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學習心理問題與班級管理對策

2022-03-11 08:04念軍鋒
幸福家庭 2022年18期
關鍵詞:班級班主任家長

■文/念軍鋒

根據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目標指引,在班級教育引導中,讓學生學會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這也是踐行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在應對學生學習心理問題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圍繞學生的學習動機、情感和內在需求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加強班級管理工作和心理教育的深度結合。教師需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心理狀態,在情感教育中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教育培養,促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心態。

一、班級管理的注意事項

在以往的教育管理中,部分班主任的班級管理主要通過學習條例、學習要求強制學生學習,但是卻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增添了許多額外的學習負擔,導致學生的心理壓力無法得到有效的釋放和疏導,容易產生學習疲勞、厭學等心理問題。對此,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摒棄刻板的教條化管理,實現班級管理模式的創新,立足于學生的真實狀態,科學處理學生的心理問題、學習問題和行為問題。對于學生的學習心理問題,班主任要注重學生的發展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調整學習心態、學習方法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心理。同時,班主任要開展賞識教育,針對學生的發展和進步給予肯定和認同,在班級管理中對學生實施綜合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品質和自主管理能力。

二、初中生常見的學習心理問題

(一)學習焦慮

傳統教育觀念常常將學習成績和未來發展捆綁起來,在教師和家長的高標準、嚴要求下,學生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雖說適當的競爭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但過大的學習壓力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學習焦慮。每到考試階段,部分學生經常會出現心慌、緊張等情緒,擔心無法達到教師和家長的要求。而在學習過程中,由于課業壓力和學習負擔的影響,部分學生容易出現記憶力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從而加劇了自身的學習焦慮問題。

(二)學習效率低

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缺少科學的學習方法,往往采取多學多練的策略,雖然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學習成效一直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面對這樣的情況,部分學生容易產生挫敗感和消極認知。在負面情緒的影響下,部分學生認為即使認真學習也難以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從而選擇放棄學習。

(三)厭學

厭學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嚴重的學習心理問題,指的是學生對學習失去了參與興趣,排斥相應的學習活動,甚至對學習產生恐懼和厭惡。部分學生只是在被動地學習,一看到書就反感,一進學校就開始恐懼和害怕。部分學生對學習缺乏強烈的內在動機和信心,從而出現了諸多的學習行為問題,產生了厭學的心理。

三、初中生學習心理問題的成因

學生學習心理問題的出現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首先,社會因素。由于過早地接觸社會上的多元文化,且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部分學生更向往外界的自由環境,不喜枯燥乏味的知識學習,從而產生了厭學的心理。其次,家庭因素。部分家長將自己的人生期望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卻忽略了孩子的實際情況,給孩子帶來了較大的學習壓力,導致他們容易產生厭學心理。再次,學校因素。在教育功利化的影響下,部分學校關注的是升學率,部分班主任和教師在意的是學生的成績。這種學習壓力最后全都施加到了學生身上,繁重的作業練習和學習任務,讓學生的學習和考試焦慮變得更加嚴重。最后,學生自己的原因。外界環境的壓力和影響,加劇了學生的消極情緒。但更主要的問題在于部分學生對學習和自我認知存在偏差,容易由于學習情況不理想而產生自卑心理。在考試失利、學習打擊、進步緩慢等問題的影響下,部分學生索性放棄了學習。

四、初中生學習心理問題的班級管理對策

(一)家校一體,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

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學校需要加強與家庭的合作交流,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班主任要定期和家長開展溝通交流,對學生展開家訪,與家長分享科學的教育知識,幫助家長建立正確的家庭教育模式,促使家長詳細地了解孩子的學習動態,和孩子一起制定科學的學習方案。通過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心態。班主任和家長應關心孩子的身心發展變化,肯定和認同孩子的發展進步,消除外界負面評價的影響,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獲得積極的心理認知和學習體驗。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加強和家長的深度合作,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

(二)心理輔導,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心理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實現心理教育和班主任工作的有效結合,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輔導。班主任要在家訪、電聯的基礎上,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全面把握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水平、認知能力等。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可以開展關于心理健康知識的班會活動,帶領學生開展自我心理診療和歸因,讓學生在面對學習問題時學會自我分析和反思,清楚地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能夠自主調節學習壓力。班主任應根據學生的個人檔案,對部分學生予以重點關注。對于有學習心理問題和學習障礙的學生,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供有針對性的教育指導。比如,對于受到學習焦慮影響的學生,教師應了解學生的焦慮,帶領學生探究產生焦慮的原因,為學生講解相關心理知識,指導學生調節自身的心理狀態。教師將心理輔導滲透到班級管理工作中,可以預防、干預和矯正學生的學習心理問題,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心理。

(三)綜合教育,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與各科教師有效聯合,加強對學生的綜合教育。班主任不僅需要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還需要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班主任在教育管理的實施環節中,應加強和各科教師的主題研討交流,通過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和多角度思辨,制定科學合理的教育管理模式。班主任需要聯合各科教師,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落實對學生的綜合教育。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過程中,各科教師可以根據學科特色,選擇趣味探究、實驗交流等活動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而在教學方法的指導中,各科教師可以講授預習、聽課、復習的方法,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班主任需要與各科教師展開高效合作,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分層管理,發展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下,班主任和學生的關系較為緊張,學生很難對班主任敞開心扉。對此,班主任應避免強制性的說教式管理,可以促使學生開展分層管理。班主任可以將學習委員、紀律委員和衛生委員作為核心,讓他們分管各個小組長,再由組長管理組員,實現學生的自主管理。例如,針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問題,班主任可以根據學生的個人檔案,圍繞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興趣愛好,科學合理地劃分小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可以將衛生工作、紀律工作和學習工作的要求告知各個班委,并由班委和組長制定科學的學習實施方案、衛生工作分配方案和紀律要求,而后通過組長和組員的互助合作,共同完成相應的管理要求。在實施小組分層管理的情況下,班主任還可以適當加強小組之間的競爭,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比如,班主任可以設置學習競賽活動,讓小組成員在自主探究學習的基礎上,加強和其他小組的溝通交流和互助合作,共同完成對應的學習目標,以發展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五)評價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班級管理的實施環節,班主任需要做好對學生的評價指導,幫助學生及時認識到自身在學習和生活中的不足。在評價階段,班主任可以構建綜合評價體系,通過學生自評和互評,讓學生開展實時評價,及時了解自己的不足并改進。同時,教師和家長要積極實施賞識教育,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等進行積極評價,立足于學生渴望得到認同和肯定的心理特性,以積極的引導代替消極的評價,從而優化學生的行為模式。在教育指導中,班主任可以從生活和學習等多個方面入手,為學生的發展指明方向,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圍繞學生的學習心理問題,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引導,可以實現對學生的綜合培養。班主任要通過深入剖析學生的學習心理問題,制定科學合理的班級管理方案,減輕學習壓力、學習挫敗感等對學生的消極影響,使學生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學習活動,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猜你喜歡
班級班主任家長
如何做好一個班主任
班級“四小怪”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如何構建和諧班級
夸夸我的班主任
我心中的好家長
班主任
不稱心的新班級
家長請吃藥Ⅱ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