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園合作加強幼兒情商教育

2022-03-11 08:04■文/嚴
幸福家庭 2022年18期
關鍵詞:情商幼兒園情感

■文/嚴 偉

心理學家表明,3~4歲是幼兒情商發展的關鍵期。在關鍵期對幼兒進行情商教育,能給幼兒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快樂和自信,有利于幼兒的成長和發展。情商的高低會對幼兒社交產生極大影響,幼兒階段是情商發展的初始階段,在幼兒園教育中加強情商教育,可為幼兒情商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筆者通過不斷調查、走訪、實踐和研究,對如何通過家園合作更好地培養幼兒的情商有了很多新的認識?;诖?,本文立足于幼兒情商教育的特點,分析幼兒情商教育的原則,提出幼兒情商教育的對策,以期為幼兒情商教育質量的提高提供參考。

一、幼兒情商培養的意義

情商是情緒智力商數的簡稱,由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于1990年首次提出。情商是一種能力,主要體現在情緒管理、情緒認知、樂觀精神與抗壓能力方面。情商高的人相信,即便遇到再困難的事情,總有辦法解決。情商與智商存在較大區別,它并非與生俱來,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智商是決定一個人能否成才的重要因素,而情商則是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前提條件。

在幼兒園教育中加強對幼兒情商的培養,對幼兒未來的成長與發展有重要意義。研究表明,嬰幼兒時期是情商形成的重要時期。情商的培養對幼兒的發展有著一定的作用,不僅能促進幼兒正視困難、面對現實、控制情緒、解決困難的堅強意志的形成,還能培養幼兒獨立、誠實、正直、富有同情心、尊敬他人的良好品質,使幼兒永遠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二、幼兒情商教育的特點

(一)協同性

在幼兒情商教育中,家園協作是非常重要的。家園同步培養幼兒的自我認知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是幼兒情商教育中最現實、最急迫的目標。家長要針對幼兒特點,為幼兒制定具體的情商發展目標,加強與幼兒園的交流,更科學、系統地培養幼兒的情商。

(二)反復性

學齡前幼兒的接受力、理解力都不是很強,他們的情緒、情感、行為等都會反復變化。因此,情商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和家長在往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地去引導和教育幼兒,讓這些好的行為變成幼兒的一種習慣。

(三)不穩定性

學前幼兒的情感是不穩定的,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學前初期幼兒的情感很強烈、不穩定、易變、易沖動,常常表現為喜怒無常。例如,三歲孩子的玩具被別人拿走了,他會馬上哭,甚至還會躺在地上打滾,但是媽媽拿糖來,說聲“乖乖,快起來吃糖”,他會馬上破涕為笑。四五歲的孩子可以控制一些情感,如打針時可以忍痛不哭。六七歲的孩子可以控制一些情感的外部表現,如自己跌倒了可以不喊叫,也不隨便哭鬧和發脾氣。學前晚期的幼兒會產生高級的社會性情感,如理智感、審美感、道德感等。在理智感方面具體表現為喜歡玩棋類游戲、喜歡聽故事,好奇、好問且有很強的求知欲,有深入認識客觀事物的興趣;在審美感方面具體表現為喜歡色彩鮮艷的東西;在道德感方面具體表現為能對是非好壞作出評價,如在看電影時,最喜歡問這是好人還是壞人,會表達對英雄模范人物的喜歡及對壞人的憎恨。

三、情商教育的原則

(一)整合性原則

智商與情商密切結合,共同奠定兒童快樂成長和美好未來的基石。在幼兒教育中,教師和家長應以綜合培養為主,不能從智商教育的極端走向情商教育的極端,教育過程要形象化、故事化。

(二)綜合性原則

情商教育的主要內容是情緒、情感。無論是自我情緒的感知、表達、調控,還是自己與他人情感關系的維系,都需要幼兒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和社會關系認知能力。幼兒不能用語言熟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就無法調控自我的情緒。因此,教師要從音樂、語言、思維等各個層面對幼兒進行綜合性培養。

(三)示范性原則

“身正為范”“身教重于嚴教”等名言,都說明了榜樣的力量。家長和教師要注意自身素養對幼兒情商發展的影響。幼兒會把教師和家長當成自己的偶像,去崇拜和模仿他們。

四、情商教育的對策

(一)家長使家庭情商教育變得有趣

為幼兒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是家長的責任,在培養幼兒情商的過程中,家長要通過多樣的方法來滿足幼兒的身心發育需求,提升情商教育的趣味性。例如,家長可以采用游戲激趣法對幼兒進行情商教育,游戲能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提高情商。家長也可以采用說服教育法對幼兒進行情商教育,說服教育法是指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來提高幼兒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形成正確觀點。說服教育法強調正面教育,家長采用這種教育方法時要注意講明道理、以理服人。家長也可以采用激勵評價法對幼兒進行情商教育,家長對幼兒的評價,會對幼兒產生直接影響。若家長只是批評幼兒而極少表揚幼兒,會打擊幼兒的自信心。家長也可以采用心理暗示法對幼兒進行情商教育,心理暗示法指用積極暗示的方法培養幼兒的情商。家長也可以采用家規保障法對幼兒進行情商教育,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長要對幼兒嚴格要求,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讓幼兒從小就形成規則意識。家長還可以采用榜樣示范法對幼兒進行情商教育,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和作用,家長要以自己良好的個性和行為來影響幼兒。

(二)幼兒園教師合理利用主題節日進行情商教育

節日中蘊涵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幼兒園可以以家園互動為載體,整合家庭、社會資源,使節日活動成為培養幼兒文明禮貌、尊敬長輩、富于愛心、互相幫助、熱愛勞動等良好品質的實踐契機。各種節日都有不同的意義,教師應深入淺出地向幼兒介紹主要節日的名稱和內涵。例如,在母親節,教師可以讓幼兒通過繪畫或語言的形式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情感,鼓勵幼兒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幫媽媽洗襪子、拿拖鞋,自己收拾玩具等。教師要合理利用節日對幼兒進行情商教育,讓幼兒養成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去關心他人的習慣。

(三)家園合作是培養幼兒情商的溫床

幼兒在園中接受的教育往往需要在家庭中得以延伸和發展。幼兒在幼兒園接受的觀念或者學到的行為規范,如果得不到家長的認可或支持,就很難養成習慣。幼兒園可以多舉行一些親子活動,并邀請家長參與,親子活動可以促進家長與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只有家長關注幼兒的情感需求,幼兒的情感需求得到滿足,幼兒才會信任周圍的人和事物,并積極地探索外面的世界。幼兒的情緒表達得到肯定,他們的情緒表達能力才會進一步發展。幼兒園還可以通過講座的形式向家長普及幼兒情商教育的重要性和具體方法。很多家長只重視幼兒的智力發展,忽視了幼兒情商的發展;也有部分家長知道情商的重要性,但急于求成,在對幼兒進行情商教育時走入了誤區。講座可以讓家長通過互動,尋找有效培養孩子情商的方法。幼兒園和家長還可以通過“家庭互助苑”的形式對幼兒進行情商教育。幼兒通過“家庭互助苑”可以與伙伴有更多的交流機會,還能與許多大人溝通交流。在“家庭互助苑”中,家長間的互助為幼兒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幼兒間的互助讓幼兒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親子間的互助增進了家長和幼兒的親情。幼兒園還可以利用反饋表的形式加強家園之間的溝通,將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以反饋表的形式告知家長,讓家長知道幼兒的發展情況。家長也可以在反饋表中向教師反饋幼兒在家的表現,通過這樣相互的反饋,家長和教師的教育方式能達成一致。成人的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幼兒的成長,教師和家長是幼兒接觸最多的成人。因此,教師和家長應加強合作,加強培養幼兒情商的意識,用自己的行動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使幼兒的情商得到更好的發展。

(四)開發游戲資源,在玩中培養情商

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課程,而角色游戲能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和情緒情感的表達能力。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想象,創造性地模仿現實生活的活動,它為幼兒提供了模仿、再現人與人的關系的機會,為幼兒良好社會交往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礎。因此,幼兒園和家長要開發游戲資源,利用角色游戲再現社會生活中的人際交往場景,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獲得社會交往的能力,提高情商。

(五)家園達成共識,更新教育觀念和提升自身情商

幼兒園與家庭是幼兒情商培養的搖籃,教師作為教育者應加強與家長的聯系,獲取其支持,引導家長重視幼兒情商的培養,并調動其參與的積極性,使其與幼兒園達成統一共識。同時,家長和教師應通過各種方式加強自身的情感訓練,以樂觀積極的情緒面對生活、面對幼兒,為幼兒樹立榜樣。教師應充分利用家長會等途徑向家長宣傳情商教育的重要性,激發家長合作的積極性,幫助家長從認知自身的情商入手,引導家長運用各種方式提高自身情商的識別管理能力,樹立正確的情商教育觀念。

綜上所述,情商和智商同等重要,不能因為注重一者而放棄了另一者。家長和教師在重視幼兒技能知識方面教育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幼兒友好合作、積極進取等多方面的情感,讓幼兒得到全面發展。家長和教師是幼兒的鏡子,他們的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幼兒的成長。成人自身應該加強情商培養的意識,提高自己的情商,并讓幼兒的情商得到更好發展。幼兒情商教育需要把情商培養作為一個長期工程,把情商教育和具體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幼兒園應該強化情商教育的責任意識,為幼兒提供良好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教師應該以積極、樂觀、友愛的形象面對幼兒,平等地對待每個幼兒,通過多種形式培養幼兒的良好品質。

猜你喜歡
情商幼兒園情感
你過得不好,是因為“假情商”太高
低情商的6個原因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我愛幼兒園
歡樂的幼兒園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愛“上”幼兒園
二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