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疫情時代抗疫精神的傳承與弘揚

2022-03-01 08:00盧曉涵
現代商貿工業 2022年3期
關鍵詞:中國精神

盧曉涵

摘 要:中國人民在抗擊自然災害的斗爭中塑造出了不屈不撓、生生不息、頑強奮斗等獨特的精神氣質和精神品格,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現了新時代的抗擊疫情精神,都是中國精神的凝練表達。新時代的抗擊疫情精神表明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抗災的新勝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凝聚抗災到底的新信心,激勵著華夏兒女創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偉業。

關鍵詞:抗災精神;抗擊疫情精神;中國精神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3.056

2020年初,由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深的惶恐和不安。在災難面前,中華民族守望相助、同心同德,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抗擊疫情斗爭,奪取了抗擊疫情的重大勝利?;赝麣v史,勤勞勇敢的中華兒女在抗擊自然災害的斗爭中不畏艱險、頑強拼搏,取得了1998年抗擊特大洪水、2003年抗擊非典疫情和2008年抗擊汶川地震等重大災難的勝利,形成了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和抗震救災精神等不屈的民族精神,在抗擊疫情斗爭中,鑄就出了新時代的抗擊疫情精神。這些不斷賡續的抗災精神凝結著中國人的精神品質,共同構成了中國共產的精神譜系。

1 偉大中國精神的重要體現

中國精神是深植于幾千年中華民族歷史演進和文化發展的精神基因和集體意識。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塑造出了諸如不屈不撓、生生不息、頑強奮斗等獨特的精神氣質和精神品格,成為這個民族特有的精神標識。中國共產黨忠實地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堅定的弘揚中華優秀文明的傳統,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為代表的中國精神。

改革開放至今,中國遭受了數次重大自然災害。1998年,長江流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相繼發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 軍民同心, 頑強拼搏, 取得了抗洪搶險的偉大勝利,也展現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忍不拔、敢于勝利”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突如其來,黨領導人民在抗擊非典的斗爭中發揚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互助、和衷共濟,迎難而上、敢于勝利”的精神,鑄就了寶貴的抗擊非典精神。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不屈不撓的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抗災自救,凝聚起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抗震救災精神。2020年,在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下,我們取得了抗擊新冠疫情的勝利,形成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抗疫精神。

抗災精神所展現的中華兒女團結一心的家國情懷,中國人民敢于勝利的英雄情深,就是愛國主義和創新創造的真切體現,就是中國精神的生動再現。

2 新時代抗擊疫情精神的原則

國家高度重視疫情的防護救治工作,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醫務工作者迎難而上、拼搏在前;全國人民捐款捐物、無私支援;黨員干部精準施策、從容應對。全國各族人民眾志成城、團結奮戰。億萬中華兒女展現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的新時代抗擊疫情精神。

2.1 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初心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煉的抗疫精神,將生命至上排在首位??v觀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和抗震救災精神等不同的表達,這都是第一次出現的。其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深厚的仁愛傳統和中國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把生命至上作為抗疫精神的首要價值追求,彰顯了我們黨和國家對人本思想和國家治理中以人民為中心的更進一步的認識和把握。以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和抗震救災精神等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仁者愛人”的民本思想,并將其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相結合,孕育出“以人民為中心”的核心價值觀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至上”的價值觀念和執政理念成為貫穿始終的主線、紅線,也必然成為新時代抗疫精神的首要價值追求。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钡那f嚴承諾,到“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的鏗鏘誓言,再到“我們要堅持人民至上,只要是人民群眾歡迎、咧嘴笑的事,再難也要干到底;只要是人民群眾不高興、撇嘴的事,就堅決不要干!”的殷殷囑托,我們就不難理解在抗擊疫情中為什么我們不放棄每一個可以挽救的生命,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我們什么都可以豁得出來!將生命至上作為抗疫精神的首要表達,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真切的理解和把握。

2.2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大局意識

舉國同心彰顯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舉國同心,全國人民血流到一起、心聚在一起,中華民族共同體與每個人的生命價值融為一體,化為一種集體身份與尊嚴。古人說,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于圣人矣。毛澤東同志說,團結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強大的敵人,任何困難的環境,都會向我們投降在疫情面前,中華民族大家庭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形成了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彰顯了偉大團結精神,更進一步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3 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的決心勇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舍生忘死,體現了中國人民敢于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的頑強意志。這體現了敢于攻堅克難,勇于自我革命的氣魄,彰顯了面對形勢復雜的斗爭、全面多樣的挑戰,我們黨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的決心和勇氣。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也傳承了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的中華民族精神,中華兒女勇擔使命、實干興邦,以堅忍不拔的努力、舍生忘死的奮斗,誓把夢想變為現實。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毙鹿诜窝滓咔閬韯輧疵?,傳播力強,尚無針對性治療藥物,接觸有可能意味著死亡。面對生與死的考驗,去與留的選擇,英勇的中國人民沒有被病魔嚇到,而是迎難而上、沖鋒在前,勇做“逆行者”。一封封按滿指印的請戰書,一輛輛滿載醫務人員馳向疫區的車輛,在中華大地上奏響了不怕困難、敢于犧牲的動人樂章。黨員領導干部身先士卒、直面矛盾,精準施策、解決問題,擔當起人民的期望,踐行著“看準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氣來,堅定不移干”的擔當精神;無數的普通民眾牢記防控要求,積極配合、犧牲私利,為國、為民分憂,展現了“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民族責任。勤勞勇敢的中華民族建設了祖國遼闊秀麗的大好山河,戰勝了以前數不清的自然災害,開創了幸福美滿的新生活,靠的就是堅忍不拔的奮斗。

“篤行信道,自強不息?!泵鎸σ咔?,中國人民沒有驚慌,沒有紊亂,以堅如磐石的信心,以臨危不亂的定力,守望相助、上下同心,積極投身到抗擊疫情的行動中。黨中央集中統一指揮,指戰員與戰士一樣深入一線,堅定了全國人民的信心。堅定、從容和自信,永遠掛在中國人的臉上,是對武漢必勝、湖北必勝、中國必勝最大的支持和信心。

2.4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胸襟和擔當

抗疫精神之命運與共,體現了中國人民和衷共濟、愛好和平的道義擔當。這是對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繼承和弘揚,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原創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所做的一切,不僅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還要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解決好諸如新冠疫情等各種全球性挑戰,根本出路在于謀求和平、實現共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人民堅持睦鄰友好,守望相助;講平等、重感情,在自身疫情防控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向32個國家派出34支醫療專家組,向15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283批抗疫援助,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資……在后疫情時代的世界,中國建設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歡迎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為其他國家共享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果帶來更多的機遇。命運與共的抗疫精神,體現了中國致力于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的崇高目標,體現了中國將自身發展與世界發展相統一的全球視野、世界胸懷和大國擔當。

新時代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精神,繼承了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和抗震救災精神的優良傳統,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精神的傳承和發展,結合新時代發展的新特點、新任務,又展現了中國人民實干興邦、實干圓夢的堅強意志與奮斗姿態,既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又洋溢著強烈的時代性,成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奮力實現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

3 弘揚新時代抗擊疫情精神的基本路徑

3.1 堅持黨的領導,取得抗疫斗爭的新勝利

如何面對突發疫情,能否戰勝自然災害,考驗著黨和國家的治理能力。疫情發生后,2020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防控工作;此后,中央政治局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疫情工作,特別是1月25日農歷正月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專門聽取疫情防控工作匯報。截至2020年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14次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4次中央政治局會議以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會議、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會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會議、黨外人士座談會等會議,聽取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和中央指導組匯報,因時因勢調整防控策略,對加強疫情防控、開展國際合作等進行全面部署。在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下,黨中央及時印發《關于加強黨的領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的通知》,廣大黨員干部挺身而出,沖在一線,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筑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基層黨組織發揮著戰斗堡壘作用。為應對疫情,黨中央在全國范圍內選調醫務人員和應急物資支援疫情嚴重地區。醫療衛生、交通運輸等多部門聯動,都堅決遵照黨中央的統一部署有力有效地開展工作,贏得了人民的衷心擁護和真誠信仰??箵粢咔槌浞终宫F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踐行著“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的初心和使命,也以不可辯駁的事實回答了“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的問題。

3.2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保障抗擊疫情提供新能力

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一個顯著優勢是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在抗擊疫情中,國家層面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全國抗擊疫情工作,各部門各地區都成立了應對疫情工作機構,打破條框設置,變通管理模式,共同向病魔作戰。神州上下突破地域狹隘意識,增強全局觀念,全國一盤棋,多方齊聯動,以最大力量調動最大資源,保障了醫療資源、生活物資等緊急需求,實現了人、財、物的高效配置。充分顯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動員能力強、應對效率高、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充分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強大生命力,越是在困難和挑戰面前,我國的制度越是顯示出巨大優勢,向世人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蓬勃生機。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表示,中方為應對疫情采取了創新舉措,為保護人民作出巨大努力,彰顯了中國制度的優越性。習近平總書記說,看一個制度好不好、優越不優越,要從政治上、大的方面去評判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植根中國大地,始終著眼于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在抗擊疫情的斗爭中發揮了制度優勢,以“中國之制”的巨大成就展現出了“中國之治”的重大優勢。

3.3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抗擊疫情的道路自信

疫情突發,黨中央第一時間作出安排部署,全國上下聯動,數不盡的抗災物資運抵最需要的地方,數百億的抗災資金、捐助錢款匯集成無窮的力量。我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我們所選擇的道路是最正確的道路,這條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人民戰勝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打倒了國民黨反動派,實現了國家的和平統一,奠定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提基礎。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不動搖,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我國建成了包括養老、醫療、低保、住房在內的世界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多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中國人民正在富起來、強起來的征程上邁出慷慨激昂的步伐!中國人民堅定地認為,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別的道路,才能夠引領中國進步、實現人民幸福,才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3.4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凝聚起抗疫到底的文化自信

流淌在中國人血脈中的“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家才有我,有國才有家”的家國情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家國情懷是每個炎黃子孫對華夏命運共同體的一種認同和宗奉,是全體社會成員對民族大家庭的一種堅守和護持,是一種即使國家置身危亡絕域民族身處苦難險境而終能慨然不敗的精神基因。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謀求解放的革命實踐、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踐中形成、豐富和發展的中國革命文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實事求是的理論品格,從中國實際出發,始終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激勵著革命者為集體而獻身的斗志,使革命隊伍形成前所未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我們在全社會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發展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牢牢把握了輿論主導權,激昂了愛國向上的社會主旋律,最大限度地增進了社會團結和諧的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閃爍著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精神脈絡,從“自強不息”到“自力更生”再到“執著圓夢”,支撐起當代中國輝煌的文化大廈,凝聚起抗疫到底的必勝信心。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泛凝聚了人民精神力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厚支撐。

新時代的抗擊疫情精神正在中華大地上激發起磅礴的中國力量,激勵中華兒女創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偉業!

參考文獻

[1]魏泳安.中國精神研究述評[J].社會科學動態,2018,(10):22-31.

[2]江澤民.在全國抗洪搶險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1998-09-29(01).

[3]胡錦濤.在抗擊非典斗爭中弘揚中華民族精神[J].高校理論戰線,2003,(05):1.

[4]胡錦濤.在抗震救災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8-07-01(02).

[5]鄭日金.談我國抗擊非典中弘揚和培育的民族精神[J].新余高專學報,2003,(03):4-6.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N].人民日報,2020-06-08(10).

[7]習近平.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J].求是,2020,(02):4-9.

猜你喜歡
中國精神
立德樹人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系述論
立德樹人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系述論
“中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探析
淺析弘揚中國精神與激發改革創新實踐活力
“感動中國”視域下少數民族模范人物的中國精神特質評析
中國精神:實現中國夢的堅實支撐
發揚女排精神 禮贊女排氣質
中國精神的弘揚研究
淺析師范生中國精神培育的路徑
“中國精神”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