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前教育中常見的問題和解決對策

2022-03-11 08:04■文/楊
幸福家庭 2022年18期
關鍵詞:幼兒園幼兒過程

■文/楊 柳

在開展學前教育日常課程與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經常反思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結合生活實際與幼兒的性格特點,讓課程更加貼近幼兒的興趣愛好。同時,教師多對學前教育的常見問題進行梳理與規劃,豐富學前教育的教學形式,深入觀察幼兒多方面能力的發展情況,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入手,創新課程,能夠推動幼兒在動手能力、實踐操作、創新創造等多方面的發展和進步。此外,教師對學前教育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能夠增加課程與活動的多樣性,促使幼兒提高對學前課程、相關活動的興趣和參與度,調動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幼兒在吸收、掌握、利用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升華思維方式與拓展學習思路,從而培養幼兒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意識。

一、學前教育中的常見問題

隨著時代不斷更新,幼兒園、教師和家長越來越注重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但他們對幼兒個體能力的發展、智力發育等多個方面所存在的差異性和個性化方面的認知并不清楚。同時,教師也沒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沒有以培育幼兒良好性格為基準對學前教育教學課程進行改革,錯過了對幼兒性格、品質、思想等多方面的培育。此外,一些教師運用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模式比較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使幼兒的品質、性格等方面的發展緩慢。幼兒年紀小、專注力差,加上教師教學方式固化,使幼兒對課程內容不感興趣,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這阻礙了幼兒學習意識、思想品質等方面的發展。

二、解決學前教育中問題的策略

(一)提高學前教育教師的教學水平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學前教育教師作為幼兒學習生涯中的引導者和“領頭羊”,要學會進行自我優化、完善和提升,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所存在的形式化、僵硬化、固定化等多種不足之處,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以素質教育作為教學基準,對自身的專業素質與知識水平進行有效的提高。幼兒園也要定時組織教師培訓,不僅要重視教師專業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的培養,還要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素養進行考核。此外,教師應在課前做好備課工作,深入剖析課程的知識點,使課堂教學得以順利進行,并在課后進行反思、分析、總結和改進,以促使自身教學思維不斷更新與升級。同時,教師要學習不同的與學生互動的方式,例如,教師在幼兒園藝術美術課程的教學中,要學會先向幼兒介紹正方形、圓形等形狀的繪畫方式,讓幼兒嘗試進行操作,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了解幼兒對知識掌握的水平,以此為基礎,在互動中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引導。通過提高學前教育教師的教學水平,啟發教師在課程中以多樣的形式與幼兒互動,不僅能夠提高學前教育課程的豐富度,促進幼兒對學前教學課堂的向往和興趣的提高,還能促使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融入課程,進而提高幼兒的認知水平。

(二)在課程中融入游戲

幼兒正處于好奇心強、實踐欲望高、具有強烈的科學探索精神的年齡階段,在培養幼兒綜合能力的過程中,將游戲與幼兒園學前教育課程相結合,能夠滿足幼兒對知識的渴望,也能夠通過趣味化的課程,促使幼兒觀察、分析、思考技能的提高。教師可以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以性格培養作為教學目標,將游戲與學前教育課程進行有效的融合,使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科學意識,進而助推幼兒創新創造能力的有效提高。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進行“小木船”比賽,帶領幼兒制作小木船。在制作小木船的活動課程中,教師可以向幼兒普及木船漂浮在水里的原理,啟發幼兒根據科學原理選擇制作材料,讓幼兒在制作的過程中,對科學知識進行充分的思考和觀察,以推動幼兒發現力的作用,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將游戲與科學課程相融合,不僅能夠增加幼兒的科學知識儲備,也能夠促使幼兒在觀察、分析、總結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清晰的科學思維,促進幼兒創新創造意識的發展。同時,教師也要引導幼兒在課程中養成不懂就問、樂于幫助同伴的良好品質,啟發幼兒在提出疑問、解答疑問的過程中,完善自身語言體系,推動幼兒語言組織能力的全面發展,促使幼兒在多樣、豐富、趣味的學前教育課程中,逐漸迸發出知識探索欲望。

(三)創設紅色文化主題環境

教師要在學前教育課程的改革中將紅色文化與課堂相融合,帶領幼兒共同創設幼兒園的紅色文化主題環境,并引導幼兒做紅色文化主題環境的保護者和宣傳者,在紅色文化主題環境中鼓勵幼兒主動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先輩精神,推動幼兒人文素養、知識涵養、文化底蘊等多方面的成長。在教學中創設紅色文化主題環境,不僅能夠加深幼兒對紅色文化的認識,也能夠促使幼兒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感知先輩為國家所付出的心血與汗水,讓幼兒明白如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教師可以以此培養幼兒的愛國意識和愛國情懷,讓幼兒在紅色文化主題環境中,逐步提升綜合素質、文化底蘊、素質涵養。

(四)結合生活化的教學方式

教師作為幼兒探索知識的啟蒙老師,其教學方式將直接影響幼兒探索精神的形成和發展。許多知識都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教師在開展學前教育的教學課程時,要采取多樣化的課程模式,給予幼兒更多的實踐機會,幫助幼兒在學習課程的過程中搭建起良好的知識體系,提高幼兒探索知識的水平,為幼兒迎接小學生活提供更多動力。例如,教師在向幼兒科普科學知識的過程中,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增加科學知識的立體度、真實度,讓科學知識能夠更貼近幼兒的生活,讓幼兒感受到科學知識的多樣性、重要性和趣味性。教師可以在教室或者校園中找一處地方,讓幼兒利用花盆、廢棄的易拉罐等栽種大蒜、小蔥等,并讓幼兒觀察種子發芽的過程。這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幼兒的科學實踐水平,讓幼兒在實踐的過程中搭建起更加全面的科學知識體系,還能夠潛移默化地幫助幼兒孕育科學夢想,強化幼兒對知識的吸收能力與實踐能力,增強幼兒的求知欲,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發展。

(五)開展豐富的戶外活動

在開展學前教育課程的過程中,教師要以新時代的教學思維對教學活動進行升華,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的發展,并在活動中幫助幼兒提升自信心,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戶外活動,讓幼兒在與大自然的互動中抒發自己的情感、自由地表達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例如,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戶外活動時,可以讓幼兒觀察自然景觀,對幼兒提出“樹葉是什么形狀的”“花朵是什么顏色的”等問題,讓幼兒積極思考。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增強幼兒對學前教育活動的興趣,還能夠培養幼兒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對問題進行討論,鼓勵幼兒在交流的過程中大膽抒發自己的心理感受和見解,讓幼兒在收獲快樂的同時,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所見所得,提高人際交往能力。開展戶外活動能夠加強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幼兒之間的雙向交流與溝通,激發幼兒的表達欲望,讓幼兒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能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并自由抒發情感。此外,戶外活動的開展也能夠讓幼兒在觀察、分析、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合作意識,讓幼兒在幼兒園生活中感受到世界的真誠與溫暖,這有利于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

(六)在課程中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

幼兒正處于多方面能力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但他們由于年齡較小、自控能力較弱,無法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他們對于專注力還沒有明確的意識與清晰的概念,對外界新鮮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因此,幼兒園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采用多樣的、豐富的提問方式進行提問,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能集中注意力去認真傾聽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游戲是幼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能充分帶動幼兒智力發展與思維擴張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組織幼兒完成游戲任務,并在游戲中向幼兒進行提問,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例如,教師可以先向幼兒普及一些常識,并根據抽簽的方式,讓幼兒回答問題,游戲結束時,答對題數最多的幼兒可以得到相應的獎勵。問題與游戲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幼兒園的教學活動變得更具生動性和趣味性,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有助于幼兒養成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此外,教師通過趣味性的提問,能夠讓幼兒對知識記憶得更加深刻、理解得更加全面,這有利于幼兒的記憶能力的發展。教師也可以在學前教育課程中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結合科學、體育等多種需要動手和動腦的教學課程,在幼兒探索與挖掘知識的過程中,向幼兒提問,推動幼兒在實踐中進行思考,促進幼兒思維發展。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一些簡單的科學實驗,如讓幼兒拿起一把尺子在棉制衣服上摩擦,然后將尺子懸空放于距離碎紙屑1~2厘米的上方,引導幼兒觀察實驗現象,并向幼兒提出“觀察到了什么現象”“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等問題,讓幼兒在實驗中進行思考、觀察和探尋真相,在實踐與交流中拓展思維。

綜上所述,幼兒園教師要適時地對教學活動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反思和改進,為幼兒創建良好學前教育環境,激發幼兒對學前教育課程的學習興趣,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幼兒園幼兒過程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
我愛幼兒園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歡樂的幼兒園
描寫具體 再現過程
臨終是個怎樣的過程
愛“上”幼兒園
讓幼兒的每一天充滿陽光——論幼兒自信心的建立和培養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最大的是哪些,為什么?
圓滿的過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