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銀行“碳中和”概念領域投資市場研究初探

2022-02-20 11:30王強
時代商家 2022年3期
關鍵詞:金融產品碳中和雙碳

王強

摘要:2020年9月22日,我國領導人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正式宣布中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以此為起點標志著我國“雙碳”目標正式啟動。2021年2月份和3月份,我國碳中和債券開始分別在中國銀行間交易商協會、滬深交易所陸續發行。2021年7月16日,我國正式啟動全國統一碳交易市場。中債金融估值中心有限公司及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分別推出碳中和債券指數,并衍生出碳中和主題金融產品。本文對碳中和債市場發行情況的重點分析,以及相關金融產品的推出,從行業分類、主體評級、債券類型等方面探討商業銀行相關業務發展方向,給出相關投資決策及風控建議。

關鍵詞:“碳中和”;“雙碳”;金融產品

一、碳中和概述

(一)“碳中和”與“碳達峰”概念提出的背景

“碳中和”一詞自1997年問世以來在西方逐漸走紅,2007版《新牛津美國字典》將“碳中和”(carbon neutral)正式編列到字典中。

“碳中和”是針對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也就是讓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與“碳中和”相應的就是“碳達峰”,碳達峰則指的是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然后經歷平臺期后進入持續下降的過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拐點。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于2015年12月12日通過的《巴黎協定》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關于氣候變化的全球性協定。2020年9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承諾:“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我國關于“碳中和”與“碳達峰”的目標已經列入“十四五規劃”(簡稱“雙碳”目標),為國際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中國方案。

(二)碳中和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的影響

如果能順利實現“雙碳”目標,我國未來的能源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據有關方面研究,2060年我國的能源總消耗量結構中,對煤炭的依賴程度將由2019年的58%下降至2%,可再生能源占比預計將達到約80%,風電與光電的占比將提升至60%。屆時我國核能、風電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現在的5倍和12倍,燃油車將退出歷史,森林年增長量10億立方米。中西部地區將成為最主要的能源輸出地,擺脫對外部能源進口的依賴,“馬六甲困境”將不復存在。同時對于氫能源、碳捕捉、碳交易等將產生巨大的延伸行業機會,間接產生自動駕駛、數字化應用等行業機會,進一步擴充我國制造業的內涵,倒逼中國產業結構的根本性調整,提升“中國制造”的空間和質量,并進一步推動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升級轉變,中國如果順利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將顯著提高中國在碳減排領域的國際地位。

(三)碳交易市場簡介

中國碳市場的建設從2013年開始就陸續在全國七個省市進行碳交易試點。2021年7月16日,我國正式啟動全國統一碳交易市場,首日成交量達410萬噸,成交金額約2.1億元。電力部門作為我國最大的碳排放部門,2162家火力發電企業被首批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

截至目前,我國碳交易市場發展仍處起步和探索階段,體現在:I.碳配額交易價格持續下行:碳市場開閘首日,碳配額成交價為51.15元/噸,之后短期價格始終高位波動,于8月11日達55.9元/噸的最高價格,然后碳市場配額交易價開始一路下行,截至9月30日,碳配額最新交易價為42.21元/噸;Ⅱ.交易量低迷且不均衡:我國碳交易量經歷了開市的大幅放量后亦始終比較低迷(如圖1所示)。

配額交易價格的持續下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碳市場利用價格機制,促使企業加快減碳進程的作用,成交量尚小亦約束了碳市場在減排中發揮的作用,預示著未來我國碳交易機制有待繼續完善。

二、碳中和債概況

碳達峰、碳中和涉及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眾多金融機構已經在積極行動,投入大量資金,設計金融產品,在決策當中考慮氣候風險,幫助企業設計實施融資方案,推動碳數據披露、參與碳市場交易,有力地支撐綠色低碳轉型創新。在此背景下,碳中和債應運而生。碳中和債是國內綠色金融債券的重要創新品種、重要分支。

(一)碳中和債的發行渠道及相關規定

目前碳中和債發行渠道主要為中國銀行間交易商協會、滬深交易所。

為響應碳中和目標,2021年2月9日中國銀行間交易商協會在人民銀行的指導下,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在綠色債務融資工具項下創新推出碳中和債,資金用于碳減排的綠色項目。根據交易商協會相關標準,明確碳中和債務融資工具是綠色債券的一個種類,其最主要的特殊之處在于資金用途更加聚焦、需要第三方專業機構出具評估認證報告,需明確披露碳減排等環境效益信息,確保碳減排效益“可計算、可核查、可檢驗”。

上交所和深交所也分別于2021年2月25日,2021年3月5日推出碳中和公司債券。截至目前,交易所未對碳中和債券給出具體的標準。從現有發行案例來看,交易所碳中和公司債券的募集資金用途均約定用于具有碳減排效益的綠色領域。碳中和公司債券也是要求進行第三方評估認證的,只是不要求進行發行前評估認證。

(二)兩個發行渠道碳中和債的主要對比(見表1)

三、碳中和信用債券市場現狀

2021年2月7日,以21四川機場GN001、21華能GN001、21南電GN001、21三峽GN001等首批6只碳中和債同日發行為標志,我國碳中和債券市場正式啟動。

(一)總體概況

交易商協會碳中和債按照綠色債務融資工具“GN”統一標識,其碳中和產品還有綠色定向資產支持商業票據(碳中和債);交易所碳中和公司債券方面,上交所碳中和公司債券還在債券簡稱中,有明確的碳中和標識,即在債券簡稱中標識“GC”。以下數據均以此作為樣本取樣規則,并通過WIND系統整理、分析。

截至2021年三季度,國內碳中和債券累計發行189只、1889.22億元,發行主體為97家,占同期國內綠色債券市場發行額(4666.88億元)比重達40.48%,存量182只,金額1750.69億元,碳中和債券已經成為綠色債券市場重要券種。

其中一季度發行42只、623.50億元,二季度67只、582.89億元,三季度80只、682.83億元,二季度發行金額有所下降(如圖2所示)。

(二)行業分布

前三季度電力行業碳中和債發行總額882.27億元占比46.7%,反映了電力、煤炭等行業作為碳中和目標實踐的主力領域。除電力行業外,碳中和債的發行主體分布于多元金融服務(資產管理公司、基金公司、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且以資產證券化為主)、煤炭開采、鐵路運輸、高速公路、綜合等行業(如圖3所示)。

(三)主體評級分布

2021年以來碳中和債券市場選擇以國內能源行業頭部企業等,作為碳中和債券主要發行主體,有利于發揮大型能源類企業碳減排的示范效應,表明大型能源類企業在踐行碳中和目標方面充當著重要角色。發行主體大部分公開信用評級,且以AAA主體占絕對主導,評級AAA主體發行數量105只占比55.56%,發行金額1272.81億元占比67.37%。主體評級AA的債券僅有6只占比3.17%,涉及五家發行主體,均為地方城投企業。其他78只均為無主體評級債券多為證監會主管ABS或交易商主管ABN(其中私募債2只,金額10.72億元),其發行金額占比28.44%。

(四)債券類型分布

從債券類型來看,品種結構方面,一般中期票據、一般公司債、交易商協會ABN等發行規模相對較大。分上市地點來看,銀行間市場發行1281.45億元,占比67.83%;滬深交易所發行金額607.77億元,占比32.17%(如圖4所示)。

(五)發行期限分布

期限結構方面,碳中和債以中、長期為主。一年以內30只,發行金額460.08億元占比24.35%;1-3年110只,發行金額1154.78億元占比61.12%;3年以上49只,發行金額占比14.52%。

(六)發債主體所有制性質

目前我國碳中和債發行主體絕大部分為央企和地方國企(含城投),民營企業發債數量和金額均較小,2021年9月16日位于浙江金華的紅獅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全國首單民營企業碳中和債1億元。

(七)碳中和發債平臺利差分析

通過對有信用利差數據的101只債進行統計分析,64只利差在20-50BP之間,其中AAA有63只,25只利差在50-100BP,8只利差在100-200BP,4只利差在200BP以上。綜上所述,碳中和發債平臺信用評級一般較高,以AAA為主,信用等級維持穩定,展望穩定,因此信用利差較小,如圖4所示,信用利差小于100BP的占比88%。

四、碳中和債券指數及相關金融產品

(一)碳中和債券指數

碳中和債相關指數能夠及時、準確地反映碳中和債整體價格走勢和市場發展情況,為境內外金融市場提供優質的碳中和債券指數化投資標的,有利于引導金融資源支持低碳產業投資(3)。目前國內主要發布的碳中和債券指數為中債-碳中和綠色債券指數、中證碳中和債券指數。

2021年3月17日,中債金融估值中心有限公司試發布了中債-碳中和綠色債券指數。中債-碳中和綠色債券指數隸屬于中債綠色系列債券指數族系,該指數成分券由在境內公開發行上市流通的碳中和綠色債券組成,可作為投資該類債券的業績比較基準和投資跟蹤標的。

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于2021年8月12日正式發布中證碳中和債券指數。中證碳中和債指數的樣本空間包括在滬深交易所或銀行間市場上市的企業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金融債等債券品種,不含私募品種,債券幣種為人民幣。選樣方法是在樣本空間內的債券中,選取募集資金用于具有碳減排效益的綠色項目的債券作為指數樣本,指數每月調整一次。

(二)碳中和債主題金融產品

2021年5月份,中信銀行成功發行國內首支掛鉤“碳中和”綠色金融債的結構性存款。2021年10月份由中信銀行與永盈基金合作開發全市場首只碳中和主題公募債券基金——永盈信利碳中和一年定開債券發起基金成立。2021年5月14日興業銀行與上海清算所合作,面向企業客戶成功發行國內首筆碳中和債券指數的結構性存款。上述產品的落地為提升碳中和債券市場的影響力,宣導碳中和綠色金融理念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五、商業銀行碳中和概念投資策略建議

(一)積極介入碳中和債券承銷、投資等業務,加強投貸聯動。

從目前情況看,貼上綠色標簽的債券發行認購情況良好,高等級占比大,信用利差低,違約風險較低。建議積極介入綠債的承銷、投資業務。一方面可以深化企業合作關系,提高派生業務的綜合收益回報水平,另一方面,符合綠色金融業務的考核導向。人民銀行日前出臺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新品種--碳減排支持工具,以“先貸后借”的直達機制為金融機構碳減排貸款提供融資,利率低至年化1.75%,目前面向全國性金融機構,日后預計會進一步推廣。建議投貸聯動,為符合要求的優質企業提供發債、貸款等金融服務,搶占綠金市場份額。

(二)積極開展綠色主題理財產品和結構化存款設計發行。

今年以來多家銀行都陸續推出碳中和主題的相關金融產品,如:繼中信銀行發行國內首只掛鉤“碳中和”綠色金融債的結構性存款以及中信銀行與永盈基金合作開發全市場首只碳中和主題公募債券基金——永盈信利碳中和一年定開債券發起基金,2021年6月青島銀行旗下理財子公司青銀理財推出中國首支碳中和主體理財產品,篩選碳中和相關的企業,優先投資于清潔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態保護等新興綠色環保產業;10月20日,北京銀行首只“碳中和”主題理財產品“京華匯盈碳中和京品年定開1號”成功發行等。

各家商業銀行也應未雨綢繆大力介入相關產品的研發和銷售,推動碳中和債券指數的結構化存款產品盡快落地,并積極研發推出碳中和相關基金、理財等金融創新產品。

(三)關注綠色金融領域主體風險、政策風險、投資風險

一是關注發債用途及信息披露。防止借碳中和概念為方便發債而采取的“掛羊頭賣狗肉”式的發債,各商業銀行要加強對于碳中和債發行用途的識別,嚴格按照交易商協會和交易所相關碳中和債募集資金用途和發行規則執行,督促發行人及時、真實、準確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二是關注發行人后續經營風險。目前碳排放配額是免費分配,但隨著時間推移,我國碳交易市場逐步成熟與規范后,各家企業所獲得的配額會逐年降低,技術先進、減排能力強的企業碳配額就會產生盈余,而技術落后、減排能力弱的企業就會產生碳配額缺口,對于高碳排放企業(如煤電、鋼鐵、水泥、玻璃、電解鋁等),今后要實現規模生產和經營必須付出大量資金購買碳排放配額,由此給企業帶來較大的經營壓力,技術和經營方式的轉型壓力將會逐年增加。因此對于這類行業的企業,應結合其在碳交易市場交易量,認真分析企業所在的行業地位、業務成長能力、盈利能力、現金流情況,確保充足的償債能力。

三是加強綠色資產證券化產品的底層穿透審核。從前三季度碳中和債發行類型分布看,交易商協會ABN和證監會主管ABS發行金額占比高達27.87%,底層基礎資產主要涉及清潔能源項目(如光伏、風電、水電)、清潔交通類項目(如軌道交通等)、綠色建筑項目、工業低碳改造類項目等。是除一般中期票據(占比43.91%)外的第二大債券類型,因此在涉及該類業務投資時,應重點把控基礎資產的“碳中和”屬性和資產質量,以及資產管理人資質,確保項目合規、風險可控。

(四)了解并運用ESG評價體系,實現碳中和債的健康發展

ESG評價著眼于從非財務角度考察企業價值與社會價值,從而尋求獲得穩健、長期的回報。ESG投資策略有助于倡導可持續發展理念,挖掘可持續性發展企業,并提升風險防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規避突發性風險,降低投資組合的回撤。2021年9月份開始中債金融估值中心有限公司已推出“中債ESG”評價,商業銀行應從戰略高度加強對ESG相關評價體系的研究,運用ESG評價體系,對碳中和債發債主體涉及ESG評價或納入ESG指數的進行重點分析、營銷、投資決策,實現碳中和債的健康穩定可持續性發展。

六、結束語

自2021年2月以來,在政策支持和需求驅動下,我國碳中和債券市場迅速興起。其深入發展對于我國乃至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生態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這種背景下,相關從業人員需要深入分析碳中和信用債券市場的現狀,了解并運用ESG評價體系,關注綠色金融領域主體風險、政策風險、投資風險,確保碳中和債券市場能夠穩定健康運行。

注釋:

《關于明確碳中和債相關機制的通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2021年3月18日。

《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司債券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適用指引第2號——特定品種公司債券(2021年修訂)》。

金融支持碳中和債券市場動作頻頻 記者 范子萌-《上海證券報》-2021-03-19。

參考文獻:

[1]鐘源. 綠色債券升溫 2021年發行超8000億元[N]. 經濟參考報,2022-01-04(002).

[2]馬險峰.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的中國綠色金融發展[J].環境經濟研究,2021,6(04):1-7.

[3]王然.國內外綠色債券市場發展的實踐與啟示[J].新金融,2021(12):53-58.

猜你喜歡
金融產品碳中和雙碳
“雙碳”目標下云南水利發展新常態
“雙碳”目標下企業如何應對碳市場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專訪奚國華:中信力爭成為國企助力“雙碳”目標的旗幟
“雙碳”下縣城發展新思維
學生如何利用互聯網金融產品進行理財
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策略研究
大學生出國金融產品市場調查及營銷策略研究
旅游風景區碳估算與碳中和實證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