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觀察寫作能力的實踐

2022-03-01 13:24福建省漳州市通北中心小學沈素云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 2022年8期
關鍵詞:事物生活語文

福建省漳州市通北中心小學 沈素云

一、課題背景及意義

寫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占比之大眾所周知,小學階段是35%,初中更是高達60%。對語文,特別是作文,從教師到學生再到家長,無不當成最重要的事來抓,現在更有“大語文”“得語文者得高考,得作文者得語文”的說法。在當前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毙W生的寫作能力是體現其語文素養的一個重要標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實踐活動來增強學生寫作的樂趣。小學生的寫作興趣旨在豐富寫作內涵,教師加強學生日常實踐,有助于開拓學生視野,提升學生語文綜合水平。

二、學生的寫作現狀分析

無米下炊、感受不深、瞎編捏造、文字干癟。在新課程的要求下,要培養學生喜歡寫作的習慣??墒乾F實中,從教師教學與學生寫作的現狀來看,效果不盡如人意,當下學生寫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缺乏真情實感。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普遍存在不知道如何去寫。這種現象可能是因為在寫作過程中教師不能正確引導學生,學生對寫作這部分內容提不起興趣。寫作尤其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更為困難,學生還處于懵懂時期,根本不懂得如何去觀察事物,如何將事物的特征通過文字語言描述出來。低年級學生對詞語的積累還較少,無法成句將事物表達出來。這種大跨度的轉變讓學生心里一下無法適應,也就無從喜歡上寫作。小學語文體現的是文字藝術,學生必須是真情實感流露,這樣才可以寫出優秀生動的文章。如果沒有適合的素材資料,學生可能無法用美妙的言語表達出來。

(2)學生寫作興趣不高。在日常學習中,由于學生對電腦游戲、手機視頻的依賴,導致學生對寫作毫無興趣。首先,在寫作教學中,學生把寫作當作教師給學生布置的課后作業,并未對其產生濃厚興趣。寫作都是從參考文章里東拼西湊湊字數,文章內容毫無真情實感流露,學生對生活的認知、觀察、思考能力毫無長進。其次,教師未正確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的素材,在課堂上教師只是按教學目標宣讀一些優秀范文,對文章寫作思路未認真向學生講解。文章寫作技巧講解也不是很到位,久而久之學生沒有養成發現生活中美好素材的習慣,更無法將其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

(3)授課方式缺少創新。在課堂上大部分教學仍然采用以教師為主講,學生聽課這種模式。教師對寫作內容只是大概講解,對寫作要求講解不夠詳細。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直接進入寫作狀態,學生沒有認真進行生活觀察和思考,使得課堂教學氛圍不夠活躍和缺少趣味性。同時,由于缺乏生活經驗使得學生的文章比較空洞,背離了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初衷。

三、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觀察法的運用與策略

觀察法是指學生通過視覺、觸覺等各種感官感知的途徑,對研究對象進行直接觀察或者接觸,獲得具有價值的寫作素材。以下是對寫作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培養學生的興趣,學會認真觀察

如何做到讓學生認真觀察,有興趣去寫作,這是教師值得深思的問題。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慢慢引導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美好事物,提高小學生對事物的認知度。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發生比較有趣的事情,學生要認真觀察,善于發現事物的特征。通過發現,記錄自己的情感。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對大千世界的事和物都比較感興趣,讓學生有參與生活、了解故鄉的機會。立足本土,借家鄉特色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社會資源等寫作素材,指導和培養學生知家鄉、愛家鄉的情感。在教師的引導下,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如課內帶實物、帶學生到操場觀察、倡導親子戶外活動;學生陪家長去菜市場買水果,到果園觀察水果;還可以安排學生即時觀察與長期觀察相結合等,讓學生獲得生活素材、生活信息,讓學生學會用心看,可以幫助學生養成留心生活的好習慣,幫助學生把平時的一些事積累起來,到寫作課上就會有內容可寫。

(二)以評促學,重視學生寫作過程的有效指導

基于課標要求的同素材作文內容目標與評價,根據不同的年齡特點、學段特點、教學進度提出不同觀察對象與要求,實現低—中—高年級段的階梯級發展。

在傳統小學語文寫作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寫作結果的評價并不重視,在學生寫作的時候沒有進行有效指導。教師的評價及認可對學生來說比較重要,它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小學生之所以費盡心思努力寫好文章,是因為把教師的評價看得比較重,當作教師對自己的一種認可。如果教師對他們的文章評價只是語句通順,用詞毫無新意,這樣會打擊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因此,語文教師要認真對待學生習作的每次評語標注,讓學生有足夠信心及興趣在寫作上堅持下來。這樣日積月累學生的寫作水平會逐日提高。

(三)豐富學生實踐,培養學生愛鄉之情與寫作信心

觀察寫作全部要基于實踐,如寫水仙花前先觀察,在看和交流中是一種實踐;想寫勝利公園,就到勝利公園去觀察拍照,獲取感知是一種實踐;跟著家長去果園、市場觀察是一種實踐。立足本土,挖掘家鄉的地域資源,借家鄉花果、建筑、人文、小吃等各種素材的寫作指導,寓立德樹人于寫作教學之中,培養學生知家鄉、愛家鄉的情感及寫作自信心。

(四)活用模式,為觀察與習作插上翅膀

寫作時,素材有了,也要注意寫作方法的引導。如寫水仙花之前,教師可以先精心指導學生觀察雞冠花,在看與交流雞冠花中教師先進行細致的指導,然后再從寫雞冠花引渡到寫水仙花。這樣每個學生的觀察順序雖然相同,觀察所得卻各有差異,個人感受也有不同,寫出來的文章也就各有所得了。這種“導甲渡乙”模式的引用是對施茂枝教授“觀察習作”教學模式的借鑒,這樣活用模式寫作會減輕學生的盲目性,為學生的觀察與習作插上翅膀。

(五)努力搭建平臺,拓寬交流渠道

如利用全校性晨會演說、校報展示、班級匯編、報刊投稿或者配畫作文、專題展覽等,搭建多種展示平臺,借花果之鄉素材的寫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寫作自信、寫作欲望和寫作情感。

按學段定期開展實驗班與同年級非實驗班的階段對比測驗和專題交流活動。低年級以開展看圖寫話為主;中年級重視更多的觀察活動,形成日記或觀察記錄卡。實驗前期、中期、后期均進行寫作水平對比測試,由測試員觀察、記錄、分析,獲得相關數據,以展示實驗成果或發現問題并改進。

“導甲渡乙”教學模式或是注重教師的引導或是注重學生的練習。教師注重體驗,寫的就是身邊的事物,可觀可見,把精力大部分花在實踐上。教師搭建平臺、開拓渠道,加強交流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寫作自信。采用“觀察寫作”的模式,讓學生有過程地體驗,給學生特制的范文,讓學生感覺到寫作不難,這是關注到學生的寫作情感。雖然這套教學基本模式經過多年教學實踐,已經證明是確實可行可復制的,但它是基本模式,不是固定模式。因此在課題研究中,為了讓學生寫作教學效果更佳,教師應思考結合寫作內容和學情等將之優化再運用。

四、結語

讓學生回歸生活,參與生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漳州,一個地處福建沿海城市,其以山清水秀,滿山花果聞名。教師可以適時引導學生通過“花果”漳州具體感知事物的形象,寫好狀物作文;也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小吃”漳州,從狀物到小吃背后的人物與歷史,可以順勢挖掘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參觀漳州人文建筑感知人文漳州,品味來自故鄉的故事……語文本身就比較注重實踐經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生活融入寫作。新課標指出,學生要“留心周圍事物”“觀察周圍世界”“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挖掘本土資源,引導學生觀察、想象,甚至動手實踐,豐富見聞感受,讓學生從教師帶領“找米”,到自己“找米”,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困難癥”便能迎刃而解。

猜你喜歡
事物生活語文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好的事物
奇妙事物用心看
生活感悟
無厘頭生活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來啦(2則)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