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馬克文本類型理論視角下服裝文本翻譯研究

2022-03-07 19:11張耀華劉麗韓蕊
現代商貿工業 2022年6期

張耀華 劉麗 韓蕊

摘 要:隨著全球服裝產業蓬勃發展,各國間的服裝知識交流愈加頻繁。服裝文本的翻譯需求與日俱增。本文以紐馬克文本類型理論為指導,以交際翻譯為主要翻譯策略,并從詞匯和句法層面對服裝文本進行翻譯研究,通過總結歸納服裝文本的翻譯技巧,以期提升服裝文本的翻譯質量。

關鍵詞:紐馬克文本類型理論;交際翻譯策略;服裝文本漢譯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6.079

0 引言

為促進中國服裝產業發展,無論是傳播與中國服裝相關的理念或文化,還是學習其他國家先進的服裝知識,與各國服裝行業間的交流十分重要。筆者選擇優秀服裝文本進行漢譯研究,以期為相關服裝文本翻譯實踐提供一定參考。

1 紐馬克文本類型理論簡介

彼得·紐馬克將語言功能分為三種常見類型,即表達功能;呼喚功能和信息功能,并根據語言功能對文本類型進行分類:表情類文本(包括嚴肅文學、自傳、隨筆等);信息類文本(包括教材、專業報告、報刊文章、學術論文(著)等);召喚類文本(包括告示、說明書、廣告等)。

紐馬克針對這三種不同的文本類型,提出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策略。語義翻譯要求譯者保留原文的語言形式,而交際翻譯重視原文信息的傳遞與讀者反應,而語義翻譯策略適合指導表達型文本翻譯,而交際翻譯策略適合指導信息型文本與號召型文本翻譯。

筆者所選文本為服裝專業類書籍,其文本結構與論文形式一致,參考文獻附在每章節末尾,故判斷該服裝類文本符合信息功能特點,是典型的信息型文本,因此選擇紐馬克文本類型理論為理論指導,確定交際翻譯策略指導所選文本的漢譯研究。

2 服裝類文本的文本特點

整體而言,所選服裝類文本的語言規范、用語正式;術語專業;篇章邏輯明晰。

就所選服裝文本的詞匯層面而言,筆者總結出四種詞匯特征:多詞綴詞,如:“-ity”:conformity(服裝貼合度);多合成詞,如:hangtag(吊牌);多縮略語,如:“r.t.w.”(成衣)。

而就句法層面而言,該服裝文本出現較多長難句,多被動語態。該文本多使用結構復雜、并列成分較多的長句,且由于該文本多以陳述理論和事實為主,主語多為動作、技巧,為使敘述客觀,常用被動語態。

3 紐馬克文本類型理論在服裝類文本的應用

3.1 詞匯層面

3.1.1 服裝類專業術語翻譯

服裝文本通常使用意義明確的服裝專業術語、詞匯,能精確地表達所蘊含的服裝信息。筆者為使譯文嚴謹規范,多采用直譯法處理服裝專業類詞匯。這些服裝類術語的翻譯主要通過查詢服裝辭典和紡織服裝語料庫來確定。

對所選服裝文本而言,通過直譯便可較好完成術語的準確漢譯。如所選文本出現的“Fast fashion”直譯為“快時尚”,“eco-fashion”直譯為“生態時尚”,“prototype garment”直譯為“原型服裝”等。

此外,筆者還積極利用參考平行文本的方法,以求最大限度使術語漢譯更貼合中文讀者的語言習慣。

3.1.2 詞義引申

翻譯中的詞義引申是指在語言轉換過程中,為適應譯文表達或寫作風格的需要,對原詞意義進行延伸,避免機械地逐字翻譯2。譯者需根據目的語的語境和表達習慣,將詞的本義翻譯成新的概念。

例1 具體化引申

原文: Some of the functional elements are easy care,extra-long hems and cuffs for hand-me-down or second-life concepts.

譯文: 一些包括易護理、超長下擺和袖口的服裝功能要素,符合“舊衣”或“二手衣物”的理念。

為了更生動、更具體地表達詞匯含義,關鍵一點是譯者需要把詞匯意義具體化。在翻譯過程中,譯者需將具有抽象意義的詞匯具體化為明確意義的詞,從而使句子更符合漢語語言表達風格3?!皊econd-life”一詞在該服裝文本語境中意指舊衣回收的環保理念。因此,該詞可具化為符合該語境的具象詞匯,即“二手衣物”,這樣中文讀者更易于領會原文傳達的服裝環保理念。

例2 修辭引申

原文: The planning preparation can betargeted and schools are more willing to cooperate,thus using their help is more practical.

譯文: 規劃準備工作要有的放矢,這樣學校也會更愿意與我們合作,因此利用他們的幫助要更為實際。

英漢翻譯過程中,要想達到譯文增色的目的,翻譯除了要真實要反映源語文本的內容外,還需注意修辭的適當運用,增強譯文的藝術氛圍。原文“targeted”一詞意在強調準備工作要有重點。而將該詞翻譯時應充分考慮目標語言中是否有與之對應的文化負載詞匯。據此,筆者將該詞譯為與之對應含義的漢語成語“有的放矢”,不僅完整地表達了原文準備工作要“有針對性”內涵,還符合漢語的語言特點,體現了交際翻譯“重效果”的翻譯原則,使行文更為生動。

例3 深化引申

原文: Utility ofclothing-to protect from weather harshness and for modesty;

譯文: 服裝實用性—保護人體免受惡劣天氣影響,并用于遮羞;

在翻譯過程中,由于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思維邏輯和表達習慣,有時很難直接引申某些詞匯含義,需要譯者深挖詞義內涵,并根據源文本語境解釋詞義?!癿odesty”原意為謙虛、謙遜。而在該服裝文本語境內,該詞意在表示“通過穿衣遮蔽身體”。此處,該詞用于反映服裝功能,可將其譯為“遮羞”,使譯文更符合中文讀者的邏輯思維。

3.1.3 詞類轉換

由于英漢的構詞與用詞方法有明顯差異,因此譯者并不總是逐字翻譯,有時需進行必要的詞性轉換,以彌補英漢翻譯過程中的思維文化差異3。

例4 名詞轉換為動詞

原文: Too many sizes to choose from will create confusion for customers and lead to frustration in finding the right size.

譯文: 可供選擇的尺寸過多會給顧客造成困惑,使其在找尋合身尺碼時受挫。

英語中大量具有動作意義的名詞及由動詞衍生的名詞在漢譯時往往可譯為動詞。源文本中“frustration”本身是名詞,意為“挫折;失意”??紤]到語言之間的差異性,該詞在漢譯時需轉譯為漢語的動詞“受挫”。如此翻譯可反映客戶的動態心理感受,符合漢語的語言特點及語言習慣。

例5 形容詞轉換為名詞

原文: The reformation of children’s clothing signaled that clothing was becoming more practical and functional for school-aged children.

譯文: 童裝的結構改良表明,對學齡兒童而言,其服裝正變得更具實用性和功能性。

在英漢翻譯過程中,一些強調具體對象屬性并充當表語的形容詞可譯成名詞4。在英漢翻譯過程中,一些強調具體對象屬性并充當表語的形容詞可以翻譯成名詞。同時,紐馬克交際翻譯讓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有一定自由度,可根據目標語的語言特點和交際目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優化源文本信息。筆者將形容詞“practical and functional”轉譯為漢語名詞“實用性和功能性”,使譯文更具可讀性。

3.2 句法層面

3.2.1 被動語態主動處理

由于該服裝文本通常以陳述理論、事實為主,主語多為動作或技術,因此為使該類文本的敘述客觀,所選服裝文本常用被動語態。而在漢譯時,為符合中文讀者思維、表達習慣,需注意將其主動處理。

例6 原文:Transformations were seen slowly in the beginning of children’s clothing manufacturing.

譯文:在童裝制造的初期,變革是緩慢的。

分析:該句中主語為動作“Transformations (變革)”,如將其直譯為“變革被緩慢地看見”,不符合漢語思維。此處,筆者將“童裝制造”譯作該句主語,將副詞“slowly”轉譯為漢語形容詞“緩慢的”修飾名詞“變革”,從而完成該句的主動處理,使譯文更加簡潔、通順。

例7 原文: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seam selection for active parts of the garments for better quality garments.

譯文:為追求更好地服裝質量,制造商應注意服裝活動部位的接縫選擇。

該實例同樣以有動詞實意的名詞“Attention”作該句的主語。然而在主動處理過程中,根據上下文可發現此處“注意”動作的發出者應為“制造商”。因此,筆者增譯主語“制造商”,并將由介詞“for”引導的目的狀語前置翻譯,以確保譯文便于中文讀者所理解。

3.2.2 拆譯法

拆譯法是指英漢翻譯過程中,將長句的修飾語或從句拆分成幾個較短的短句,使譯文更加連貫。所選服裝文本在句式上多使用結構復雜,并列成分、連接詞較多的長句。筆者靈活運用拆譯法保證長句漢譯的流暢性及通讀性。

例8 原文:Those factories made clothing that would be sold through catalogs and today clothing is sold online where customers can buy items using a computer or they can still order over the telephone.

譯文:以前,那些廠制服裝通過產品目錄銷售?,F如今,服裝在網上出售,客戶可使用電腦購買,也可撥打電話訂購。

該實例的長句主要是由“and”連接的兩個復合句,是典型的并列復合句。利用拆譯法可將兩個并列成分于“and”處斷句,并將該連接詞省譯。此外,觀察原句時態可發現兩個并列成分時態并不一致,前者為過去式,后者為一般現在時。筆者在前者增譯“以前”,與后者“現如今”形成對照,讓中文讀者明晰兩個分句的時態差異。從而使該長句譯文簡潔通順,前后對照,增強譯文可讀性。

4 結語

本論文主要探討了在紐馬克的文本類型理論指導下,運用適用于所選服裝文本的交際翻譯策略和技巧解決服裝翻譯中遇到的問題。筆者希望通過此次研究,能為更多研究者提供研究思路、方法,譯出更多服裝題材的書籍。

參考文獻

[1]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 New York:Prentice Hall,1981.

[2]徐敏娜,駱敏.引申手法在翻譯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08.

[3]劉宓慶.文體與翻譯[M].增訂版.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8.

[4]錢玉蘭.英漢翻譯中的詞類轉換譯法研究[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