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護理干預措施在外科門診患者傷口換藥中的應用效果

2022-03-07 01:18程二桃
中華養生保健 2022年4期
關鍵詞:創面愈合疼痛程度

程二桃

摘 ?要:目的 ?探討外科門診患者傷口換藥的臨床護理干預措施及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外科門診收治的160例換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抽簽法隨機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每組80例。參照組應用常規護理,研究組應用臨床護理干預措施,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傷口愈合率高于參照組,愈合時間短于參照組,疼痛評分低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外科門診換藥患者實施臨床護理干預措施,具有顯著應用價值。

關鍵詞:臨床護理干預措施;外科門診換藥;創面愈合;疼痛程度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4-0044-02

當前,護理工作并非簡單護理操作,應當重視患者滿意度,在護理過程中貫穿以人為本的理念。門診外科患者以外傷患者為主,此為護理重要內容[1-2]。在門診外科的護理過程中,換藥是一項常見工作,以促進傷口愈合、緩解疼痛、避免傷口留下瘢痕為目的[3-4]?;颊咴谑軅?,因恐懼疼痛,擔心恢復情況,極易出現焦躁、抑郁等負性情緒。因此,在換藥過程中,應當加強護理干預,促進創面愈合[5]。臨床護理干預措施為新型護理方案,具有全面性、綜合性等優點,廣泛應用于門診外科患者中。本研究旨在探究外科門診患者傷口換藥的臨床護理干預措施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外科門診收治的160例換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抽簽法隨機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每組80例。參照組中,男43例,女37例;年齡32~74歲,平均年齡(51.85±4.67)歲;傷口部位:手部28例,背部34例,腿部18例;傷口面積2~5 cm2,平均傷口面積(3.87±0.56)cm2。研究組中,男41例,女39例;年齡31~73歲,平均年齡(51.71±4.73)歲;傷口部位:手部29例,背部35例,腿部16例;傷口面積2~6 cm2,平均傷口面積(3.92±0.67)c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熟知本研究,自愿參加。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資料齊全;②認知正常。

排除標準:①精神異常;②不配合研究者。

1.3 ?方法

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完善有關檢查,處理傷口,及時包扎傷口。

研究組實施臨床護理干預措施:給予患者心理指導,加強患者健康教育,采用通俗易懂或者專業方式講述疾病情況,耐心傾聽患者訴說,了解其內心需求與想法,耐心解答,并向患者講述緩解悲傷與發泄情感渠道。指導患者進行移情、冥想、深呼吸等放松訓練,和患者進行溝通,采用面對面聊天方式,使患者的疼痛注意力轉移,疼痛閾值隨之提高,繼而緩解疼痛。給予患者疼痛指導,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交流,詢問患者生活方式,并表示理解。給予患者換藥管理,換藥過程中,護理人員需動作輕揉、仔細,并熟練操作,同時全面落實無菌技術操作原則,根據傷口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輔料和燙傷膏,操作時保持耐心、細致、嚴謹的工作態度。完成換藥后,詢問患者是否能接受此次操作疼痛,如患者身體不適,需在換藥室中停留觀察一段時間,并向患者講解一般的傷口自我護理知識,如保持皮膚及傷口清潔、抬高患肢、注意休息等相關知識,同時告知其飲食方面注意事項等。

1.4 ?觀察指標

隨訪所有患者1個月,對比患者的傷口愈合率[6],傷口愈合率=傷口愈合例數/總例數×100%。詳細統計患者的傷口愈合時間,評估護理過程中的疼痛程度,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進行評估,共0~10分,其中10分表示最疼痛。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字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傷口愈合率比較

研究組80例患者愈合76例,占比95.00%;參照組80例患者愈合68例,占比85.00%。研究組患者傷口愈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研究組患者愈合時間短于參照組,疼痛評分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門診外科治療中傷口類型較多,結合傷口不同情況實施治療。在換藥過程中應堅持無菌操作原則,并將有菌傷口與無菌傷口區分開,避免院內感染[7-8]。外科門診患者在創面損傷后,需及時給予有效治療,避免創面感染與體液大面積滲出,繼而損傷肺、腎等重要器官,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9-10]。外科門診換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還應重視護理干預,配合采用科學的護理干預,從心理、疼痛、生活等各方面護理,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恢復[11-12]。

本研究中,外科門診換藥患者在換藥過程中配合實施臨床護理干預措施,以常規護理為基礎,為患者提供綜合、全面護理服務,對患者進行綜合評估,采用支持、鼓勵等方式,幫助患者消除負性情緒,講述遵醫囑用藥治療重要性,詢問疼痛情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干預,提高患者的疼痛閾值,避免出現暈厥[13-14]。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傷口愈合率高于參照組,愈合時間短于參照組,疼痛評分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學者選取外科門診換藥患者進行研究,分別應用常規護理、臨床護理干預措施,研究結果顯示,臨床護理干預措施組患者經過護理后,疼痛程度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且前者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常規護理組,與本次研究結果保持一致,證實了臨床護理干預措施具有顯著應用價值[15]。

綜上所述,外科門診換藥患者在換藥過程中實施臨床護理干預措施,有效提高傷口愈合率,縮短愈合時間,緩解疼痛,應用效果顯著,可在臨床普及應用。

參考文獻

[1]蔡媛菊.門診外科傷口換藥的護理告知對患者的影響淺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20(56):253-254.

[2]高堃.門診外科換藥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后的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30):179.

[3]何淑珍,高偉枝,張強艷,等.復方鮮藥外敷對骨科壓力性損傷傷口創面愈合的影響及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16):44-46.

[4]姜俊,穆沖,孫昱坤.早期鍛煉護理模式對先天性并指患者分指術后恢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學,2020,29(11):171-173.

[5]劉艷,劉君君,王玉英,等.臨床護理康復路徑在成人大面積燒傷患者康復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20,27(21):245-248.

[6]胡洋.綜合護理干預對促進慢性感染傷口愈合的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7,38(18):2221-2222.

[7]王欣,梁尊鴻.老年嚴重燒傷患者早期血糖異常對預后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0,40(11):2385-2387.

[8]何妙珠,黃小敏,周雪,等.早期治療和康復一體化護理模式對手重度燒傷患者手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20, 27(6):248-250.

[9]李麗華.探討門診外科傷口換藥的護理告知對患者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71):271-272.

[10]火秋瑩.中西醫結合護理對燒傷患者創面愈合與繼發感染的影響[J].西部中醫藥,2019,32(8):142-144.

[11]胡敏.優質護理在門診外科傷口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3):117.

[12]羅燕.舒適護理在燒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8,25(29):212-214.

[13]笪俊,楊明瑩,劉桂蘭,等.老年慢性傷口患者營養狀況研究進展[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7,12(4):525-528.

[14]王威,李進,吳英鋒,等.小切口對口引流換藥技術對糖尿病足肌筋膜間隙感染患者患足功能康復的影響[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20,15(1):73-77.

[15]楊菲,劉娟,李倩,等.基于病人需求的護理模式在門診傷口護理應用的效果研究[J].人人健康,2019,38(9):167.

猜你喜歡
創面愈合疼痛程度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與傳統換藥技術治療壓瘡感染創面療效觀察
中醫外治法治療肛腸病術后創面愈合臨床應用概況
個體化護理對直腸癌前切除術后并發吻合口瘺的效果
美寶濕潤燒傷膏治療乳腺癌術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應用
黃連紫草膏對肛裂術后創面愈合的影響
規范化護理對癌痛患者提高生活質量增強自我管理效能的作用
氫氧化鈣碘仿糊劑對4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疼痛程度影響觀察
紅光治療對四肢骨軟組織腫瘤術后切口愈合和疼痛程度的影響研究
舒適護理在100例手術室工作中的應用
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患者康復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