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草害蟲綠色防控技術研究進展

2022-02-14 18:15曾濤宗釗輝陳楨祿鄧海濱陳永明趙偉才
安徽農業科學 2022年1期
關鍵詞:綠色防控生物防治烤煙

曾濤 宗釗輝 陳楨祿 鄧海濱 陳永明 趙偉才

摘要 煙葉蟲害的發生每年給煙葉生產帶來巨大損失。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能有效減少化學農藥使用,對提高煙葉質量與保障煙葉安全意義重大,自2006年全國植保會議提出綠色防控以來,煙草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經過了10多年的發展,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概述了當前煙草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中的主要研究進展,并就當前煙草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如何更好地推廣應用進行展望,以此為我國煙草蟲害綠色防控研究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 烤煙;綠色防控;生物防治;栽培措施;物理防治

中圖分類號 S435.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2)01-0015-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1.004

Research Progress on Green Control Technology of Tobacco Pests

ZENG Tao1,2, ZONG Zhao-hui1,2, CHEN Zhen-lu3 et al

(1.Technology Center of Tobacco Production of Guangdong, Nanxiong, Guangdong 512400; 2.Nanxiong Tobacco Science Institute of Guangdong, Nanxiong, Guangdong 512400; 3.China National Tobacco Corporation Guangdong Branch,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bstract The occurrence of flue-cured tobacco insect pests brings huge losses to flue-cured tobacco production every year. The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was promoted, which can reduce the use of chemical pesticid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obacco leaves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flue-cured tobacco. The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was proposed in 2006 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ference, it had more than ten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green control technology of pests had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in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ies such as agricultural control, biological control and physical control. The main research advances of current flue-cured tobacco pes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ies were summarized. And how to better promote and apply the current tobacco pes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was forecaste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research on green pest control of tobacco pests in China.

Key words Flue-cured tobacco;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Biological control;Cultivation measures;Physical control

基金項目 廣東省煙草專賣局(公司)中長期科技項目(2019440000200030);廣東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綠色防控重大專項(2017440000-20097)。

作者簡介 曾濤(1980—),男,河南信陽人,碩士,從事煙草栽培與病蟲害研究。

通信作者,高級農藝師,碩士,從事煙草常規育種與抗病品種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4-01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每年由于病蟲害的發生導致糧食減產24%,其中有10%的減產是由蟲害導致的[1]。煙草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煙草蟲害的發生是影響煙葉產量與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害蟲的大規模爆發會造成煙葉絕產,到目前為止,我國共查清煙草害蟲200多種,煙草蟲害給煙農造成了重大損失[2-4]。目前對于煙草害蟲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化學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農業防治[5],我國煙葉產區主要分布在老少邊窮地區,煙農綠色防控意識薄弱,化學防治因其見效快、成本低、農事操作方便等特點,在現階段依然是煙草害蟲的主要防治手段[6-8],長期大量使用化學農藥促使害蟲的抗藥性增加,同時廣譜性化學農藥對害蟲天敵的誤殺促使害蟲種群增長失去控制,導致農藥使用中“3R”(residue,resistance,resurgence)效應的發生[9-10],煙草害蟲的防治成本不斷提高,效果不斷下降,不利于煙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危害環境安全[11-12]。因此,開展煙草害蟲的綠色防控技術研究顯得尤為必要。綠色防控主要是指從生態系統整體出發,充分利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以達到防治病蟲害、保護生態系統的目的。自2006年全國植保會議提出“公共植保、綠色植?!崩砟钜詠?,國內外煙草農業研究者對煙草害蟲的綠色防控技術手段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初步形成了煙草害蟲的綠色防控技術。該研究主要概述目前綠色防控技術在煙葉生產上的研究與主要應用情況,以期為各煙區開展煙草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提供理論指導。

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是在“公共植保、綠色植?!崩砟畹幕A上,根據“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根據現有技術手段與植保需要形成的一個技術性概念[13]。目前在煙草害蟲防治上應用較多的綠色防控技術手段主要有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學使用生物農藥等。

1 農業防治

1.1 深耕曬田

深耕曬田能有效改良土壤物理性狀,同時能有效殺死越冬害蟲與蟲卵。深耕曬田可以把在地底的害蟲幼蟲、蟲卵翻出大田表面或深埋地底,通過天敵捕食、太陽暴曬、深埋窒息的方式有效減少蟲害發生[14-15]。深耕與培土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提高烤煙地下部根系生物量與根深指數,促進烤煙水肥吸收,提高烤煙的抗蟲性[16];翻耕曬田能有效除去煙田雜草,減少害蟲的生存空間,從而達到減少蟲害發生的目的。

1.2 合理輪作間作

合理的輪作與間作能提高煙葉產量與質量,減少病蟲害發生。在煙田外圍種植茴香、娘蒿、藿香等能分泌對煙草害蟲具有驅避作用物質的植物,可以減少害蟲數量與煙草蟲害發生[17]。津巴布韋采用煙-牧草或煙-麥、稻的輪作制度,有效地防治了煙草病蟲害[18]。黃光榮[19]研究發現蒜-煙輪作能改變煙田的生態環境,減少病蟲害發生。有助于將煙草害蟲嗜食的作物種植在煙田周圍,有助于將害蟲集中在特定區域進行覓食、配對產卵等活動,集中防治。研究發現,在煙田附近種植油菜帶、向日葵對蚜蟲具有良好的誘集效果[20],能有效阻隔蚜蟲遷入煙田。丁雪玲等[21]研究發現煙粉虱對黃瓜表現出強烈趨性,同時黃瓜搭架的立體高度能有效阻隔煙粉虱成蟲的遷入。

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自然界或人為通過基因工程技術改造的有益生物來防治有害生物,使其有利于有益生物生長繁殖。目前,煙草害蟲生物防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天敵防治害蟲、基因工程培育抗性品種防治害蟲、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蟲、生物農藥防治害蟲。

2.1 天敵防治害蟲

保護與釋放煙草害蟲天敵是煙草害蟲生物防治最基本的途徑與方法,可以減少農藥使用,維持生態平衡。煙草害蟲天敵分為捕食性天敵與寄生性天敵,我國已發現煙草害蟲天敵140余種[22],其中寄生性天敵有煙蚜繭蜂、赤眼蜂、棉鈴蟲齒唇姬蜂等,用于防治蚜蟲、煙青蟲、斜紋夜蛾等害蟲[23-25],2018年煙蚜繭蜂全國推廣面積達到89.60萬hm2,覆蓋種植面積99.64%,對煙蚜的防治效果達到了82.20%;捕食性天敵主要有紅彩真獵蝽、七色瓢蟲、大草嶺、大灰食蚜蠅、蠋蝽、草間小黑蛛等,主要捕食煙蚜、煙青蟲、斜紋夜蛾幼蟲等煙田害蟲[26-27],蘇湘寧等[28-29]研究表明,紅彩真獵蝽成蟲與4~5齡若蟲對煙蚜、煙青蟲、斜紋夜蛾具有良好防控效果,目前捕食性天敵在煙草害蟲防治中尚未開展大面積推廣。煙草害蟲天敵昆蟲資源豐富,但目前只有煙蚜繭蜂等初具規模與產業化,天敵昆蟲的種類與規模均不能滿足煙草病蟲害綠色防控需要,關于煙草害蟲天敵資源的開發與產業化研究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

2.2 基因工程培育抗性品種防治害蟲

隨著基因工程技術的發展,利用轉基因技術培育抗蟲品種成為當前防治害蟲的有效方法。該方法是將一種或多種抗病蟲基因利用轉基因技術轉入煙草,使煙草本身能夠分泌殺死與驅避害蟲的次生代謝產物,目前國內外煙草育種人員在基因工程育種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Singh等[30]將毒性更高的d-內毒素基因cry1EC轉入到煙草與棉花中,斜紋夜蛾幼蟲1~2 d就被殺死,五齡幼蟲最多需要5 d顯示完全死亡,Kumari等[31]將嗜線蟲致病桿菌的菌毛素亞基(mrxA)基因轉入煙草,獲得的植株對夜蛾科害蟲防治效果顯著,Hilder等[32]通過DNA重組、轉化將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劑基因(CpTI)轉入煙草中,獲得高抗煙青蟲抗體的煙草植株,范蕊等[33]將在大豆葉片中SAMS基因表達量最高的GmSAMS1基因轉入煙草中,提高了轉基因煙草對斜紋夜蛾的抗蟲性。凝集素基因是培育抗蚜蟲品種中的應用最多的基因,楊會苗等[34-36]將中國水仙凝集素基因(NTL1)、半夏葉片凝集素基因(pta)以及雪花蓮凝集素基因(GNA)轉入煙草中,3種轉基因煙草對蚜蟲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目前由于轉基因抗蟲作物的安全性問題,利用轉基因育種防治害蟲還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實現轉基因育種的推廣種植還需煙草育種人員作出更大的努力。

2.3 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蟲

該方法是利用真菌、細菌、病毒等致病病原微生物的傳播、擴散,通過寄生、侵染煙草害蟲,在適宜條件下形成能殺死害蟲的流行病害,達到防治害蟲的效果。研究發現,真菌類病原體白僵菌與綠僵菌能有效滅殺斜紋夜蛾、煙青蟲、煙蚜等煙田主要害蟲[37-38],根蟲瘟霉、菜氏野村菌可侵染煙青蟲與斜紋夜蛾等鞘翅目害蟲昆蟲,輪枝菌對煙粉虱與煙蚜有良好防治效果[39],擬青霉與哈茨木霉能有效防治煙草根結線蟲[40-41];煙草害蟲病原細菌主要有蘇云金桿菌、球形芽孢桿菌、短穩桿菌、光桿狀菌屬[42-43],其中蘇云金桿菌已經應用于煙草害蟲防治。湯心硯等[44]研究表明,16 000 IU/mg的蘇云金桿菌能有效滅殺細紋夜蛾。對煙草常見害蟲具有致病滅殺作用的病毒種類繁多,目前已經登記發現的達1 200多種,其中核型多角體病毒(NPV)、顆粒病毒(GV)等對鞘翅目與鱗翅目害蟲防治效果較好,并且專一性強,不會危害其他有益天敵昆蟲[45]。劉學兵等[46]研究發現,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對斜紋夜蛾的防效達到83.8%。楊士杰等[47]研究發現,復合型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對斜紋夜蛾的致死率在60%以上。

2.4 生物農藥防治害蟲

生物農藥是利用微生物代謝產物以及利用植物所含穩定有效成分,通過毒殺、麻醉、干擾昆蟲產卵與正常生長,造成昆蟲拒食、不產卵、神經與器官壞死來防治害蟲,使作物免受或減輕病蟲與雜草危害的生物制劑。由于生物農藥來自植物與微生物代謝產物,與化學農藥相比具有易降解、低殘留、對環境影響小的優點,符合當前綠色防控的要求。近年來,隨著煙葉綠色防控推廣,煙草害蟲生物農藥的研究取得較大進展,主要包括殺蟲菌素(殺蚜素、殺蝶素、南昌霉素、阿維菌素等)與植物源農藥(苦參堿、魚藤酮、苦皮素、印楝素、除蟲菊素)兩大類[48-51]。陳芝波等[52]研究表明,1.8%阿維菌素對后期煙青蟲的防效達90%以上;董志堅等[53]對幾種植物源農藥對煙草病蟲害的防治效果進行研究,結果表明,藜蘆、博落回和苦參堿的煙蚜防治效果明顯,苦皮藤和博落回提取物防治對煙青蟲具有良好的滅殺作用,劉大恩等[54]研究發現,0.3%印楝素乳油對煙青蟲幼蟲的防治效果可達93%。顏成生等[55]研究表明,4%魚藤酮乳油對煙青蟲與斜紋夜蛾具有強烈的滅殺效果。

3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根據不同害蟲的趨性或特殊習性,利用光、色、昆蟲信息素等各種物理因子吸引害蟲進行滅殺的防治手段,能誘殺多種害蟲,與其他綠色防治技術能較好的兼容使用,但專一性差,會捕殺天敵益蟲,目前較為常見的物理防治措施有色板誘殺、殺蟲燈誘殺、昆蟲信息素誘殺等。

色板誘殺主要是利用蚜蟲等害蟲對特定顏色的趨性,通過色板進行黏捕的殺蟲方式。色板誘殺與其他物理防治技術相比具有操作簡單、防治成本低等優勢,目前黃板誘殺在煙草害蟲防治上使用較為廣泛。董寧禹等[56]研究發現,黃板誘殺30 d,有翅蚜蟲蟲口減退率為73.28%。黃板誘殺能有效減少煙田蚜蟲蟲口基數,鄒陽等[57]研究發現,在大田移栽后10~15 d,安插黃板345~450塊/hm2,安插7 d,蟲口減退率可以達到82%。殺蟲燈誘殺是利用害蟲對特定波長光源的趨性,結合電擊等方式對害蟲進行捕殺的一種物理防控方法。劉春明等[58]研究發現頻振式殺蟲燈對煙草鞘翅目與蛾類害蟲具有顯著誘殺效果,平均每盞燈誘殺害蟲4 493.6頭,周向平等[59]研究發現,太陽能殺蟲燈能有效減少煙田鞘翅目害蟲數量,減少了農藥使用,但由于偏遠煙田用電不方便、太陽能殺蟲燈價格昂貴,殺蟲燈誘殺尚未大面積推廣于煙草害蟲防治。

昆蟲信息素誘殺是近年來新興的害蟲防治技術,目前在煙葉生產上應用廣泛的有性誘捕殺和食誘捕殺,利用人工釋放的性激素或昆蟲喜歡氣味集中誘殺害蟲,在煙草害蟲防治領域取得良好應用效果。Buchelos等[60]研究了4種不同昆蟲信息素對煙草粉螟的誘殺效果,德國Borgwaldt公司的昆蟲信息素能達到最佳的誘殺效果,成蟲誘捕率達到75%。李文瑜等[61]研究表明,放置15~30個/hm2斜紋夜蛾誘捕器,能持續誘殺斜紋夜蛾成蟲,減少產卵。煙葉寶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煙葉鞘翅目害蟲食誘劑,也是目前唯一推廣應用的食誘劑,四川涼山與云南保山的應用結果表明,該食誘劑能在害蟲發生高峰期集中誘殺大部分成蟲,降低成蟲基數,抑制下一代害蟲發生的數量與規模,對鱗翅目害蟲的大田防控具有良好效果[62]。

4 煙草害蟲綠色防控技術應用現狀與建議

4.1 應用現狀

煙草害蟲綠色防控技術經過多年的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效,煙蚜繭蜂等害蟲天敵的大規模釋放,性誘捕器、滅蟲燈與防蟲色板的應用以及生防拮抗菌與生物農藥的研究開發,有效推動了煙草病蟲害綠色防控體系的形成,但由于我國煙草害蟲綠色防控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在應用推廣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與不足,主要體現為:綠色防控技術體系單一,沒有形成完整的綠色防控體系;綠色防控推廣區域分散,推廣面積小,不成規模,未能得到社會支持與政府重視;大部分科研成果未能轉化應用,產業化程度低。

4.2 發展建議

煙葉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作為煙葉生產的工作重點,也應響應國家的“綠色”發展理念,保障煙葉質量安全,實現煙田生態系統的良好循環與可持續發展。要做好煙草蟲害綠色防控工作,首先,應實地考察研究,針對不同煙葉產區構建生物防治、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種技術有機結合的完整體系,降低綠色防控成本;其次,政府、企業、煙農三者結合,做到政府主導,企業引導,對煙農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綠色防控理念培訓;再次,優化綠色防控技術體系推廣模式,構建科研單位-生產企業-煙葉產區的三位一體推廣體系,加速科研成果產業化;最后,增加對綠色防控的投入,全力攻關綠色防控推廣應用過程中遇到的關鍵技術問題,同時加快生物農藥與抗性品種的研究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黃文江,張競成,師越,等.作物病蟲害遙感監測與預測研究進展[J].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10(1):30-43.

[2] 陳瑞泰,朱賢朝,王智發,等.全國16個主產煙?。▍^)煙草侵染性病害調研報告[J].中國煙草科學,1997,18(4):1-7.

[3] 武承旭,廖啟榮,楊茂發,等.斜紋夜蛾危害煙草的經濟損失及防治指標[J].貴州農業科學,2013,41(7):95-97.

[4] 邱睿,王海濤,李成軍,等.煙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研究進展[J].河南農業科學,2016,45(11):8-13.

[5] 張玉玲,朱艱,楊程,等.生物防治在煙草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煙草科學,2009,30(4):81-85.

[6] 宋瑞芳,夏陽,韋鳳杰,等.綠色防控技術在我國煙葉生產中的應用[J].江西農業學報,2017,29(5):66-71.

[7] 吳紅波.生物防治在我國煙草病蟲害防治上的應用[J].貴州農業科學,2006,34(S1):103-105.

[8] 駱晨,衡丙權.煙草行業對老少邊窮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作用沒有改變[N].東方煙草報,2016-05-11(001).

[9] 劉保才,王俊琪,孫國語.蔬菜病蟲害化學防治中的3R問題與科學使用農藥[J].上海蔬菜,2004(6):68-69.

[10] 高希武.我國害蟲化學防治現狀與發展策略[J].植物保護,2010,36(4):19-22.

[11] 彭曙光,單雪華,姚強,等.煙草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農業信息,2015(21):55-56.

[12] 彭孟祥,王建文,李建勇,等.煙草主要蟲害防治措施研究進展[J].現代農業科技,2019(9):112-114.

[13] 趙中華,尹哲,楊普云.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應用概況[J].植物保護,2011,37(3):29-32.

[14] 代園鳳,喻會平,陳玉榮,等.畢節市烤煙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研究進展[J].貴州農業科學,2016,44(7):36-39.

[15] 李文鳳,黃應昆,盧文潔,等.云南甘蔗地下害蟲猖獗原因及防治對策[J].植物保護,2008,34(2):110-113.

[16] 高衛鍇,徐巖,劉海業,等.移栽深度及覆膜和培土方式對烤煙產質量形成的影響[J].作物研究,2018,32(1):35-41.

[17] 裴洲洋,朱啟法,張業輝,等.皖南煙區煙草病蟲害綠色防控體系的探索[J].安徽農學通報,2015,21(18):73-74,142.

[18] 厲福強.津巴布韋烤煙生產綜述[J].耕作與栽培,2004(6):7-10.

[19] 黃光榮.不同輪作方式對烤煙病蟲害及產量品質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09,38(5):40-42,52.

[20] 陳德鑫,王鳳龍,錢玉梅,等.煙草病毒病的綜合防治[J].中國植保導刊,2004,24(12):26-28.

[21] 丁雪玲,趙建偉,姚鳳鑾,等.利用誘集植物防治煙粉虱的研究[J].福建農業學報,2015,30(5):504-508.

[22] 曾維愛,譚琳,李密,等.煙草害蟲天敵昆蟲產品化現狀及其產業化發展對策探討[J].中國植保導刊,2017,37(3):69-73.

[23] 文靜,陳文龍,陸引罡,等.貴陽市烤煙生長期的有害生物及其種類[J].貴州農業科學,2013,41(4):98-100.

[24] 陳林華.烤煙煙青蟲生物防治試驗[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3(1):111-112.

[25] 楊佩文,肖志新,尚慧,等.綠色植保技術在高黎貢山綠色生態優質煙葉生產中的應用[J].山西農業科學,2013,41(12):1376-1379.

[26] 高冬冬,劉忠麗,孫希文,等.我國有機煙葉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研究進展[J].貴州農業科學,2013,41(6):118-122.

[27] 貴州省煙草公司遵義市公司.捕食性天敵昆蟲——蠋蝽[J].中國煙草學報,2018,24(4):135.

[28] 蘇湘寧,鄧海濱,朱丹荔,等.紅彩真獵蝽對斜紋夜蛾幼蟲捕食行為及室內擴散能力的研究[J].中國煙草學報,2016,22(5):111-119.

[29] 蘇湘寧,鄧海濱,蔡青年,等.紅彩真獵蝽對煙草重要害蟲捕食選擇性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6,32(26):43-47.

[30] SINGH P K,KUMAR M,CHATURVEDI C P,et al.Development of a hybrid δ-endotoxin and its expression in tobacco and cotton for control of a polyphagous pest Spodoptera litura[J].Transgenic Res,2004,13:397-410.

[31] KUMARI P,MAHAPATRO G K,BANERJEE N,et al.A novel pilin subunit from Xenorhabdus nematophila,an insect pathogen,confers pest resistance in tobacco and tomato[J].Plant Cell Rep,2015,34(11):1863-1872.

[32] HILDER V A,GATEHOUSE A M R,SHEERMAN S E,et al.A novel mechanism of insect resistance engineered into tobacco[J].Nature,1987,330(6144):160-163.

[33] 范蕊,李霄,王蘇靜,等.大豆GmSAMS1基因增加煙草對斜紋夜蛾的抗性[J].大豆科學,2018,37(2):268-274.

[34] 楊會苗,陳段芬.中國水仙凝集素基因在大花煙草中的定量表達及抗蚜性分析[J].華北農學報,2017,32(4):78-84.

[35] 張正英,令利軍,王紅梅,等.半夏凝集素基因的克隆及轉基因煙草對蚜蟲的抑制作用[J].植物保護,2010,36(6):21-25.

[36] 柴紅梅,姚春馨,張紹松,等.雪花蓮凝集素基因(GNA)植物表達載體的構建及其對煙草的遺傳轉化[J].西南農業學報,2004,17(S1):66-68.

[37] 徐繼偉,李麗,肖志新,等.球孢白僵菌對不同煙草品種寄主煙蚜的侵染致病力及生殖力的影響[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9,34(2):216-222.

[38] 楊華,楊恩蘭,張功營,等.綠僵菌防治煙田主要害蟲的研究進展與展望[J].中國煙草科學,2015,36(5):101-107.

[39] 葉淦,方大琳,王聯德.蠟蚧輪枝菌代謝粗提物對煙草上煙粉虱和煙蚜的殺蟲活性[J].武夷科學,2015,31(00):109-112.

[40] 閆芳芳,曾慶賓,官宇,等.豬屎豆與淡紫擬青霉聯合防治煙草根結線蟲病的效果評價[J].中國農學通報,2018,34(9):136-140.

[41] 焦俊,韓冰潔,王媛媛,等.毒殺南方根結線蟲的木霉種類鑒定及活性研究[J].植物保護,2015,41(2):64-69.

[42] 張一折,孫琳,翁海波.光桿狀菌屬細菌殺蟲毒素復合體研究進展[J].河南農業科學,2008,37(6):9-12.

[43] 齊緒峰,宋紀真,JE YEON HO,等.蘇云金芽孢桿菌防治煙草害蟲研究進展[J].煙草科技,2006,39(4):58-61.

[44] 湯心硯,譚琳,曾維愛,等.不同殺蟲劑對煙草斜紋夜蛾的室內及田間防效[J].中國植保導刊,2018,38(5):58-60,71.

[45] 章東方,陳錦繡,徐慶豐.煙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的毒力生物測定[J].中國煙草學報,2001,7(3):31-33.

[46] 劉學兵,喬保明,譚紹安,等.來鳳縣雪茄煙葉斜紋夜蛾防治試驗[J].湖北植保,2015(3):32-34.

[47] 楊士杰,占軍平.復合型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對三種夜蛾的室內毒殺試驗[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6(8):62-64.

[48] 張勝博,暴連群,蔡曉瑞,等.阿維菌素B2防治煙草根結線蟲病藥效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8,38(1):10-11,47.

[49] 陳傅盈,黃建寧,林開江.殺蚜素的應用研究[J].中國農業科學,1983,16(3):79-86.

[50] 歐陽諒.微生物來源的殺蟲活性物質開發利用[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1993,15(S4):97-113.

[51] 章新軍,楊峰鋼,高致明,等.植物源農藥防治煙草病蟲害[J].煙草科技,2006,39(6):58-60.

[52] 陳芝波,姚峰,廖偉,等.4種不同藥劑對煙青蟲防治效果的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2016(2):70-72.

[53] 董志堅,程道全,董順德,等.植物源農藥在煙草病蟲害防治上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煙草學報,2004,10(4):42-47.

[54] 劉大恩,鄭邕,韋素群.0.3%印楝素乳油防治煙青蟲田間藥效試驗[J].廣西植保,2015,28(2):30-31.

[55] 顏成生,彭曙光,單雪華,等.魚藤酮對煙草斜紋夜蛾和煙青蟲的防治效果[J].作物研究,2015,29(6):647-650.

[56] 董寧禹,劉占卿,趙世民,等.太陽能殺蟲燈和誘蟲黃板綠色防控技術在煙草生產上的應用效果[J].河南農業科學,2015,44(8):83-86.

[57] 鄒陽,布云虹,段宏偉,等.綠色植保技術在楚雄煙區的應用[J].中國植保導刊,2015,35(4):52-55,89.

[58] 劉春明,李宏光,鐘曉田,等.性誘劑和頻振式殺蟲燈在紅河州烤煙生產中示范應用現狀及發展前景[C]//第六屆云南省科協學術年會暨紅河流域發展論壇論文集——專題一:紅河流域特色產業轉型升級.紅河:云南省機械工程學會,2016.

[59] 周向平,蔣篤忠,沈力,等.太陽能誘蟲燈誘殺煙草害蟲的效果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2012(19):90-92.

[60] BUCHELOS C T,TREMATERRA P.Monitoring of stored tobacco insect pests by means of pheromones:The case of Ephestia elutella(Hübner)and Lasioderma serricorne Fabricius in South Europe[J].Anz Schdlingskde,Pflanzenschutz,Umweltschutz,1998,71:113-116.

[61] 李文瑜,楊明文,亞平,等.不同密度化學信息素控制煙草斜紋夜蛾的效果[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27):13363-13366.

[62] 馬學芳,姚高翔,李晶晶.煙葉蛾蟲食誘劑對鱗翅目害蟲的防治效果[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15):6697-6698,6709.

猜你喜歡
綠色防控生物防治烤煙
烤煙上炕機械研制
植物內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不同追肥對烤煙品質的影響
淺談林業有害生物防治
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探究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烤煙漂浮育苗和移栽改進方法研究進展
烤煙漂浮育苗不同育苗盤篩選研究
棉花黃萎病拮抗菌的篩選及其生物防治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