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長課文教學中有效性探究

2022-02-23 04:55陳萍
三悅文摘·教育學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思維導圖策略小學語文

陳萍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教育部門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于短課文閱讀,長課文對學生閱讀能力要求更高??陀^來講,長課文包含的信息量比較大,且篇幅也比較長,于生活經驗缺乏的小學生來講,無疑是一個大的難題。研究發現,在小學語文長課文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自主預習課文內容、構建知識模型。本文就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長課文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論述,闡述具體的策略。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語文;長課文教學;策略

思維導圖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給小學生以全新的視覺體驗。小學生是一類特殊群體,其心智不成熟,對待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比較強,但又不持久,面向該類群體的語文教學要突出興趣主導的原則,彰顯語文學科的育人智慧。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長課文教學中的應用能夠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筆者將結合個人實踐對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長課文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論述,主要從以下三點進行分析,希望能為更多同仁提供有價值的教學思路。

一、化繁為簡,把握主體

閱讀的主要功能為增長學生的見識,豐富其語言積累,逐漸培養其發散思維。早在2011年,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注重長課文教學,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體。目前來看,小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在長課文閱讀過程中容易精力渙散。對此,教師要從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出發,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精讀文章,化繁為簡,把握文章的主體,達到拋磚引玉的教學效果。

以一年級下冊課文《動物王國開大會》一文為例,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思考若干問題,如動物的出場順序是什么?狗熊一共通知了幾次?每次通知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它通知失誤?文章的主線是什么?然后讓學生比較狗熊的四次通知,說出每一次的正誤。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中心為動物王國開大會,然后以狗熊的四個通知為發散點,再進一步細化思維導圖的內容。以狗熊的第一次通知為例,第一次通知為“大家注意,動物王國要開大會,請你們都參加!”然后讓學生標注通知中提到的內容,如事情、人員。學生按照同樣的思路總結第二次通知,“大家注意,動物王國要在明天開大會,請你們都參加!”交代了事情、人員、時間,然后再讓學生總結第三次、第四次通知的信息。通過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總結通知的主題,即地點、人物、事情、時間缺一不可。由此可見,在語文長閱讀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能夠化繁為簡,深度解析課文內容,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有積極意義。

二、化單為立,解讀文章

相比于短課文,長課文的事件和人物關聯相對復雜,情節也跌宕起伏。對于部分沒有很強的閱讀能力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難題。傳統教學模式下,部分教師一味按照教學大綱梳理教學內容,從一定程度上分離了線索,不利于學生把握文章的核心,也不利于其抓住文章的情感主線。對此,教師要轉化教學思路,化單一為立體,通過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使其明確課文的明線與暗線,進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相比于文字信息,圖片信息更能刺激學生的視覺。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如未標注重點知識則會導致學生盲目學習。鑒于此,教師可在長閱讀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按照一定的主線將各個知識點串聯起來,幫助其完善知識框架,促進其能力提升。

以三年級上冊課文《賣火柴的小女孩》為例,教師可繪制簡易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中心為賣火柴的小女孩,由中學引申出六個部分,分別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局。然后讓學生閱讀課文內容,填充思維導圖,如時間:大年夜;地點:大街上、房子墻角;人物:賣火柴的小女孩;然后再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梳理事件的起因、經過與結果。此外,教師還可選擇小的切口,可以以小女孩的幻想為例,讓學生梳理小女孩擦亮了幾次火柴?分別看到了什么?現實是什么樣的?她想得到的是什么?如第一次擦亮火柴,她看到了一個大火爐,然而現實只有一根燒過的火柴梗,從中可見她想得到更多的溫暖;第二次擦亮火柴,她看到了烤鵝,然而現實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墻,由此可見她想得到食物。然后教師讓學生按照同樣的思路歸納相關內容,總結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擦亮火柴看到的事物、現實與想得到的東西。通過引導學生建立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其更好地總結文章結構,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梢哉f,思維導圖能將人物與故事連接起來,幫助學生更好語文解語文的相關內容,也使文章更加立體化。

三、整分為合,深化理解

傳統教學模式下,部分教師采用分裂式教學方法,將生字、語句理解、寫作手法等單獨講解,不利于學生理解相關內容,也從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對此,教師要轉化教學思路,依托思維導圖之便,整合教學內容,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陀^來講,相比于傳統教學方法,思維導圖教學模式能夠有效銜接語文內容,使學生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關系,進一步提高其閱讀理解能力。

以五年級上冊課文《白鷺》為例,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白鷺哪些地方美?分別在哪些段落中體現?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思維導圖中心為白鷺,然后向四個方向發射,即外形美、和諧美、神態美、動感美。鼓勵學生將文中相關的句子圈出來,思考其妙用。以五年級下冊《紅樓春趣》一文為例,教師可以將文章分為多個部分,如人物、事件、發展等部分,在人物這條主線中,可引出賈寶玉與林黛玉,然后再讓學生分析這兩個人的性格特征;事件主線為放風箏,讓學生閱讀課文內容說出故事的開頭、發展、經過與結局。此外,教師還可以以整篇文章為主繪制思維導圖,如故事的中心為紅樓春趣,讓學生梳理文章的主要事件與核心人物,最后總結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師也可以以小細節為例,如人物描寫,將其分為外貌、動作、神態、語言等多個方面,讓學生找出相關的句子,進一步解析文章內容,掌握人物描寫方法。由此可見,教師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故事內容,能夠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有利于其整合文章內容,避免其重復、低效學習。

四、科學總結,能力提升

思維導圖從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也為學生學習點亮了指路明燈。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師要發揮思維導圖的優勢,化“灌”為“導”,鼓勵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力繪制思維導圖,同時還要鼓勵其注重知識的銜接,要求學生熟讀課文后抓住任意一條主線繪制思維導圖,更好地歸納語文知識,提高學習效率。此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采用發散思維思考問題,允許其根據自己的想象繪制思維導圖,逐步提高其創新能力,進而促進其語文素養的提升。

“思維導圖”能夠為學生構建清晰的思路,讓學生在大腦中快速搭建出符合自己學習特點、便于自身理解的學習支架,進而實現高效學習目的。學生在筆記總結過程中,需要將閱讀原材料高度凝練,將較長句子濃縮為相應的關鍵詞或符號,將復雜、繁亂的閱讀文本進行分層分類管理。在總結過程中學生,往往在課堂上進行粗略記錄,一邊聽教師講解,一邊進行筆記,結合授課內容繪制草圖,在確保關鍵知識點有效記錄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節省課堂筆記時間,在課后時間對筆記進行進一步整理與轉化,將其轉化為詳細的內容。在此過程中學生,往往需要通過大量的練習與探索,才能找出既科學又符合自身習慣的筆記方法。在小學階段的長課文教學中,學生需要進行大量篇章的閱讀,并從文本中提煉出相應的關鍵知識點,要想實現系統完整的認識,就需要找出文本的共通之處,將新知識與已有知識聯系起來,將散碎的知識點串聯起來,進而構建出系統化、完整化的知識體系,此過程對學習經驗較少的小學生來說具有一定難度。而“思維導圖”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知識管理方法,讓學生將已有知識經驗遷移到新課文學習中,在理解文本的同時,構建出知識體系,將散碎的知識點通過思維導圖形式串聯起來,進而促使知識的深度整合。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將聽講有效結合起來,以聽課為主語,以筆記為輔,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通過筆記、繪圖等手段,構建出系統的知識框架。另外,在此過程中學生,要經常更新自身導圖結構,對筆記內容進行階段性整理與補充,將單元知識點濃縮成精短的思維導圖,經過不斷積累與加工后,生成較為清晰與具體的導圖。通過對導圖的運用,學生可以將閱讀技巧逐漸繪制成圖,進而建立起完善的學習資源庫,將所學內容構建成系統的模型,便于學生理解。

例如考慮到四年級下冊二單元的知識點較多,教師可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繪制簡單導圖,以此掌握文章閱讀技巧,在課后對框架節點進行細化與重構,進而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再例如,在課程《只有一個地球學習》之前,教師可引導學生課前搜集相關資料,并結合資料內容制成導圖形式,讓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后,結合自身觀點,構建思維導圖。在此過程中,教師可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制作,并為各小組設置相應的主題,比如“地球的可愛”“人類對地球的破壞”等主要觀點,讓學生經過探究后,找出認同點,對導圖進行完善與優化。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深刻理解課程主題,完成主動學習,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與總結能力。

參考文獻:

[1]趙夢閱.小學高年級語文古詩詞思維導圖教學策略研究[D].河北大學,2020.

[2]李代寬.與創新共舞,讓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搖曳生姿[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0(03):78-80.

猜你喜歡
思維導圖策略小學語文
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概念課教學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軟件輔助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研究
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語閱讀文本中融入思維導圖的研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