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青年廣播融媒改革創新中的“新聞思維”

2022-03-02 07:16劉初陽
記者觀察·下旬刊 2022年12期

劉初陽

關鍵詞:融媒改革創新;北京青年廣播;新聞思維

2022年7月15日,根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的審核結果,北京廣播電視局下發“關于同意北京廣播電視臺9套廣播節目變更呼號的批復”,其中批復同意“北京廣播電視臺青年廣播”調整呼號為“北京廣播電視臺活力調頻”。這標志著北京青年廣播自2017年6月26日正式開播以來的探索革新之路畫上了一個階段性的逗號。那么,作為北京廣播電視臺旗下的中小頻率代表之一,北京青年廣播(中波臺AM927+小調頻FM98.2)歷經5年多的融媒改革之路,是如何從“愛家廣播”改版刷新到“青年廣播”?主攻方向怎樣從“廣播可視化”逐步細化到“五洲樂海兒童音樂舞臺劇訓練營”?展望未來藍圖,青年廣播路在何方?我們不妨用新聞思維投射到以上環環相扣的改革創新,進行深度思考。

改革的“真實性”:用“記者調查思維”探求方案

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為了抓住真相的本質,記者和頻率改革者往往都要開展一次“深入群眾走基層、求真求實摸家底”的調研過程。比如2016年,面對風頭正勁的互聯網和新媒體沖擊,原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旗下的愛家廣播(AM927)開始籌備頻率改革。在打磨改革方案的過程中,新聞記者常用的“調查研究思維”發揮了關鍵作用。

廣撒網:基層中征集線索

調查研究第一步:走基層。2016年8月17日,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總編室在內網發布了《關于征集AM927頻率或節目創意方案的通知》,面向全臺采編播人員發出英雄帖,內容如下:

為進一步深化改革,推陳出新,給一線采編播人員更大的展示空間和發展的舞臺,經編務會研究決定:擬將AM927頻率(愛家廣播)作為改革試點,突破機制限制,面向全臺采編播人員征集頻率或節目創意方案。征集要求:目標受眾為年輕群體,節目風格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取向??稍O計整體頻率,也可策劃單個或多個節目。頻率定位可自行設定;節目類型、時長不限;播出頻次可日播、周播,亦可季播。報送要求:頻率或節目構想、節目類型、創意亮點、新媒體思路、資源及政策支持。

這篇“集思廣益”的通知一石激起千層浪,全臺20多位年輕員工和多位資深骨干紛紛發來策劃案,把各自在一線摸爬滾打的經驗智慧快速匯聚起來,為頻率革新打下扎實群眾基礎。

座談會:研討中捋清思路

調查研究第二步:座談會。2016年9月初,電臺領導班子逐一聽取了20多位員工的頻率改革方案匯報,并召開頭腦風暴座談會??粗鴷h室內朝氣蓬勃的年輕人,總編室孫巍主任笑著主持開場說:“我們這次會議是1位50后、2位60后和一群80后,討論如何吸引90后?!蓖跚锟偩庉嬕矔囊恍?,給參會同仁鼓勁:“大家還是要有信心,本身我們圍坐在一起討論,就代表一種改革創新的決心?!甭牭筋I導的鼓勵,大家紛紛暢所欲言,甚至激烈辯論,摩擦出一朵朵靈感的火花。

改革小組:打磨中細化方案

調查研究第三步:改革小組。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趙衛東臺長的指導下,李秀磊副總編輯牽頭,正式成立“愛家廣播AM927”改革小組,一遍遍討論推敲,幾十個版本打磨細化。2016年9月20日,王秋總編輯主持召開北京電臺編務會擴大會,聽取并審議AM927頻率調整項目組的階段性專題匯報。

編務會對項目組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的熱隋和干勁給予了充分肯定,編務會明確:此次頻率調整的目的一是作為電臺的試驗田和孵化器,要做增量,成本不能超過現有的支出;二是以年輕人群為目標,以年輕化的內容和形式為突破口,為下一步的發展積累經驗。編務會還提出如下意見:以互聯網思維傾力設計4到5檔精品節目,建議以游戲等深受年輕人喜愛、位于風口上的事物作為突破點,大面積加強互動,充分運用新媒體傳播及其社群效應,打破傳統廣播窠臼。

改革的“時效性”:用“編輯敏銳思維”順勢而為

時效性是新聞的基石。為了確保時效,新聞工作者需要對紛繁變化的世界保持高度敏感,提前預判并順潮流而動。根據中國廣視索福瑞媒介研究對北京等12個城市的《電視廣播視聽率基礎研究問卷調查》顯示:2017年到2019年期間,收聽廣播直播節目的受眾比例急速下降,由2018年的58.6%減少到了2019年的45.6%。換句話說,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受眾注意力越來越被分散,在收聽廣播音頻上的時間大大縮水。

面對廣播市場的萎縮趨勢,北京電臺“愛家廣播AM927”改革小組積極研究對策,最終上報方案并獲批。作為電臺融媒體改革試點之一,北京愛家廣播改名為北京青年廣播(還在中波AM927基礎上申請到小調頻FM98.2),并于2017年6月26日正式開播亮相。

順應“融媒浪潮”:率先全頻可視化

根據加拿大原創媒介理論家麥克盧漢的理論:媒介是人的延伸,廣播是耳朵的延伸,電視是耳朵和眼睛的同時延伸,電子技術則是人類整個中樞神經系統的延伸。那么在融媒浪潮和移動小屏火熱的傳播時代,廣播不僅能延伸耳朵“可聽”,應該也可以延伸眼睛“可視”。

對于這樣的用戶需求和融媒升級趨勢,北京青年廣播頻率總監伍洲彤牽頭的團隊敏銳捕獲,在英夫美迪技術公司的協助下新建了全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廣播可視化直播間。這個直播間在傳統主持區和嘉賓區的基礎上,不僅增設了表演區,還加入可移動背景大屏幕、多鏡頭切換、視頻連線、虛擬摳像、多直播平臺推送等可視化技術,高性價比實現廣播與移動互聯網的融合,讓青年廣播有機會重新回到主戰場,吸引青年受眾的注意力。

這套融媒系統和直播間在當年吸引了全國廣電幾十家兄弟單位的拜訪交流。2017年9月21日,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在青年廣播可視化直播間調研時總結指出:“融媒體傳播是一種很好的形式,北京青年廣播要掌握新媒體領域的主動權,用年輕人的語言,發出年輕人的聲音,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p>

順應“內容為王”:不忘初心打磨產品

青年廣播的改革團隊在頻率創新探索中清醒認識到:無論是傳統的音頻直錄播,還是融媒音視頻同步推流,吸引受眾耳朵和目光的最終還要依靠過硬的內容。

所以,青年廣播開播5年以來用“廣播級別的小成本”投入,先后推出《青年說》《982KTV》《982直播夜》《今晚有戲》《漫游嗨翻天》《晚安北京》等40多檔“可視化”精品節目產品,新媒體平臺流量累計數十億次。當然,青年廣播也不忘聲音產品老本行,精心編排制作《返場》《活力MUSI客》《982聽書坊》《青年說黨史》《我的祖國我的歌》《青春聯盟》《岳說越來勁》等系列精品音頻產品。

除了生產節目外,青年廣播還策劃推出了“關愛青年計劃”“我愛我的國”“臺灣青年看北京”“982游戲世界杯”“982練習生”“小學中華古詩詞誦讀大會”等系列活動,強化在青少年輿論陣地的影響力。其中,青年廣播在2019年與國航合作的《我愛我的國》融媒特別節目和活動,為首都貧困大學生群體爭取到5000張一折機票的公益資格,獲得2019年度北京廣播電視臺作品創新金獎。

順應“供給側改革”:優化兵力滿足新需求

2016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曾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說到底最終目的是滿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質量,根本途徑是深化改革?!本唧w到媒體市場,由于受眾需求的大轉變,發生了一場“內容供給側改革”。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互聯網廣告額還只是傳統廣電媒體廣告的2倍,2021互聯網廣告已經是傳統廣電媒體廣告的7倍。

隨著生存空間日漸被擠壓,傳統廣電媒體更不敢懈怠,必須集中優勢背水一戰。比如北京廣播電視臺,在黨組書記、臺長余俊生的帶領下,2020年就推進落實了十分艱難的一次改革,從議事決策到預算管理,從頻道頻率優化到新媒體平臺建設,多個創新機制推動各類資源和生產要素有效再整合,這次改革涉及面廣、影響度深、緊迫性強,碰的都是硬骨頭,打的都是攻堅戰。

另外,2022年1月1日開始,在總臺領導班子指導下,北京青年廣播為努力實現“大幅減虧”和“以收定支”的頻率整體目標,也再次進行全頻改版,把全天18個小時的節目轉為“專業類型化音樂編排+商業投放類節目”更靈活的播出樣態,并通過頻率整體包裝等手段,推出新的頻率定位:一個針對70后、80后、90后具有一定消費能力人群的經典流行音樂頻率。這次改革可以說是揚長避短,有效調整供給側內容。半年多之后,青年廣播收聽率和市場份額就從北京廣播市場的第20名左右,上升到第11名左右。

如果說專業類型化音樂編排是“被動防守”,那么項目化運作就是“主動進攻”。2022年2月l7日,北京廣播電視臺召開青年廣播中心項目化運作專題會,確定由青年廣播頻率總監伍洲彤牽頭負責項目的具體運作和實施。專題會強調:項目組要充分發揮自身社會影響力和音樂行業資源優勢,利用青年廣播可視化節目制作經驗和成果,探索少兒藝術教育培訓和兒童音樂舞臺劇IP孵化全新模式,打造具有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音樂類IP。

2022年3月到7月,在全臺各頻率頻道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青年廣播“五洲樂海兒童音樂舞臺劇第一期訓練營”和《少年蘇東坡》匯報演出取得圓滿成功。隨后,“五洲樂海少兒藝術夏令營”和第二期訓練營也在2022年下半年相繼推出,為新用戶群體提供更豐富的藝術教育產品。

改革的“新鮮性”:不拘一格降人才

新鮮性是新聞的要素。同理,廣電頻率改革也要在目標、形式和人力等多方面確保足夠的“新鮮度”,從而打造新團隊、新面貌、新品牌。就拿北京青年廣播的人力更新來說,大概經過三個保鮮期:

改革初期:打破壁壘靈活用人

回顧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改革始終是主線,無論是1990年“摸著石頭過河”開辦經濟臺,還是1992年三元會議后確定的“以新聞臺為龍頭+系列化專業廣播”新格局,一代代電臺人總是滿懷務實創新的激情。2016年9月,北京電臺在成立愛家廣播改革小組后也提出一個靈活保鮮的用人政策,就是以“節目創新團隊”的名義對AM927進行改造,改革小組成員如果加入“節目創新團隊”,人事隸屬關系即從原部門脫離。為了鼓勵和支持“節目創新團隊”開展工作,電臺內部制定的各項政策都可適當調整,比如允許團隊向社會招標節目、允許打破壁壘使用臺內其他頻率主持人和臺外主持人、允許頻率管理考核更扁平化等。

改革攻堅期:打破大鍋飯加速內部競爭

青年廣播開播5年來,頻率管理團隊一方面珍惜總臺的扶持政策,通過節目招標吸引到一批“專業施工隊長”,也就是優秀的節目制作人和主持人,盤活臺內人力。另一方面嚴格節目質量管理,不僅把“年度招投標”縮短為“季度招投標”,還使用企業微信等工具加速“節目直播和質量檢測”全流程的運轉,這樣無形中打破了過去“競標一次、吃夠一年”的大鍋飯節目制作模式,同時,青年廣播還強化“節目創收與季度考核掛鉤”,保持節目團隊的流動性和新鮮性,為北京廣播電視臺鍛煉培養了一批有市場競爭力的融媒新人。

改革瓶頸期:打破思維定式引入新外援

隨著廣電媒體承受更嚴峻的競爭壓力,改革也進入深水區,青年廣播管理團隊發現:現有人力越來越難以滿足實際工作要求,必須穩妥引入新的智囊和強援,讓專業人辦專業事,保持團隊競爭力,才能持續在市場里生存。

為此,青年廣播中心在2022年牽頭執行的“兒童音樂舞臺劇訓練營”項目中,就邀請專業的音樂劇創演團隊、教學團隊、生活服務團隊、影像記錄團隊等,全力保障項目順利推進。

推進媒體融合發展是黨和國家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北京廣播電視臺媒體融合在2022年進入“見成效”的第二年,北京青年廣播的改革也在之前的基礎上樹立了最新目標:2022年8月,在總臺領導的指導部署下,北京青年廣播與北京音樂廣播開始研討合并方案,青年廣播也希望在改革中繼續發揮真實性、時效性和新鮮性等新聞思維,拓展多元化生存空間,探索北京廣播電視臺乃至全國廣電系統中頻率深化改繭的新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