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關懷理念應用于晚期乳腺癌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效果分析

2022-03-18 23:44叢春延
中華養生保健 2022年5期
關鍵詞:癌因性疲乏抑郁焦慮

叢春延

摘? 要:目的? 研究人文關懷理念應用于晚期乳腺癌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威海市中心醫院腫瘤一科收治的5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25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行基于人文關懷的癌癥護理。對比護理后兩組患者的滿意度、生存質量、癌因性疲乏以及焦慮、抑郁情況。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癌癥疲乏量表(CF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患者的HAMD、HAMA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人文關懷理念從患者心理需求出發,借助語言、行為、環境上的幫助,改善患者的預后,促進康復。

關鍵詞:人文關懷;晚期乳腺癌;焦慮;抑郁;癌因性疲乏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文章編號:1009-8011(2022)-5-0-04

乳腺癌具有較高的危險性,會帶給女性患者許多的痛苦。同時由于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出現許多改變,女性的生存壓力上升,乳腺癌的發病率也逐年升高,并向著年輕化的方向發展,不利于社會的穩定。乳腺癌患病初期癥狀不明顯,如果對乳腺結節不加以重視,一旦惡化形成乳腺癌,確診時多半已發展為晚期。就目前的醫療技術而言,晚期乳腺癌無法治愈,只能通過手術、化療的形式,延長患者的生命,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生存壓力[1-2]。大多數患者在知曉自己確診為乳腺癌晚期時,情緒會產生巨大的波動,恐懼、焦慮情緒蔓延至日常的生活,心理行為特征發生變化,導致其生活質量大大下降。這導致患者在飽受疾病痛苦的同時,心理與精神上也會伴隨非常嚴重的創傷,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的打擊[3]。因此,對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療必須重視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通過加強溝通、健康科普、提供家庭與社會支持等形式,改善患者預后。過往的研究[4]指出,人文關懷理念下的護理模式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的身心痛苦,使其能以更好的心態面對生存期的治療。本研究選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威海市中心醫院腫瘤一科收治的5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人文關懷理念應用于晚期乳腺癌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威海市中心醫院腫瘤一科收治的5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25例。對照組患者中,年齡32~70歲,平均年齡(51.05±3.88)歲;病理分期:Ⅰ期17例,Ⅱ期5例,Ⅲ期3例。觀察組患者中,年齡33~70歲,平均年齡(50.72±3.50)歲;病理分期:Ⅰ期15例,Ⅱ期8例,Ⅲ期2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威海市中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患者對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晚期乳腺癌診斷[5];②無深靜脈血栓形成;③術前患側上肢功能正常。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②合并嚴重慢性疾病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颊叽_診后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幫助患者平復的不良情緒,以溫和的態度向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宣教內容包含乳腺癌知識、手術方式、術后恢復、注意事項等,并向患者及其家屬發放調查問卷,評估其對疾病的認知情況。開展以營養干預、運動指導為主的行為干預,同時根據過往研究,評估患者可能存在的并發癥風險,并做好并發癥的預防工作。

觀察組患者采取人文關懷模式護理。幫助患者緩解不良情緒,以較好的心態面對乳腺癌治療。①基礎情況評估。使用乳腺癌患者FACT-B(V4.0)評估表評估患者的各項情況,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家庭關系等,制訂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并根據實施的具體情況作出調整,確?;颊叩玫饺诵曰淖o理服務。②加強日常溝通。主動溝通、詢問家屬有關患者的性格特征,從而減少與患者發生不必要的沖突。在護理過程中可以通過舉例過往治療效果好的病例,鼓勵患者積極面對,以平穩的心態配合治療,才能更好地延續生命?;颊邔τ谧陨砑膊〉囊蓡?,不要有所隱瞞,可以委婉地告知患者目前的病情發展,列舉可行的治療方案,增強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除此之外,護理人員要叮囑患者家屬盡可能地為患者提供更多的家庭關愛與溫暖,對于患者的需求,盡可能滿足,不要使用過激的語言、行為等刺激患者,避免不良情緒影響患者的治療。讓乳腺癌晚期患者可以較為安詳的度過生命最后的時光。③保持病房環境清潔。乳腺癌晚期的治療難度高,涉及到較多的醫療設備,由于患者本身的抵抗力嚴重下降,都對環境清潔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能夠降低患者因為環境敏感而引發的不適,減少輸液感染等不良事件,需要護理人員在日常巡房時重視對病房環境的打掃、整理工作,從而為患者提供舒適度更高的病房。病房室溫應保持在22 ℃左右,在視野可及之處,適當地放置一些綠植,并減少不必要的設施,讓病房看起來整潔,幫助患者放空思緒,轉移對于疾病、治療的注意力,達到讓患者心情舒暢的目的。④做好健康科普?;颊呷朐汉蟊仨毥邮芟鄳慕】悼破?,從而對自身疾病有著明確的認知,既有利于治療的進行,也能減輕因為缺乏疾病知識而帶來的恐懼。健康科普的形式一般為將健康教育手冊發放給患者及其家屬,由醫生講解手術方式以及恢復要點,護理人員則在患者日常疑惑時給予反饋,安撫患者,解答疾病相關問題。同時在治療過程中做好藥物使用指導,解釋口服、直腸給藥、皮下注射給藥等方式的區別,減少患者的不安。良好的健康科普可以幫助患者提高戰勝疾病、回歸社會的信心,增加抗癌的勇氣。⑥促進病友交流。網絡的發展也為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帶來了新的突破,社會支持的作用得以顯現,并對提高患者的康復自信心具有較為明顯的作用。病友之間的友好交流,可以讓患者在相同經歷的人群中得到安慰,采用更溫和的方式,了解自身的疾病,以及治療的諸多注意事項等。護理人員可以作為牽頭者,幫助乳腺癌患者搭建溝通的平臺,建立乳腺癌微信互助群,方便患者與醫療專家、護理專家及其他患者進行交流。在這些交流過程中,患者不僅能學到相應的乳腺癌知識,也能找到有效的心理依托及信息支持,從而有助于改善不良情緒,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并更好地配合治療工作開展。

1.4? 觀察指標

護理滿意度。自制護理滿意度量表評估,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乳腺癌生存質量測評量表(FACT-B)。項目包括生理、社會、家庭、情感及乳腺關注。分數越高,表示生存質量越高。

癌因性疲乏。癌癥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共15個條目,評估身體、活動、情感、注意、記憶方面的疲乏。采用1~4分評分法,分數越高,表示疲乏狀態嚴重。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及護理1個月后焦慮評分及抑郁評分。采用17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采用0~4分、五級評分法,得分小于7分,表示無抑郁;14項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采用0~4分、五級評分法,得分小于7分,表示無焦慮。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CFS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CF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HAMD、HAMA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HAMD、HAMA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1月后,兩組患者的HAMD、HAMA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患者的HAMD、HAMA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乳腺癌晚期患者需要接受強度高、費用大的治療才能延續生命,因此治療的過程會帶給患者生理、心理上的折磨,化療所帶來的不良反應,都會引起患者的不良情緒,諸如恐懼、羞于見人[6],加之家庭支持降低等,都會導致患者情緒低落,降低治療的效果。為了加強對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日常護理工作,改進對于患者情緒安撫方面的不足,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過往研究[7]指出可以將人文關懷的理念引入到護理工作當中。人文關懷理念的引入,讓護理工作顯得更加人性化、具有針對性,是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具體體現[8]。護理工作中加以人文關懷,能夠使患者切實感受到關懷,從而緩解其心理上的苦痛與不安,讓其感到被尊重、被重視[9]??紤]到患者存在的恐懼、焦慮、尷尬的負性情緒,人文關懷護理聚焦于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狀況轉變,能夠從患者的角度進行思考,以親切、溫和的態度為患者提供貼心的護理服務。只有真正為患者考慮、從患者的角度出發,才能尊重、關懷患者,讓其感受到重視,并真切地體會到各方面支持,包括尊嚴、人格等,減少患者的心理不適,促使其積極配合治療。此外,家庭支持、社會支持也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必備要素,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家屬加強溝通,督促其多加陪伴患者,并鼓勵患者積極面對治療,使其更好地感受到來自家庭與社會的關心與支持,有利于緩解焦慮、失落等不良情緒[10-12]。

本研究結果顯示,使用人文關懷理念下護理模式的觀察組,其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生存質量評分均更高,原因可能在于人文關懷可以為患者提供信息、情感支持,護理工作不再局限于病房清潔、換藥等工作上,而是更深切地滿足患者生理及心理健康的需求。生存質量與心理健康息息相關,因此得到一定的改善,也是在此基礎上得以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將“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觀念和人文關懷更好地融入到對患者的護理服務當中。在日常護理工作中貫徹護理理念的前提是護理人員具備優秀的職業能力。護理人員必須加強自身的職業素養、專業技能以及護理知識儲備,向高年資、表現突出的醫護人員主動學習,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文關懷素質,注重醫學心理學、倫理學及相關學科的學習,在護理過程中將專業知識、技能與人文關懷融為一體,使患者更好地感受到來自醫護人員的關愛與尊重。只有以積極的、敬業的、細致的態度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并為患者提供其所需的情感,比如在患者想要傾訴煩惱時學會傾聽,借助適當的肢體動作讓患者感到親切感,才能讓患者更好地放松自身緊繃情緒,方便治療的順利開展。觀察組患者的CFS評分、HAMD評分、HAMA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表明良好的日常溝通、科學宣教、家庭支持、社會支持滿足了患者的情感需求,有效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減少了在長期治療中所產生的抑郁、焦慮情緒,大大提升其心理舒適度,幫助減輕心理痛苦,進而讓患者維持較為平穩、良好的心理狀態,改善因癥狀及病情帶來的負性情緒,引導、改變患者對于疾病、生死的認知,以較為平和的態度面對治療結局。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理念用于晚期乳腺癌患者護理工作中,對患者心理、生理、生活各方面壓力均有改善作用,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王黎,申文榮,景劍,等.人文關懷在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中的應用[J].河北醫藥,2021,43(10):1592-1594.

[2]梅會融,肖迎春,張鳳芳,等.人文關懷護理在晚期乳腺癌并發癌性傷口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5):37-39.

[3]李艷華,梁微,周珍珍.層級心理護理聯合人文關懷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6):69-72.

[4]孫曉茹,楊茹.人文關懷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癌因性疲勞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17(3):401-403.

[5]王碧蕓,龔成成,胡夕春.2015版《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藥物治療策略的解讀[J].中華乳腺病雜志(電子版),2016, 10(2):65-70.

[6]金慧英,張孝靜,方群,等.乳腺癌術后患者社交回避與苦惱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21,36(7):1613-1616.

[7]周文娟.人文關懷護理對乳腺癌化療患者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19):3140-3142.

[8]李翠蓮,何石梅,張水娟,等.人文關懷護理在增強乳腺癌圍術期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與降低并發癥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 16(10):95-96.

[9]孫艷,張彬,黃倩,等.羅伊適應模式護理干預聯合人文關懷對乳腺癌患者術后病恥感、心理健康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9,16(4):220-223.

[10]李娟,郗旭燕,陳娟婷.人文關懷優質護理對圍手術期乳腺癌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9,26(5):634-636.

[11]徐洪霞,譚平,龍文秀,等.人文關懷護理和心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不良心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8, 25(7): 844-846.

[12]武山山,楊磊,金英.心理護理和人文關懷護理修復乳腺癌患者術后殘余創面或潰瘍創面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8, 25(8): 995-997.

2312500520315

猜你喜歡
癌因性疲乏抑郁焦慮
系統化護理對肺癌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響分析
產前個性化心理護理對初產婦焦慮、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響
社區在冊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影響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攝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與憤怒,焦慮與恐懼
護理干預對肺癌放療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預效果觀察
系統性護理干預在改善肺癌術后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作用
優質護理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