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貧建檔立卡與精準扶貧工作研究

2022-02-19 20:50郝麗琴
蘭臺內外 2022年1期
關鍵詞:脫貧致富精準扶貧

郝麗琴

摘 要:扶貧建檔立卡是精準扶貧的基礎,能夠精準分析貧困群眾致貧原因,為制訂針對性脫貧策略提供最具價值的參考。同時,扶貧檔案詳細記錄群眾脫貧過程,也是判斷扶貧效果的重要途徑,對未來工作有著重要價值。扶貧工作結果是光明的,過程是曲折的,對扶貧建檔立卡在精準扶貧工作過程中的經驗、教訓進行總結,能夠確保扶貧檔案真正成為有效脫貧的工具。據此,本文研究以山西A縣為例,對扶貧建檔立卡工作問題與不足進行分析,總結相關經驗并提出針對性的優化措施,切實發揮精準扶貧的檔案價值,為精準脫貧提供最具價值的思路,借助脫貧經驗助力鄉村脫貧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關鍵詞:扶貧檔案;精準扶貧;脫貧致富

2021年全面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宣布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幫助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完成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整個扶貧、脫貧工作的勝利實現也是全體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我們欣喜之余,也要積極總結相關經驗,吸取脫貧工作中的教訓,為未來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創建共同富裕社會積累經驗。具體到檔案工作,在精準扶貧中檔案工作發揮了極大優勢,為幫助農村地區群眾脫貧奠定了堅實基礎。從實際情況看,檔案工作在扶貧工作開展中還存在些許不足,但瑕不掩瑜。未來我們要緊盯問題,不斷優化,從問題出發處理好“建檔立卡”與“脫貧致富”的關系,為世界各國脫貧致富提供經驗與參考。

一、建檔立卡在精準扶貧中的價值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扶貧工作會議中指出,精準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這與普通扶貧有著較大差別,精準扶貧在識別扶貧對象基礎上制訂合理扶貧方法與對策,簡單來說就是“誰困難就救助誰”。因此,要做到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的開展就成為重要基礎,扶貧檔案記錄了貧困者各類信息與致貧原因、扶貧政策特點,為精準扶貧決策部署提供參考,并將精準扶貧過程記錄在案,整理成冊,以多種形式展示出來,成為了解貧困群眾基本情況、扶貧績效考核、扶貧政策制定、扶貧經驗推廣的重要材料。在扶貧過程中所形成的有價值的記錄都可以稱之為精準扶貧檔案,因此精準扶貧過程中,對貧困戶建檔立卡有著重要價值。

首先,精準扶貧檔案是對扶貧工作的精準記錄,為后續鄉村群眾脫貧致富提供原始資料,是開展扶貧工作的基礎性保障。精準扶貧檔案可以說是扶貧工作開展的“備忘錄”,在扶貧工作中需要駐村幫扶人員深入貧困群眾家中進行實際調研,了解困難群眾致貧原因、脫貧存在的阻礙。然后因人制宜、因戶制宜地制訂脫貧計劃,對脫貧工作進行動態化管理,將脫貧過程中生活的動態變化記錄在案,能夠有效減少邊脫貧、邊返貧現象的發生。

其次,扶貧建檔立卡是開展精準扶貧的先決條件。由于我國地域廣泛,每個貧困地區都有特殊性,地方生產條件、人居環境、土壤氣候等都存在很大差異。所以扶貧政策、針對性的扶貧策略都需要根據地方實際情況,在不斷嘗試中摸索前進。因此扶貧建檔立卡即是要我們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深入分析導致地方貧困戶產生的深層次因素。然后結合工作實際制訂出符合貧困戶的脫貧計劃,為其他地區扶貧工作開展提供最具價值的參考材料,最終確保精準扶貧的有效開展。

最后,扶貧檔案見證我國社會發展成果,是判斷扶貧工作效果、宣傳扶貧工作的重要工具。扶貧檔案的建立是在進行實地走訪的基礎上,對貧困群眾經濟狀況、家庭勞動力、生活困難等方面進行統計,在民主評議、公示公告后確定,實現精準扶貧。在扶貧工作完成后,扶貧檔案成為見證扶貧工作的真實記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又一例證,見證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后續工作中根據扶貧檔案貧困群眾可以詳細了解扶貧政策,積極配合扶貧工作。

二、山西精準扶貧建檔規定與工作總結

山西作為資源大省,區域內山巒林立,交通不便,導致許多偏遠縣區都處于貧困狀態。在全國14個集中特困地區中,山西省有2個;全國592個重點扶貧縣中,山西省有36個。經過多年艱苦奮戰,2020年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

1.山西精準扶貧建檔政策

山西作為扶貧工作重點省份,從省至縣、鄉各部門以及企業都積極落實幫扶政策,針對性出臺了許多扶貧建檔政策。例如,針對因病致貧的群眾,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在2017年發布《山西省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健康扶貧“雙簽約”服務實施方案》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群眾進行幫扶,確保每個貧困群眾都有一個家庭醫生團隊和針對性的醫療服務政策,基本解決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問題。2017年12月頒布了《山西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規定對扶貧對象進行動態管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建立社會扶貧信息平臺。

還發布了山西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的《關于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的實施辦法》、山西省住建廳的《關于加強和完善建檔立卡貧困戶等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若干問題的通知》等扶貧政策。山西省水利廳發布的《精準扶貧檔案整理方案》中要求精準扶貧檔案要形成文字、圖表、音像、實物、元數據等各種材料與珍貴資料,提升精準扶貧檔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山西省檔案館發布的《山西省精準扶貧檔案分類方案》《山西省精準扶貧檔案整理細則》《山西省精準扶貧檔案驗收辦法》等精準扶貧檔案系列標準規范,在一定程度上確保精準扶貧檔案收集與管理工作的有序、有效開展。這些扶貧政策的落實都是建立在扶貧建檔立卡的基礎上,對貧困群眾開展的精準扶貧策略。例如,住建廳的文件中指出貧困戶危房改造對象認定要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重點對象。又如,省政府“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健康扶貧”中也是以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主要關照對象,確保健康扶貧政策落實到位。

可見,扶貧工作的開展都是建立在扶貧檔案的基礎上,只有對貧困戶、貧困群眾進行精準識別,找到致貧原因,才能更好制訂策略,幫助群眾脫貧,避免返貧。

2.山西A縣精準扶貧建檔工作現狀與經驗總結

如前文所述,精準扶貧是建立在扶貧檔案的基礎之上,要取得良好工作成效,貧困群眾檔案收集與管理工作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具體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從檔案扶貧工作成效看,山西A縣脫貧過程中檔案管理取得一定成效。一是在長期扶貧檔案收集與管理工作中,精準扶貧檔案形成一系列標準與規范,精準扶貧檔案操作性強,為其規范化建設奠定基礎;二是精準扶貧檔案工作取得成效,可提升貧困群眾識別的精準性,實現扶貧工作的動態化管理。在精準扶貧建檔立卡中,廣大扶貧人員深入群眾摸排走訪,仔細了解貧困家庭人口、貧困屬性、致貧原因等,扶貧工作做到實事求是,確保精準扶貧的開展;三是通過扶貧建檔立卡切實幫助扶貧工作的開展,提升扶貧工作成效。例如,2012年山西省為206萬貧困人口全部建檔立卡,涉及57個扶貧縣的610個鄉鎮,為有效落實幫扶措施奠定堅實基礎。

其次,從扶貧檔案工作現狀看,在脫貧檔案管理中還存在些許不足,需要我們進行分析與改善。一是農村精準扶建檔立卡工作利用率不高,扶貧檔案是制訂扶貧政策的基礎,但是實際工作中許多人員過于重視對檔案的收集,卻忽視了對扶貧檔案的應用。例如,扶貧工作中將工作重心放在貧困戶的扶貧、脫貧中,精力投入到發展經濟中,卻很少主動將扶貧檔案與精準扶貧有效聯系,缺少統籌規劃與安排;二是農村精準扶貧檔案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雖然山西省檔案館出臺的精準扶貧檔案系列規范中對檔案信息化管理、規范化建設進行明確,但在實際走訪調查中很多貧困人口、貧困戶信息尚未實現信息化錄入,只能審核后人工錄入至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基層扶貧檔案信息化建設存在滯后。甚至出現貧困戶信息與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中信息不一致現象;三是農村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精細化程度不夠。精準扶貧檔案是識別貧困戶、制訂針對性扶貧政策的基礎。在對貧困戶相關信息收集中,部分檔案信息主要靠扶貧人員或者村委人員采集,人員檔案專業素養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檔案資料的真實性與精細度,無法將精準扶貧檔案與扶貧工作同步進行影響精準扶貧效果。四是在扶貧檔案建立中,貧困群眾的檔案意識薄弱。工作人員進行檔案收集與整理只能深入走訪,群眾收集檔案往往是在被動中進行。尤其是扶貧手冊之類的精準檔案信息收集嚴重依賴扶貧工作者,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導致扶貧檔案出現信息不準確、資料不全面、檔案材料缺失等問題。

最后,從整個扶貧檔案工作經驗角度看,扶貧檔案工作道路十分曲折,但結果十分光明,有許多值得我們總結的地方。一是精準扶貧檔案系統的建立有力促進扶貧工作開展,扶貧檔案是開展扶貧、實施精準扶貧的基礎。在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中的留存,是歷史的記憶也是扶貧經驗的總結;在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的基礎上,有效避免“邊脫貧、邊返貧”的情況發生。二是精準扶貧檔案對扶貧工作開展起到一定監督作用。扶貧檔案是對扶貧工作的真實記錄,全面記錄了貧困戶信息、扶貧措施等內容,也詳細記載了國家扶貧資金的使用情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監督作用。

三、提升精準扶貧檔案應用與管理水平的對策

目前,我國扶貧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但在幫助貧困地區人口脫貧致富的道路上依然任重道遠。針對精準扶貧檔案建立與扶貧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積極尋找導致問題出現的因素并予以解決,更好促進檔案扶貧工作的開展。結合山西省A縣精準扶貧檔案情況,本文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

1.進一步明確精準扶貧檔案管理規范

針對精準扶貧檔案工作中精細度不夠的問題,日常工作中要不斷強化精準扶貧檔案收集、整理、錄入的規范性,明確精準扶貧檔案資料歸檔范圍,確保精準扶貧檔案資料的真實性、系統性和安全性。首先,是對精準扶貧檔案文件收集。2016年國家檔案局與國家扶貧開發辦公室聯合發布的《關于做好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的意見》中對精準扶貧檔案文件資料收集范圍進行明確規定,指出精準扶貧中產生的圖表、音像、電子數據等檔案載體都屬于收集范圍。但實際情況是精準扶貧檔案紙質材料較多,應做好紙質材料的整理和電子數據的采集。其次,在精準扶貧檔案歸檔整理中,需要根據貧困特點、扶貧政策等進行歸類,提升精準扶貧檔案管理水平。根據縣委、縣政府關于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部署,根據新堡村貧困戶實際,建立貧困戶檔案。對貧困戶的原因進行分析,有效推動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例如,在脫貧戶檔案整理中按照“一戶一檔”原則進行歸檔,同時對脫貧過程中產生的照片、錄音、錄像等特殊載體進行歸集整理。做到有序收集、規范整理,確保提升精準扶貧檔案管理水平。

2.強化業務培訓,提升精準扶貧檔案質量

針對精準扶貧檔案建檔立卡中資料缺失、信息失真等方面的不足,需要強化人員專業素養,進而提升精準扶貧檔案質量。例如,在許多村鎮精準扶貧檔案資料收集中村干部承擔部分建檔責任,如果缺乏專業檔案人員的引導,那么必然會影響建檔質量。尤其是在某些人力資源不足地區,建檔立卡人員臨時受命,人員不穩定,導致建檔立卡工作銜接不到位,信息不充實等問題,影響精準扶貧質量,所以加強建檔立卡人員專業素養提升就顯十分重要。首先,針對建檔立卡人員的培訓要形成系統性,建立省市縣三級培訓系統,層層遞進,扎實落實建檔方法與步驟,使各級部門能夠熟練掌握扶貧建檔工作程序,通過系統培訓提升各級建檔人員的業務素質。其次,各級檔案管理部門要肩負起人員培訓責任,主動與扶貧人員對接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建立完善的扶貧檔案工作體系。同時,通過培訓讓基層人員、村干部等意識到扶貧檔案的重要性,將檔案管理部門任務下移至基層,盡可能為基層精準扶貧建檔創造便利條件,幫助提升基層檔案工作質量。

3.檔案與扶貧深入融合,提升扶貧檔案利用成效

針對精準扶貧檔案利用成效不足,重視建檔立卡卻不重視應用的現象,在未來工作中必須清晰認識精準扶貧檔案的重要性,將檔案與扶貧工作深入融合。不能讓建檔立卡成為扶貧工作的拖累,更不能因噎廢食,過于重視扶貧而忽略建檔立卡。首先,檔案與扶貧工作融合中需要扶貧部門與檔案部門的通力合作,由扶貧部門對貧困戶資料進行走訪、調研,檔案管理部門人員則需要配合建檔,對每一戶扶貧項目、扶貧措施的實施進展情況進行調研。同心協力幫助收集、整理文件材料,形成豐富的文書檔案、基建檔案、實物檔案,為精準扶貧工作的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針對不同貧困屬性的地區,要考慮精準扶貧的差異,缺乏建檔立卡地區的工作人員要提升精準扶貧檔案精確度,充分考慮實際情況,避免“人造檔案”的出現。最后,精準扶貧檔案的使用要具有動態性,如某些群眾家庭勞動力不足導致貧困,后期也可能出現因病返貧現象。所以檔案工作也要跟進,根據貧困戶具體情況調整扶貧政策,在動態化建檔立卡的基礎上確保貧困群眾幫扶有落實、返貧有對策。

四、結語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扶貧工作是新時期的萬里長征,涉及我國十多個省市的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兌現了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的莊嚴承諾。這也是貧困群眾和全國扶貧工作者上下一心努力的成果。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作為其中的重要環節,在扶貧道路上以優秀的水平實現對貧困群眾檔案進行完整、專業地收集、登記與管理。貧困地區扶貧檔案工作對于精準扶貧的實施有著重要價值,我們在看到扶貧成果的同時也需要積極吸取工作中的經驗與教訓,不斷強化精準扶貧檔案工作規范,強化檔案人員專業素養培養,為后續貧困群眾的脫貧致富工作提供資料支撐,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曉雪.縣域范圍精準扶貧檔案管理體系建設研究[J].蘭臺世界,2020

[2]費紫琦.加強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的對策[J].黨政干部學刊,2019

[3]王洪慶.精準扶貧檔案管理質量建設探析[J].蘭臺世界,2019

[4]劉大勇.建立精準扶貧檔案的措施研究[J].黑龍江檔案,2018

[5]謝小紅.基于“精準扶貧”的扶貧對象檔案建設探討——以湖南為例[J].蘭臺世界,2017

(作者單位:山西省文水縣項目推進中心)

猜你喜歡
脫貧致富精準扶貧
發力農業產業化扶貧 打贏脫貧攻堅戰役
淺談山區小康林業建設與脫貧致富
精準扶貧關鍵是要選準派強第一書記
關于河南省產業扶貧法律問題的研究
精準審計的現狀研究
“精準扶貧”視角下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
老少邊窮地區干部面臨多重現實發展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