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級流動日記”的價值及其實施

2022-03-14 00:35潘燕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 2022年1期
關鍵詞:實施建議

潘燕

[摘 要]“班級流動日記”具有“流動”的特殊性:私人日記隱私性較強,而流動日記則面向全班學生,可以公開傳閱與評議,具有共享性和互動性的特點。實踐證明,“班級流動日記”能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有其獨特的實施價值。文章在分析“班級流動日記”的特點和價值的基礎上,探討“班級流動日記”的實施方法。

[關鍵詞]班級流動日記;實施價值;實施建議

[中圖分類號] G6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2)03-0095-03

一直以來,作文教學都是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難點。傳統“教師講—學生寫—教師評”的教學模式缺乏趣味性,難以讓學生聯系生活吐露真情,真正愛上習作、樂于習作,從而導致學生的主動習作意識不強,習作水平不佳?!鞍嗉壛鲃尤沼洝睂儆趯W生課外練筆的一種,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將全班所有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組內成員共用一本日記本,輪流書寫日記的一種趣味化寫作訓練形式。

一、“班級流動日記”的特點

1.共享性

“班級流動日記”的共享性主要體現在日記的評議上。學生在完成自主寫作的同時,需完成對前幾位小組成員日記作品的評價。小組間及組際間的互評互改加強了小組的交流與合作。小組成員能相互借鑒其他成員的日記作品,取長補短,相互監督,相互促進。教師創造的各類展示優秀日記作品的機會,也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共享。

2.互動性

“班級流動日記”區別于傳統日記最大的特征即多元互動。在其實施的不同階段,都有除學生以外的多元指導群體參與。實施之初,主要為學生與學生間、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一方面,學生間相互查看日記內容,在日記本上交流情感,不僅利于化解學生間的矛盾,也有利于陶冶學生的美好情操。另一方面,相互查閱、點評其他小組成員的日記內容,習作表達上的交流有利于學生表達與鑒賞能力的提升。教師本人的參與指導既是對學生積極參與流動日記的肯定,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寫作的優勢與不足。實施中后期,家長的參與有利于增強家長與學生的互動、教師與家長的互動。家長通過查閱學生日記了解孩子內心真實的需求,保證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家長的支持是流動日記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

3.趣味性

“班級流動日記”可以給學生盡情抒發、自由發揮的空間。學生在流動日記本中敞開心扉,將生活中的人、事、物及感受訴諸筆端,自然而然地流露真情實感,從而真正燃起寫作欲望?!鞍嗉壛鲃尤沼洝弊鳛橐环N新的課外練筆形式在學生群體中產生了較強的吸引力,學生不僅對輪流習作、共用日記本的寫作形式表現出了極強的興趣,同時對小組其他成員的日記內容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二、“班級流動日記”的價值

1.打開心扉,激發興趣

蘇聯教育家贊可夫曾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中,才能產生使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碧岣邔W生習作水平的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寫作情感?!鞍嗉壛鲃尤沼洝笨梢越o學生盡情抒發、自由發揮的空間。學生在流動日記本中敞開心扉,將生活中的人、事、物及感受訴諸筆端,自然而然地流露真情實感,能真正燃起習作欲望。

傳統“教師講—學生寫—教師評”的教學模式缺乏趣味性,難以讓學生聯系生活吐露真情,真正愛上習作、樂于習作,從而導致學生的主動習作意識不強,習作成就感不高,對作文產生抗拒情緒。流動日記豐富了學生原本單一的寫作方式,以班級內部發表物的形式流轉,形成了“學生個體—學生群體—教師—家長”的多線流動模式。多樣化的讀者群體利于激發學生的內在表現欲,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而一周一次的“發表”機會使學生更加珍視寫作。流動中的日記具有交際性,學生在相互傳閱中交流感情,溝通思想,期待得到“讀者”的理解與回應,習作的興趣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2.自由表達,展現風采

“班級流動日記”擺脫傳統習作要求的束縛,不規定寫作的具體內容,不限定學生寫作的方向,讓學生在日記流動的過程中盡情書寫真我。流動日記的寫作更貼近學生的實際,寫作內容也更加生活化。學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題目”,教師僅以指導者的身份參與“班級流動日記”的實施。學生共用一個日記本寫日記,小組其他成員共同成為日記的批改者,能較大程度激發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學生不僅能在日記流動過程中了解自己每一階段的習作水平,同時也能在組內與組際傳閱中了解自身的寫作優勢與不足,感受到小組成員群體輿論的壓力,從而促進自身寫作內驅力的形成,增強寫作的主體意識。

陶行知先生曾強調:“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離不開生活?!绷鲃尤沼浀拇嬖谑箤W生更易重新審視身邊的人和事,關注生活、體驗生活。班級活動、家庭記事、社會見聞、閱讀感受等均可成為學生日記的內容。這種生活化的寫作形式可以燃起學生的寫作欲望,使學生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增強學生積累生活素材的意識,同時也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真正表達內心的真情實感。

3.借鑒欣賞,合作競爭

合作學習以小組互助合作為基本形式,小組成員之間有著共同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通過小組成員合作,成員間的相互影響,互幫互助,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最終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合作學習能促進學生的相互交流,形成小組間良好的學習氛圍,拓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鞍嗉壛鲃尤沼洝钡拈_展正是基于這一理論基礎。由于組內和組際成員的作文水平不一,學生共用一個日記本寫日記,小組成員能相互借鑒其他成員的日記作品,取長補短,相互監督,互相促進。學生在日記流動過程中可以了解自己每一階段的習作水平,在組內傳閱與組際傳閱中了解自己的寫作優勢及不足,學習借鑒其他同學的謀篇布局及遣詞造句。同時,日記的相互傳閱有助于學生從他人的日記作品中得到啟發,拓展思路,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不斷寫出新的日記內容。

“班級流動日記”有助于加強學生間的合作與競爭。類似田徑接力賽的作文形式需要小組成員內部密切合作,按時書寫、及時評閱、相互監督,促進流動。每一位處在“賽道”上的學生都需明確自己的位置與職責。學生在小組合作、同伴互助中學習寫作技巧和方法,以強扶弱,可以幫助習作困難的學生逐漸樹立寫作的信心。同時,教師定期評選優秀日記等的激勵措施也能在班上形成組際間的良性競爭模式,這將大大增強小組成員間的凝聚力,使團隊意識在競爭中得到進一步加強。

4.多元評價,提高能力

“班級流動日記”是有讀者的日記。傳統學生習作的讀者往往只有教師一人,是習作學生與教師間的單線流動?!鞍嗉壛鲃尤沼洝碧峁┝税嗉墐炔堪l表的平臺,形成了“學生個體—學生群體—教師—家長”的多線流動模式。它不是學生的個人獨白,而是需要公之于眾,接受同學、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審閱與評議。

“班級流動日記”的多元評價體現在多個方面。其一,教師的評價既是對學生作文的指導,也是對學生積極參與流動日記的肯定。專業化的點評與建議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作品及評價中的優點與不足。其二,流動日記也可以成為家長切實了解孩子內心的一個載體,通過點評流動日記的方法,了解孩子內心真實的需求,有針對性地與孩子進行交流,保證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其三,在學生已經初步具備閱讀欣賞與評價能力的前提下,“班級流動日記”鼓勵學生參與到日記的評價中。學生在閱讀他人文章后經認真思考所做出的個性化評價,促進了被評價對象根據評價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反思與修改,也有助于提升其自身的鑒賞能力。

三、“班級流動日記”的實施過程與要點

1.實施過程

首先,教師需要建立“班級流動日記”小組,小組內的融洽關系是順利開展“班級流動日記”的前提。依據班級人數,一般五至六個學生為一組。教師可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寫作基礎按照組內異質或組內同質的原則安排分組,也可讓學生自由組合。小組建立后,每組推選出一名組長,做好督促與協調工作。無論采取何種組合方式,必須本著互相促進的原則。在流動日記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與引導,鼓勵學生進行多向交流。

其次,為使學生從“班級流動日記”實施之初就對其充滿興趣與期待,教師可讓各小組成員自由設計日記本的封面及扉頁。封面或扉頁上包含本小組的組名、本小組成員共同制定的期望、完成的目標、補充口號、座右銘等,還可以加上相互鼓勵的話語。一本本由小組成員合作完成、精心裝飾、獨具特色的流動日記本有助于增強學生習作的信心,更體現著小組的凝聚力與合作精神。

再次,要建立流動日記的獎勵機制。流動日記的獎勵形式多樣,可通過小組間的競爭評選優秀日記小組,朗讀優秀日記作品,每周評選出“流動日記能手”“流動日記優秀小組”等。

2.實施要點

(1)從“個人日記”到“多元評議”

“班級流動日記”遵循的是“閱讀評議—輪流習作—家長參與—教師評價—習作展示”的運作流程。參與“班級流動日記”的每一小組共用一本日記本,小組成員商定寫作順序,輪流每人每天撰寫一篇日記。日記本在每個成員手中的時間不得超過一天,所有小組成員均輪完即完成一個流動循環。除了需要完成每天一篇的日記寫作外,學生還需閱讀組內其他成員的日記作品,寫出自己的看法和修改建議。教師還可以讓輪到寫作的學生將日記本帶回家,讓家長參與日記評議的過程,讓家長也成為學生日記的讀者。同時,教師本人要積極地參與到日記的評價中,評價的內容既包括學生的寫作情況,也包括其評改情況。流動的最后一環即作品的展示,教師對精心挑選的優秀日記作品進行展示,既激勵學生,也有利于其習作能力的提升。

(2)從“小流動”到“大流動”

“班級流動日記”的流動范圍經歷了由小到大的過程。為讓學生盡快適應日記流動的模式,第一階段以學生間的組內相互流動為主,后期可擴大至全班范圍,乃至讓家長參與其中。待學生適應每人輪流寫一篇日記的模式后,為加強組際間的交流互動,教師可對流動的范圍進行一次調整,即小組與小組間兩兩互換日記本,形成新的流動日記,不同小組成員相互交流借鑒,取長補短,提高習作的興趣。除了組內成員、組際成員和家長參與到日記的流動中,教師本人也要適時參與指導,定期評價。多元化的流動主體給學生提供了不同的習作思路,有利于學生獲得更多的成功體驗,促進其習作能力達到質的飛躍。

四、“班級流動日記”的實施建議

1.排除各種不確定因素

日記的流動需要每位小組成員、教師及家長的多方配合,以形成一條循環往復、不斷前進的日記流動鏈,任何一方存在的各種不確定因素都可能導致鏈條的中途斷裂。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忘帶日記本而導致日記不能順利傳遞,課業任務繁多,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完成流動日記等都是教師需要考慮的不確定因素;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教學任務重,無法平衡好教學任務與日記指導之間的關系也是阻礙日記順利流動的一大因素。為保證日記流動的連續性,教師要盡可能地排除日記流動過程中的各種不確定因素,針對出現的各種問題做出適時調整。

2.合理應對模仿現象

“班級流動日記”的實施過程中,學生既是日記寫作的主體,也是日記評議的主體?!跋仍u后寫”的習作方式易出現部分學生模仿甚至抄襲前面同學的作品的問題。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一旦出現此種情況,教師首先要耐心引導學生從標點符號、書寫情況到篇章結構、主題立意等方面學習借鑒他人日記作品中的閃光之處,并融入自己的日記中,切忌一味抄襲。其次,學生的模仿和抄襲多半源于“無米下鍋”、無話可說,教師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鼓勵學生抒發真情,積極積累生活素材。

3.關注組員內部差異

鑒于分組無法完全做到均衡的情況,教師需要關注到各組學生習作水平的差異,因材施教地展開流動日記的點評指導工作。針對習作水平較高的學生,鼓勵其進行自我檢查與修改,同時與其他習作水平相當的學生課下交流切磋,逐漸形成高習作水平學生間的群體小組,以互相學習借鑒他人的習作技巧與方法。教師還可以將此類學生一一分配到其他小組當中,向小組成員展示其日記作品,為其他成員樹立榜樣,給其他學生提出較高水平的評價建議??傊?,高水平學生在參與日記流動的過程中可相機穿插到各個小組中或獨立形成一組。

針對習作基礎較弱的學生,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的習作自信,為這些學生設立動態的評價機制,更加關注此類學生的動態變化。后進生由于語言基礎和智力因素的差異,習作水平落后于一般學生,且后進生一般在作業上花費的時間較多,并不能完全按照教師的標準寫出符合要求的日記,他們在流動日記本中往往只能寫幾句話,有些甚至不能完成。教師應在流動日記本中對后進生進行準確定位,降低對其日記評價的標準和要求,鼓勵后進生參與日記的流動。教師還要善于捕捉后進生日記中的微小閃光點,只要學生的習作水平、習作態度較原有基礎有所提升,教師就應當給予表揚和激勵,提升其寫作的自信。同時,鑒于習作水平較弱的學生也需要將日記作品展示在同學和家長面前,教師還需更加關注與此類學生的溝通交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通過各種方式讓其體會到參與流動日記寫作的快樂。

(責編 韋淑紅)

3915501908233

猜你喜歡
實施建議
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之思考
有效提問:英語課堂有效生成的紐帶
關于計算機專業軟件方向課程改革及實施的建議
新舊高校會計制度比較實施建議
解析拓展訓練融入初中體育教學的可行性
實現高中地理三維目標的幾點建議
對高中物理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的思考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落地實施得幾點建議
資源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實施建議
高中歷史教學實施的幾點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