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在抑郁癥患者中的應用進展

2022-03-18 00:48宋翠平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2年4期
關鍵詞:應用進展干預效果心理護理干預

宋翠平

摘要:抑郁癥是一類常見的精神心理性疾病,大多以持久而明顯的情緒低落為主要癥狀。近些年,單獨藥物治療或者其他一些基礎治療方式的治療效果并不可觀,而心理護理干預則是除藥物治療外能取得良好治療效果的輔助手段,心理護理干預在我國的應用發展比較迅速。本次研究主要針對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在抑郁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展進行分析。

關鍵詞:心理護理干預;抑郁癥;應用進展;干預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49.4+1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4--01

伴隨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現代人們的生活方式、人際關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2019年至今,由于全國范圍內新冠疫情的影響,家庭、經濟等各個方面高壓力成為現代人出現消極情緒呈現增長的主要原因,嚴重者更會出現自我傷害、自殺等極端情況,因此抑郁癥也成為現代人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心理疾病[1]。

一、抑郁癥患者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分析

王祖艷[2]在抑郁癥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均應用到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對比常規的藥物治療模式,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和常規治療手段配合使用后,對患者的情緒改善有較為可觀的改善。在抑郁癥的臨床護理活動中,重點采取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有:(1)減輕病人不安、恐慌心境:病人從居家環境轉變為就醫環境,加上對未來不熟悉的醫療狀況和前景,會提高病人本身的恐懼心理。在家屬陪伴的情況下,醫生通過細致體貼地和患者交流病情,增強自身意識,并引導病人參觀了解住院環境、病情處理方法、疾病病程等特點,從而提高其治愈信心,減輕焦慮與恐慌心情,最終樹立醫患之間的良好信任感。(2)引導病人表述自己的理念:每天由固定的主治醫師或護士和病人交流、互動,彼此打開心扉,使病人體會到醫護的親切,引導病人表達自己的理念,表達自己的理念。(3)誘導病人正面思想:針對病人負面的情感、思維,避免積極攻擊,先予以必要的肯定,迂回剖析相應的缺陷、弊病,促使病人思維進入正面的方面,做到指導、激勵、介入到病人的心理活動之中。(4)激發自我價值與使命感:主要針對有明顯厭世心態、自殺傾向的病人,利用日常溝通與交流幫助病人重新發現的個人優點、成就,增強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分析其內心深處的潛在意識及想法還是那一種“放不下”,并適當“放寬”家庭工作的對自身的需要,從而提高了患者對自我人生價值的認同感和為重要負責的意識。(5)積極釋放心理壓力:鼓勵病人采用聊天、傾訴等方法宣泄心理負擔。培育病人比較普遍的興趣,防止孤僻獨處,指導病人主動通過參加活動、鍛煉等身體運動釋放抑郁心情。[3]。

二、將心理護理干預措施應用在抑郁癥患者的療效分析

2.1常用評估方式

在抑郁癥患者的心理干預治療中,一方面是跟蹤記錄患者各方面的直觀表現,如患者的軀體功能是否存在障礙、是否存在語言交流障礙等,即患者的定性表現,另一方面是患者的定量評價,采用客觀心理量表進行進一步評估。常用的心理評估量表有: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癥狀自評量表(SCL-90)等,評估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變化。

2.2心理護理干預治療效果分析

在一項治療抑郁癥患者的研究中采用META分析綜合數據分析了1446例老年人抑郁病人心態護理干預療效,經過綜合分析老年人抑郁量表和漢密頓抑郁量表的合并效應量,證明在對老年人抑郁病人實施心理護理干預能達到較好療效,促進病人的健康恢復。在馮玉勤[4]的調研中,把一百零六例抑郁病人隨機地分為了觀測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只進行常規抗抑郁藥物治療,觀測組在此基礎上根據病人抑郁心態情緒評估狀況,開展了有針對的心理護理干預約六星期,再經過SAS與SCL-90等量表的對照評估,發現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在藥物護理等綜合療法基礎上能有助于壓抑病人減少心理健康情感障礙,增強病人治療信心,進而有效地促使病人疾病康復,改善了抑郁病人的生活狀態。

心理護理干預可以增進醫療工作者與患者之間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心理護理干預可以從一些方面提高患者的認知程度,同時以家庭為中心的心理護理干預同樣重要。通過以上研究可也看出,心理護理干預的作用是明顯的,并且對抑郁癥患者的康復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我國心理護理干預治療抑郁癥患者的發展分析

目前,我國對臨床護理領域中心理干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對臨床患者的調查。有報道列舉了我國近年來的一系列研究,發現多集中于對患者的調查性研究,如對新入院患者焦慮、恐懼、抑郁等狀況的評定以及相關因素的分析。但進一步的心理干預措施的研究涉及較少,對干預后患者的改善情況也少有深人研究。我國的研究多集中于對各類患者心理護理干預,當前臨床護理領域中的心理健康干預科研正不斷有新進展產生,尤其近些年在如護理人員的心理護理理論基礎、實施技術、以及心理護理干預后的療效、質量的評價等技能都在進行專業培訓,加強此方面的臨床使用水平。但就從抑郁癥患者的發病體量以及醫護人員的數量來看,呈現嚴重的“供需不足”的情況,因此抑郁癥患者的治療需要再優化完善治療理論與模式,來滿足大量抑郁癥患者的整體治療目標。

四、結語

伴隨“身心健康”定義的日漸普遍,心理干預成為現代人類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愈來愈普遍的重視。在抑郁病人的臨床護理中,大多是圍繞著傳統護理方法與心理護理干預措施而進行,在心理護理干預與藥物護理等綜合療法的基礎上,可以協助抑郁病人減輕情感障礙,提高對患者依從性,并有效促使病情痊愈,從而改善了抑郁病人的生命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愛華, 王娟, 甘博文. 抑郁癥的中醫藥治療研究進展[J]. 解放軍醫藥雜志, 2019, 31(6):5.

[2]王祖艷. 綜合心理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康復的影響[J]. 中國醫藥指南, 2018, 16(9):1.

[3]增太吉. 心理干預在住院患者臨床護理中的運用效果分析[J]. 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 2018(7):1.

[4]馮玉勤. 心理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 2022(21):2.

2891501705218

猜你喜歡
應用進展干預效果心理護理干預
金屬材料熱處理節能技術應用進展
阿托伐他汀對于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的二級預防和干預效果評價
心理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分娩方式的影響研究
64例兒童學??植腊Y患兒的臨床特點及心理護理干預
聯合治療方法對透析低血壓的干預效果
綜合性護理措施對前列腺炎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干預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