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勞動中提升學生素養
——以“居家種植”活動為例

2022-03-03 12:32山東鄒平市第一實驗小學256200
小學教學參考 2022年12期
關鍵詞:綠植勞動活動

山東鄒平市第一實驗小學(256200) 張 凱

一、活動背景

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勞動的興趣應當表現為“人們意識到自己能夠作用于大自然,能讓植物獻出果實,能用工具把木料或金屬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狀”。新時代背景下,勞動的興趣則表現為孩子們動手動腦,將自己的創意物化,讓植物在科學的幫助下獻出更多樣的花、更好的果,讓勞動者通過大腦和雙手獲得勞動的成果。烏申斯基認為:“勞動是人類存在的基礎和手段,是一個人在體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鼻敖逃块L陳寶生同志在2021 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發揮勞動教育的綜合育人作用,把教育目標和內容銜接起來,為勞動教育的實施創造良好條件。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對新時代勞動教育做了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當前,實施勞動教育的重點是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正確的勞動價值觀。隨著該意見的出臺,大家更關注勞動教育要如何落地。勞動教育不是單純在教室里講勞動,在黑板上畫勞動,而應是有更大、更開放的課堂,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家庭與學校共同發力,教育學生從反對餐飲浪費做起,養成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習慣。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就要持續完善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育人體系,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形成家校社一體化的勞動教育模式,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念。

為了更好地在學校教育中落實2020 年7 月教育部印發的《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化勞動觀念,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讓學生面對真實的個人生活,親歷實際的勞動過程,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關注學生在勞動過程中的體驗和感悟,引導學生感受勞動的艱辛和收獲的快樂,增強學生的獲得感、成就感、榮譽感。另外,教師要在勞動教育中關注學科整合,在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勞動最光榮的理念,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活動目標

在小學階段開展勞動教育,依托“居家種植”活動,想要達成以下目標。

1.培養勞動習慣

通過綠植的種植、養護,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和積極的勞動習慣,提升學生的勞動技能。此外,種植蔬菜能讓廚房的飯菜更豐盈、味道更香甜,能改變部分學生挑食的不良習慣。

2.拓展勞動興趣

以種植活動拓展學生的興趣,通過對綠植的養護,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細心觀察的能力,讓學生在親歷種子的萌芽與成長過程中感受到種子的力量。

3.勞動與學科整合

在種植過程中,通過觀察、比較、測量、記錄等行為,有機整合語文、數學、科學、美術等學科知識,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打通從課堂到生活的通道。

4.塑造勞動品質

將種植出的蔬菜用于餐桌,既能鍛煉學生的生存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同時,通過為家人做飯,使學生學會奉獻與感恩。在親歷勞動的過程中,實現對學生勞動態度和勞動精神的塑造。

5.提升核心素養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總目標是讓學生能從個體生活、社會生活及與大自然的接觸中獲得豐富的實踐經驗,形成并逐步提升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間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進而培養學生問題解決等方面的意識和能力。以“居家種植”活動為載體,引導學生磨煉意志,在種植過程中,提升學生自主探究、學會盡責、學會感恩等核心素養。

三、活動過程

1.發動階段

活動之前,筆者先和家委會成員商量并制訂活動預案,擬定好招募令,再利用班級微信群發出“綠色行動招募令”,向學生提出倡議,歡迎大家積極參加活動。一石激起千層浪,活動預案一經發出,立刻得到家長和學生的一致歡迎。在家委會的積極籌備下,我們迅速將倡議轉化為行動,組建起綠色種植群。

針對群內的報名情況,筆者和家委會成員反復商定,最終確定活動方案,從種子的來源、活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再到對學生的評價和激勵措施等方面做了充分的預設,希望這一活動能夠讓學生真正做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2.實施過程

本著節約和實用性原則,本次種植活動主要采用居家內循環的模式,讓學生充分利用廚房剩下的菜根部分或者家庭現有的種子進行種植,種植出的蔬菜供給自家廚房,再次剩余的菜根還可以進行二次種植,實現“綠植園—廚房—餐桌—綠植園”的居家內循環模式。在種植的基礎上衍生出更多的項目,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1)針對家庭現狀,綠植與廚房的互補

針對學生的家庭現狀,從節約原則出發,本次種植的綠植大多是根據家庭廚房的下腳料來選擇,例如,白菜、芹菜、蘿卜頭、大蒜、綠豆、黃豆等。這些綠植的生長速度不同,有的長勢較快,特別是一些芽苗類綠植,很快又能為廚房提供新鮮蔬菜;有的生長速度慢,比如白菜根和蘿卜頭等,但是通過種植也能讓它們再次走上餐桌,實現“綠植園—餐桌”的循環。

(2)促進學科整合,從課堂到生活

“居家種植”活動要有一定的計劃和種植方法,不同綠植的種植方法和生長速度不同。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勞作習慣和科學種植能力,我們還示范了幾種常規的綠植種植作參考。

學生在種植過程中既有各顯其能,也有精誠團結,合作共贏。例如,為了節約用水,大家積極獻計獻策,有的倡議用淘米水來澆灌綠植;有的采用廢棄的注射液瓶子進行滴灌;有的針對綠植的保濕情況及時進行記錄并調整澆水的間隔,同時做好清潔……這些措施既可以實現節能環保,又能讓學生積極動腦,探索出多種節水方法。在施肥方面,有的學生咨詢爺爺奶奶后,用發霉的豆類經過蒸煮變成了肥料;也有的學生把廢菜葉用于發酵制作生物肥料;還有的學生咨詢科學老師,對土壤進行檢測,排除了根據經驗施肥的不準確性。同時,種植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意識,大家每天認真觀察綠植的生長情況,做好詳細的圖片和數據記錄。例如,有的學生記錄了蒜苗在生長旺盛期每天可以長高1.7 厘米;有的學生記錄了綠豆從浸泡開始到生成可以食用的綠豆芽,在暖氣室25攝氏度中需要5天,而在陽臺利用陽光照射取暖則需要7 天,通過對比知道綠豆芽的生長與溫度的關系。通過每天的數據記錄和思考,既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又能夠把學科知識進行整合,實現從課堂學習到生活中學習。

(3)從綠植園到餐桌,鍛煉學生的生活能力

芽苗類蔬菜生長速度快,很快實現了從綠植園到餐桌的轉變。為了鼓勵學生,將大家種植的蔬菜變成一道道美味佳肴,筆者讓班委制訂活動方案,討論如何展示本次美食。經過反復商討之后,我們決定在周末舉行“隔空美食匯”,每個學生親自動手做一道美食。因為蔬菜的生長速度不同,所以沒有要求必須用自己種植的蔬菜。平時很多學生缺少生活鍛煉的機會,本活動能夠讓他們把勞動技能運用到生活中,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這一活動方案得到了大家的支持,為了讓自己的菜品更驚艷,大家都在課后積極籌備。等到活動當天,視頻中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菜品瞬間成了亮點,每個人都化身為小廚師,向同學們展示自己做菜的過程。例如張××同學,他是第一次做飯,選擇了難度較低的大拌菜,為了讓自己的菜更符合家人的口味,他做了調整,考慮到爺爺有糖尿病,他就在放糖的時候進行了精確的測量,盡量少但是又不失菜的風味;李××同學在做五香糯米飯時,考慮到爸爸媽媽喜歡吃稍微硬點的米飯,但是爺爺奶奶年齡大了,需要吃軟糯米飯的問題,她就把中間的米飯盛給爺爺奶奶吃,小小的舉動滿足了全家人的需求;陳××同學的麻辣香鍋則根據妹妹不能吃辣椒的情況,直接去掉了辣椒,改良后的菜肴更滿足了家庭的需要。學生能夠為家人做一道菜,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服務,能考慮到家人的具體需要,這樣的活動融洽了親子關系,傳承了孝道,實現了感恩教育。

(4)活動的衍生,提高綜合素養

在對綠植進行觀察、記錄的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我們常吃的蔬菜還有哪些?它們有哪些營養價值?”等問題。有個微胖的學生甚至開始記錄自己飲食中的葷素搭配、每天的運動量等,想要找到自己微胖的原因;有的學生開始查閱資料,從營養學的角度去學做營養餐,控制油量、鹽量,改變了家人油大鹽多的不良習慣;有的學生從科學的角度給家人講解蔬菜對人體的好處,改變了家里大魚大肉的餐桌常態……一次“隔空美食匯”讓學生真正走進廚房、走進生活,為學生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此外,學生還想把這種環保的種植方式、健康的生活習慣傳遞給更多的人。于是在班委的倡議下,學生自己積極動腦,決定通過改編歌曲和創作三句半等方式進行科普宣傳。例如雨燦同學創編的《健康謠》:“想要健康看飲食,大魚大肉勇拋棄;綠色蔬菜很美味,微量元素也不少;少放油少放鹽,油鹽適量保健康;早飯吃好午飯吃飽,晚飯記住一定少;細嚼慢咽腸胃好,健康體魄少不了?!庇秩?,手抄報組的學生繪制了精美的手抄報,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在本次活動中的收獲。筆者還通過班級公眾號將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收到了熱烈反響,很多家長紛紛表示自己要改正不良的飲食方式等。學生在活動中自主探究、自主創作,提升了自身的綜合素養。

四、活動效果

學生親自參與種植活動,以問題驅動探究,激發勞動熱情,解鎖生活新技能,在活動過程中實現了德育教育。

1.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很多學生習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是在參與種植后養成了積極的勞動習慣。據家長反饋,很多學生每天做完作業后都積極主動地觀察蔬菜的生長情況,澆水、測量、拍照,事無巨細,這樣的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在這個足不出戶的假期里也能學有所獲。

2.生存、生活技能得到鍛煉

據家長反饋,廚房以前是很多學生的“雷區”,他們從不踏進廚房半步。但是在經過“隔空美食匯”活動后,很多學生熱衷于廚房活動,有些學生開始能炒簡單的菜品,有些學生開始研制各種菜品和面點,讓各種花樣的飯菜豐富了餐桌,滿足了家庭需要。從這一過程可以看出,很多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在逐漸增強,慢慢變成家長的小幫手。

3.增強責任心

責任擔當意識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方面。以前有的學生沒有主動承擔責任的意識,但活動后有了很大變化,主要表現在更勤勞,更喜歡做家務,從照顧自己的蔬菜到照顧家里的花花草草和打掃衛生等,更有家庭主人翁意識,而且做事情更有條理,也更懂得照顧老人。

4.提高學習主動性

在種植過程中,學生能夠積極主動探究遇到的問題,主動向家長請教或查詢網絡資料等,通過自己的探究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活動促發展,活動促反思。有的學生以前做事磨蹭、拖拉,有的學生動手能力較弱,在觀看其他同學家庭活動的展示后,學生都能夠反思自己,在對比中認識差距、改正錯誤。

5.融洽親子關系

因為整個活動都是居家進行,多數家長參與到孩子的種植活動當中,能夠和孩子一起體驗種植的樂趣。學生不懂的問題可以及時請教家長,或者學生和家長一起查找網絡資料,在共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拉近了彼此間的關系。很多家長激動地說:“自己以前很少能這么有耐心地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活動、玩耍,所以隨著孩子的漸漸長大,彼此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疏遠。沒想到經歷這么一次種植活動,自己陪伴孩子更有耐心了,孩子也更懂事了,知道有事和家長商量,親子關系更和諧了?!?/p>

總之,以綠植為中心開展的系列勞動教育課程,為學生參與勞動實踐創設了平臺,極大地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學生的多項能力得到了有效鍛煉。小種植,大文章。在種植活動中,學生調動自己全部的知識儲備,把課堂知識和活動相結合,增強了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借助種植,把對學生的教育融合在日?;顒又?,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

猜你喜歡
綠植勞動活動
“六小”活動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活動隨手拍”
把“春天”帶回家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熱愛勞動
老頭子
綠化設計在SPA會所設計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