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思政理論課教師言傳身教的時代特征

2022-03-07 19:11汪繼紅
現代商貿工業 2022年6期
關鍵詞:思政理論課言傳身教特征

汪繼紅

摘 要:“有教無類”是新時代各界對教育的重新定義,教師對學生的一生有著深遠的影響,教育不僅影響著國家未來的發展,還影響著個人一生的成就和思想。因此,教師的言傳身教在新時代有著其更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分析思政理論教師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和知識傳授與行為示范脫節的原因,最后對提高教師言傳身教的教學效果提出了幾點建議,以期研究結論能夠為思政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一點指導性建議。

關鍵詞:思政理論課;教師;言傳身教;時代;特征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6.064

0 引言

新時代社會的不斷開放,使得社會及學生的思想出現多元化,同時,傳統教育模式下所暴露出來了的教學弊端也逐漸顯現,在當前國內外形勢不斷復雜與嚴峻的大環境下,教育這個承擔著祖國未來發展重任的“馬車”,需要更加重視教學成果,在時代的發展下,不斷地審視及反省教學中所出現的問題,從而不斷地提高教學水平。思政教師承擔著樹立學生養成優秀道德品質的重任,需要在新時代以言傳身教的方式影響學生,使學生在教師的感染下,真正地形成系統、全面、專業的思政思想,并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1 思政理論課教師言傳身教的重要性

1.1 讓學生更認可教師的言傳理論

在當前多元化社會思潮的影響下,諸多行為本身很難對其進行嚴格的好壞界定,部分行為雖然在教師和學生心里知其是惡習或非道德行為,但如果教師在行為上踐行了這種惡習,那么在學生心里也會默認這種惡習是好的,值得推崇的。例如,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傳授吸煙有害健康的理念,并將各種吸煙后所造成的嚴重后果以視頻、圖片等具象的方式展示給學生觀看,但是教師本身有吸煙的習慣,在這種知行不一的影響下,學生自然而然也會受到教師行為的影響,而對吸煙有害健康的理念無以為然,更有可能自己也會開始吸煙。因此,教師知行合一的言傳身教才能讓學生更加認可教師所傳授的知識。

1.2 培養學生穩定的道德行為

多元化的社會思想使得大學生的思想也開始出現多元化,在閱歷和思想深度有限的情況下,大學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從而對價值觀和道德行為的是非難以進行準確的判斷,從而出現浮躁和不穩定的思想及道德行為。例如,教師在給學生傳授守時和按時完成工作是一種非常好的行為品質的理念時,自己卻出現上課遲到、批改作業拖沓等行為時,學生也會將遲到和拖沓完成作業變成一種合理化的常態,久而久之出現拖延癥,在走入職場后,也會因為長期所積累的惡習,而出現上班遲到、延遲完成工作任務的不良現象。因此,教師需要通過知行合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長期培養這種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在踏入職場后,才能通過這些穩定的行為習慣良好的指導自己踐行良好的道德行為。

2 思政教師知識傳授與行為示范脫節的原因分析

2.1 重知識傳授輕行為示范

傳統的理論灌輸法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毛澤東思想等政治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這些知識,并通過了相關的知識考核。但是,在新時期,僅僅理解和吸收相關思政理論知識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生產的需要,言傳教學法在信息傳遞過程中始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單向地將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無法完全地理解這些理論知識,并將其熟練地運用于生產實踐,改變傳統思政教育方法中的“老師講學生聽”的言傳授課法是思政教育改革的必然,否則思政教育最終難以取得實效性。

2.2 教學環境影響了思政教育知行脫節

受我國整體教學大環境的影響,學校將升學率作為考核教師教學成績的重要指標,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教師常常會忽略考試題目中不常出現的知識點,從而導致學生對思政知識了解不全面、不系統,諸多學生對思政專業的部分課程知識僅僅只掌握了一些皮毛,基礎知識掌握也不牢固,學生僅為升學目標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的模式,使得學生缺乏追求真理、探索科學的精神和能力,同時這樣的教學模式也使得學生形成了只學習重點知識和實用性較強的專業科目的學習思想,進而在全社會形成一種急功近利的教學氛圍。行為示范的價值在于對學生產生潤物無聲的長期影響,功利主義教學氛圍只著眼于眼前利益,這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行為示范的價值,從而讓思政教學出現知行脫節的現象。

2.3 社會環境難以讓師生做到知行合一

思政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思政教育除了學習哲學理論知識外,還需要學習道德規范。知行合一的過程是一個從道德規范向道德行為動態轉移的過程,這個過程要順利完成,需要通過教育的方式讓道德規范內化于心,同時還需要營造一種符合道德規范轉化的外在環境,讓道德規范外化于行。然而,當前社會思想的多元化以及社會環境日趨復雜,使得學生在進入社會后不得不為了生存及其他目的,而無法將道德規范完全轉化為道德行為,同時,也有部分教師受外部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缺乏師德,無法為人師表、身體力行,在言傳和身教上均給學生帶來了負面影響,從而影響思政教育的教學成果。

3 思政理論課教師言傳身教的準則

3.1 與時俱進地更新自身的知識與見聞

社會開放后,傳統的尊師重道等思想不再能約束新生代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他們追求民主、自由、前衛,對教師落時、保守、傳統的思想和知識較為反感,從而排斥教師苦口婆心的理論教導。為了更好地教導學生,與學生的思想保持密切的聯系,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地關注社會的各種新信息,不斷地增長自己的見聞,用開放的心態積極了解和接納新生事物,用與學生接軌的語言和思想來與其進行溝通和聯系,讓學生不斷地認同教師的理論和行為,而不是給學生呈現出一副“老學究”的形象。得到學生的認可和尊重,教師的言傳身教才能有效地影響學生,從而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的思想和行為。

3.2 嚴格約束自己做到知行合一

新生代大學生在性格上呈現出自我的獨特個性,部分學生對自己不喜歡的專業或課程,在課堂上則表現出玩手機、睡覺、聊天等散漫狀態,自由的教學氛圍使得教師對這部分學生也缺乏嚴格的行為約束,從而惡性循環為學生不認真學習,教師對教學成果也缺乏責任感。思政理論課教師應該嚴格約束自己做到知行合一,嚴格地對待課堂紀律以及相關教學要求,每堂課均需要按照學校規定準時上課,準確要求學生提交作業,認真為學生講解相關作業,實時地更新教學課件,認真準備教學內容,按照教學要求提高教學水平,積極地探索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法,與時俱進地聯系社會實際傳授符合新時代特征的知識和信息,只有教師嚴格地約束自己做到知行合一,教師的言行對學生而言才具有權威性,學生才能真正地崇拜和學習教師的思想和行為,從而實現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3.3 建立鮮明且濃厚的校園文化

當前隨著高校的迅猛擴張,越來越多的高校建立了自己的新校區,這些新校區存在一個普遍的特點,即新校區環境優美、面積廣闊、設施完備,學生宿舍和教學樓齊全,但是卻沒有建立教師宿舍。高校的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聯系僅僅存在于課堂之上,校園的文化也僅停留在對校訓的理論傳輸上。學生與教師之間缺乏深厚的情感,教師對學生也缺乏深刻的了解。淡漠的師生關系,使得學生面對學習僅僅停留在通過考試的層面,教師面對學生也僅僅停留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層面,教師是否知行合一,教師的聲譽是否出現負面信息,學生對其并不關心,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師言傳身教對學生產生的積極影響。因此,學校需要依校訓在學校內建立鮮明且濃厚的校園文化,對思政教師應該采取住校措施,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讓思政教師加大對學生的關愛力度,通過文體活動以及其他載體活動加深師生情感,在單純美好的象牙塔內更好地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時代大學生有其獨特的時代特征,傳統的單向言傳教學法已經不適應新時代的教學目標,教師需要通過言傳身教將理論轉化為實踐來影響及感染學生。教師的言傳身教在新時代有其重要價值,也是新時代為思政教師布下的新任務,但是言傳身教的教學效果需要通過長期的影響和沉淀才能體現,且其并非一蹴而就就能實現。思政教師的言傳身教,除了思政教師自身具備強大的自律性來約束自身的行為習慣外,還需要思政教師與時俱進地更新自己的思想和知識,與社會發展保持平齊的狀態才能讓學生有效地接受教師的言傳身教,同時,學校還應該通過多種外在措施助推思政教師言傳身教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在文化覆蓋和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逐步形成自身穩定的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樊昕.關于高校教師言傳身教現實意義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33):4142.

[2]趙燕.教師的言傳身教影響學生[J].治學之法,2012,(3):100101.

[3]徐平萍.教師與學生談話的“六要”“六不要”[J].2015,(5):6466.

猜你喜歡
思政理論課言傳身教特征
言傳身教
『鐵齒銅牙』敵不過『言傳身教』
如何表達“特征”
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不忠誠的四個特征
抓住特征巧觀察
高校思政理論課實踐性教學思路探討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創新研究
微媒體與高校思政理論課創新探析
移動互聯時代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方法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