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獸醫傳染病學理論與實驗教學結合初探

2022-03-10 17:10張成成郭夢嬌張小榮吳艷濤
安徽農學通報 2022年3期
關鍵詞:理論教學實驗教學

張成成 郭夢嬌 張小榮 吳艷濤

摘 要:獸醫傳染病學作為動物醫學相關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必修課程,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識別和解決實際生產中動物傳染性疾病相關問題的能力。該課程由理論與實驗教學2個部分組成,其目的是將獸醫傳染病學基本理論與生產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全面了解并能更好解決生產中所遇到的相關問題。該文基于新時代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結合新形勢傳染病學教學需求及課程實驗教學面臨的問題,充分平衡各種限制性條件,提出將理論與實驗教學更好地相結合,以提高學生對傳染病認識水平,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獸醫傳染病學;實驗教學;理論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2)03-0182-03

Abstract: Veterinary infectious diseases is an important compulsory course for animal medicine majors. The main goal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identify and solve problems related to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s in actual production. This course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theory and experiment teaching. Its purpose is to combine the basic theory of veterinary infectious diseases with production practice, so that students can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and better solve the related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production.Based on the training goal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in the new era, combined with the new teaching need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he problems faced by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the new situation, this paper fully balances all kinds of restrictive conditions, proposes to better combine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ep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Veterinary infectious diseases; Theory teaching;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獸醫傳染病學是研究動物傳染病發生和流行規律及防控的科學,可用于預防、控制和消滅畜禽傳染病,是動物醫學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歷史上,人畜共患傳染病如霍亂、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甲型H1N1流感等曾在世界范圍內流行,給人類生命健康帶來巨大災難。美國教育研究者Gover J. Whitehurst將實證教育定義為:傳授知識的最有效方式應將專業知識與經過實踐證明的實驗方法相結合。根據實證教育的定義:更好的教育應該將“理論知識”和“實驗證據”相結合,以使學生從理性和感性方面對所學知識都能有更好的理解。動物醫學專業要求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并且需要將兩者進行有效的密切結合,其目的是解決實際問題。隨著學科整體迅速發展,獸醫傳染病學建設的方向應不斷地深入,主要是面向生產,解決實際生產中遇到的現實問題。這就要求教學工作的方向需要隨時調整轉移,從而使廣大從事獸醫工作的學生掌握學科發展的新方向、新知識與新技能,對于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獸醫傳染病學的教學要求在于使學生掌握并應用動物傳染病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操作技術,加快提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筑牢守護畜禽生命健康的安全屏障,為防控和徹底消滅動物傳染病貢獻力量。因此,獸醫傳染病學教學過程中需要培養和強化學生的實驗思維以及動手能力,提升學生對知識的內化能力和獨立分析能力,從而培養其職業素養,最終提升其發現并解決問題能力。本文著重探討獸醫傳染病學教學中理論教學與實驗課程之間的關系,以期為促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提供借鑒。

1 獸醫傳染病學理論教學改革

1.1 獸醫傳染病教學特點 眾所周知,獸醫傳染病學與獸醫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微生物學、寄生蟲學、免疫學、流行病學等學科關系密切。因此,在學習傳染病學之前必須對這些學科的相應知識有個基本了解。首先,對于教師要求其自身需全面深入掌握相關學科知識體系,能做到融會貫通更好,這樣更有利于傳染病相關知識點的講解,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準確掌握[1]。其次,獸醫傳染病學教材的排版依據不同種類病原感染導致的疾病而編寫,與其他教材存在明顯不同。最后,學習傳染病之前,學生應對基本的免疫學、病理學及微生物學知識有個初步了解[2],學生如不能提前掌握相關的知識點,將影響對授課內容的整體學習效果。因此,目前絕大多數高等院校普遍存在教學進程安排中先進行相關基礎學科教學,到大四再安排獸醫傳染病學教學;再者,獸醫傳染病教學以觀察和理解大量的臨床癥狀來識別疾病,并需要借助實驗室檢測方法輔助來確認病原體,通過大量感性認識其致病特征,最后建立起相應的動物疫病診斷與防控理論技術體系。因此,教師可在授課前布置相關學科預習任務,使學生了解相關知識點,進而在進行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對授課內容能夠更好地接受并理解,從而幫助學生準確掌握學習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1.2 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近年來,隨著科技發展與經濟條件逐步改善,在已對禽畜使用各類疫苗進行主動預防的基礎上,人們越來越重視生物安全對病原體的隔絕,從而使許多經典的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乃至徹底消失,因此許多青年教師對此類疾病缺少實體接觸,感性認識不強;學生課堂理論教學的方式主要是在幻燈片引導下,教師單純講授基本知識點,顯得較為枯燥空洞。雖然幻燈片教學中包含大量圖片或視頻信息,對學生感官認識具有很大幫助,但仍缺少動手環節,隨著時間推移,新鮮感減少,興趣下降;缺乏老師生動描述,課堂氣氛沉悶,影響總體教學效果。多數學生仍然停留于應試教育階段,為了順利通過考試,強行背誦相應知識點,考試通過后便將相關知識點迅速遺忘。進入實驗課程階段,大部分學生也是照葫蘆畫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其原理不甚明了。因此,教師可選擇多種形式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如采用研究性教學法,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通過學生查找資料、制作并講解PPT參與課堂教學過程,使學生充分融入課題,極大提高教學效果。由于獸醫學專業課程多,理論教學學時受限,因此教師授課時應結合教學大綱與臨床執業獸醫師考試大綱的要求,簡明扼要緊抓重點知識點,提高教學效果。

1.3 新時代獸醫傳染病教學應滿足新形勢需求 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新發傳染?。‥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的概念,即由新種或未知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傳染病,近年來引起地區性或國際性公共衛生問題的傳染病。從這個定義可以發現,新發傳染病不僅僅指引起人類感染的傳染病,也包含人畜共患病及動物性傳染病。新發傳染疾病具有以下特點:(1)新發傳染病的臨床癥狀多樣,對病原體、疾病潛伏期、臨床特征、治療藥物及疫苗等研究處于逐漸深入的過程中;(2)疾病暴發存在突發性和不確定性,往往在短時間內大范圍傳播;(3)經濟損失巨大,人力和社會資源等投入更多;(4)對于人畜共患性疾病,需隨時監測病原體的變異;(5)對新發傳染病缺乏了解,尚無有效的疫苗或治療方法等,因此及時的檢測及預防隔離是防止疾病傳播的基本手段[3-5]。

1.4 課程思政在教學過程中的合理運用 2016年底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提出要利用好課堂教學平臺,加強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此后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將政治思想融入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課程思政的重點在于挖掘不同專業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授課的同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提高思想政治覺悟與認同感。獸醫傳染病學課程思政把傳染病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結合起來,使學生的傳染病學專業知識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質得到共同提高。課程思政是立德樹人教學改革的重要形式,傳染病學課程中的思政改革是把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融入教學課堂,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有效地將2個學科融為一體,并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確保課堂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三觀”建設,幫助學生更好地樹立為人民服務信念,培養職業獸醫精神。

2 獸醫傳染病學實驗教學改革

獸醫傳染病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臨床課程,實驗教學是其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通過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相結合,使學生既掌握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同時又具備足夠的專業技能,理論聯系實際,才能解決生產實際中遇到的問題。而專業技能既包括臨床診斷,也包括血清學、病原學以及分子生物學等實驗室技術。2018年后執業獸醫師考試已經納入實踐技能考核內容,因此綜合評價和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水平是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此外,實驗課的學習對培養學生科研思維、動手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實驗學習過程中,學生直接與動物病原接觸,充分感官體會其相應典型癥狀,有助于學生對課題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建立對所學知識最直觀、最實用的感性認識,印象也最為深刻,提高學習效率。

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對傳染病存在畏懼心理,腦海中總浮現“這個病原會不會感染自己”的想法。因此,在實驗教學過程,對于常見傳染病的病原特征要進行重點介紹,使學生科學認識該病原,從而做到科學預防,打消學生的顧忌;同時,教師應做好突發情況備案,準備好緊急處理藥品及消毒物品。若出現意外接觸,應應用相關消毒知識進行科學的緊急阻斷,有助于學生消除緊張恐懼情緒,提高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

眾所周知,臨床科學思維的形成需要通過臨床實踐的不斷積累,但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獸醫傳染病學的教學與獸醫臨床聯系不足。目前,傳染病實驗課程一共就8個實驗,因此僅僅依靠課程實驗很難使學生的臨床思維和動手能力得到充分訓練。因此,要積極探索動物醫學專業的辦學模式,想方設法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參與獸醫臨床實習實踐。一些院校強制要求動物醫學專業學生必須去動物醫院見習半年以上,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接觸臨床病例的機會,并能夠使學生對相應病原體得到切身體會。此外,學生可通過參加動物生產過程以及傳染病疫情防控各環節,不斷提高感性認識,進而提高自身的臨床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將基礎理論知識同獸醫臨床實踐結合起來,進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3 結語

總之,獸醫傳染病學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都極強的專業性課程,要完成好獸醫傳染病學的教學工作既要求教師內外兼修、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同時也要優化教學技巧和方法,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更為重要的是,隨著社會科技發展速度加快,新的養殖模式不斷調整優化、新的病原發展變化及國家政策調整等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獸醫傳染病教學活動的開展[6]。因此,獸醫傳染病理論與實驗教學改革還需要不斷摸索,以期找到二者結合的完美平衡點。

參考文獻

[1]李蘊銣,張亦瑾,李洪杰,等.傳染病和其他學科交互教學在傳染病教學中的初步探討[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5,9(006):127-128.

[2]王興龍,楊增岐,黨如意,等.獸醫傳染病學實踐教學面臨的新的挑戰與改革實踐[J].畜牧與獸醫,2019,51(12):140-142.

[3]李梅,李亞萍,翟嵩,等.新發傳染病的教學應對策略[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9(3):346-348.

[4]關武祥,陳新文.新發和烈性傳染病的防控與生物安全[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6,31(004):423-431.

[5]Jones KE,Patel NG,Levy MA,et al. Global trends in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J].Nature,2008,451(7181):990-993.

[6]王書恩,謝盛勇,蔡芬奇,等.生物—社會—心理獸醫學及其發展趨向[J].獸醫導刊,2017(5):11-14.

(責編:徐世紅)

3454500338218

猜你喜歡
理論教學實驗教學
關于基礎教育階段實驗教學的幾點看法
電容器的實驗教學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數字信號處理課程改革與研究
和諧教學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
談外科學教學的幾點體會
幾何體在高中數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嵌入式系統課程“中斷、異常與事件”教學實踐及啟示
基于云計算的計算機實驗教學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