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現代農業植物保護工作方法

2022-03-18 21:26林之強
種子科技 2022年2期
關鍵詞:工作方法現代農業保護

林之強

摘 ?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農業在新時期獲得新的機遇。傳統農業基于科學技術的利用逐漸向現代化農業發展,以彰顯我國農業植物保護工作在現代農業中的重要意義。運用科學的農業植物保護技術,有利于提高農作物產量,提升農產品經濟效益,推動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诖?,文章分析了現代農業植物保護工作方法,為相關人員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現代農業;植物;保護;工作方法

文章編號:1005-2690(2022)02-0094-03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4 ? ? ? 文獻標志碼:B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發展對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改善農產品質量,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積極防治病蟲害可以有效提升農作物產量和農產品經濟效益。

1 現代農業植物保護工作的執行意義

現代農業植物保護工作是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農作物生長過程中,通過現代農業植物保護能夠有效提升我國的農作物品質。農作物的施肥工作和土壤處理工作是現代農業植物保護工作的主要內容,有利于提升農作物產量。

我國農業植物保護工作發展較晚,且一些地區沒有進行農業轉型,各部門的管理人員對農業植物保護工作的重視度不夠。從而導致病蟲害防治工作不盡如人意,土壤質量管控工作得不到有效開展,不利于現代農業植物保護工作的穩定開展和實施。如果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未得到改善,將不利于農民獲得經濟收益,無法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所以,各部門人員需要將農業植物保護工作作為重點工作。

為了使農業植物保護工作更加有效,各區域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構建完善的生態防護體系。例如,增加病蟲害檢測系統,在病蟲害防治前期要充分做好準備工作,有效降低經濟損失,積極向農民宣傳化肥、農藥的正確使用方法,將農業的生態環境維護作為農業植物保護工作中的主要部分等[1]。

在過去農業生產過程中,大多數農作物都面臨病蟲害的威脅,這不僅會導致農作物產量下降,還會給農民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F代化農業植物保護工作可以采取先進的種植手段及時預防病蟲害,確保農作物正常生長發育。傳統農業種植為了提高土壤肥力,往往會使用大量化學肥料,會造成土壤板結,使土壤肥力下降,陷入惡性循環。植物保護工作能夠科學管控整個農業生產過程,有效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避免化學肥料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茖W高效的輪作耕種方式和秸稈還田方法等,能夠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農作物產量,促進生態農業的建設。

過去農業生產以粗放式管理為主,導致農作物產量、質量較低,不利于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F代植保技術的應用能夠促進傳統農業的轉型升級,加強農業生產管理的質量和水平,提高農業發展效益。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下,信息化平臺的數據共享可以避免溝通不暢,引發防治不當問題。

2 現代農業植物保護現狀

現代農業植物保護工作以生態學理論為引導,通過多個學科知識對農作物進行保護,其中,主要利用的措施有監測和預防病蟲害等。病蟲害包括植物病原微生物、植物線蟲、有害物質等,會對農作物產量造成不利影響,從而危害人體健康。在適宜的環境下,病蟲害的種類會不斷增加,通過對病蟲害生長環境、生長規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預測出災害情況。病蟲害會受多種環境因素的影響,例如氣候條件、土壤因素等。因此,掌握影響農作物生長的環境因素,為災害預警工作提供重要條件。信息技術的使用能為植物保護工作提供重要技術支撐。當前,使用3S技術能更好地預測病蟲害情況。

在農業發展過程中,病蟲害種類十分豐富,且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不同地區的耕種方式不同,導致病蟲害種類存在一定差異。為了有效防治病蟲害,可以結合不同時期的病蟲害情況,采取適合的防控措施?,F階段,國內外廣泛使用病蟲害綜合治理措施,例如理化生防治方法、植物檢疫方法等,還有一些先進技術措施廣泛應用于病蟲害綜合治理工作中,為植物保護工作的執行和開展提供重要條件。在農業生產中,合理的防控技術可獲得良好的生產效果。

病蟲害制約了農業發展。經過統計分析,我國每年因為病蟲害造成的農業損失達到上千億元,成災面積達到3.3億 hm2。

近幾年,我國農業生產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影響,病蟲害災害面積逐漸擴大,外來病蟲害尤為嚴重?,F代農業發展中,最基本的理念是實現生態健全以及經濟增長的農業發展模式,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換言之,應增加對抗性品種的應用,對病蟲害進行動態監測,合理利用農業系統的生物資源,降低化肥、農藥的使用量,以保證農業的持續發展。

現代農業植物保護工作需要全面監控農業生產,預防農業病蟲害,加大環保力度,促使農業穩定生產。在對農業進行監控過程中,不僅要分析生產過程,還要監控農業管理制度,以確保農業得到全面發展。對于各類化學農藥的使用,要做好記錄工作,詳細探究農業生產中的各個細節,以更好地維護農業的質量和安全。在現代農業生產體系中,化學肥料使用量較少,最主要的農業植保工作是預防病蟲害。

為了避免病蟲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需要采取農業物理、化學、生物防治措施。不僅要預防高毒農藥,還要綜合使用生物措施、物理措施,提高對環保工作的重視程度,避免給周邊生態造成嚴重破壞。通過植保工作的有效開展,可以促進農業生產,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

現代農業植物保護的主要技術包括改善耕作方式、科學用藥、無病種苗、防蟲網阻隔等。

改善耕作方式的主要方法是以輪作代替單一化種植,提高土壤肥力,減少單一蟲害造成的威脅,形成完善復雜的食物網。在種植開展前要做好松土晾曬工作,確保土壤肥力得到增強,滿足農作物的生長需要,減少農藥試劑的使用,改善土壤生態環境,提高抗蟲害的整體功能。

科學用藥技術能夠合理選擇用藥時機、用藥品種、用藥劑量,科學精準釋放農藥,提高藥效,減少浪費。在農藥選擇時,要以低毒、無毒、低殘留、高效的綠色農藥為主,盡量少使用或不使用化學農藥。在用藥防治方面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嚴格遵守農藥使用的規定,降低藥物劑量,最大程度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在確保用藥安全的前提下精準給藥。

無病種苗技術是在選擇農作物品種時,嚴格控制育苗的整體質量,根據當地的土壤、氣候條件,選擇最佳的農作物品種。在作物種植之前需對種子嚴格處理,同時要嚴格控制溫度、濕度等自然因素,減少對種子造成破壞損傷,提高種子發芽率。

防蟲網阻隔技術能夠根據害蟲的生物特性,采取恰當的手段設置防蟲網,有效阻斷蚜蟲、粉虱等病蟲害,加大對農作物的保護力度。防蟲網有大量的出風口,能夠保證空氣流動,減少熱量釋放,確保種植區域內部的溫度更加適宜,提高農作物生長的效果。

3 現代農業植物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植物保護理念落后。農業生產過程不僅能滿足我國的發展需求,而且能滿足人們對食物的需要。當前,農業實際發展情況仍不理想,存在人多地少、資源短缺現象,這些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相關人員的植物保護理念比較落后,未認識到農產品質量和數量的重要性,導致農產品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2]。

第二,缺乏專業人員。實際工作中,農業植物保護工作人員知識掌握不夠,自身的專業水平較低,缺乏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的支持,也未和相關機構合作,導致農業植物保護工作效率得不到提升,無法獲得更高產量的農作物。

第三,農業植物保護政策不完善。農業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導致在生產期間對植物生長環境造成破壞。目前,我國的農業植物保護政策有待完善,未給農業植物健康生長提供保障,也未對植物周邊的環境作出具體分析,從而影響農業植物的健康生長。

第四,種植耕作以及施肥問題引起的安全隱患。良好的生態環境有利于農業植物的健康生長,因此需要保證生態的平衡性和穩定性。在農作物生長過程中,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會對生態環境產生很大影響,在農業植物生長期間,如果對農藥、化肥使用不當,將會危害周邊環境,對農作物的種植產生不利影響[3]。

4 現代農業植物保護工作的執行方法

現代農業植物保護工作中,受部分因素影響,還無法有效提升農作物產量。在現代農業植物保護工作發展過程中,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及先進技術的不斷滲透,總結出以下幾點方法。

4.1 轉變傳統思想觀念

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增強人們的現代農業植物保護意識。傳統的農業植物保護工作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比較大。在實際執行過程中,要從多個角度加大對農業植物的保護力度;要根據農業植物保護工作的實際情況,為其制訂合理的執行原則和方針,并依據政策和具體要求充分掌握市場發展趨勢,推動當地經濟持續發展;要遵循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遵循預防和防治的植保思想[4]。相關部門應充分發揮農業植物保護工作的職能。開展部門植保工作是農作物保護的主要形式,在政策支持下,能夠提升現代農業植物保護工作效率,優化農業植物的數量和質量,確保病蟲害的有效防治以及農作物產量的穩步提升,為現代農業植物保護工作的穩定開展提供保障[5]。

4.2 培養專業人才

宣傳農業植物保護工作,培養相關人員知識技能。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現代農業的基本工作思想。但是,從實際發展情況看,該思想還未得到廣泛推廣,部分群眾傳統農業思想固化嚴重,對現代農業思想接受比較困難,不利于現代農業的快速轉型。

針對這些問題,在具體執行過程中,需要農業植物保護工作者充分掌握我國的政策和法律法規,在相關政策基礎上完善農作物的保護環境制度,實現各工作流程的創新發展。努力提升種植人員的思想水平,在確保工作效果的基礎上學習相關政策和知識,增強管理人員的現代農業植物保護意識。與相關的植保機構相互配合,制訂科學的規劃方案,配備專業的工作人員,以更好地滿足各個區域的發展需求。按照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和病蟲害的防治特點,為每個監測點設定兩個以上的專業人員。

基于對現代化新技術的利用,優化病蟲害防治體系,制訂提升農業植物保護工作效率的方案,使農民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有效提升農民的知識技能和業務水平,在農業專家的積極指導下,對農民實施技術培訓,使農民在操作訓練中熟悉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為我國農業的穩步發展提供人員支撐[6]。

4.3 完善農業植物保護政策

充分落實農業植物保護政策能提升工作效率。政府出臺的政策能夠給現代農業植物保護工作的穩定開展提供保障,銜接好各工作環節,保證各項管理制度的規范化實施。在政府的積極指導下,利用現代化方式宣傳現代農業的有關知識,將網絡推廣作為重要途徑,逐漸擴大傳播范圍,利用圖文并茂的方式,使農民樂于接受,實現現代農業思想的積極滲透。使農民明確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優勢,提升我國農業生產效率。在實際宣傳過程中,應引入農業環保知識,使農民充分掌握我國的農業污染源,針對環境亂象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加強對現代農業植物保護制度的落實[7]。

4.4 實現種植、耕作以及施肥等技術的優化

發展農業生產技術需要普及農田知識,積極創新傳統的農業種植技術,加強對現代新農業機械的使用,確保農業生產效率穩步提升。但是,受傳統種植理念的影響,一些農民在實際種植工作中,還面臨較多的種植難點,特別是農作物種植期間的病蟲害問題。

為了有效解決農作物種植期間的病蟲害問題,需要詳細掌握和了解農作物的具體的生長特點和習性,科學搭配農作物的種植種類,實現合理輪作,以便更好地控制病蟲害。提升土壤質量,通過晾曬、松土的方式減少病蟲害,確保土壤透氣性良好,為植物的健康生長提供重要條件。土壤肥力能為提升農作物產量發揮重要作用,但要合理使用肥料,避免過多使用化學肥料、殺蟲劑,在積極改善農田種植環境的同時,確保我國現代農業生態的可持續建設與發展[8]。

4.5 健全管理體制

農業植物保護工作是地區開展農業生產活動的樞紐,負責統籌全局,協調各項事宜。但是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中,并沒有發揮出積極作用,會對當地農業生產活動的效率造成一定影響。所以,要以實際生產需求為核心,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

第一, 農業植物保護工作要根據農民群眾的實際情況,開展必要的思想以及技能教育活動。大力宣傳其在農業生產活動中的重要地位,使廣大人民群眾認可其權威性,通過學習清楚地認識到農具管理和新技術對于農業生產活動的積極意義。

第二, 農業植物保護工作要深入一線,開展長期性的調研工作,根據調研的結果為農戶提供有價值的農業信息。

第三, 農業植物保護工作要積極聯動國內外知名的研究團隊,組織工作人員到相應的研究團隊學習,從而進一步提高科學管理水平。學習歸來的工作人員應將學習的經驗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促使該地區的農業生產效率進一步提升。

第四, 農業植物保護工作要從內部出發,制訂一系列用于監管內部人員的條例,確保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有良好的工作態度。

5 結束語

現代農業植物保護工作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條件,能夠優化我國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提高農業生產價值,為農業的持續化建設與發展提供重要條件。

參考文獻:

[1]李鋅.現代農業植物保護工作方法探究[J].新農業,2021(6):42.

[2]武墨廣.現代農業植物保護工作方法探究[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9,44(4):119-120.

[3]薛慶安.試析做好現代農業植物保護工作的方法[J].農家參謀,2019(23):77.

[4]史全龍.探究做好現代農業植物保護工作的方法[J].種子科技,2017,35(8):14.

[5]劉禮翼.如何做好現代農業植物保護工作探究[J].農家科技(上旬刊),2019(2):262.

[6]周鋒,翟鳳艷,楊蕊,等.新形勢下植物保護專業農業植物病理學課程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1(13):124-126.

[7]王勝利.農藥應用技術在植物保護工作中的發展趨勢[J].農家致富顧問,2017(20):49.

[8]夏博,吳元華,趙秀香,等.農業植物病理學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的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8,5(12):69-71.

2064500783201

猜你喜歡
工作方法現代農業保護
深入考察調研 攜手打造現代農業高地
“用好現代農業科技,多種糧、種好糧”
2020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公示公告
我省3園區入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
如何做好職業教育班主任工作
高校班主任工作方法及其重要性
微時代語境下創新高校黨建工作方法探析
把黨的宗旨轉化為黨員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
芻議增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效途
淺談遺址公園的保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