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下礦山環境保護及治理分析

2022-03-12 14:48靳嘉雯
世界有色金屬 2022年23期
關鍵詞:環境治理礦產資源礦山

靳嘉雯

(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寧夏總隊,寧夏 銀川 750000)

礦山開采主要包括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兩種類型,結合開采實踐可以發現,無論是哪種開采方式,都會對環境造成長期性的影響。具體而言,礦山開采主要包括三個階段:施工期、運營期、退役期。所以礦山開采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也是持續性的。比如:進行露天開采時,開采區的內部地形隨著采掘深度的增大而發生改變;而在地下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地表塌陷,進而造成較大范圍的植被損害。礦山的環境保護與治理問題是礦產生產實踐中的一個熱點問題。如何減少礦山開采對生態環境的損害,及時恢復植被,防止出現二次環境問題,已成為社會和科研單位關注的焦點,也是國民經濟能否繼續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1 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下礦山環境保護及治理的意義

1.1 有利于礦山開采企業完成轉型

在新的經濟發展背景下,我國提出了生態文明的概念,即企業在實現自身利益的前提下,還要做好環保工程。在我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礦產資源的重要性不可替代,由于礦業開發的目標是世界市場,所以行業競爭也日趨激烈。在經濟新常態下,傳統的礦業總體上已經步入了下坡的趨勢,所以也需要及時改革和轉型,不僅要關注經濟效益,還要融入生態文明的理念和目標,同時企業還需要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改革。礦產資源生產,特別是傳統的礦產,所面臨的新資源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所以它的市場份額也在不斷下降,價格在不斷降低,對企業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必須進行改革和升級。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礦山的環境問題也逐漸成為社會的熱點話題,如果開采企業沒有做好環境的保護和治理,那么企業形象勢必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加強礦山環境的保護和治理,也是助力礦山開采企業完成轉型的重要渠道。

1.2 有利于經濟轉型和生態文明建設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轉型,生態文明思想已經深入人心,改革也刻不容緩。我國能源結構調整必須加大對高耗能、高污染等傳統工業的管理力度。目前,我國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礦山生態環境政策體系。在生態文明背景下,礦山環境的保護和管理,也推動了《礦山保護法》和《環境保護法》的發展,但同時也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因此在新的發展階段,不斷完善礦山環境保護和治理的法律法規,強化有關部門的管理,對于整個行業以及國家經濟轉型,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符合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

2 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下礦山環境保護及治理面臨的問題

在礦山的開采過程中,不僅會耗費大量的能源,同時也會形成大量的污染物,比如:形成的廢氣、廢水以及固體垃圾等,都會對礦山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尤其在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的背景下,各種能源的耗費也越來越多,礦山環境問題更加突出。

在過去的十多年里,我國的礦山管理法規體系逐步健全,無論是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還是環境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規,都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經過實踐的檢驗也獲得了一定的成果。近年來,我國由政府撥款以及企業投資的礦山環境工程也越來越多,比如:示范工程、綠色礦山等,都得到了進一步的建設。由此也可以發現,礦業生態環境治理與資源開發利用是礦業發展、管理和改革的重點。

但是,由于資源需求的不斷增加,目前我國礦產資源的開采所帶來的環境問題仍然十分嚴重,資源與環境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我國的能源消耗量過大,即使近年來礦山開采企業的環保意識得到了加強,環境破壞并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與此同時,礦山開采過程中所爆發的事故也是層出不窮,這些事故與社會問題交織在一起,都對行業的發展形成嚴重的阻礙。由此可見,礦山開采與人們的生活以及社會的生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一旦生態環境遭受到破壞,那么也會對土地、林木、養殖、河流、水源等資源造成很大的危害。

礦產資源生產模式、能源結構調整等問題具有十分復雜的特點,加上資源供需矛盾的長期性,使得礦山開采的環境保護和治理更有實踐價值。

長期以來,我國在粗放的生產方式和不平衡的經濟結構下,以對環境資源的過度消耗為代價,使很多產業無法得以持續、迅速地發展。新中國建立后發展到今天,我國的GDP已經達到建國初期的十倍有余。但同時因為礦產資源被大量開采,消耗量也大幅攀升,高達建國初期的40余倍。然而我國的能源利用率僅僅達到33個百分點,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具有很大的差距,低于10%左右。再看單位產出的能耗這項指標,目前尚未達到世界的平均水平,距離發達國家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也正是由于我國在多年的發展中,清潔能源沒有得以廣泛的使用。

3 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下礦山環境保護及治理存在的問題

結合我國當前的礦山環境保護及治理現狀可以發現,從生態文明建設環境的視角進行切入,其主要存在如下幾方面的問題:

第一,我國現有的環保法律法規存在著嚴重的滯后現象,既沒有反映出礦業產業鏈的整合特征,也沒有結合礦山開采過程的實際問題,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一些政策法規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所以無論是資源的使用還是環境的保護和治理,也都呈現出明顯的主觀性和隨意性,導致管理效果難以達到預期的水平。比如:當前礦山環境保護和治理的法律法規,多是圍繞保護區禁止勘察和開采等相關的內容而構建的,但是卻忽視了礦業權主體退出規制的建設。所以在礦業權的管理實踐中,也經常出現內容重復或者交叉管理的現象。這既加重了企業的負擔,又降低了管理效率。

第二,礦山的環境問題牽扯到各個方面,而礦山的環保和治理工作還沒有得到廣泛的關注,有關部門之間缺乏協調配合,政府、企業、社會還沒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社會責任執行和監督機制。

第三,以GDP為導向的政績評價體系,導致地方政府過分追求經濟指標,無視資源、技術、資金、環保等條件,大量的“兩高一資”項目在未經批準的情況下擅自開工,他們幾乎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如何提升經濟效益方面,根本沒有予以礦山環境保護和治理足夠的重視。

第四,當前的礦業資源經營模式也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呈現出封閉性的特征,無法與全球和社會化的礦業經濟模式接軌,所以礦山環境保護制度的策略構建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也正是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當前我國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的效果很難達到預期水平,環境工程具有明顯的表面化特征。

4 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下礦山環境保護及治理的具體措施

現代社會倡導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方針,所以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必須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的保護工作,從而實現循環經濟和綠色礦業的發展目標,以替代傳統的高耗能和破壞生態的發展模式。有關的生態管理人員必須從管理的視角進行切入,來完善和推動相關環境治理措施的升級和完善。健全的環境監測管理體系,可以監控礦產資源的實際采掘狀況,并且還可以對環境污染的情況形成全面的監測,進而根據具體的污染問題采取針對性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在實際的管理和維護中,礦山的開采可以改變方向,使區域經濟得到全面的改善,從而使地方的經濟和生態得以平衡發展。

4.1 建立健全礦山環境保護及治理的法律法規

隨著礦業社會化、上下游產業一體化、分工專業化的發展趨勢,礦產資源的建設與開發工作與生態建設、環境保護也緊密結合起來。礦山環境應該從“礦區生態環境”這一概念出發,進而剖析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有關的環境問題?!兜V產資源法》的修改,必須堅持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對與礦產資源的開發、管理、處罰等關系緊密的環境保護、治理和處罰措施進行明確的規定,強化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從而在實現節能目標的同時,還能保證環境得到有效的保護。與此同時,還要積極借鑒《物權法》的公平的理念,在礦業區準入、退出等環節,制定相應的補償機制。只有如此,才能讓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受到足夠的保護,比如在勘察和礦山開采環節,都能以標準化的制度對其進行約束。此外,還需要重點圍繞礦山開采對環境的影響評價以及環境治理等工作方案體系進行構建,強化行政審批后的日常監督。

4.2 根據區域性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達到保護和合理使用資源的目的

運用現代的經濟、法律、行政手段,依據區域內的不同自然條件,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以達到保護和合理使用資源的目的。如果是較差的生態環境,可以通過優惠政策,通過差別化的方式,確保在開采的過程中,按照綠色的標準進行開采,從而不斷地提高開采的效率,達到節能和減少排放的目的。在建立機制的過程中,要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合理利用資源,實現礦產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目的。此外,還要推動安全生產的和諧發展,營造更加有利的礦山環境。

4.3 強化社會監督,對礦產資源開發進行全過程監管

礦產資源在實際生產中,要對那些只注意經濟效益而忽視環境盲目采掘的群體,實行終身追責。在實施環境治理和保護的過程中,要堅持“陽光行政”的原則,持續強化社會監督,全面監管礦產資源開發的全過程,使管理體系更加規范化和科學化。

4.4 推進礦產資源有償利用體制改革

礦產資源的有償利用體制改革,需要做到以市場為中心,對環境、資源、稅收等項目進行綜合調整,進而構建一個既能體現資源稀缺程度、市場供求關系、環境治理成本的定價機制,又能使生態恢復補償與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得到合理的補償,從而實現資源的節約和集約利用。同時,為緩解我國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負擔,也需要從經濟體制和發展原則的角度進行改革,盡快建立起一個穩定的全球礦產資源供給系統。

4.5 構建完善的環境治理技術標準和技術規范

根據我國當前的環境治理技術標準和規范,應充分發揮環保部門的作用,并在技術管理中不斷創新。要根據實際情況,對礦區的實際環境進行恢復,不斷升級和完善技術標準,改變有關部門在治理問題上的任意性,強化環境治理的客觀性和標準性,提升治理效果。

4.6 取代傳統的管理方式,加強執法力度

在礦產資源的開發和環境保護中,應建立各種污染控制機制,并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對傳統的治理方式進行改革。在礦山環境治理中,應建立與現實相適應的分級管理體系,并在實踐中對其進行科學評價,并及時向社會發布相關的信息。加強對環境的監測和管理,以獲取有關的環境數據和信息。

在對礦山的實際環境質量進行評估時,必須將重點予以全面的落實,從而全面檢查出現的環境問題并采取措施進行及時的修復,以確保其符合有關的標準和要求。

4.7 健全計劃執行的管理體系

實行一體化管理,政府要把環保規劃列為首要工作,把礦山的環保工作納入總體規劃,并建立健全責任體系。所以作為政府部門,也要制定地方的環境治理計劃和目標。在進行環保管理的過程中,應建立健全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機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對環境進行評價,以確保對整個項目的總體規劃起到相應的指導價值。

實行比較完備的監察體系和管理體系,把工作流程和職責細化,使工作效率持續提升,強化執法監督,強化實地巡查,確保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4.8 持續增強公眾的參與,提升公眾的環保意識

要想保證礦山環境得到有效的優化,就必須要讓大眾形成足夠的環保意識,當大眾對礦山環境保護和治理形成足夠認同感之時,才能對礦山開采過程中的環境問題進行有效的監督。所以,有必要對大眾進行相關的知識培訓,比如可以通過經典的案例進行環境科普,讓大眾對礦山環境問題予以更高的關注。也可以向社區居民宣傳有關的法律和環境保護知識,以保證大眾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權利和義務。還可以建立監督和舉報的渠道,為公民提供更多的參與平臺,以多種方式使公眾積極參與,讓礦山環境的保護和治理工作接受民意,接受群眾的監督,在環境管理工作中要做到民主決策。在倡導的過程中,可以制定有關規范,讓廣大市民和礦工對自身在礦山生態文明建設中的職責形成更加深入的了解,由此形成輿論導向,提升礦山開采企業對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的重視程度。

5 結語

在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下,開展礦山環境保護及治理工作,有利于礦山開采企業完成轉型,從而適應新經濟環境的要求,同時這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不過仍然存在很多嚴峻的問題需要解決,比如:重經濟效益、輕環保的現象,環境保護和治理法律不健全的情況等,都對礦山的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形成了相應的阻撓。

因此,也需要對多個方面進行加強,從而讓礦山環境得以有效的保護和治理,最終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需要建立健全礦山環境保護及治理的法律法規;根據區域性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達到保護和合理使用資源的目的;強化社會監督,對礦產資源開發進行全過程監管;推進礦產資源有償利用體制改革;構建完善的環境治理技術標準和技術規范;取代傳統的管理方式,加強執法力度;健全計劃執行的管理體系;持續增強公眾的參與,提升公眾的環保意識等。

猜你喜歡
環境治理礦產資源礦山
四大“礦山修復”方法
在礦山里耕耘(國畫)
智能化礦山建設在中小型礦山的應用探討
我國礦企海外十大礦山簡介
聯合國環境治理體制
數字傳聲:環境治理變中向好
我國礦產資源保護法律制度完善路徑分析
自然資源部發布《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18)》
哈薩克斯坦礦產資源使用法將作重大修改——哈薩克斯坦《礦產資源與礦產資源使用法典(草案)》解析
嘉興市:多措并舉推進環境治理上臺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