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調節情緒,慧做情緒主人

2022-03-18 09:24陳曉蓉
當代家庭教育 2022年2期
關鍵詞:消極情緒應對調節

陳曉蓉

摘 要:幫助幼兒學會恰當地表達和調控情緒,是《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的幼兒情緒安定愉快的教育建議。處于平穩情緒的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往往更能感受成長的快樂,從而健康成長。但是,消極情緒也是幼兒成長和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阻礙。幼兒的消極情緒不僅會影響幼兒對外部世界的看法,同時也會影響幼兒的心理健康和穩定,導致幼兒難以享受美好的童年生活。因此,幼師要正確認知幼兒消極情緒帶來的危害,幫助幼兒理解、調節和表達自己的情緒,學會宣泄消極情緒。本文旨在圍繞中班幼兒消極情緒的調節和應對進行深入的研究,讓中班幼兒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成為情緒的主人。

關鍵詞:幼兒;消極情緒;調節;應對

【中圖分類號】G610?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02-0072-03

Wisdom to Regulate Emotions, Wisdom to be the Master of Emotions

——Study on the Regulation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Negative Emotions in Middle-class Children

CHEN Xiaorong (Mudu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 i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Helping young children learn to properly express and regulate emotions is an educational suggestion for young children to be emotionally stable and happy, as proposed by the "Guide to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for Children from 3 to 6 Years Old". Children who are in a stable mood tend to feel the joy of growth more in the process of growing up, and thus grow up healthily. However, negative emotions are also a major obstacle to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Children’s negative emotions will not only affect children’s perception of the outside world, but also affect their mental health and stability, making it difficult for children to enjoy a good childhood life. Therefore, kindergarten teachers must correctly recognize the harm caused by children's negative emotions, help children understand, regulate and express their emotions, and learn to vent their negative emotions. This article aims to conduct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regulation and coping of negative emotions of middle-class children, so that middle-class children can learn to regulate their emotions and become the masters of emotions.

【Keywords】Young children; Negative emotions; Regulation; Response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創設溫馨的人際環境,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親情和關愛,形成積極穩定的情緒情感?!鼻榫w安定愉快是幼兒在此時期需要達成的目標。然而,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幼兒往往會產生一定的消極情緒,諸如悲傷、憤怒、緊張、焦慮、痛苦等,影響幼兒的生活狀態和生活質量。這些消極情緒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對待和回應,就會促使幼兒的成長蒙上一層陰影,嚴重影響幼兒的心理健康和穩定,不利于幼兒良好精神家園的構建。這種情況下,作為幼師就需要根據幼兒的實際心理狀況,給予相應的教育指導,幫助幼兒消除內心陰霾,指導幼兒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為幼兒的健康、全面成長打好基礎。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對中班幼兒消極情緒的調節和應對策略進行介紹,以期對幼兒教育工作者有所幫助。

1.接納幼兒的消極情緒,理解幼兒的情緒表達

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指出,處于前運算階段的幼兒發展不充分,自我中心主義泛濫。因此,在幼兒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消極情緒總是和幼兒如影隨形,嚴重影響了幼兒的健康成長。作為幼師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往往會發現幼兒存在焦慮、暴怒、悲傷、生氣等消極情緒,這些都是幼兒發展得不充分所導致的,并非幼兒能夠在主觀上進行控制的。很多時候,在外部或者內部因素的作用下,幼兒難以把控自己的情緒,從而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特征來看,幼兒存在消極情緒是其應有的權利。我們不能認為,幼兒不應該存在負面情緒或者不應該做出過激的行為。事實上,任何情緒的存在都是合理的?!?-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師要“允許幼兒表達自己的情緒”。因此,幼師要學會接納幼兒的消極情緒,將幼兒的消極情緒視為一種正常的狀態,理解幼兒情緒表達的不同方式,而不是簡單地將幼兒的消極情緒歸結為不懂事,從而漠視幼兒的消極情緒,讓幼兒的消極情緒得不到有效指導和回應。在日常的溝通交流過程,幼師發現幼兒存在消極情緒時,應該及時地關注和接納,而不能無視幼兒的痛苦和悲傷,教會幼兒正確對待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才是幼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焦慮是幼兒比較常見的消極情緒,焦慮的幼兒會存在諸多外在表征,諸如撕手皮、咬嘴唇、扣指甲等。這些行為不僅影響了幼兒的心理健康,同時也影響了幼兒的身體健康。對于幼兒而言通常表現為入園焦慮。由于外在環境的影響,幼兒往往在最初入園的時候存在哭鬧等現象。面對幼兒的入園焦慮,幼師要采取正確的態度對待,理解幼兒入園焦慮的真實原因,認識到幼兒入園焦慮其實是對陌生環境的一種情緒反應,而不應將其定義為幼兒的無理取鬧。例如,小班幼兒的入園焦慮往往最為頻繁。剛剛進入幼兒園的小班幼兒剛脫離家庭的溫暖,會變得異常焦慮。面對小班幼兒的入園焦慮,幼師要理解其是由年齡特點和發展特征決定的,接納幼兒的入園焦慮,而不是無視幼兒的入園焦慮。當幼兒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接納后,情緒就會慢慢緩和下來,從而對幼師敞開心扉,此時幼師通過有效的溝通,就可以了解幼兒內心的真實想法,從而給予他們更具針對性的心理引導,幫助幼兒消除負面情緒。

2.給予幼兒冷靜的空間,事后有效干預引導

對于幼兒而言,情緒并非異常不變,而是會隨著生活狀態的變化而變化,展現出幼兒情緒的多樣性和多變性。在幼兒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幼師是幼兒最為親近的人,因而也是最能發現幼兒情緒變化的主體。在幼兒處于消極情緒的時候,幼師要對幼兒進行指導和幫助,促使幼兒學會調節和表達自己的情緒。但是,幼師的指導和幫助往往并不是直接干預,也可以采取冷處理的方式,給予幼兒冷靜的空間,讓幼兒能夠自行冷卻情緒。正如《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做錯事時要冷靜處理,不厲聲斥責,更不能打罵”。當幼兒的情緒得以冷卻之后,幼師可以針對性地對幼兒的消極情緒進行指導和幫助,從而促使幼兒認識到消極情緒的危害,從而學會正確表達情緒,調節消極情緒。如此,幼兒就能逐步掌握正確的情緒表達方式,也懂得采取恰當的方式處理負面情緒,這樣幼兒在日后就不容易經常陷入情緒失控狀態。

憤怒是幼兒的消極情緒之一,處于憤怒狀態的幼兒往往會出現一些不理性的行為,諸如扔東西、撕咬、踢打等。面對幼兒的憤怒情緒,幼師通過強制鎮壓的方式是不可取的,而是要快速地將幼兒放置于一個冷靜的空間,讓幼兒逐漸冷卻自己的情緒,平復心情。當幼兒的情緒平緩之后,幼師可以對幼兒進行引導,通過談話的方式讓幼兒認識到處于憤怒狀態中的扔東西、撕咬、踢打等行為是不正確的,反而可以通過言語表達自己的情緒,說出憤怒的原因。例如,幼兒在生活中往往會因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產生憤怒的情緒,尤其在與同伴相處的過程中,幼兒之間會因為有限的玩具而產生爭奪現象。一旦幼兒爭奪玩具處于下風就會出現憤怒的情緒,推搡同伴。面對這種情況,幼師可以將幼兒分開,將處于憤怒情緒下的幼兒放置于單獨一處,并且可以向其提供摔打的玩具,讓幼兒宣泄自己的情緒。當幼兒的情緒穩定之后,幼師可以向幼兒講述憤怒情緒的繪本,讓幼兒學會處理自己的憤怒情緒。

3.語言行為安撫并重,引導幼兒控制情緒

幫助幼兒恰當地表達和調節自己的情緒,是幼師在進行情緒教育過程中的重點任務。面對幼兒的消極情緒,幼師要對幼兒進行適當的指導和幫助,通過語言和行為兩種方式對幼兒進行情緒上的安撫,讓幼兒回歸到平和的狀態。在語言和行為安撫的過程中,幼師也需要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以積極、愉快的情緒影響幼兒,為幼兒做榜樣。在語言引導過程中,幼師要多使用溫和性語言,語調輕柔,讓語言展現力量。在行為安撫過程中,幼師也要適當地對幼兒進行行為動作方面的呵護,諸如摸一摸幼兒的頭和手、親親幼兒、抱抱幼兒等,讓幼兒感受到幼師的重視和關注,從而促使幼兒控制情緒,逐漸鎮靜。在引導幼兒調節控制情緒的過程中,語言和行為安撫并重往往能夠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當幼兒感受到來自幼師的關心與愛時,情緒就能逐步穩定下來,如此內心的不安感會逐漸消失。幼師倘若能與幼兒保持良好的、密切的關系,就能及時掌握幼兒的情況,了解幼兒內心真實的想法,從而給予更加有效的教育指導和生活指導。

在幼兒一日生活中,悲傷情緒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消極情緒。在幼兒園中,幼兒往往會因為搶奪玩具、受傷、受到批評、沖突等而產生悲傷情緒,進而表現為哭泣、失落等。面對幼兒的悲傷情緒,幼師首先可以通過語言安撫的方式,穩定幼兒的心靈。對此,幼師可以用輕柔的言語詢問幼兒悲傷情緒產生的原因,諸如“小寶貝,老師看你不開心,你能告訴老師為什么不開心嗎?”“小朋友,為什么不開心呢,可以告訴老師嗎?”“小寶貝哭了呢,怎么了,誰欺負你了,可以告訴老師嗎?”上述語言引導充分體現了幼師對幼兒的尊重,其并非將幼兒處于控制之下,而是以平等的姿態詢問幼兒的意見。在幼兒訴說悲傷情緒產生的根源的過程中,幼師也可以伴隨著一定的行為安撫,諸如和幼兒坐在同樣的高度、將幼兒抱在懷里、眼睛直視幼兒、和幼兒頭碰頭等。在語言和行為安撫的過程中,幼師的身子蹲了下來,而幼兒的心理變得暖了起來,他們認為幼師是值得信任的,慢慢地,幼兒的情緒自然也能得到調節。

4.共情陪伴感知情緒,有效管理消極情緒

共情陪伴作為一種有效的陪伴方式,能促使幼師在陪伴幼兒的過程中與幼兒形成良好的互動,全身心地投入活動,與幼兒形成和諧的師幼關系。在共情陪伴的過程中,幼師能全身心地關注幼兒的想法、情緒,用尊重、支持、鼓勵的方式來和幼兒互動,與幼兒建立真誠、尊重、理解、寬容的關系。當幼兒產生消極情緒時,自然渴望自己的消極情緒得到關注和認可。然而,從當前幼師的陪伴情況來看,很多幼師對幼兒的陪伴為身體上的陪伴,對心理上的陪伴較為忽視,他們常常只關注幼兒是否吃飽了、是否穿得暖,而不會過多地去關注幼兒的心理,不了解幼兒內心的真實想法,低質量的陪伴成為一種常態,不關注幼兒的情緒,不回應幼兒的情緒,不滿足他們的心理期待。這種情況下,幼兒的內心容易缺乏安全感,他們不知道教師是否關心自己,是否接納自己。長此以往,幼兒就會經常出現焦慮不安的狀況。對此,幼師要滿足幼兒的心理需求,通過共情陪伴的方式來感知幼兒的消極情緒,不讓處于消極情緒的幼兒孤身一人,嘗試理解幼兒,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接納他們的實際感受,并且有效回應幼兒的消極情緒,幫助幼兒認識自己的情緒,進而幫助幼兒學會管理自己的消極情緒,不會長期受負面情緒的影響,逐步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

緊張情緒對幼兒而言是一種十分平常的消極情緒,尤其幼兒的生活經驗不充足,更加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而產生緊張的情緒。當幼兒產生緊張情緒時,幼師要學會理解幼兒的緊張情緒,嘗試在陪伴幼兒的過程中找到緊張情緒產生的根源。當幼師找到緊張情緒的根源之后,還需要就事件的本身幫助幼兒提出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從而讓幼兒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更好地面對生活。例如,在戶外單獨走平衡木活動時,幼兒會產生緊張、害怕的情緒,很多情況下是因為幼兒擔心從平衡木上掉下來或者走不過平衡木。當幼師了解幼兒緊張的原因之后,可以建議幼兒找同伴幫助走完平衡木,也可以自己拿支撐物走完平衡木,從而在解決問題之后緩解幼兒的緊張情緒,讓幼兒的內心變得平和,使得幼兒能逐漸克服負面情緒帶來的不良影響。在此基礎上,幼師還可以就下一次幼兒緊張情緒的處理進行引導,建議幼兒產生緊張情緒時能主動找到幼師,這樣就知道幼師是自己的心理依靠,遇到問題時,幼兒不會自己硬扛,而是會積極尋求幫助。

5.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時期是幼兒成長和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幼兒身上存在諸多問題,而消極情緒就是其中一種。消極情緒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影響很大,不僅會影響幼兒的心理健康和穩定,而且還會影響幼兒的生活狀態?!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幼兒的情緒管理提出了相應的培養目標和教育建議。作為幼兒消極情緒的有效指導者,幼師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正確認知幼兒身上存在的消極情緒,理解幼兒的心情,嘗試與幼兒進行溝通交流,并且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特征出發,不斷探索幼兒消極情緒的指導和回應策略,真正讓幼兒克服消極情緒,學會理解、調節和表達情緒,從而成為情緒的主人,為日后健康心理的養成打好基礎。與此同時,幼師還需要幫助幼兒營造和諧、溫暖的心理環境,不進行橫向比較,以欣賞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幼兒。

參考文獻

[1]米思楊.中班幼兒消極情緒表達及教師回應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9.

[2]王軍利,李雪梅,吳東女,吳慧源.害怕、驚訝與厭惡情境中幼兒情緒表達策略差異[J].學前教育研究,2019(05).

[3]王復利.教師對中班幼兒消極情緒的應對方式研究[D].河南大學,2020.

[4]李英美.利用體育游戲干預幼兒情緒管理能力的個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20.

[5]陸晨麗.淺談玩具在調節幼兒消極情緒中的運用[J].才智,2020(02).

3499501186546

猜你喜歡
消極情緒應對調節
如何教孩子正確應對消極情緒
靜心
一種用于自控調節行程的螺桿調節結構設計
一種用于自控調節行程的螺桿調節結構設計
例談小學體育教學對學生消極情緒的調節策略
營改增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應對策略分析
石油企業建設學習型黨支部的實踐與思考應用
孩子的消極情緒需要用心疏導
平均稅率、標準稅率與收入分布對個人所得稅累進性的影響
調節日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