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大班戶外自主建構游戲中教師支持策略探析

2022-02-16 08:03黃麗麗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10期
關鍵詞:支持策略

黃麗麗

【摘要】維果茨基認為,兒童有兩個層次:一是兒童獨立解決問題的實際發展水平;另一個是兒童發展的潛在水平,即在能力更勝一籌的同伴或教師的支持下,兒童解決問題的潛在發展水平。實際發展水平與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區域即為最近發展區。而教師的支持就是幫助幼兒達到潛在水平的重要助力因素。教學應走在幼兒的發展前面,即教師應注重把握幼兒的最近發展區,預估幼兒在教師支持下可能實現的潛在的發展水平。本文以戶外自主建構游戲的探究學習為載體,記錄幼兒發現與探究過程,最后對戶外自主建構游戲中具體的支持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幼兒園游戲;戶外自主建構游戲;支持策略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其強調了教師的角色定位。戶外自主建構游戲為幼兒提供了一個探究的環境,如何讓幼兒在游戲操作中獲取學習經驗,教師支持對幼兒的培養發展價值就變得尤為重要,不同的教師支持會引發不同的游戲行為,并影響幼兒的持續性探究。大班幼兒在建構知識、經驗和技能方面有了一定的積累,他們具備一定獨立建構的能力,這是幼兒的現有水平。但由于幼兒年齡尚小,經驗缺乏,因此,要達到潛在的發展水平,需要教師的支架式支持才能到達下一發展階段水平。幼兒在建構游戲中所需要的教師支持就是幼兒潛在發展水平的需要,即最近發展區的實現需要,幼兒自身對發展所需要的支持。在戶外自主建構游戲中,教師具體的支持策略包括教師作為觀察者和支持行為發起者對幼兒進行支持。

一、有效支持前的觀察

教師只有先對戶外自主建構游戲進行充分的觀察,才能決定是否要調整游戲的時間、材料、空間及是否給予幼兒支持。在游戲過程中,教師需要主動地觀察和發現哪些幼兒需要幫助,關注幼兒的一言一行,嘗試在游戲中追隨幼兒的腳步,了解幼兒內心的想法,以支持者的身份,有目的地放手,適時地介入,并給予有效的支持。因此,當幼兒游戲時,教師要在游戲附近逗留、觀看、傾聽,做一個觀察者。如,觀察幼兒的游戲主題、內容;觀察幼兒材料的使用情況;觀察幼兒游戲時語言、動作、表情中所發出的信息;觀察幼兒游戲的經驗等。例如,活動實錄一,教師在游戲中的觀察和有效支持。

活動實錄一:打野戰——游戲材料、搭建技能單一,游戲水平簡單、重復。在一次游戲中,幼兒用方磚壘高,建了一面圍墻,玩起了“打野戰”游戲。幼兒躲在城墻里面,有的把木板架在城墻上當成機關槍,有的用方磚當成手榴彈,有的模仿坦克的聲音開炮,有的還把“機關槍”架在同伴的頭上射擊,“打野戰”的場面非常激烈。

上述案例1,幼兒對“打野戰”游戲非常感興趣,但幼兒在游戲中用的材料、搭建的技能單一,只是簡單的、重復的游戲,停留在膚淺的游戲中,游戲經驗無法提升。幼兒要達到潛在的發展水平,就需要教師的支持,即最近發展區的實現需求。經過分析幼兒的游戲行為,游戲后,筆者和幼兒一起回顧。在回顧中,幼兒多次提及一些武器的名稱,如,沖鋒槍、戰斗機、坦克等,并萌發了搭建坦克的想法。一個搭建愿望的產生比較容易,但如何支持和延續幼兒的興趣。作為教師,要給予幼兒適宜的幫助和支持。在活動中,筆者并沒有直接告訴幼兒坦克是怎樣的,而是和家長分享幼兒的故事,建議家長帶幼兒參觀各種坦克模型,收集各種圖片和模型回來,并提供平臺鼓勵幼兒分享他們對坦克的認識。幼兒因而有機會查找資料,收集坦克模型、圖片,并在集體面前分享自己對坦克的認識,對坦克的基本結構和特征有了一定的認識。教師通過對幼兒游戲的充分觀察,對幼兒進行了有效支持。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一個推動者、一個積極的旁觀者、一個“催化劑”的角色。最終幼兒在與同伴的合作下成功搭建了第一臺坦克。(見圖1)

二、支持行為的發起

1.行為發起的時機

幼兒的游戲質量,教師的介入發揮著主要的作用。教師支持行為的發起,過早、過晚或不恰當的介入,都會影響幼兒游戲的豐富程度。如果不恰當的介入活動,過度參與或過度指導,會讓幼兒對游戲失去興趣,抑制幼兒的發展。如果過早地介入幼兒的活動,他們的潛能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而如果介入晚了可能就會引起一些不安全因素的發生,等等。因此,教師在根據幼兒的最近發展區,要善于觀察幼兒的興趣,敏感地解讀幼兒在行為背后的生成狀態,指導時做出適宜的調整策略,提高幼兒的游戲水平。教師在確定發起支持行為前,需進行觀察,敏感地解讀幼兒在行為背后的生成狀態,確定支持的時機。教師在實踐探索過程中,發現在以下時機進行支持,對幼兒的游戲持續發展和深度學習起關鍵作用。(1)當幼兒尋求幫助,只有教師能夠給予一定的協助時;(2)幼兒之間發生自己無法解決的矛盾和沖突時;(3)幼兒的游戲簡單、重復,游戲水平沒有更好地提高時;(4)游戲秩序混亂或出現安全隱患,而幼兒無法處理時;(5)游戲中,幼兒獨自一人,較長時間里無所事事時。如,活動實錄二。

活動實錄二:再造坦克——確定發起支持行為,為幼兒提供思考的腳手架。第二次搭建坦克,幼兒把收集的布條和長紙筒帶到了草坪,有了之前搭建坦克的經驗,坦克的輪子和車體很快就搭建好了。但是,他們搭建的炮臺總是倒塌,炮管也固定不了。幾次嘗試后,他們顯得有些氣餒了,并向教師尋求幫助。教師看見了,適時介入,為幼兒提供腳手架。

在案例中,幼兒在一次次失敗中,不斷調整搭建的方法,想解決長紙筒的穩固問題,但是最后都沒能成功,最后,他們向教師尋求幫助。教師通過觀察,確定支持的時機。在游戲中,筆者以問題為導向,給予幼兒的不僅是技能的腳手架,更多的是為幼兒提供思考的腳手架。幼兒搭建炮臺和固定長紙筒遇到困難,筆者運用觀察—思考—懷疑的思路,一步步引導幼兒: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讓你感到疑惑嗎?全面調動幼兒已知的信息,避免了幼兒在熟悉的活動中陷得太深,讓幼兒跳了出來,看到更完整的圖像,最終發現解決問題的根本(見圖2)。

2.支持的方法

在游戲中,教師的積極作用能豐富幼兒的游戲,并促進幼兒各項能力的發展,教師的有效支持還能使游戲本身帶來的價值得到最大發揮。這是教師在幼兒游戲中的主要價值體現。教師在游戲過程中要為幼兒提供足夠的情感與行為支持,認可和滿足幼兒的情感需求。教師進行支持主要以材料、自身、幼兒為媒介進行。這三個媒介并不涇渭分明,教師在支持的過程中往往交叉使用。

3.及時退出游戲的時機

教師除了把握好支持的時機之外,還需及時退出游戲,將游戲權還給幼兒。教師及時退出游戲的時機主要包括:(1)教師發現自己錯誤把握了支持的時機,由于自身的加入干預和擾亂了幼兒游戲,主要的信號為:幼兒無回應、忽視教師;幼兒陸續離開游戲區;幼兒中止了游戲、變得消極被動;幼兒的情緒變得越來越失控等。(2)教師發起的行為維持了游戲的進行或者提升了游戲的水平,幼兒表現得積極主動且興致頗高之時,要組織幼兒梳理游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分享經驗,共同提升。

當然,教師對幼兒戶外自主建構游戲的支持,不僅僅包括游戲過程中教師作為觀察者角色和支持行為發起者角色時的支持,也包括游戲前的環境準備、時間安排,游戲的計劃和回顧,以及對幼兒游戲評價等。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美)格朗蘭德.發展適宜性游戲:引導幼兒向更高水平發展[M].嚴冷,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責任編輯? 趙雙娟

猜你喜歡
支持策略
數學區中教師的“支持策略”初探
國內外MOOC研究熱點可視化分析及支持策略探究
幼兒戶外自主游戲的五大支持策略
聚焦自主結構游戲中教師的困惑
基于兒童興趣的小學美育支持策略
幼兒園美術活動中教師支持的策略與意義
例說“數學課堂有效小組合作學習的支持策略”
論幼兒區域活動的支持策略與隱性指導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理念下幼兒藝術表現的支持策略
解讀孩子游戲,提升有效互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