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教與性情— 魏裔介詩學思想研究

2022-02-26 06:26李倩倩王亞茹邢臺學院文學院
灌籃 2022年18期
關鍵詞:性情詩學詩歌

李倩倩 王亞茹 邢臺學院文學院

魏裔介(1616-1686),字石生,號貞庵,河北柏鄉人。順治三年進士,官至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學士。自順治到康熙初年,魏裔介以其政治身份,成為一代詩壇之領袖,他的詩學思想是既代表朝廷主流思潮,又摻雜個人的性情因素,保留了更多廟堂文人文學思想的原貌,因而也就有了獨特的研究價值。他在清初不僅有很高的政治地位,更是一代文人領袖,在畿輔地域詩學與文化的建構中有重要的地位。

目前學界對魏裔介詩歌和詩學思想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溫柔敦厚、性情、雅正這幾種觀點,如代亮《清初河朔廟堂詩人群體詩學思想述略》[1]一文將魏裔介作為河朔地區的廟堂詩人的代表來論述,指出其詩學思想的特征是頌美上政、溫柔敦厚、固守唐詩典范、提倡性情。王學強《魏裔介詩論述評》[2]一文認為魏裔介的詩學思想是提倡真詩,主張溫柔敦厚,反對模擬剽竊。白一瑾《清初廟堂文人詩學意識形態之建構——以施閏章、魏裔介、馮溥為中心》[3]認為魏裔介等廟堂詩人以“雅正”為詩學的主導。張子寧《魏裔介詩歌研究》[4]“性情正而天下真詩出”的詩學觀念、宗唐學杜、積學識。許振東《論清初魏裔介的文學史意義與成就》,主要提到了魏裔介詩歌的主張是以性情為主,而性情又以溫柔敦厚為正,認為這一詩歌觀念開啟了“清詩溫柔敦厚、質實醇厚的新轉向”[5]13。本課題試著擺脫學界普遍以總結魏裔介詩歌特色或詩學特色為主的論述模式,結合其生平經歷、個性氣質、文壇狀況以及具體詩作,論述其主要詩學思想的復雜內涵、內在邏輯和發展變化的過程。

魏裔介忠厚的性格特征直接決定了其詩學思想的主要內涵是儒家的詩教,他在《唐詩清覽集序》中評價唐詩:“其間新聲曼衍,有乖元音者固多。若夫豪杰之士,敦倫重節、憂國愛民,投奸樂善、孤郁不回之意,亦必于是發之。唐詩度越六朝者以此,非止攄詞廣贍也?!自疲骸詮慕ò瞾?,綺麗不足珍。圣代復元古,垂衣尚清真?!蛟姴磺逭娌蛔阊灾?,不清則亦不真,清覽名集,義取諸此?!盵6]102-103認為唐詩超越前代的原因不在文辭而是在詩歌中抒發忠君愛國等思想,或者詩歌中展露真實的士人品格、抒發詩人內心孤郁之真實情感等,而這些特點,都可以歸結為“清”這樣一種詩歌風貌。他作《選唐詩清覽集作》一首,闡發應該遵從風雅、中和的詩歌傳統:“鴻濛啟元運,靈淑鐘人紀。喜起肇賡歌,風雅隆周祀。漢魏有升降,六朝多靡綺。卓哉貞觀君,世濟擅厥美。磊磊富瓊枝,寧獨杜與李。歷下重格調,竟陵采幽旨。遙遙古人心,笙竽若隔耳。大道已曠邈,澆氣顧莫止。鎮以中和音,萬物返其始?!盵6]471所以對于清初的詩歌特點,他認為要推崇那些言志之作,在《今詩溯洄集序》說:“今得讀其言志之作而聞其欲歌欲泣之致,抑揚感慨之聲?;蜿P于典禮制作,載朝廟之鴻猷;或協于倫紀游覽,拾香草之名物,彬彬乎各有其義,非無當于正變也?!盵6]106

因此,魏裔介推崇中和清雅的儒家詩學觀念,那么在這種觀念的指導下,一方面反對當時的淫艷浮靡、綺靡淫佻的詩風,其在《選清詩觀始集作》一詩中評價清初詩歌:“人心釀世運,盛衰遞相尋。群生天地間,激蕩成謳音。鴻纖既異致,雅俗判高深。清時辟文運,群賢費盍簪。篇什多古風,聲價重球琳。寧敢繼絕筆,所愿正哇淫?!盵7]28對于當世詩人,魏裔介稱贊宋牧仲的詩歌“學富情深歸于大雅”,他在《宋牧仲詩序》中說:“詩之為道大矣……非積學不能作,非情深不能作,非大雅不能作?!盵6]113認為學識、深情、雅正是詩歌創作的要素。

魏裔介推舉前代詩人杜甫和李夢陽作為詩歌創作的典范。對于前者,其在評價同時友人的詩集時言:“后世善為詩者,晉有陶淵明,唐有杜子美,宋有蘇子瞻,明有李空同。其他作者林立,要不得與之方架齊驅?!保ā稐瞠q龍續刻詩集序》)[6]113《辨若弟逸休居詩序》:“獨好言風雅。于唐人推尊少陵氏,明人推尊獻吉氏,力排靡綺之習,追復淳古之風?!逼鋵嵾@也是清初的風氣,當時人推崇杜甫和李獻吉,如友人楊思圣在對魏裔介詩歌評價中說:“今世士大夫動稱杜少陵、李獻吉”[7]6;申涵光亦認為“崆峒才力橫絕,氣壓萬夫,設前無杜陵,不幾有詩來一人乎?!盵7]9魏裔介還有兩首詠杜甫的詩作,《詠杜》:“落筆應有鬼神助,山川風雨發其姿。玲瓏刊盡瑯嬛秘,饑寒迫出奇崛詞。文章自不關花鳥,性命深沉乃出之?!盵7]38《讀杜子美詩》:“世人誦公詩,擷芳資游泳。我誦見公心,楷模性情正。救琯雖云非,其意實孤勁。一躓不復收,驊騮終遠屏。有語不忘君,愴怛忠愛盛。飄泊蠶叢閒,櫹椮長镵柄。路阻豺虎多,身傍干戈橫。燦燦浣花詞,磊磊夔州詠。百年歌獨苦,斯語淚如迸。放舟夷陵后,潦倒春華競。天困萬古胸,抒發鴻濛性。陶冶不可窮,世秉詞伯政。讀之浹數旬,高齋風雨并。既哭復還歌,枕藉以為命。斯人竟已矣,惄焉心如怲?!盵6]456贊美杜甫詩歌中有救朋友之勇、忠君愛國之情、困頓漂泊之苦、陶冶萬物之心胸,這些都是性情之正的體現。

由魏裔介的詩歌評選和他的詩歌創作來看,其對性情的理解,不僅包括符合儒家詩學觀念的性情之正,他的性情也和情聯系在一起的,從而具有了詩學思維。他在《周德培詩序》中提出:“詩以自道其性情耳,若必悉心于步趨仿佛則生氣索然,故歷下之敲金戛玉,終不若公安之任真獨往也。余昔年選詩,雖兼尚體格,而必以性情為本?!盵7]316他認為詩歌除尊尚體格外,最主要的應該是抒發詩人自己的性情,明代公安派敢于抒發個人之真性情比復古派的雕章琢句更能符合詩歌的創作理念。他在為朋友作的序中提出要抒發性情而不要模擬的觀點,其言:“盡洗鉛華,獨抒至性。如孟襄陽之澹遠,如王摩詰之寂悟,如岑嘉州之陡健,如劉隨州之悲涼,而又如明遠家法,諸體俱備也?!保ā鄂U讓侯詩集序》)[6]131強調個人心性之悟對于詩歌創作與風格形成的重要意義,反對摹古。

詩歌創作不僅不能模擬,并且也不必工而后作,只要有心中有感受隨時可以寫出來,他在《龍雪崖叢碧山堂詩草序》中說:“蓋不以模擬為工,而意之所至,直抒其所欲言,此其所以可傳也,而豈刻畫湊泊者之所能及也?!盵7]305在《披云居偶吟初集序》中亦言:“詩豈必工而后作耶?況乎窮達有命,幻化推遷,偶有所志,展卷惘然,或亦可藉以自考也?!盵6]144這是完全把詩歌當作個人暢所欲言的一個媒介,是清詩日?;囊粋€體驗。

上述這種重情的主張所導致的魏裔介一系列的詩學觀念的變化,如,他認為詩歌創作是詩人不得不為詩,詩之用在于“吾”,他在《嶼舫近草序》中說:“庚戌罷作,辛亥壬子復稍稍為之。然前此猶在東華十丈塵道上,既而在青門馬車圖中,未幾又在水光林影丹碧叢矣。是皆不能無作。如蟲之吟也,如籟之鳴也,如花之開謝而水之行止也。以悅吾心,以寄吾況,以答吾友生,以紀吾時序。若其有合于古人與否,則不敢知耶?!盵6]143這是把詩歌作為個人記錄日常的工具。

在重性情正和發抒的前提下,魏裔介還提出了“游”與詩的創作關系,認為自然景色具有陶冶人的作用。其在《堵乾三詩草序》中說:“文不游,不能奇,詩不游,亦不能奇,何者?人雖有思有懷,亦必以山水之氣突兀激蕩之,而后筆墨間具風雨爭飛,云霞倏變之態。不然,坐守窮廬中,雖取兩漢六朝三唐詩,吚唔模擬,終是優孟衣冠,全無生動處?!盵6]132《渡江小詠序》:“詩以道性情,而山林人之性情與廊廟人之性情,亦微有異?!盵6]134此說為總論?!陡鹩P昌近詩序》:“若以山林之士而強作臺閣之語,失其本質矣?!彼x編《溯回集》時就多選山林之士,這些人寄托高遠、清真澹遠、不事雕琢,自然近于風雅。

其詩集中有許多描寫燕趙自然和人文景觀的詩作如《南和十二景吟》等,還有一些凸顯詩人情懷的詩作,如《凹澤僅二里有江湖萬千之秋》:“清曠來風雨,寒塘匯碧流。翠微封古寺,紅樹障飛樓。冥色春城晚,清言萬丈幽。因思淮北日,天際發歸舟?!盵7]60《詠玉簪花》之序見作者之性情:“玉簪花,皓潔可愛,喜植于陰也。日炙之則萎黃矣。辛亥夏,余居郡城,酷暑為虐。至六月晦日見墻下玉簪翹然將吐。余于是感煩暑之欲退,秋氣之將至也。由斯以往睹云漢之天章,對冰輪之桂影。鴻嘹唳而南征,菊紛披而錯采。甘果競進,清酌時開。其樂豈有極哉。是知花之與時有消息之意,故為賦之?!痹娫唬骸盁┦顢M將退,幽花漸吐莖。不爭桃李色,豈有綺羅情。澹澹迎朝露,娟娟對晚晴。秋風行有信,芳馥滿前楹?!盵7]85情懷澹蕩,體物細膩,詩風清新流利,構成了其詩歌創作的另一種傾向。徐世昌在其傳記中評價魏裔介之詩“詩宗陶、韋,而于君臣、父子、兄弟、友朋之間,尤惓惓三致意焉?!盵8]30既是此意。

由上可知,從詩學批評和創作相結合的層面來看,魏裔介有忠厚、復歸大雅的詩學觀念,亦重視自我性情之抒發,構成了復雜的詩學空間。

在詩歌體裁上,魏裔介認為當世詩人的近體詩創作多七律而少五律,因為五律偏于古風,其在《顧幵山詩集序》中說:“今世人作詩多好為七言近體,而難于五言,何哉?古人如杜子美、王摩詰、岑嘉州皆兼工五七言律,而李太白、孟浩然則豐于五而歉于七,集中殆不數數見焉。昔人謂:‘五言如四十個賢人,著一字,如屠賈不得?!m近體猶近于古風,非淳于古者,亦不能為也?!盵6]127其后袁枚也認為五律是連接古風和七律的一個中介:“余教少年學詩者,當從五律入手:上可以攀古風,下可以接七律?!保ā峨S園詩話》卷二)

魏裔介的詩歌創作古近體皆有,而以近體詩以七律為主,題材上多贈答、送別、抒懷之作、即事、寫景。如五律贈答之作,《寄吳梅村宮詹》:“三年別海上,憶爾望金臺。弓鼎軒皇去,山河庾信哀。桃花存舊譜,梅萼漾新醅。再索雙珠樹,欣硯吐鳳才?!盵6]515借景抒情之作,《秋日雨中吟》八首其一:“最愛秋時雨,庭陰爽氣侵。層城高鳥下,遠寺曉鐘沉。老覺風欺齒,清知水在心。悠然思往事,興到發長吟?!盵7]88《述懷》八首其一:“終古云山一望中,幽棲常欲蹈冥鴻。興亡世事同蕉鹿,得失虛名付楚弓。蓮社豈能邀靖節,醉鄉且自效安豐。年來高臥層臺下,靜對春花幾樹紅?!盵6]547

七律的唱和之作,《答贈吳梅村宮詹》:(梅村贈余有‘自是漢庭真諫議,蕭王陌上賦東都’之句)“雄談堪慰客懷孤,岸幘高齋酒共呼。婁水煙云多甲第,延州風雨半平蕪。文成絕調垂銀管,道在冰心寄玉壺。北面丹書須帝佐,豈因作賦重三都?!蹦7吕顤|陽的作品,《懷梁玉立宗伯戲效李滄溟體》“薊門秋色滿平皋,把酒思君意郁陶。詞賦中原還我輩,江湖歲月自人豪。南宮曳履爐煙近,北斗持衡劍佩高。為報故人休伏枕,時清方欲起山濤?!盵7]130敘事流暢,境界闊大。而回憶友人,情緒悲慟,偶爾有溢出儒家詩教范圍,但并沒有流于放縱?!蹲窇洍瞠q龍》:“老懷吾友亦堪傷,閱盡朝華與夕陽。錦里有詩追杜甫,廣陵無曲和嵇康。孤城畫角樓三面,紫塞征鴻字一行。更與何人同展眺,臨風不覺涕淋浪。[7]146七律懷古之作,如《后秋興八首其一·過井陘》:“試向井陘山下過,左車不用計如何。叢臺寂寞生秋草,漳水潺緩嘆逝波。五代事空存壁壘,百年人尚說干戈。時清喜見征塵靜,欲頌生平鬢已皤?!盵7]150

這些詩作呈現出雅正與性情相結合的特點,整體詩風是流暢圓潤的。故而,宋征輿評其詩曰:“先生于三百篇之義其兼之者乎。自數年以來,朝廷之大政大典,與夫端人碩士之進退隱顯,靡所不紀。既已揄其光華,而志明盛矣。而憂時憫世之志,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其言藹如,其風穆如,孔碩肆好,而忠厚惻怛,真雅頌之德音也。至于志山水之清,研動植之態,能言士之累辭而不得者,先生以一兩言當之,而高深蕃變之象粲然以章?!盵7]7指出魏裔介詩歌忠厚、復歸大雅的特征。申鳧盟評其詩:“傲岸蒼渾,有萬鈞之力,極似崆峒,七子不足道也。方今詩道靡曼,有詞華而無氣骨,急當以先生之作救之?!盵7]11認為魏裔介的詩歌似李夢陽,力避詩壇綺靡之習。梁玉立評曰:“石生詩溫厚處似三百篇,瀟灑處似陶韋王孟,宏碩如燕許高岑,清俊處又在鮑庚之間。至其歷落奔放有遷固之雄剛,擬古得其神骨,不特形似?!盵7]11是指出魏裔介詩歌風格多樣性的特點。

由上可知,魏裔介的詩歌顯示出儒家詩學觀念與個人詩學思想之沖突和融合,其本人的詩歌創作也以寫景抒情為主,展示其詩學思想的豐富性與復雜性。

魏裔介的詩學思想由于受到個人性情與易代政治的雙重影響,呈現出獨特的內涵與特征。其詩學觀念以儒家教化經世為核心,同時更強調情感抒發的真實性與自然性,并由此體現為其認可詩歌體貌多樣化的傾向。其本人詩歌創作的內容與風格,則展現出其詩學思想的豐富復雜特征。魏裔介詩學思想的復雜豐富代表了清初文學觀念的典型特征。

猜你喜歡
性情詩學詩歌
時間的性情
詩歌不除外
背詩學寫話
傅抱石《古長城下》:凡畫山水,得其性情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蘇并繁榮
詩歌島·八面來風
第四屆揚子江詩學獎
關注性情 求新求變——淺論袁枚的“性靈說”
硬、安、純——魯侍萍沒有大改的“真”性情
詩歌過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