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農業技術推廣及水稻栽培技術的要點

2022-02-28 22:10周文杰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2年6期
關鍵詞:農業技術栽培技術水稻

周文杰

【摘要】目前,鄉村振興事業已進入關鍵階段,農業技術的普及對鄉村振興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F代先進農業技術的推廣極大地推動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極大地增加了農民的收入,為鄉村振興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隨著當前農業市場的發展,農業技術推廣仍存在一些問題,難以適應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水平。特別是在水稻產業的發展中,為了進一步提高水稻的技術水平,實現水稻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應該進一步加強水稻栽培技術的應用,提高水稻種植的技術水平,創造豐富的經濟效益,為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水稻;栽培技術;農業技術

1農業技術推廣意義

農業技術是實現農民富裕、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增加農民收入的關鍵。特別是在當前推進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背景下,國家對農業給予了更多的關注,根據新形勢發展需要,加強現代農業技術推廣,將先進農業技術推廣應用于農業生產,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促進生產,增加農民收入。

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性還在于通過農業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逐步將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到農業植物的實踐中,實現農業由傳統種植向現代種植的轉變,提高農業生產和種植的整體水平,增加農業生產和收入,農業技術的普及對增加農民的收入和產出有重要影響,直接關系到農產品的質量和農民能否致富[1]。

2 稻蝦綜合種養模式的技術

2.1 水稻種植與移栽

首先在選擇水稻品種時,要盡量以雜交秈稻為主,如豐優香占等;粳稻可先選擇優質、熟期偏早的品種,如金香玉1號、南粳9 108等。也可選用特色功能水稻品種,如彩色稻、降糖稻。栽插方式:水稻栽插以機插秧為主,行距30cm、株距15cm為宜。要求在六月底前移栽結束,保證灌溉中水分能夠充分流動,也要給養殖蝦提供必要的活動和生存空間,既有利于水中氧的濃度提升,也有助于養殖蝦捕食雜草和蟲卵。

2.2 農藥肥料的管理

稻田中的浮游生物以及病蟲卵是養殖蝦重要的食物之一,養殖蝦通過捕食,可以大幅度降低水稻的患病幾率,而養殖蝦的排泄物則可以為水稻提供生長的必要養養殖者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少量投放肥料或不投放肥料。在蝦苗投放的初始階段,稻田中的水量要控制在1cm左右,當插秧半個月后可進行水稻曬田處理,此時要保證田間水量充足,輕曬即可,完成后需重新注水,隨著時間的推移,注水量和水位深度也應增加,為養殖蝦和水稻提供必要的環境生長。

2.3 灌溉與收獲

在初期放蝦階段,稻田中水分可少量,控制在10cm即可曬田,工作完成后可加深水位灌溉,同時需養殖者定期巡查觀看養殖情況并逐步加深水位。水稻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水分,一般因控制在25cm高度,即可滿足水稻和養殖蝦的生長需求,當水道到達分蘗階段時,可采用“低水勤灌”的方式。收割稻田時要留有10cm的稻蔸,打完后的稻草重返回田,并重新放水,控制在45cm,保證水位沒過稻草,根據實際情況施加底肥,加速稻草腐爛,為養殖蝦的下一季生長提供必要的浮游生物以及餌料。

3目前我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農業生產者缺乏學習興趣,對新技術沒有充分了解,沒有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在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農業依靠自然的現狀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改變,即使采用新的農業技術,由于不同條件的影響,也很難在短時間內看到明顯的增產效果。即使他們接受了新技術,在學習上進展緩慢,農業設備的操作對于一些普通的農業生產者來說是很難盡快掌握的。這就是為什么一些農業生產者無法獲得新技術,導致新技術推廣放緩,這對農業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其次,農業服務業投入不足,針對農業生產落后的現狀,要建立和完善農民教育培訓體系,通過制度保障提高農民的學習效果[2]。要從宏觀層面密切監控,協調社會各方面力量,開放思想,共同推動農業技術推廣。其次,通過報紙和無線電來推廣農業技術。

4農業技術推廣的具體策略

4.1改善農業技術推廣機制

目前,我國部分地區農民文化水平有限,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中國有關部門應該不斷完善技術推廣機制,實現農業技術的全面高效推廣。同時,各地有關部門工作人員要不斷梳理和收集有效資源,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優化農業技術推廣資源,為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供良好的技術保障。

4.2加強農業技術宣傳與推廣力度

做好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有關部門要完善農業知識推廣體系,加強技術推廣的深度和強度,并結合不同時期作物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提高技術推廣的效率和水平。擴大人員可以合理利用互聯網傳播農業技術,制定農業技術出版手冊,并通過公共渠道進行推廣;建立專業的開發團隊,積極融入農民的日常生活,合理運用專業知識,幫助農民解決農業生產問題,通過詳細的介紹和解釋,農民可以迅速掌握新的農業技術,從而提高農作物種植能力。

4.3建立健全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除完善相關機制外,還應建立健全與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合作的技術推廣體系,充分發揮農業組織團隊、機構和相關企業在推廣中的作用,要注重建立科學合理的拓展模式。農業科研機構以現代技術推廣機構和教育機構為主體,積極參與其他農業相關組織,使其更好地參與農業技術推廣,使農民與農村經濟密切聯系。搭建農業合作平臺促進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此外,有關部門可以采取適當的優惠政策,鼓勵農業主管部門加強對國內外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的引進,建立更加完善的技術推廣體系,促進農業技術的順利發展和推廣。同時,可以通過立法保護農業組織的經濟利益,使農民在實施技術推廣時得到法律的保護。

結語

總體而言,我國在農業技術和水稻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當地農業技術開發部門要時刻考慮當地實際情況,重視技術推廣的開展,幫助稻農了解水稻種植的關鍵技術,加強病蟲害防治方法,完善技術推廣體系,從根本上促進中國農業優化和現代化,幫助稻農增加生產和收入,為中國糧食安全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杰,楊孟,劉文超,等. 農業技術推廣及水稻栽培技術分析[J]. 農業與技術,2021,41(7):89-91.

[2] 崔莉莉,文穎,胡小易. 淺析農業技術推廣及水稻栽培技術[J]. 農村科學實驗,2021(22):37-38.

[3] 王登亮. 農業技術推廣及水稻栽培技術要點[J]. 農家參謀,2021(30):36-37.

猜你喜歡
農業技術栽培技術水稻
水稻種子
水稻栽培現狀與高產栽培技術建議
黔北山鄉水稻飄香
番茄大棚栽培技術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產栽培技術
石榴短枝紅在駐馬店引種表現及豐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