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公共音樂課程價值之我見

2022-02-23 04:55王卉
三悅文摘·教育學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價值大學

王卉

摘要:大學公共音樂課程在普及音樂知識,提升大學生藝術素養,培育大學生的審美意識,創造能力等方面有著特殊的功能價值。因此,要將大學公共音樂課程的教育充分發揮出來,以此使大學生實現全面化發展,本文將具體闡述大學公共音樂課程價值以及彰顯公共音樂課程教育價值的策略

關鍵詞:大學;公共音樂課程;價值

一、大學公共音樂教育的現狀

(一)公共音樂課程師資力量堪憂

目前,只有少數院校擁有專職音樂教師,往往會從專業的音樂學院聘請兼職教師,或者是在院?,F有的師資隊伍中選擇具備一定音樂素養的教師,來滿足院校音樂教學的需求。不管是專職還是兼職,都存在著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首先,年輕的教師占多數,他們雖然具備扎實的音樂知識,但是音樂教學的經驗比較匱乏,同時在職培訓的機會也比較少,以至于缺少學科帶頭人,難以組織起合理的教育科研梯隊。其次,少數音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受傳統音樂教學觀念的影響,對公共音樂的教育價值認識得不夠到位,覺得音樂教學就是聽聽歌、唱唱歌,或者誰組織一些歌唱競賽或是文藝匯演等,這些錯誤的認知最嚴重制約了音樂教育價值彰顯。

(二)教學設備無法滿足教學需求

教學設備會直接影響大學公共音樂課程教學的效果。首先,多數音樂教學內容對音響設備以及樂器有很強的依賴性,如果教學設施不夠完善,音樂教學活動很難有序開展。其次,音樂教學活動會常常應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就目前音樂教學現狀來看,因為院校過于重視專業學科教學,對于公共學科教學不是很重視,這就導致了教學設備無法達到音樂教學的需求。例如,公共音樂課程常常會借用專業音樂課的設備或者教室來開展教學活動。一旦雙方的上課時間發生沖突,公共音樂教學活動就很難繼續開展。又或者,一些院校的教學設備已經嚴重老化,當教師用這些教學設備來播放音樂時,常常會因設備的老化致使音質不是很理想,從而影響了大學生欣賞音樂的效果,這也制約了音樂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大學公共音樂課程教育價值

(一)實現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價值

音樂可以成為大學生宣泄情感的出口,大學生在社會中生存除了面對學習的壓力還會受到社會習俗、紀律以及道德等多方約束,常常會將自己的情感壓抑,長此以往,不利于大學生實現全面化發展,音樂作為心靈的洗滌和宣泄途徑可以疏導或糾正大學生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音樂作為大學生心理調控的重要途徑,不僅能賦予大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還能開拓其視野,提升自身修養。此外,也可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養。大學開展公共音樂教學活動的目的,不是培育專業的音樂人才,而是想通過音樂教學提升大學生音樂鑒賞品味,升華音樂理念,成為音樂藝術培養高水平的受眾。公共音樂課程的出發點與著力點應該是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養。目前,大學教育的專業化和技術性已與綜合素養的培育形成一定的平衡。 通過參與這些課程, 能促進大學生文化意識的覺醒和對文化底蘊的理解, 大學生的文化視野拓展到專業知識之外領域。 因此,大學公共音樂教育課程的開展,旨在提升大學生對文化藝術的理解水平,促進大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同時,通過參與音樂活動,培育大學生創新精神以及團隊精神,將其思維領域以及思維方式拓寬,從而實現全面化發展。

(二)培養大學生創造力的價值

目前,社會對創新精神的要求日益凸顯。大學生所學習的專業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他們的思維模式。例如,文科學生更傾向于感性思維的方式,但欠缺一定的理性思維。此時,公共音樂教育可為文科學生提供培育理性思維的機會,有助于轉變文科學生的思維方式,從而為培育大學生創新意識或是創新能力提供一定的助力。音樂教育可將這一優勢顯現得非常明顯。人的智力水平體現在知識運用過程中的創造思維運用能力上,而創造思維的產生,源于右腦的想象、聯想等非邏輯思維,再通過右腦中邏輯思維進行加工形成,這體現了非智力因素在創新思維的重要作用。音樂作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培育途徑,可以不斷拓展大學生的文化背景,豐富大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大學生的精神世界。這些都體現了音樂對大學生的創造思維的產生的啟示、激勵作用。音樂的積極作用體現在拓展大學生的心理活動領域,激發大學生的創造思維活力,啟發大學生的個性,那么大學生就會從自身獨特的角度出發,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時,能突破專業、 技術及視野的限制,這也是目前大學生教育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三)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傳統的民族音樂文化是我國歷史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音樂文化底蘊深厚、內涵豐富。因此,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說,公共音樂課程起著較為重要的作用。民族音樂作為是公共音樂課程的教學內容之一,是大學生音樂知識學習以及音樂鑒賞必不可少的內容,大學生經過民族音樂的浸潤,能在民族音樂的之中感受我國優秀燦爛的民族文化和歷史遺產,能將大學生民族的認同感與自豪感激發出來,從而有效增強民族凝聚力。除此之外,大學音樂課程應持開放態度,在加強傳統民族文化的傳承的同時,也要在吸取優秀的西方文化成果。在講解民族音樂知識時,應將時代背景與文化氛圍有機結合,在傳承民族文化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秉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將民族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相互溝通、 轉化,將優秀的民族文化精華積淀、傳承,再將其講授給大學生,肩負起民族文化傳承的重任,促進我國民族音樂的繼承和發展。

(四)培育大學生德育的價值

孔子的“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歷來被認為是儒家德育思想的高度概括。所謂“成于樂”,是說君子立德,完成于學習音樂。音樂作品中的傳世經典,往往蘊含著崇高的社會理想、先進的社會價值觀和堅韌的民族精神,其以深刻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藝術性,影響和教育著人們要樹立崇高理想,追求人世間的真善美,塑造完美人格。大學生學習音樂理論、鑒賞音樂作品,可以激發愛國熱情,增強群體意識和團隊精神。關鍵還在于音樂的德育功能不是靠硬性灌輸實現的,而是靠藝術魅力動之以情、潛移默化的,如春風化雨一般,用不著說服和勸解,不需嚴厲刻板的說教。大學生通過對音樂藝術形象的感悟和對美好情操的體驗,積極主動地接受美的陶冶,并進行自我教育,在不知不覺中輕松獲得奮發向上的動力,自覺抵制消極而庸俗卑下的時尚文化,逐漸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良好的道德觀。

(五)提升大學生審美的價值

大學公共音樂課程首要的價值,就是提升大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使大學生明白美是什么,從而體驗美、創造美,并樹立正確的審美觀。例如,音樂欣賞,能將感受音樂作品中的形式美、 內容美以及情感美。音樂創作,則能使大學生感受到音樂的創新美、 合作美以及表現美。因此,通過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將大學生對美的追求以及渴望激發出來。此外,音樂教學還有一個比較突出的特點。這種審美教育不是以說教的形式所體現出的,不像是普通文化課一般,通過講述、分析等方式來獲得美的知識與技能,更不是將美強加給大學生,而是大學生在體驗和參與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與影響,在一個較為輕松的教學氛圍中形成正確的審美觀。這種審美價值的認知,對教師教學觀念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教師也要樹立起一種審美的理念,并將此作為開展音樂教學活動的基礎理念。在音樂教學中,要將以往以知識講解為主的教學觀轉變,而是著重引導大學生體驗和感悟音樂,促使大學生的眼界得到一定的拓展。心靈得到充實,精神得到熏陶。同時這種審美意識以及能力的培育,會伴隨著大學生的發展而發展。而且這種美感力量是強大和不竭的,沒有任何一種教育形式能夠代替,理應成為教師首要的價值觀。

三、彰顯公共音樂課程教育價值的策略

(一)認識到公共音樂課程教育的重要性

公共音樂教育是大學生實現全面化發展的重要因素。教師要認識到公共音樂課程綜合性、多學科的特征,從而與各學科建立一定的聯系,使大學生系統地掌握音樂知識,從而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養,同時也能滿足社會對大學生的需求,因此,院校必須更新教育觀念,深化公共音樂課程改革,將公共音樂課程隱性價教育價值發掘出來,著重開發大學生的潛能,提升大學生的音樂素養與審美能力。

(二)有效整合公共音樂教育資源

有效整合教育資源是開展公共音樂教學活動的前提。將教育資源充分利用可以將公共音樂課程教育價值充分彰顯出來。因此,院校要合理整合現有的教育資源,例如,公共音樂課程專用教室,完善的音樂教學設備,豐富的音樂教學資料。公共音樂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的教學,比較注重大學生聽覺審美的培育,需要完善的音樂教學設備才能開展教學活動。此外,公共音樂專用教室,還需配備大量的經典音樂作品音像資料,以此確保音樂教學活動可以有序開展,將音樂教學的教育價值發揮到最大。

(三)凸顯大學生主體性地位

公共音樂課程應該是大學生主動參與以及學習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生應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教師應該引導大學生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中。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大學生的特長與個性,同時也要注重大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性,從而營造出突出大學生鮮明個性特征的教學氛圍,激發大學生參與音樂教學的積極性,同時也要創新引導大學生參與教學的方式。如,通過對比不同的音樂作品,引導大學生思考音樂作品深層次的內涵,從而感悟到音樂之美。此外,音樂作品的基礎與靈魂是音樂主題,通過反復聽、唱音樂主題,便于大學生把握音樂教學的主旨,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從而將公共音樂教育價值彰顯出來。

四、結語

總而言之,大學公共音樂教育的主要任務不是培養技藝高超的專業音樂人才, 而是通過音樂知識的教授和優秀作品的聆聽,激發大學生對音樂藝術的興趣,學會欣賞、鑒別,從而創造音樂之美??傊?,要提升大學生的審美意識與情趣,才能達到提升大學生綜合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石慧.高校公共音樂鑒賞課程的審美教育研究[J].中國文藝家,2021(04):140-141.

[2]張富林.新時代高校音樂公共課的教學反思[J].鴨綠江(下半月),2020(03):58-59.

[3]萬飛.試論公共音樂欣賞課在普通高校中的功能與價值[J].明日風尚,2018(06):163.

[4]張萌.普通高校公共音樂課程的美育現狀及實施路徑[J].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2021,35(01):65-68.

猜你喜歡
價值大學
“留白”是個大學問
比薩里的大學問
至善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一塊石頭的價值
小黑羊的價值
中國最美的十所大學
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價值低估50名
放大你的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