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培養視角下小學語文高效閱讀策略

2022-03-11 08:04朱立萍
幸福家庭 2022年18期
關鍵詞:精衛閱讀教學素養

■文/朱立萍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教師立足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需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的,合理構建教學目標。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將核心素養的培養融入閱讀教學是落實新課標要求的重要手段。本文探究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高效閱讀策略,旨在更好地將核心素養的培養融入閱讀教學,切實提高教學效率。

一、借助合適素材,增強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學生理解中國文化,對漢語的生命力具有堅定的自信。對此,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素材,讓學生認識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

(一)借助鏈接素材,積極引入革命素材

革命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化自信素養的培養中,增強學生對革命文化的認同感是十分必要的。課后閱讀鏈接是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不僅能更好地輔助學生理解所學篇目,引導學生了解故事背景和革命英雄,還能有效增強學生對革命文化的認 同感。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借助鏈接素材,更好地引入與革命文化相關的內容。

例如,在《梅蘭芳蓄須》這一課的教學中,學生需要充分了解梅蘭芳的愛國品質。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對比的方式閱讀《梅蘭芳蓄須》和課后閱讀鏈接中的《難忘的一課》。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向學生發放對比表格,讓學生回答“人物的愛國品質表現在哪些方面”等問題,從而使學生充分了解兩篇文章的異同。這樣能夠更好地讓學生了解相關人物的愛國品質,對于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線上渠道,合理展現傳統文化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傳統文化,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是教師需要落實的關鍵任務。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詩歌和文言文等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有效凸顯了傳統文化的重要地位。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師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素材展現方式,相比過去的素材展現方式,運用信息技術能有效提高導入素材對學生的吸引力,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學習,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有著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宿新市徐公店》(其二)、《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清平樂·村居》三首詩詞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帶領學生朗誦這三首詩詞。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呈現相應的朗誦視頻,這樣不僅能有效地讓學生了解詩詞的斷句和重音,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由此可見,通過線上渠道,教師可以更好地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深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的了解,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二、結合多種活動,培養語言應用能力

(一)開展情境表演活動,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有效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而口語能力是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科教學更加重視知識應用的背景下,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越來越重要。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能否為學生創設展現自己口語能力的平臺就顯得非常關鍵。在如今的教學中,活動化課堂的理念深入人心,而情境表演活動則是課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情境表演活動,教師不僅能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口語交際能力。

例如,在《小英雄雨來(節選)》這一課的教學中,在教學完基本內容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情境表演活動,學生則需要分別扮演雨來、爸爸、媽媽等角色。當然,在時間不足的情況下,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選擇文中的某一部分進行表演。而在表演結束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投票,選出自己認為最好的作品。教師通過這樣的情境表演活動,在閱讀教學中為學生創設了展現自己口語表達能力的平臺,對于有效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二)開展仿寫活動,培養書面表達能力

寫作活動的難度一直是培養學生語言應用素養的重要影響因素。以讀促寫是當下重要的教學理念,通過閱讀與寫作的有效結合,教師能有效引導學生將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寫作活動,從而降低寫作活動的難度。仿寫作為連接閱讀與寫作的橋梁,在以讀促寫的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開展仿寫活動,有效落實以讀促寫的理念。

例如,在《記金華的雙龍洞》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引導學生開展仿寫活動。第一,模仿文章的整體結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厘清作者游雙龍洞的路線,并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旅游經歷,寫下自己的游覽路線。第二,仿寫文章中的句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將自己認為較好的句子標注出來,并將自己仿寫的句子寫在旁邊。在賞析和探究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選出學生代表,朗讀自己仿寫的句子。教師通過這樣的仿寫活動,可以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對于全面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有著積極的意義。

三、開展探究學習,全面培養思維能力

(一)提出遞進問題,培養學生邏輯思維

邏輯思維是思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如今的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的探究式教學逐漸被推廣,問題情境的創設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相當大的影響。通過設計遞進式的問題,教師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還能合理控制問題探究的難度,對于落實減負提質的理念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結合遞進式問題構建學習任務群,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

例如,在《精衛填?!愤@一課的教學中,學生需要充分了解精衛的形象。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提出“精衛是怎樣銜樹枝、石子填東海的呢?”“精衛會遇到哪些困難?面對這些困難,精衛是如何做的呢?”等問題,讓學生總結精衛的行為,再提出“精衛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這一問題。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問題探究的難度,也讓學生逐步總結出精衛的形象,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

(二)創設開放情境,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在如今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成為創新型人才是教師需要達成的重要目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以合適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在過去的課堂上,教師提出的問題往往有著既定的答案,學生沒有辦法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的創造力也不能得到有效培養。而開放式問題沒有既定的回答方式與處理流程,能更好地將解決問題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有利于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思考并表達自己的觀點。

例如,在《普羅米修斯》這一課的教學中,在學生了解了故事中的人物后,教師可以提出開放式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你認為普羅米修斯的做法對嗎?如果你要完成與普羅米修斯一樣的任務,你會怎么做呢?結合你對希臘神話的了解,說說你的看法吧?!痹诮鉀Q這一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有理,教師就需要對學生予以肯定。教師通過提出沒有固定答案的開放性問題,可以有效拓寬學生的思路,提升學生思維的活躍程度,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采取合適方法,培養審美創造素養

(一)注重語句積累,培養審美感知能力

在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中,讓學生具備足夠的審美感知能力是相當關鍵的,這需要學生在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有效地發現美、記錄美。在閱讀活動中,教師能否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語言文字之美也非常重要。語句積累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活動,通過摘抄、朗讀、仿寫等活動,教師能有效地讓學生認識語言文字之美,對學生審美感知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布置摘抄優美語句的作業。其中,所摘抄的句子可以來源于教材中的文章,也可以來源于課外閱讀的書籍。在每次上課之前,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花費一定的時間朗讀自己摘抄的語句。這樣一來,通過優美語句的積累與朗讀,教師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發現美和欣賞美的能力,切實培養學生的審美創造素養。

(二)落實成果評價,培養審美創造能力

在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充分認識美,還需要讓學生應用語言文字知識創造美。但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過于重視記憶,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審美創造能力的發展。對此,教師需要積極轉變評價的方式,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在審美創造能力的培養過程中,重視對學生審美創造成果的評價,以有效提高學生對審美創造能力的重視程度,切實將美育與語文教學相結合。

總而言之,在如今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每位教師都需要完成的任務。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更新教學方法,做好教學素材和方法的選擇,從而更好地將核心素養培養目標融入日常的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猜你喜歡
精衛閱讀教學素養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精衛填海
精衛的煩惱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撕名牌”大戰
精衛鳴,歌東海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