化銨配比施肥,需要按照相同的比例進行,這樣能夠控制土壤內氨氣的揮發,提升尿素利用率。通過配合使用氮肥、磷肥的方式,可提升肥料利用率,這是因為銨態磷能夠提高農作物的吸收能力,對于一些難溶解的磷肥也能夠起到良好的助溶效果,幫助農作物更好地利用肥料。在調整現有的施肥參數的過程中,可以測定農作物種植土壤情況,結合土壤測定結果,優化氮磷鉀肥料的配比,實現調整化肥使用結構,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全面充足的養分。通過應用和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能夠合理使用肥料,進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對于農作物領域的發展能夠起到積極作用。

4.4 改善和優化耕作方式

在現有的農業生產模式中,農戶在整地操作過程中主要應用的是機械耕地的方式,這也就導致耕地層厚度不足或者對耕層以下的土層進行反復碾壓。在經過長時間種植農作物后,會導致耕層以下的土壤層變硬,對于農作物肥料的吸收會造成諸多不利影響。因此在進行耕作過程中,要想進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農戶要不斷改善與優化現有的耕作方式。在具體耕作期間,可以對土壤深耕深翻,進一步提高耕地自身耕層厚度,提高土壤通透性,提高耕地區域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提升肥料利用率。

4.5 加大對有機肥的使用力度

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土壤施用有機肥可以給農作物提供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能夠很好地滿足農作物的生長需求。通過應用有機肥,能夠促進土壤內團粒結構的形成,改善土壤性質。目前在我國農業生產過程中,存在有機肥使用不足、使用范圍較小等問題,導致有機物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無法充分發揮出來。針對這一情況需要從多方面入手,不斷提高有機肥在農作物種植中的應用價值。宣傳和推廣有機肥,讓廣大農戶充分了解有機肥的使用優勢,從而主動使用有機肥。此外,各地區的政府部門可以采用有機肥購買補貼或者政策優惠等方式,鼓勵農民主動使用有機肥。在實際農業生產過程中,通過結合使用有機肥的方式,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農作物對有機肥的吸收能力和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

5 思考與建議

5.1 各類肥料的施加方法

在肥料的施用過程中,不同肥料的施加方法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對農作物施肥時,需要明確各類肥料的施加方法,將肥料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具體內容如下。

1)氮肥。以氮肥為主,促進農作物莖稈以及葉子生長。目前應用氮肥主要包含有無機氮肥和有機氮肥兩種類型,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因為土壤內含一定量的氮肥,氮肥易淋洗或揮發,會出現大量流失的情況。因此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及時補充土壤中流失的氮肥至關重要。通過在深層土壤覆蓋氮肥的方式,進一步提高土壤的吸附能力,可以解決土壤中氮肥流失問題,確保農作物能夠有效吸收營養,提高氮肥利用率。

2)鉀肥。鉀元素是農作物生長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但是在施加鉀肥的過程中,應結合當地土壤環境,明確各種農作物對鉀元素的需求,科學合理施加鉀肥。

3)化肥與有機肥的混合施用。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通過應用化肥能夠補充農作物生長缺乏的營養元素,其具有見效快、持續效果短的應用特點。在應用化肥的過程中,基本不會改善土壤性質。如果不合理施用化肥,會污染土壤環境。在應用有機肥時雖然見效速度較慢,但其具有肥效持續時間長的優勢,能夠改善土壤環境。在施肥過程中,通過聯合應用有機肥和化肥的方式起到互相補充的應用效果,可有效吸收肥料養分,從而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農作物種植效益。

5.2 農作物不同時期的施肥要求

1)最佳施肥量。近年來我國農業領域迅速發展,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全國各個省份獲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結合農作物自身種植特點,構建了農作物肥料施入體系,明確了最佳施肥量。因此在農作物施肥過程中,農戶要遵循需要多少施肥多少的原則,在滿足農作物正常生長的基礎上,最大限度減少肥料浪費的情況。

2)最佳施肥時機。對于農作物而言,不同生育時期對養分的需求不同。春玉米在吸收氮肥的過程中,出苗期至拔節期的吸收量為2.5%,拔節期至開花期的吸收量為51.15%,開花期至成熟期的吸收量為46.35%,在施肥過程中合理選擇肥料施加時機,能夠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3)最佳施肥時機。在農作物生長過程中需要很多養分,不同作物在不同生育時期內所需的養分不同,施加肥料的比例也不同。因此在施肥過程中,需要明確最佳施肥比例,充分發揮彼此之間相助作用以及拮抗作用,最大限度發揮肥料施加效果,保障農作物健康正常生長。

6 結束語

農業在我國經濟體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農業生產中使用化肥有著重要價值。與國外一些農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肥料利用率較低,阻礙了農業的綠色與長遠發展。針對這一問題,需要明確我國肥料利用率低的原因,應采取多種措施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我國農業領域更進一步發展,對社會的健康與穩定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猜你喜歡
利用率氮肥化肥
7月我國化肥進口量增加
預計今年氮肥消費或將增加
現代農業離不開化肥
化肥農藥減量,怎么減?
2019年全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產能利用率為70.6%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紀念安徽小氮肥誕生六十周年
抓住機遇 主動作為 努力推進我國氮肥市場穩步前行
化肥利用率穩步增長
化肥需求增長不均 有人歡喜有人憂
淺議如何提高涉煙信息的利用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