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聲引導下連續股神經阻滯聯合單次硬膜外腔嗎啡鎮痛在老年患者TKA中的應用

2022-03-18 00:40劉榮知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2年4期

劉榮知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TKA超聲引導下接受連續股神經阻滯聯合單次硬膜外腔嗎啡鎮痛的效果。方法:從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間接受診治的老年患者TKA內選擇60例研究,根據麻醉形式分組,即實驗組與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接受連續股神經阻滯,實驗組聯合單次硬膜外腔嗎啡鎮痛,對比干預效果。結果:實驗組各項指標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超聲引導下對老年患者TKA實施連續股神經阻滯聯合單次硬膜外腔嗎啡鎮痛,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情況,且不會影響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復以及蘇醒恢復時間。

關鍵詞:超聲引導下;連續股神經阻滯;單次硬膜外腔嗎啡鎮痛;TKA

【中圖分類號】 Q946.88+3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4--01

隨著人們的壽命延長,出現膝關節病變的人數顯著增多,需對患者實施TKA,以此改善患者的癥狀[1]。全膝置換術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畸形以及功能障礙,以此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幫助患者恢復健康但是,TKA術后,患者的疼痛較為強烈,影響預后。連續股神經阻滯作為當前TKA后鎮痛的常見方法,但因膝關節神經稍多,故無法完全抑制疼痛,特別是早期被動以及主動功能鍛煉時,存在的劇烈疼痛[2]。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間接受診治的老年患者TKA內選擇60例研究,根據麻醉形式分組,即實驗組與對照組,各30例。實驗組年齡在65-75周歲,平均為(69.91±1.23)周歲,男15,女15,平均病程(3.21±0.22)月。對照組年齡在65-75周歲,平均為(69.92±1.21)周歲,男16,女14,平均病程(3.22±0.21)月。對兩組年齡、性別等資料分析后,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實驗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納入標準:(1)知情同意,且積極參與。(2)符合鎮痛指征。排除標準:(1)存在心臟疾病。(2)存在藥物過敏史。

1.2方法

對照組接受連續股神經阻滯:手術完畢之后,需遵循無菌原則,在患者的腹股溝韌帶下方股神經周圍進行穿刺,從后方接近患者的股神經,回抽無血厚,需注入少量的生理鹽水,觀察擴散情況。若在骨神經周圍擴散,則需注入0.2%羅哌卡因15ml,充分包裹股神經。硬膜外導管注入0.2%羅哌卡因,詳細觀察,隨后固定導管,調整角度后二次消毒,固定透明膜。

實驗組聯合單次硬膜外腔嗎啡鎮痛:腰硬聯合麻醉后,將0.75%的布比卡因2ml混合10%葡萄糖1ml注射在麻醉體內。將患者的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縫合切口時,可以在硬膜外導管注射0.1%嗎啡1ml聯合2ml生理鹽水,隨后注射1ml生理鹽水對導管進行沖洗。

兩組術后均需連接電子鎮痛泵,合理設置追加時間以及劑量,術后48小時,需將導管拔除。

1.3觀察指標及效果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呼吸恢復時間、蘇醒時間,時間越短證明麻醉蘇醒快,麻醉效果越好。

比較兩組患者在術后6h、12h、24h、48h不同時間段的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進行對比,分值為0-10分,分數越低證明疼痛程度越低,術后鎮痛效果越好。

1.4統計和分析

統計學軟件SPSS 23.0分析,計數型指標則以例(n/%)表示,x2檢驗,計量型指標則選用均數±標準差(x±s)描述、t檢驗。P<0.05,則具有差異。

2 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麻醉相關指標

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自主呼吸恢復時間、蘇醒時間更短,P <0.05,見表1。

2.2疼痛情況。

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術后6h、12h、24h、48h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2。

3 討論

骨關節炎作為骨科常見病,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臨床常對患有骨關節炎的患者進行常規的藥物保守治療,雖然此種治療方法對患者機體造成的損傷較小,但藥物的臨床治療起效時間比較慢,且藥物治療的效果不夠持久。全膝關節置換術可以直接治療疾病,手術治療雖然可以改善患者部分生理疼痛,但患者依舊會出現術后疼痛的情況。而快速康復外科是圍手術期間一種全新的學科技術,且圍手術期對患者實施有效的鎮痛,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預后[3]。隨著醫學技術發展,可視技術被廣泛用于臨床治療內,以此提高患者的手術效果[4]。但是,由于TKA患者術后較為疼痛,限制患者的早期功能康復鍛煉效果[5]。這是由于膝關節周圍不僅存在股神經,還存在其他神經,股對患者實施單純的連續股神經阻滯,患者仍會常存在疼痛以及酸脹等,進而影響患者的睡眠以及康復效果。

超聲技術在麻醉手術過程中的運用相較于傳統首穿技術,能使麻醉醫生熟悉掌握解剖學知識,做到定位準確,用兩精準,阻帶完著,屏醉效果佳,病人舒適感強,費用降低、降低并發癥。在超聲引導下對患者實施有效的干預后,聯合單次硬膜外腔嗎啡鎮痛,可以改善阿片類藥物鎮痛的不足之處,提高術后鎮痛效果。然而,嗎啡藥物則不會出現這一情況,且術后鎮痛顯著延長,降低患者出現應急刺激以及炎癥反應,改善預后,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超聲引導下對老年患者TKA實施連續股神經阻滯聯合單次硬膜外腔嗎啡鎮痛,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情況,且不會影響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復以及蘇醒恢復時間,臨床可以應用。

參考文獻:

[1]郭文姍,張瑞圃,趙端. 超聲引導下腰叢—坐骨神經阻滯與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膝關節置換術的對比研究[J]. 臨床研究,2021,29(06):86-88.

[2]劉宏飛,霍鵬偉. 超聲引導下腰叢-坐骨神經阻滯與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膝關節置換術對比研究[J]. 陜西醫學雜志,2020,49(08):947-950.

[3]黃晴怡. 用術中關節周圍注射鎮痛法對接受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進行鎮痛治療的效果探討[J]. 當代醫藥論叢,2019,17(09):56-57.

[4]雷震,夏林智,方曉華. 單次股-坐骨神經阻滯神經阻滯麻醉與硬膜外阻滯麻醉對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血流動力學、VAS評分及不良反應的影響[J]. 中國社區醫師,2018,34(33):64-65+67.

[5]張廷玖,張東,曾凡偉,等. 不同鎮痛方法對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后病人早期康復效果的影響[J]. 實用老年醫學,2018,32(07):619-621+625.

367550058927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