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景德鎮陶瓷產業發展分期及反思

2022-03-14 07:00鄧文杰
陶瓷研究 2022年6期
關鍵詞:瓷廠陶瓷產品景德鎮

鄧文杰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廣州市, 510665)

1 引言

當代景德鎮陶瓷產業(以下簡稱“景陶產業”)的發展與社會環境的變遷息息相關,不同的歷史分期皆呈現出不同的文化景觀。因此,通過系統性地歷史追溯,清晰梳理歷史變遷之源,有助于闡釋當下景陶產業發展現狀之因,并賦予其符合邏輯理性的評判。

現學界對當代景陶產業研究多聚焦于創意文化、旅游發展、產業策略等局部性研究,而對整體的歷史社會變遷與發展研究略顯單薄,為此,從文獻與歷史研究視角出發,或能對當代景陶產業發展現狀做出合乎常理地推斷。因為,事物的發展皆源于日常經驗歷史積淀所催化出的結果,如歷史時期景陶產業繁榮的原因,便是囿于產業長期發展及資源環境優勢的沉淀,后基于思想、交通、信息、體制等多因素制約,導致產業發展滯后、緩慢等諸多現象。所以,借助“乾嘉學派”的研究主張,通過客觀還原歷史記錄,不參雜任何主觀意識,將有助于清晰了解事物發展的本源。誠如戴震所言:“鑿空之弊有二,其一,緣詞生訓也;其一,守訛傳謬也”①;錢大昕所提,“史家以不虛美,不隱惡為良,美惡不摒、各得其實”②;當然,“乾嘉學派”雖存有部分的缺失,并不能完全發揮其宗師顧炎武提出的“經世致用”的作用,但其對客觀事實論證的嚴謹態度,將有助于理清當代景陶產業發展的一般規律。

有鑒于此,通過對當代景陶產業發展分期進行客觀的梳理,并運用文獻和歷史考證的方法,將當代景陶產業歷史分期背景進行深入闡釋,以期從中挖掘影響當代景陶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

2 當代景德鎮陶瓷產業發展分期

20世紀初隨著工業革命影響下的機械化大生產的出現與傳播,景陶產業逐漸失去了手工業時代的天然優勢,作為曾經的世界陶瓷中心,傳統制瓷方式受到了劇烈的工業化沖擊。直至20世紀40年代末景陶產業的發展不僅受到了工業化進程的影響,還受制于各種環境因素的制約。為此,當代景陶產業發展不僅是現代化的生產市場競爭,更是在歷史時期下所形成的新生存與新發展。

2.1 解放初期的恢復與發展

1949年4月29日景德鎮宣告解放,景德鎮市與國內大部分城市一樣滿目蒼夷、百廢待興。解放初期,全市尚有百余家工廠停業,大批瓷業工人失業,“全市共有私營瓷廠2496家,每廠平均不足5人,其中規模最大的余鼎順瓷廠也只有工人137人,最小的廠家僅有1-2人。正常開業的僅占7%,絕大部分處于停工或半停工狀態,年產量僅6350萬件”[1]??梢?,解放初期景陶產業生產基本停滯,大量瓷工失業,當地陶瓷產業結構瀕臨瓦解的邊緣。故而,人民政府為應對如此嚴峻的局勢,給予高度的重視,采取多措并舉,迅速恢復了作為景德鎮立市之本的陶瓷生產。

當時囿于時局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首先要解決的便是瓷工流散、組織性差,資本家資金匱乏且有較多的政策顧慮等相關的問題。為此,人民政府所轄相關管理部門展開了專項的失業工人調查統計,并進行了階級教育和相關勞資政策的宣講,對勞資雙方召開了專題會議,消除他們的顧慮。開展了第一次勞資雙方的協商會談,促成了大小陶瓷廠的迅速復工生產,至1949年11月“景德鎮復工的瓷廠已達1375家,工人9551人”③。其次,長期戰亂影響了陶瓷產品的銷售,運輸和銷路一直存有不少問題,依靠民眾的力量難以解決。所以,市政府一方面加大了對周邊各縣散亂土匪的剿滅力度,派遣專門的地方武裝護送商人的陶瓷運輸;另一方面公營貿易公司墊巨資采購本地私營企業生產的瓷器,運輸到京滬地區進行統一銷售;同時由人民銀行出資為中小商人提供相應的貸款服務。據有關數據顯示,“1949年5月景德鎮輸出的瓷僅800余擔,但至7月份就達到了1萬余擔”[2]。最后,在制瓷原料供應問題上,市政府先動員本市周邊農戶提供燒窯使用的柴木原料(此時以柴窯為主),鼓勵私人資本投資開采木料,接著破除了沿襲的“私人土礦只許同姓承租開采制”,并組織土坑復工籌委會鼓勵集體投資聯合采掘制度④。

在各級黨委和政府領導下及全市瓷業者的共同努力下,歷經三年景陶產業經濟逐步恢復。至1952年景陶產業的蕭條狀況扭轉,大部分企業得到了恢復和發展。此外,隨著全國經濟復蘇的推動,景德鎮的陶瓷產品也逐漸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1952年景德鎮“從事陶瓷業的職工人數達到14755人,失業工人基本得到安置,年產量已增至9022萬件?!盵3]陶瓷產品的銷路亦呈逐年遞增的趨勢,至1952年已基本銷往全國各地。國內陶瓷產品1949年的銷售數為32萬件,到1952年增長到4351萬件⑤。此階段是國民經濟復蘇時期,景德鎮建設的目標便是快速恢復陶瓷產業發展,增加工人的就業機會,改善本市的經營生產環境和百姓的生活狀況,維持社會的平穩和諧,對陶瓷行業相關的基礎設施進行修復,并重構相關配套產業。

2.2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穩步增長

1953年起,國民經濟進入到第一個五年計劃發展時期,國家輕工業部和地方政府,對景陶產業發展取了一系列的發展措施。這個時期景德鎮加大對陶瓷產業的資金投入,深化陶瓷產業的技術改革?;就瓿芍拼蓸I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改造,成為景德鎮市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主要目標。政策計劃的實施為景陶產業的工業化奠定了迅速發展的堅實基礎,其發展過程及其關鍵節點如下:

第一,隨著新中國的建立,陶瓷工人都積極地投身到新中國的經濟建設當中并開展了“查質量、查管理、查浪費、查責任”的“四查運動”,制瓷工人提出的多項生產改良技術倡議得到了重視并予以采納。如“瓷業二十三座窯采用了改進的技術,光節約窯柴一項便節省了折合舊人民幣6億多”⑥,1954年“腳踏旋坯車在全市推廣,把全市全年瓷器產量提高了20%,一年可多生產兩千萬件陶瓷”⑦。除此之外還有多項技術的革新成果,如“冷窯法”“流水作業法”“針匕壓井做坯法”“鐵扁擔撲爐法”“腳踏轆轤車”等,通過技術改革運動的興起,不僅提高了陶瓷工人的勞動生產率,而且降低了不必要的成本費用;還改善了勞動大眾的工作條件,促進了陶瓷產業的深化發展。

第二,基本完成了對本地陶瓷行業內個體戶手工作坊的改造,逐步實現了社會主義私有制到公有制的改革?!?956年1月,在全國社會主義改造高潮的推動下,市人民政府批準了全市32個行業的全行業公私合營,其中陶瓷行業剩下的6家私營聯營瓷廠也隨之實行了公私合營。至此,全市陶瓷行業實行了全行業的公私合營”⑧。另外,“1954年開始瓷業中百分之九十八的產品已經實現包銷,自由市場基本消失”⑨,市場價格的統一強化了政府對市場的調控管理。

第三,成立了專門的陶瓷科研機構——陶瓷研究所,“該機構以中德技術合作作為中心,對景瓷瓷質進行科學的總結工作”⑩。經過國內外多方合作技術交流活動的開展,陶瓷生產開始步入了科學發展的軌道。陶瓷研究所先通過對各部門優秀人才的選調,組建起核心的技術發展團隊;進而與國內知名研究所合作,還邀請陶瓷相關的各大高校教師來景德鎮考察講學交流,并建立專門的信息數據庫。陶瓷研究所的創建為景德鎮陶瓷科學的發展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其研究成果促進了景德鎮陶瓷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的提高。

第四,1953年至1957年期間,舉全市之力發展陶瓷,經過多方努力吐故納新,使景德鎮陶瓷行業獲得了新的發展契機,陶瓷產能得到了顯著提升,為工業技術的后續改造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皳y計,至1957年,陶瓷行業固定資產原值增加到584萬元,是1952年的2.02倍;固定資產凈值已增至525萬元,為1952的1.9倍;年產量已增至27587萬件,為1952年的3倍;年產值已增至5943萬元,為1952年的4倍多;年利潤已增至289萬元,為1952年的2.4倍”[4]。

為此,第一個五年計劃結束后,景德鎮基本擺脫了民生凋敝的困境,為后續的工業化生產也積累了一定的經濟發展基礎。

2.3 “大躍進”的曲折發展

1958年至1960年,全國進入了“大躍進”發展時期。在以全面趕超發達國家的動員下,景德鎮市隨之也掀起了“躍進”高潮。先后建立了“十大瓷廠”,即建國瓷廠、人民瓷廠、藝術瓷廠、紅星瓷廠、紅旗瓷廠、為民瓷廠、東風瓷廠、光明瓷廠等十大國營日用瓷廠和多個其他國營瓷廠。陶瓷生產開始進入了高產量、高速度的“跨越式”的發展階段,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時,也埋下了不少隱患。即在高產量、高速度和高指標的推動下,景德鎮的制瓷行業開始單純的追求產量,而忽略了產品質量的把控,大量粗制濫造的陶瓷產品影響了產品的正常銷售。囿于前五年計劃經濟高速發展的迷惑和當時政策冒進的錯誤,誘發了過于樂觀的經濟發展定位,這與當時實際的生產能力產生了較大的偏差,最終導致景陶產業遭受到了一定的損失和挫折,發展一度陷入低迷的狀態。

在這一時期發展和存在問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按筌S進”時期,片面追求產量忽視質量的景陶產業儼然已經偏離了發展的正常軌跡。景德鎮制瓷業中的個體經濟轉向集體經濟,私營企業被改造成公營以致最終全部實行地方國營。雖然從整體上看,公有制改革是維護社會主義改造,實現社會生產關系發展的經濟基礎。但從當時景陶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它與當地產業本身的發展邏輯和社會實情有著較大的偏差。對經濟發展預期過高的判斷,超越了當時生產實際發展的基礎。從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來看,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應當鞏固加強和完善多元化的經濟發展體制,并逐步實現整體產業經濟的協調穩步發展。但1958年后,由于過多人為的干預調控,單一化的公有制格局,導致經濟逾越了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從而阻礙了陶瓷工業的正常健康發展。

相關數據顯示,歷史上景德鎮的陶瓷產業,長期以手工業為主體的生產方式進行。其生產水平遠雖不及大規模工業化的生產模式,且管理方式也較為松散,但完全可以作為大工業生產的補充,而且,手工業生產也有它自身的優勢。倘若能夠以公有制為主體,允許多種經濟形式協同發展,那么可能會更符合當時實際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從而促進當地陶瓷產業的多元化和進步。

三年“大躍進使第一個五年計劃營造的發展大好局勢出現了停滯乃至倒退,景陶產業也遭受到了巨大的損失。此后,隨著中央指導思想的調整,陶瓷產業逐漸走出了發展的困境。但隨之到來的十年“文革”,使部分的工廠和科研教學機構停頓,開始復興的陶瓷產業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雖然景陶產業在社會潮流中舉步蹣跚,但在此期間景德鎮陶瓷生產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建成了隧道窯18條,引進了國外一些先進的設備,改造了陶瓷工業生產廠房,建設了兩處石礦開采基地,為華風瓷廠和焦化瓷廠立項做了前期的準備工作”?。但值得惋惜的是,1957年建成并擁有當時最先進技術的“景德鎮瓷廠”被拆除。景德鎮瓷廠籌建于1957年,并投入了巨額的資金建設,是遠東最先進且規模最大的瓷廠。但至1966年投產之后,一直虧損。1969年由上級領導示意將景德鎮瓷廠改造為直升機制造廠。這對于景德鎮乃至是全國的陶瓷工業發展來說,都是一個無法彌補的遺憾?。

景德鎮瓷廠的消失意味著景 德鎮失去了一次進入現代化工業生產體系的機會,意味著景德鎮的制瓷業又回到了傳統的手工制瓷模式中,推遲了當地陶瓷行業現代化發展的進程,并使其在與其他陶瓷產區的發展中處于不利的位置。

2.4 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的快速發展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十年“文革”宣告結束。特別是在1978年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景德鎮的瓷業進入到了歷史性發展的新階段。據相關數據統計:“至1978年景德鎮日用瓷的產量達到27432萬件,接近1957年的歷史最高水平,盈利1027萬元。發展至1990年,全市共有個體陶瓷戶414戶,從業人員2356人。內銷量已增至2.14億件,出口量已達1.36億件,出口創匯已達2820萬美元”?。

此期間國營“十大瓷廠”一直是日用瓷生產的中堅力量。雖說1949年至1990年間景德鎮幾經波折,但總體而言還是存有一些較為明顯的成果,比如:“先后成立了一批陶瓷科研結構,并已形成一個縱橫交錯的陶瓷科研體系。1990年與1949年相比,陶瓷產品內銷產量增長了3.5倍 ,外貿出口量增長56.8倍,出口創匯增長了140倍。陶瓷產品種類增至20個大類,250個系列,2000多個器型,5000多個畫面。相繼參加國內外大展,并榮獲多項國內和國際大獎等”?。

3 當代景德鎮陶瓷產業重構期:以“十大瓷廠”瓦解為例

20世紀90年代以后,景陶產業發展迅速,產業結構不斷變革,但市場的競爭和歷史問題的遺存,導致景陶產業形成了有別于其他陶瓷產區的不同重構式發展期。國營“十大瓷廠”自1959年創建到1995年瓦解,景德鎮“十大瓷廠”歷經了36年的產業發展變遷,是研究當代景陶產業發展的典型樣本。

3.1 “十大瓷廠”瓦解的原因及邏輯

“十大瓷廠”建廠時的初衷具有細化景陶產業的品類劃分,使其生產更為專業化,質量進一步提升,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但在原有計劃經濟模式下,沒有解決如何適應市場需求的問題,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隨著社會轉型,這些國營企業難以發展甚至難以生存。

第一,部分沿海地區得改革開放之先機,經濟迅猛發展。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推進,廣東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逐漸趕超內地,陶瓷行業的發展也不例外。佛山、潮州等地的陶瓷企業,通過體制改革、引進先進的生產流水線、刺激外貿出口等多項措施的實施,使日用瓷和建筑衛生瓷的產能和品種都極大的得到了提升,陶瓷產業也逐漸成為該地區的支柱產業之一。

第二,體制改革和轉型政策的失調。長期以來景德鎮國營瓷廠原有的傳統管理經營意識固化,導致在改革開放之后市場經濟介入時出現“水土不服”的狀況。另外由于計劃經濟體制中集體化概念的存在,瓷廠工人做多做少被一視同仁,極大的挫傷了工人群體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會導致工廠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下滑,同時單一的產品結構難以適應自由開放的新市場需求。體制改革時期,簡單的以承包轉讓和出售的方式對原有瓷廠進行改革,將廠區劃分成多個區域交付于私人管理。但改革措施不完善不到位,各種先進生產設備并沒有在后續的發展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導致90年代初期的轉型并沒有促進景陶產業工業化的迅速發展,與其他新興的陶瓷產區相比在觀念和行動上有較大差距??梢?,面對新的市場經濟改革之際,僵化的思想意識阻礙了快速有效的解決自身體制發展的缺陷,沒有從產業發展的源頭上扭轉頹勢。

第三,相對分散的單一產品格局面對突發的市場變化,難以迅速調整產業結構來適應市場變化。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規劃統籌,雖然可以保證集體生產和銷售的有序進行,但進入市場經濟發展時期,市場競爭激烈、適者生存,不可避免的導致傳統企業無法與具有多元化結構的新興企業相抗衡。此外陶瓷產品的產業鏈是需要上下游相互之間的協調合作,若無法迅速進行調整并積極主動的去應對市場的變化,那終將會失去市場經營的主導權。

第四,思想的守舊與自我禁錮。雖然景陶產業試圖擺脫傳統思想觀念的束縛,但終究未能真正的突破歷史遺留下的小生產和計劃經濟理念的禁錮。比如不少傳統瓷業從業者認為:“市場競爭與景德鎮關系不大,只要保證陶瓷產品的質量和工藝提高,就不怕產品銷量不好,即酒好不怕巷子深”。但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如果仍然困惑于結構布局和發展定位等相關問題,甚至對有助于發展的新生事物出現相當抵觸的情緒。倘若在這種負面情緒的影響之下,將難以給景德鎮面臨的形勢予以正確合理的評估,以致錯失機會。此外,當景陶產業發展進入徘徊期時,并未能完全擺脫“瓷都”的思想包袱,仍有人樂觀的認為陶瓷產業的發展必然能回到以往輝煌時期;也有人對景陶產業的復興和發展缺乏應有的信心,過于貶低自身發展所具有的優勢,瞻前顧后、畏首畏尾;甚至有部分企業,幻想依靠政府的資金扶持去完成自己在市場經濟中的體制轉化與發展。

簡言之,首先,自改革開放以后,新興的民營陶瓷企業不斷涌現,同時瓷業原材料的價格也呈現逐漸上漲的趨勢,陶瓷產業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其次,眾多歷史遺留問題未能根除,滯后的國有企業管理機制難以適應現代化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再次,景德鎮陶瓷產品種類的組成結構過于單一,國營企業只關注于日用瓷產品的發展而忽略了多元化結構并存的發展需求。同時,陶瓷產品創新的意識較為薄弱,陶瓷企業發展的重心傾向于對設備的改造和添置,而忽視了在現代消費經濟發展時順應消費趨勢的產品設計創新,以致出現了設計落后和僵化的問題。最后,當地對國營陶瓷企業主體地位的過分強調,導致忽略了對廣大民營企業和個體作坊的發展扶持,并在企業體制改革轉換的過程中,沒能把握住時代對企業機制轉變的實質需求等。

3.2 當代景德鎮陶瓷產業重構的時代需求

進入21世紀之后,景德鎮市政府重新組建了景德鎮市陶瓷工業發展局。當地政府為引領當地的陶瓷產業發展,專門建立了景德鎮市陶瓷工業園,通過“退城進園”的方式,調控地方國有企業和整個陶瓷產業的結構;通過政府招商引資,引入了一些國內外一流的日用陶瓷現代化企業,形成了新的陶瓷產業發展區域。

可以說景陶產業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但仍然存在不少需要解決的問題。如當前景德鎮發展仍受制于交通、信息、設計、設備相對滯后的影響,與占據天時地利的珠三角沿海地區和其他新興陶瓷產區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011年,景德鎮陶瓷產值192.6億元,與全國排名首位的廣東佛山陶瓷產值800億相比,足足相差了4倍,與排名第四的潮州相比其產值也相差了2倍”[5]。此外,景德鎮還缺乏對自身品牌的保護與發展的意識?!按啥肌钡钠放埔啾簧贁挡涣紡S商所亂用,如不注重質量、以次充好,只關注自身利益而抄襲造假之類的情況層出不窮,導致景德鎮“千年瓷都”的品牌的聲譽日益下降,直接影響到了消費者對景德鎮產品的信賴。

雖然,景陶產業發展仍存有不少問題,但是當地瓷業至今仍具有一些得天獨厚的后續發展優勢。首先,景德鎮是全國為數不多仍保留有完整手工陶瓷生產體系的城市。當前景德鎮的中小型手工作坊占據了景陶產業的半壁江山,傳統的手工制瓷技藝和生產方式仍在延續。傳統質量的風俗習慣和活動儀式仍然是景陶文化遺產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當代景德鎮獨有的文化景觀。其次,景德鎮已逐漸形成了全國較為完善的陶瓷教育研發體系,擁有了多所高校構成的高校陶瓷專業集群,向全國各地的陶瓷生產區域提供了大量專業人才。再次,現階段景德鎮的手工陶瓷作坊遍地開花,陳設生活類瓷產品的發展迅速,至今仍占據著國內領先的地位,與以前的陳設陶瓷產品相比無論從陶瓷產品的品種、工藝、質量、設計等各方面,都有著巨大的變化和提高,形成了具有特質、潛質、高品質的景陶文化,有力助推景陶產業,得益于我國的“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由此可見,景陶產業發展隨著社會環境與需求的轉變重構出新的發展模式,當前景德鎮的手工類陶瓷產品儼然已成為景陶產業發展中的重要支柱之一。

4 當代景德鎮陶瓷產業發展的初步反思

當代景陶產業雖然曾出現了短暫的恢復與發展,但難以回到昔日“陶瓷之都”的霸主地位。為此,本研究得出以下幾點初步結論:

第一,當代景陶產業與時代發展脫節。當世界社會發展進入了工業時代和后工業時代之后,自然優勢的核心價值被新的生產方式、資本、信息等多方面因素所替代,歐美、日本等各國依賴大工業時代的發展,推進了本國近現代的陶瓷產業的崛起,使全球陶瓷產業呈現出多元化和多中心的新局面。因此,無法完全融入于現代工業化時代發展的景德鎮,儼然已失去了它在全球陶瓷產業中的主導地位。

第二,當代景陶產業創新力匱乏。近現代,景德鎮的發展囿于傳統習俗、地方觀念、社會背景等多方面不利影響,造成了陶瓷行業整體創新力下降和技藝傳承缺失,不能及時順應時代發展生產出的新產品,在某種程度上還導致了一些傳統技藝出現了傳承斷代的現象。一些從業者對新的產品和設計理念仍存有抵觸的情緒,未能正確理解并運用新時代設計的力量,提升陶瓷產品的經濟效益。由此顯而易見,此時的景德鎮已不能依賴某種單一的產業發展模式來恢復昔日的輝煌。

第三,當代景陶產業發展需依助多元經濟模式的發展。當景德鎮國營企業發展步履蹣跚之時,某些民營企業和個體手工作坊卻憑借其應對市場靈活的自主調控能力,借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紅利,獲得了自身發展的空間。這一新興的群體,充分利用了景德鎮精湛的傳統制瓷技藝,關注于手工陶瓷生產過程中的每個細節,通過創新設計賦予陶瓷產品額外的手工藝附加價值,將普通的陶瓷產品上升為藝術設計產品的新層面。

總言之,當代景陶產業出現的變化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結果,面對新的社會發展需求,景德鎮仍具有別的陶瓷產區所不具有的發展優勢,在商品全球同質化的時代,對于仍擁有傳統手工技藝的景德鎮來說,這無疑擁有了再次發展的契機。此外,一座城市的發展遠景,并不應該僅僅將工業化作為評價一座城市價值的唯一標準,而應當從更高的層次、更寬的范圍,以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作為評判的價值標準。

注釋

① [清]戴震.戴震集·古經解鉤沈序·卷十。

② [清]錢大昕.潛研堂文集·二十四卷·史記志疑序。

③ 參見,江西省輕工業廳陶瓷研究所.景德鎮陶瓷史稿[M].北京:三聯書店出版,1959:350.

④ 參見,江西省輕工業廳陶瓷研究所.景德鎮陶瓷史稿[M].北京:三聯書店出版,1959:351.

⑤ 參見,陳帆.中國陶瓷百年史(1911-2010)[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333.

⑥ 參見,江西省輕工業廳陶瓷研究所,景德鎮陶瓷史稿[M],北京:三聯書店出版,1959:357.

⑦ 參見,江西省輕工業廳陶瓷研究所,景德鎮陶瓷史稿[M],北京:三聯書店出版,1959:360.

⑧ 選自,五十年代陶瓷工業的八大變革:企業所有制的變革.參見程振武,景德鎮文史資料第十三輯:草鞋碼頭的變遷·節選·五十年代陶瓷工業的八大變革[M].樂平:樂平市印刷廠,1997:50.

⑨ 參見,江西省輕工業廳陶瓷研究所.景德鎮陶瓷史稿[M].北京:三聯書店出版,1959:360.

⑩ 參見,江西省輕工業廳陶瓷研究所.景德鎮陶瓷史稿[M].北京:三聯書店出版,1959:388-389.

?參見,陳帆.中國陶瓷百年史(1911-2010)[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160.

? 參見,陳帆.中國陶瓷百年史(1911-2010)[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160.

? 參見,陳帆.中國陶瓷百年史(1911-2010)[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160-161.

? 參見,陳帆.中國陶瓷百年史(1911-2010)[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161.

猜你喜歡
瓷廠陶瓷產品景德鎮
數字媒體技術在陶瓷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景德鎮陶瓷夏令營
色彩的視覺美感與當代陶瓷藝術設計
景德鎮“十大瓷廠”產品特色研究
VR技術在工業陶瓷產品展示中的應用*
淺談模塊化設計在陶瓷產品設計領域的應用
景德鎮御窯博物館
景德鎮明清御窯廠遺址保護區
余效開藏品精選
五六七瓷 時代的印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