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新冠疫苗的接種技巧及受種者的心理護理

2022-03-18 00:56黃衛華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2年4期

黃衛華

摘要:目的 總結新冠疫苗的接種技巧和受種者心理護理方法。方法 選取2021.01-2021.12于本院接種新冠疫苗的200例受種者為研究對象,均實施新冠疫苗接種技巧和心理護理,觀察所有受種者的接種完成率、接種期間焦慮及抵觸情緒出現情況和滿意度。結果 200例受種者均順利完成疫苗接種工作,接種完成率為100.00%;僅1例出現焦慮情緒,1例出現抵觸情緒,發生率為1.00%;198例受種者對接種工作表示滿意,滿意度為99.00%。結論 接種新冠疫苗期間需要醫護人員掌握好接種技巧,并做好受種者的心理護理工作,才能使其順利完成疫苗接種。

關鍵詞:新冠疫苗;接種技巧;受種者;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 R186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4--01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簡稱新冠肺炎)是2019年末發生的與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感染有關得到疾病,病毒傳染性極強,人群普遍易感,且有聚集發病的現象,傳播途徑以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為主,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于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1]。當前,新冠肺炎暫無特效的治療方式,按時規范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簡稱新冠疫苗)接種是防止疾病傳播的重要手段[2]。注射疫苗時出現的疼痛和刺激能引起應激反應,若機體缺乏對應激反應的適應能力會引發生理失調。受種者疼痛與焦慮、抵觸等不良情緒之間密切相關,常伴隨呼吸及心跳加快,血壓波動等現象,可能會影響到注射工作進行[3]。因此,需要護士在接種疫苗期間做好受種者的心理護理工作。本文就新冠疫苗接種技巧和受種者心理護理進行闡述,具體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1.01-2021.12于本院接種新冠疫苗的200例受種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18例,女82例;年齡18-60歲,均值(30.48±5.26)歲。納入標準:(1)均于本院開展新冠疫苗接種。(2)年齡18-60歲。(3)具備正常的認知能力。(4)取得研究對象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存在疫苗接種禁忌癥者。(2)存在認知障礙、意識障礙或者嚴重精神病等無法配合研究者。(3)拒絕參與研究者。

1.2方法

所有受種者實施新冠疫苗接種技巧和心理護理,具體如下:(1)新冠疫苗接種技巧:①接種前:接種前告知受種者有關注意事項,指導其注意休息,避免空腹接種,盡量穿寬松衣物,攜帶好身份證件和手機,佩戴口罩;掌握受種者的機體健康狀態,做好受種人群篩查,要求受種者按照接種點標識有序排隊,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離,向醫生主動提供自身健康狀況以及用藥情況和藥物過敏史;對育齡婦女需詢問其是否懷孕,對無接種禁忌癥者,應指導其入室填寫和簽署接種知情同意書,進行信息錄入,受種者是否符合接種條件需在登記區再次核對;備好腎上腺素等急救藥物和設備,以備偶有發生嚴重過敏反應時急救使用。②接種中:維護好接種秩序,避免喧鬧影響情緒。醫護人員嚴格按照要求穿戴好一次性帽子、醫用外科口罩,隔離衣,乳膠手套等,接種區疫苗采取全程冷鏈管理,疫苗保存于2-8°C冷鏈冰箱中,需要接種時,讓疫苗回溫至20-25℃左右,以降低受種者因疫苗液體的冷刺激而增加疼痛感。醫護人員再次核對受種者信息,嚴格做好無菌操作和三查七對一驗證;配藥選擇5號針頭1毫升注射器,囑受種者對接種側手臂呈手掌叉腰姿勢,使其注射部位成放松狀態,并充分暴露接種部位,用75%酒精規范消毒接種部位,待干后,在上臂三角肌外側,自肩峰下2-3橫指位置肌內注射,注意防止損傷神經和血管,避開發炎、感染化膿、硬疤痕及患皮膚病處;注射前需充分搖勻,嚴格采取一人一針一管的原則,注射后醫護人員需用75%酒精或者用免洗手消毒液擦拭自己的雙手后方可進入下一個操作。③接種后:接種后受種者留觀30min,將止血棉簽丟入套有雙層黃色醫療廢物垃圾袋的醫療垃圾桶內,未出現不良反應才能從出口離開。告知受種者接種后3天至1周不宜飲酒;針眼部位使用干棉簽按壓幾秒至1分鐘,保持注射部位干燥,接種后4-6小時內不宜洗澡,1周內不宜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或海鮮類食物,建議清淡飲食,增加飲水量,不宜劇烈運動,合理安排休息時間;若出現持續發熱等情況,需及時就醫并向接種單位報告;對于未能按照程序完成接種者,建議盡早補種;免疫程序無需重新開始,補種完成相應劑次即可。(2)心理護理:①布置注射環境:接種室需確保寬敞且明亮,地面與墻面能采取暖色調,于室內墻壁上適當張貼一些圖畫,放置一些讀物在書架中,以緩解受種者對環境的陌生感和不安心理。②受種者心理護理:a.護士需要面帶微笑,確保衣著整潔和儀表端莊大方,熱情接待注射室中的每位受種者,主動和受種者進行交流溝通,給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談話期間多采取鼓勵性語言;通過表情與眼神等暗示性方法,使受種者感受到護士的情緒改變,同時自覺調節自身的行為特征。b.注射過程中,做好受種者的面部表情觀察,指導其往別處看,結合年齡和性別和職業采取不同的心理護理方式,說些簡短的話題,以分散其注意力,緩解其緊張的情緒,在受種者看往別處和把他(她)帶入聊話題的一瞬間進針,進針時醫務人員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開繃緊注射部位的皮膚,快速進針,回抽無回血后緩慢推注液體,注射完畢快速拔針;對于極少數不合作者能經軀體制動完成疫苗接種,護士在接種過程中禁止采取訓斥性語言與粗暴態度,得做指導,應采取講道理的方式,給其講解疫苗接種的益處,同時予以正確引導;c.注射時動作需輕柔,手法應穩,減少受種者的恐懼心理和疼痛感。d.接種后適當予以肯定,囑其到觀察區觀察30分鐘無異常后方可從出口離開,給其說明接種后的注意事項等。

2 結果

200例接種者均順利完成疫苗接種工作,接種完成率為100.00%(200/200);僅1例出現焦慮情緒,1例出現抵觸情緒,發生率為1.00%(2/200);198例受種者對接種工作表示滿意,滿意度為99.00%(198/200)。

3 討論

接種新冠疫苗是防止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的一項重要手段,但其屬于一種創傷性操作,會使受種者產生疼痛感,再加上受種者對疫苗接種不了解甚至存在錯誤認知,常常出現恐懼、焦慮以及抵觸等負面情緒,導致疫苗注射工作無法順利結束[4-5]。接種者不配合行為會影響其自身疾病預防,并易引發護患糾紛。因此,醫務人員實施疫苗接種技巧、積極開展有效心理護理十分必要。

接種新冠疫苗期間,需要醫護人員掌握良好的接種技巧,做好接種前篩查及準備工作,接種期間嚴格依據規程開展操作,做好信息核對,同時接種后應留觀,無不良反應才能離開,并做好接種后的健康宣教工作,要求受種者按時前往醫院完成后續劑次接種。心理護理是指經心理學知識和技巧、行為、態度、表情和語言等影響患者心理,改善其不利于治療工作開展的各項行為。董桂鳳[6]發現,接種疫苗期間做好心理護理能緩解受種者不良應激反應,提升其配合度。本次研究發現,200例受種者均順利完成疫苗接種工作,接種完成率達到100.00%;僅1例出現焦慮情緒,1例出現抵觸情緒,發生率為1.00%;198例受種者對接種工作表示滿意,滿意度為99.00%。說明接種新冠疫苗期間開展心理護理能防止接種期間受種者各類不良情緒產生,使其順利并滿意地完成整個疫苗接種工作。本次研究中將新冠疫苗接種技巧貫穿于整個疫苗接種過程中,并結合受種者年齡、性格進行心理護理,經語言鼓勵、非語言溝通和轉移注意力等多種方式干預,能獲取良好效果,使受種者主動積極配合疫苗注射,防止負面情緒產生,確保注射工作順利完成。

4 結語

新冠疫苗接種是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一項有效措施,受種者因缺乏對疫苗接種的認知、畏懼接種時的疼痛感,易出現各類負面情緒,影響到接種工作進行。因此,接種疫苗期間需要醫護人員掌握好接種技巧,并做好受種者的心理護理工作,才能使其順利完成疫苗接種工作。

參考文獻:

[1]張春霞.護理指引在新生兒乙型肝炎疫苗接種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8,5(20):174,176.

[2]孫晨,何秋霞,高燕,等.現有病毒疫苗用于防治新冠肺炎的可行性分析[J].山東科學,2020,33(2):1-11.

[3]陳寶,陳穎妹,韓花桂,等.??谑虚T診患者新冠疫苗接種意愿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21,38(10):736-739,770.

[4]吳國偉,鄧霆,張曼琪,等.新冠疫苗接種態度及其社會心理影響因素的調查[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21,29(3):622-625.

[5]鄭宇,羅月,任建蘭,等.瀘州市重點人群新冠疫苗猶豫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西南國防醫藥,2021,31(5):454-458.

[6]董桂鳳.心理護理在社區兒童預防接種中的應用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2):42.

130250118623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