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記者在隱性采訪中“度”的把握

2022-03-02 00:00李軍寧
記者觀察·下旬刊 2022年12期
關鍵詞:新聞媒體新聞記者隱性

李軍寧

關鍵詞:新聞記者;隱性采訪;“度”的把握

經濟社會的高速運轉和現代信息技術的成熟應用,推動了新聞媒體行業發展的變革,對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新聞記者需合理使用隱性采訪手段,充分挖掘第一手新聞資料。雖然隱性采訪具有隱蔽性和主動性,但是在實際運用中極易引起法律糾紛,受到道德譴責,因此新聞記者必須把握好隱性采訪的“度”。

隱性采訪的含義與特點

隱性采訪又稱秘密采訪或暗訪,主要指新聞記者以隱瞞身份的方式,在采訪對象不知情的情況下,與當事人或相關人員進行交流,配合偷拍偷錄等手段,揭露新聞事實真相。這種采訪方式適用于特殊場合、特殊題材及特殊采訪對象,旨在減少采訪障礙,以獲取更有價值的新聞信息。隱性采訪主要有主動性和隱蔽性兩個特點。主動性是指為了掌握新聞事實真相,新聞記者主動出擊,深入新聞發生的現場??紤]到影響采訪效果的干擾性因素,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新聞記者必須做好準備工作,在與當事人或相關人員的交流中挖掘和調查新聞線索。隱蔽性是為了獲取更加真實、詳盡的新聞事實真相,新聞記者不得不隱藏自己的身份及采訪設備器具(錄音筆、手機、攝像機等),采用多種交流技巧,消除采訪對象的戒備心理,保證新聞活動原貌。

隱性采訪中“度”的把握的重要性

隱性采訪最大的優勢在于不必爭取采訪對象的同意,在采訪對象不知情的情況下,采用隱蔽的手段展開新聞線索調查,以獲得更有真實度和深度的新聞信息。相比于公開采訪,隱性采訪能夠提高新聞信息的現場感,展示整個新聞事件的發生過程。伴隨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新聞信息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態勢,使隱性采訪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逐步成為新聞媒體競爭的有力手段。但是隱性采訪產生的后果具有不確定性,一旦采訪對象了解事情真相,極易引發糾紛,甚至可能影響新聞單位的名譽和新聞記者的人身安全,所以使用隱性采訪務必嚴格謹慎。近些年來,因隱性采訪引起的道德譴責和法律糾紛現象層出不窮。一方面,部分新聞記者濫用隱性采訪,違背公平、公正、客觀原則,給社會或他人造成了傷害。另一方面,關于隱性采訪行為的法律法規尚不完善,部分新聞媒體為了獲取有價值的新聞信息,鉆法律空子,不加節制地采訪,產生負面的社會輿論,對新聞媒體行業的發展造成巨大影響??梢?,隱性采訪是一把雙刃劍,正確使用隱性采訪是新聞記者必須具備的職業素養和能力,在實施隱性采訪時新聞記者必須把握好“度”,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道德標準。

隱性采訪中對“度”的把握存在的問題

隱性采訪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本身并不違法違規,在揭露社會中不公平、不公正與不道德等現象上能夠發揮出奇效,但是過度挖掘和解讀新聞信息,極易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這便要求新聞記者準確把握隱性采訪中的“度”。但就現實來說,部分新聞記者對隱性采訪中“度”的把握并不過關,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法律意識不強。在開展隱性采訪工作時,新聞記者應保持專業態度,保證采訪行為的合法性,決不能為了獲取有價值的新聞信息而采用一些違法手段。但是部分新聞記者為了挖掘更多的爆點新聞信息,常常采用誘導的方式,讓受訪者出盡“洋相”,承受輿論壓力,嚴重侵犯其合法權益。也有部分新聞記者具有較好的道德操守和職業精神,但是對相關法律法規認識不到位,在隱性采訪中也出現一些違法行為。同時大多數受訪者同樣缺少法律意識,甚至不懂如何維權,一定程度上縱容了隱性采訪的濫用。二是道德意識不強。在開展隱性采訪工作時,新聞記者必須牢記道德行為規范,決不能觸碰道德紅線。但是部分新聞記者為了提高新聞信息的吸引力,巧用各種手段不斷挖掘受訪者的隱私,嚴重干擾了受訪者的正常生活,給其帶來巨大精神傷害。為了引起公眾的關注,部分新聞記者在進行隱性采訪時,對事情真相進行修飾,生成許多虛假信息,給公眾造成誤導。

提高對隱性采訪中“度”的把握策略

降低隱性采訪使用頻次

雖然隱性采訪有利于深度挖掘新聞信息,形成獨家新聞報道,但過度使用必定會招致公眾的反感,尤其是錯誤地使用必然降低其實用價值。在激烈的新聞媒體行業競爭中,隱性采訪確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新聞信息挖掘手段,可以使新聞記者在短時間內獲得豐富可用的新聞素材,但是新聞記者必須認識隱性采訪在采訪工作中的地位,不能將其視為主要的采訪手段。在實際的工作中,不能為方便獲取新聞素材,不分場合、不分事宜和不顧后果地使用隱性采訪,應始終認識到無論隱性采訪具有什么樣的優勢,將其上升至法律和道德層面,都涉嫌侵犯他人權利和違背道德規范,尤其是毫無顧忌地頻繁使用,不僅改變了新聞采訪的格調,還會引起不良的社會影響。因此,隱性采訪的使用應當堅持“不能用則不用,能用則少用”的原則,在充分考慮利弊之后,基于不得已的情況進行使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糾紛,對社會和他人造成困擾和傷害。在使用隱性采訪的過程中,新聞記者應當明確采訪的出發點和根本目的,深度探尋新聞事件的內涵、意義及其影響,積極引導正確的社會輿論,注意保證采訪內容應與主題高度相關,且簡單明了。

規范隱性采訪內容

隱性采訪工作不能沒有規章制度的約束,其內容呈現務必合理合法?,F如今,部分媒體為了獲取吸引人眼球的新聞信息,大量使用隱性采訪手段收集信息,通過一些特殊手段來提高自身關注度,從中獲取收益。雖然新聞市場競爭壓力變得越來越大,需利用多種工作方法來滿足公眾的新聞需求,但是新聞媒體必須堅守社會主義新聞觀,堅決落實公平、公正和客觀要求,堅持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和傳播正能量的原則,保證隱性采訪內容合規合法。尤其是新聞記者在使用隱性采訪時,不能一味地迎合觀眾的口味、過多渲染不良場面,以免污染媒體環境。在具體的隱性采訪過程中,新聞記者應當有意識地加強對采訪內容的管控,在把握道德判斷和法律邊界標準的基礎上,依托過硬的采訪技術和技巧,合理選用新聞事件進行揭露,在吸引公眾眼球的同時提高公眾對新聞媒體的信賴。始終將解決問題放在第一位,而不是用展示問題來提高收視率和關注度,更不能不加節制地使用采訪內容。針對不同的群體,如婦女兒童、中年人、老年人等,保證新聞主題、內容及形式選擇得當,滲透正確的價值觀。

加強法律法規認識

社會文明的進步與發展,使隱私權成為人們最為關注的權利之一,特別是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不斷提高,對于保護個人隱私權利格外重視。在開展隱性采訪工作時,新聞記者不僅要隱藏自己的身份,還要隱藏采訪設備租器具,在采訪對象不知情的情況下,對采訪對象的語言和行為進行偷拍偷錄,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他人的意愿和隱私,極易引起采訪對象的不滿,甚至產生沖突。因此新聞記者必須加強法律法規認識,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開展隱性采訪工作。在開展隱性采訪工作之前,新聞記者應當做好準備工作,尤其是準確解讀相關法律法規,減少采訪工作與尊重他人知情權和隱私權的矛盾。雖然在特殊情況下不得已采用隱性采訪方式來深度挖掘新聞信息,但是在采訪過程中要盡可能地保護采訪對象的合法權益。試想任何人都不會容忍自己成為新聞賣點,尤其是侵犯自身的肖像權、名譽權和隱私權。在隱性采訪過程中,新聞記者不能以任何借口揭露公民的隱私,針對一些社會不良現象的揭露,如果存在侵犯公民隱私權的情況,必須保證侵犯權利非故意,只用作解決問題。如果采訪中涉及到治安、交通、文化等單位,那么其屬于社會公共范疇,新聞報道享有一定的優先權,但是不能過度渲染問題,而是要引領解決問題,避免影響公務的正常運行。

堅持道德行為標準

新聞記者除了要加強法律法規認識,還要堅守道德行為底線。在采訪過程中,不能采用欺騙和誘導等手段,應在保證受訪者理性的基礎上,在受訪者自愿的情況下獲取新聞信息。如果為了追求公平正義而違反道德行為準則,那么采訪工作本身就失去了道德支持的基礎,不能體現出任何正義價值。在無法通過正常渠道獲得重要信息線索時,新聞記者才能考慮使用隱性采訪的方式,并在做好保護受訪者權益的基礎上,間接地挖掘新聞信息。在一些非公開或不能公開的場合,隱性采訪工作務必嚴謹,重視保護受訪者的隱私,決不能為了博取流量和關注度,將受訪者的隱私暴露在公共視野之下,以免給受訪者帶來物質損失和精神傷害。在進行新聞報道時,新聞記者要保證報道的公平、公正與客觀,不能摻雜任何個人主觀情感,避免對社會輿論造成誤導。同時也不能過多地參與評論,只能就事論事,避免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

加強人文關懷

新聞記者應充分認識隱性采訪的利弊關系,端正其使用方法和使用價值。在實際的新聞采訪工作中,隱性采訪是公開采訪的一種補充和輔助手段,其目的是為了揭露新聞事件的真相,提高社會的重視度和促成問題的解決,所以新聞記者不能將隱性采訪作為主要的采訪手段,更不能將其作為牟利或侵害他人權益的抓手。在隱性采訪過程中,新聞記者必須要有人文情懷,關注受訪者的情緒變化和內心感受,不能利用隱蔽手段故意欺騙和誘導受訪者袒露心聲,或者傷害受訪者的自尊。對于每句話、每個表情、每個動作的使用都要符合標準,做到謹言慎行,不給受訪者帶來任何精神壓力。確保隱性采訪行為的合理性、合法性與合規性。在采訪過程中,新聞記者需要正視受訪者的主觀情感,不能以自己的價值觀念和思想意識左右公眾對受訪者的看法,更不能故意使用多種語言技巧對整個新聞事件進行粉飾及歪曲受訪者的正常心理,在實踐中應給予受訪者更多的人文關懷。比如在隱性采訪過程中,受訪者突然出現明顯的隋緒和態度變化,新聞記者應給予及時的關懷,必要時停止采訪。

提升職業素養和能力

新聞記者是推動新聞媒體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其職業素養和能力是保證新聞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隱性采訪更是新聞記者職業素養與能力的一大展現。就現實來說,無孔不入的采訪勢必成為傷害受訪者的武器,甚至讓人們相互之間失去信任感,所以必須保證隱性采訪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與合規性,要求新聞記者樹立健康的隱性采訪應用觀。具體來說,從工作素養方面來看,由于隱性采訪涉及非常多的法律和道德問題,包括的內容也是多方面的,為了提高隱性采訪的質效,新聞記者必須確保自身能夠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量,對采訪問題進行更加專業的處理。同時,在處理新聞素材時,需要準確地把握新聞信息當中的核心內容,并在核心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詳細、客觀的敘述,堅持以科學的思想作導向,進一步做好新聞采訪工作。隱性采訪還要求新聞記者要從兩個方面進行:第一個方面便是采訪的過程中應盡可能地追求新聞熱點,緊緊結合人民群眾當下所關注的時事熱點,同時需要以清晰直觀的字詞作為編輯稿件的基礎,以此使受眾能夠更加簡單地對新聞事件進行了解;第二個方面便是發揮采訪手段的優勢,編輯新聞稿件保證事件真實性,具備正確篩選網絡新聞信息的能力,以此保證新聞報道的客觀性,并積極地弘揚正能量。此外,在開展隱性采訪工作時,新聞記者不能以身試法,堅守法律和道德底線,在采訪之前做好準備工作,確保采訪環節萬無一失,受訪者能夠在正確的引導下積極主動配合采訪,從而收獲更多有價值的新聞信息。

綜上所述,隱性采訪是提高新聞質量和效果的重要工作形式,其使用目的是為了深度挖掘有價值的新聞信息,揭露一系列的不良社會現象,以及正確引導輿論導向。為了推動新聞媒體的和諧發展,提高新聞報道的質量和效果,新聞記者在使用隱性采訪的過程中需要規范采訪內容,提高法律法規意識,堅守道德行為準則,加強人文關懷,以及提升職業素養和能力,確保合理利用隱性采訪,為新聞事業發展作出良好貢獻。

猜你喜歡
新聞媒體新聞記者隱性
2019 新版新聞記者證公示
2019新版新聞記者證
2019新版新聞記者證全新登場
新版新聞記者證式樣
隱性就業歧視的司法認定
探討網絡新聞媒體與傳統新聞媒體的整合
時代召喚老區新聞媒體
芻議隱性采訪
新聞報道隱性失實的四種表現
新常態下的新聞媒體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