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三農”工作創新路徑研究

2022-03-07 00:04李麗
現代商貿工業 2022年6期
關鍵詞:新局面鄉村振興戰略三農

李麗

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三農”事業發展的總抓手,具有劃時代里程碑意義。新時代我們要堅定不移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以此帶動農業升級、農村發展、農民增收。本文主要從鄉村振興背景下開展“三農”工作的價值訴求出發,分析“三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其原因,進而提出“三農”工作創新路徑。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三農”工作;新局面

中圖分類號:F2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6.003

1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開展“三農”工作的價值訴求

1.1 開展“三農”工作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升級

美麗中國不僅要求城市之美,同時也要求鄉村之美。要實現美麗中國的目標,美麗鄉村建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中國土地面積遼闊,耕地面積較大,農村人口較多,農業基礎相對薄弱,農業發展相對緩慢。然而,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發展,大批農村人口進城務工,導致鄉村人口嚴重流失,城鎮化進程加快,城鄉不協調現象也隨之出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農”事業也應與時俱進地進行“升級”。因此,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升級。

1.2 開展“三農”工作是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必然選擇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比嗣駥γ篮蒙畹男枰椭跋啾确秶訌V泛,不僅是對物質方面的需求,更多的是在精神方面也有了更多地需要,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對質量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從數量要求向質量要求轉變。新時代社會矛盾的不平衡不充分大部分存在于“三農”方面,因此,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迫切需要。

1.3 開展“三農”工作是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隨著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深入推進,我國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成為當今我國社會發展任務的重中之重。然而,“三農”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體現。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村發展跟不上城市發展的節奏,農民大批流向城市,導致我國農村現代化進程緩慢。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因此,我們要多舉措、全方位開展“三農”工作,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進程。

2 “三農”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2.1 農村空心化現象嚴重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進程加速,大批農民工涌入城市,農村常住人口逐年減少,導致農村人口快速非農化,農村空心化現象日益明顯。農村空心化是指城鄉轉型發展進程中農村人口非農化引起“人走屋空”的現象。城鄉二元體制導致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嚴重流失,他們大多處于“城鄉雙漂”的狀態。農村多數是留守老人、留守婦女和留守兒童,導致出現有地無人耕、良田被撂荒的現象,這將影響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嚴重阻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2.2 農村基礎設施不健全

建立健全農村基礎設施是 “三農”發展重要的一環,也是鄉村振興戰略順利開展的物質基礎。目前,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主要來自各地區的財政支農資金。由于資金來源單一,成本價值較高,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長期以來,我國優先發展城市,后發展農村,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差距懸殊,出現城鄉發展不平衡的現象。受經濟差異的影響,東西部農村基礎設施發展不平衡問題也日益凸顯。東部地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較為完善,而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

2.3 鄉村環境問題日益凸顯

隨著我國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加快,農村經濟轉型升級、產業結構得以重構,鄉村非農化帶來的資源損耗、環境污染現象日益惡化,導致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急速下降。農村中產生的生活污染、畜禽養殖污染、農業生產中化肥和農藥粗放低效利用產生的農業生產污染,以及工業和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這些污染長期得不到及時處理,導致農村居民飲用水和食物長期受到污染。這些問題不僅損害農村居民的人身健康,而且嚴重破壞鄉村環境,與國家倡導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的理念背道而馳。

3 “三農”工作創新路徑

3.1 加強農業現代化發展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們既要保護好生態環境,又要加強農業現代化發展,具體包括優化農業發展結構、農業轉型升級和減少農業資源污染等。我們要依據各地區資源優勢,合理規劃產業布局,積極發展都市休閑農業,創新出依托鄉村、服務城市、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吸引市民下鄉消費,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讓群眾切實感受到獲得感。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提升農產品質量,讓中國鄉村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舞臺,讓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順利實現。

3.2 繼續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由于農業投資生產周期長、回報慢,農業企業家不敢加大對農業投資。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所以,我們應積極建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專業合作社和產業協會等。通過對農村土地、勞動力和資本等生產要素進行合理優化配置,引領農民廣泛參與社會分工和產業協作,優化重構集約高效的鄉村生產空間。另外,我們要鼓勵基層組織積極探索集體所有權的實現形式、承包權退出機制,以及繼承權轉讓形式,完善土地經營權流轉監管等問題,繼續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3.3 加強“三農”工作隊伍建設

人才隊伍建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也是農村發展的短板。新時代國家對“三農”工作隊伍提出了更高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這就要求“三農”工作人員要有工匠精神、精英意識和企業家能力。因此,我們要增加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投入,培養和引進一大批“三農”工作人員,比如,農業技術帶頭人、農業生產經營管理人等,為有志于鄉村基層工作的優秀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逐步建立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的農民教育和培訓,進一步提升農業經營主體的整體素質,確?!班l村振興戰略”有力推進。

3.4 創新農村環境治理新機制

農村環境治理不僅關系到“三農”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而且關系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轉型升級。在城市擴張、農村建設、產業發展中,我們要根據農村環境污染區域、環境承載力和環境自凈力,進一步推進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機制創新形式,絕不能犧牲農村環境而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同時,我們要建立健全農村環境監管機構與監測體系,創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公眾參與的環境監控機制以及環境保護獎懲機制,從源頭治污、系統整治中扭轉農村長期“被污染”的局面。

3.5 加強鄉村品牌特色建設

我們要加大對鄉村歷史文化的收錄編輯工作,把鄉村優秀的人文地貌特色保護好、開發好、利用好,同時,結合鄉村特點,深入發掘鄉村文化,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培育“特色經濟”、打造“特色品牌”。建設具有鄉村地貌特色的田園綜合體、村落風景區,著力培育、打造一批具有鄉村地域人文特色、風貌特色的鄉村小鎮。這不僅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需要,更是建設“特色小鎮”“美麗中國”的必然選擇。

新時代,農村發展要有新藍圖。因此,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強化改革手段,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農村要素活力,不斷推動“三農”工作再上新臺階,讓鄉村振興戰略在中國農村大地落地、生根,讓農村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能夠如期實現。

參考文獻

[1]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劉彥隨,劉玉,翟榮新,等.中國農村空心化的地理學研究與整治實踐[J].地理學報,2009,64(10):11931202.

[3]李志軍,劉海燕,劉繼生,等.中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平衡性研究[J].地理科學,2010,30(6):839846.

[4]龍花樓.論土地整治與鄉村空間重構[J].地理學報,2013,68(8):10191028.

猜你喜歡
新局面鄉村振興戰略三農
數說2021“三農”新變化
商務部:多措并舉惠“三農”
2020年“三農”十大新聞
40年,時光軸下的“三農”演進
“黨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基層治理創新
論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底蘊
淺談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和思考
聚焦”四個全面”戰略思想 開辟高校統戰工作的新局面
激發基層工會組織活力,開創工會工作新局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