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歌在北戴河地質認識實習教學中的應用

2022-03-18 05:25王建平趙國春張緒教曹秀華
中國地質教育 2022年2期
關鍵詞:北戴河路線詩歌

王建平,趙國春,張緒教,曹秀華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北京 100083

實踐教學是地質類人才培養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1]。北戴河地質認識實習(為期2周)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相關專業四年制本科教育計劃中野外實踐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地球科學概論”等室內專業基礎課的延續和拓展[2]。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北戴河地質認識實習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野外教學體系,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組成環節[3]。北戴河地質認識實習是地質類專業的學生邁入地球科學殿堂的第一步,是學生與地球科學的“初戀”,戀好了則記憶甜美、信心十足,反之輕則沮喪、重則言棄[4]。如何在北戴河地質認識實習中激發并維持學生對地球科學的興趣和熱情,使他們真正體會到地質工作的樂趣就顯得格外重要。

我國歷來被稱為“詩的國度”。詩歌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國文化優秀成果的代表和典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詩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盵5]詩詞可以使陶冶性情,提升精神境界,在提高國民素質中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戰略地位。詩歌既可以寫景抒情,也可以詠物言志;既可以即事感懷,也可以詠史懷古。既有古體詩(包括五言古詩、七言古詩、雜言古詩),也有近體詩(律詩和絕句)。詩歌語言高度精練濃縮、意境豐富、形式工整,富有節奏感和韻律感,極具音樂性,是美的產物和載體[6]。

將詩歌運用于教學之中古來有之,從蒙學經典《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到《幼學瓊林》《增廣賢文》《朱子家訓》《二十四節氣歌》等,都是通過詩歌的形式來幫助學習和記憶的。近年詩歌廣泛應用于語文、數學、化學、地理、英語等的課堂教學中[7-10],也被運用到車工、鉗工等的實踐教學環節[11-12]。本文在分析北戴河地質認識實習特點的基礎上,探討利用詩歌來總結主要實習內容,以提高學生實習的主動性和實踐教學效果。

一、北戴河地質認識實習的特征

1.實踐教學第一性

北戴河地質認識實習是“地球科學概論”或“普通地質學”課程的野外實踐教學,課程性質決定其實踐第一性的特點。北戴河地質認識實習的目的是通過實習,使學生能夠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增強感性認識,初步掌握一些野外地質工作的基本技能[2]。這里的基本技能包括野外記錄的基本方法,地質圖的應用,地質三大件(錘子、羅盤、放大鏡)的使用,野外定點,三大類巖石初步鑒定和識別,斷層與褶構造的野外觀察和描述,地層信手剖面的測制等內容。實習的最終的目標是使學生全員達到基礎地質工作的能力和基本要求。

2.實習內容基礎性

北戴河地質認識實習是地質學相關專業學生首次野外地質實習,參加實習的學生還屬地質“小白”,實習內容最為基礎。主要內容包括:學習地形圖和羅盤的使用方法,掌握野外定點、測量地質體產狀以及野簿記錄等野外地質工作的基本技能訓練;觀察表層地質作用和內部地質作用的現象或產物;初步學習野外鑒定三大類巖石的方法等[13]。在北戴河地質認識實習中打好基礎對于高年級實踐課程(如周口店填圖實習、生產實習等)和將來從事地質科研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3.知識體系廣泛性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戴河地質認識實習共有8條野外路線[2,13],這8路線的教學內容以內力、外力地質作用為主線,涉及現代地質作用和古地質作用兩大部分。具體教學點有現代風化殼、河谷地貌和河流沉積物、三角洲、巖溶作用和巖溶地貌、海水的物理化學性質和波浪作用、基巖海岸和沙質海岸的地質作用、濱岸海洋生物、沉積巖和地層、火山巖和侵入巖、地殼運動和地層不整合接觸關系、褶皺和斷層構造等。內容涉及巖石地層,巖漿作用(巖漿巖、火山巖),斷裂構造,褶皺構造,海洋作用,河流作用,風化作用,巖溶作用等方方面面。

4.實習對象多樣性

參加北戴河實習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專業,既有地質類專業(包括地質學、資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等),也有地質相關專業(包括環境工程、寶石與材料工藝學、土地資源管理等)。不同專業(涉及約19~22個專業方向)校內學習內容略有差別??紤]不同專業未來發展方向不同,因此實習的側重點也會有一定的差別。這就要求帶隊教員能夠做到熟練掌握教學內容和方法,不論帶哪個專業的學生,都能夠做到分門別類、因材施教。

5.帶隊教員多源性

由于每年參加實習的班級較多(2021年37個班),來自多個學院,因此1個教研室或是1個學院很難獨立組建實習隊伍,因同期還有周口店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任務。從近年組隊情況看,帶隊教師以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教師為主,還有能源學院、海洋學院的教師加盟。這些教師大多具有博士學位但專業背景差別較大,在各自研究方向上非常精深。北戴河是一年級基礎實習,因此需要教師注意教學內容符合實際需要,切勿因高深枯燥太過專業而影響實習效果。

二、詩歌在北戴河實習中的運用

我們從2018年開始嘗試將詩歌應用于北戴河地質認識實習,增加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

1.教學路線總結

路線一:鴿子窩

后方交匯起點高,羅盤定位三點瞄。

新河口外三角洲,多種波痕仔細瞧。

花蛤蠶蟹灘棲螺,穴居生物沙里找。

海蝕陡崖有凹槽,波切臺上立柱礁。

魏武揮鞭風蕭瑟,主席戲浪膽氣豪。

物換星移幾千年,地質兒郎再弄潮。

第一句寫路線中一項重要任務后方交匯法的要點,一定要站在高處相對開闊的地方,這樣易于選擇三個地形圖上已知的目標點(方位有較大的變化)來通過交匯法確定自己所在位置。第二句寫三角洲中水動力環境多變,發育多種類型的波痕。第三句寫三角洲泥沙中的生物,各種蛤類、蟹類、沙蠶和灘棲螺最為常見,以在泥沙里穴居為主要特征。第四句寫基巖海岸海蝕地貌,包括海蝕崖、海蝕凹槽、波切臺、海蝕柱、海蝕礁石等。最后兩句是課程思政的內容,寫曹操北征烏桓班師還朝時曾寫《觀滄?!?;毛主席曾創作《浪淘沙·北戴河》的名篇,用“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來歌頌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展現了主席作為無產階級革命家前無古人的宏偉氣魄和博大胸懷;而今我們來此實習,希望新一代的地質學子勇立現代地質事業的潮頭。

路線二:老虎石

太古綏中花崗巖,偉晶巖脈其中穿。

石英長石顆粒大,細粒邊緣仔細看。

海蝕地貌路北邊,凹槽溝穴多處見。

高低幾級波切臺,海陸升降很明顯。

島礁后面波脊變,多有沙洲與陸連。

藤壺牡蠣短濱螺,附著生物基巖岸。

前兩句寫老虎石公園附近大面積出露新太古代黑云母花崗巖(綏中花崗巖),其中發育偉晶巖脈,以粗粒長石石英為特征,偉晶巖邊部常見細粒冷凝邊。三四句寫公路北側的古海蝕地貌,可見多級波切臺,可與大石河三級階地相聯系,反映了海平面升降過程。第五句寫連島沙洲及其成因。最后一句寫基巖海岸生物以藤壺、牡蠣、短濱螺最為常見,且以不同方式附著在基巖上活動為特征。

路線三:燕塞湖—山海關

燕塞湖邊正長巖,兩種巖脈在里面。

輝綠巖脈屬基性,正長斑巖色亦暗。

長英基質為隱晶,鉀長斑晶色彩艷。

暗色包體態渾圓,巖漿混合最常見。

內部細粒冷凝邊,外部蝕變顏色變。

三級階地大石河,風化剖面路旁邊。

土壤殘積半風化,深部基巖貌難瞻。

長城入海老龍頭,愛國教育山海關。

前兩句寫燕塞湖停車場后石湖山巖體主要巖性為石英正長巖,其中發育輝綠巖脈和正長斑巖脈。輝綠巖為基性巖脈,顏色較深,此處的正長斑巖脈顏色也較暗。第三句寫正長斑巖基質為隱晶質,斑晶為肉紅色的鉀長石。第四句寫巖體中常見渾圓狀的暗色包體,一般為巖漿混合成因。第五句寫巖體中包體一側發育細?;淠?,寄主巖石一側發育蝕變邊。第六七句寫這條路線還要觀測大石河下游三級階地與風化剖面,風化剖面可見土壤層、殘積層和半風化層,由于風化作用較強,深部新鮮的基巖一般看不到。最后一句寫實習區老龍頭和山海關景區,山海關是這條路線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教學點。

路線四:石門寨

地層觀測石門寨,看見城墻向左拐。

起點奧陶亮甲山,厚層灰巖碳酸鈣。

薄層泥灰第二層,中厚灰巖隨后來。

竹頁泥條第四層,大塊蟲孔藏海怪。

向上白云馬家溝,底部灰質有條帶。

本溪下伏風化殼,G層鋁土曾開采。

太原山西石盒子,整合分布拜印臺。

首句開宗明義說明石門寨是一條地層觀測路線。該路線注意以城墻為標志左轉。第二到第四句寫信手剖面亮甲山組的層序,第一層為厚層灰巖、竹頁狀灰巖,第二層為薄層泥灰巖,第三層為中厚層灰巖,第四層為竹頁狀灰巖泥質條帶灰巖互層,第五層為厚層大塊的蟲孔灰巖。向上轉為以白云巖為主的馬家溝組,其底部為白云質灰巖,條帶指馬家溝組底部以發育燧石條帶為特征。本溪組底部發育古風化殼,形成俗稱的雞窩狀鋁土礦(G層鋁土),古風化殼表明平行不整合的存在,指示一次陸殼抬升下降再沉積的過程。向上發育太原組、山西組和石盒子組,它們在拜印臺附近整合分布。

路線五:上莊坨—沙鍋店

上莊坨西安山巖,紅衣綠底色彩鮮。

輝石角閃斜長石,三類斑晶有漸變。

噴發中心能量大,角礫集塊火山彈。

亮甲山上馬家溝,灰巖變為白云巖。

厚層蟲孔覓蹤跡,蛇卷小螺見面難。

花崗巖墻將水攔,巖溶地貌沙鍋店。

首句寫火山巖路線觀測在上莊坨西側,主要巖性為安山巖。安山巖流底部為灰綠色,頂部為褐紅色(表層氧化作用)。安山巖中可見輝石、角閃石和斜長巖三類斑晶,斑晶之間存在連續過渡關系。上莊坨路線最后抵達火山機構附近,可見火山角礫巖和火山集塊巖。沙鍋店地層主要是亮甲山組和馬家溝組,巖性為灰巖和白云巖?;規r呈厚層狀,蟲孔構造發育,多見遺跡化石,少數露頭可見蛇卷螺化石。該地有花崗巖墻的侵位,影響了地下水的分布,造成沙鍋店花崗斑巖墻東側巖溶地貌較西側更為發育。

路線六:馬蹄嶺—博物館

馬蹄嶺上看構造,多組斷層現象好。

透鏡牽引標志層,正斷逆斷細推敲。

山西組里碎屑巖,髫髻山組火山爆。

車來車往有點吵,安全第一要記牢。

返程柳江博物館,文明參觀很重要。

地質遺跡種類全,北方基地聲名噪。

該條路線主要是對斷層構造的觀察與描述,如果時間充裕,返程時可以參觀柳江地學博覽園。開篇寫實習區馬蹄嶺地區斷裂構造發育較好,接下來寫明斷層觀測最重要的是斷層性質的判斷。該地斷層性質判別標志主要是一些牽引構造和能干性較強的土黃色的泥質灰巖標志層,標志層錯斷明顯,顯示主要以逆斷層為主。再下寫斷層發育的地層為下侏羅統下花園組的碎屑巖(包括砂巖、粉砂巖、砂質頁巖、泥灰巖等),上覆中侏羅統髫髻山組火山巖(安山巖為主),二者呈噴發不整合接觸。該路線觀測點處在秦青公路兩側,過往貨車較多,因此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最后兩句寫柳江博物館藏品展示的地質現象豐富,請大家珍惜機會文明參觀。

路線七:雞冠山

出村遙望雞冠山,龍砂下蓋花崗巖。

風化殼上棲底礫,地層缺失數億年。

波痕層理海綠石,形成環境水體淺。

山頂砂巖正斷層,構造透鏡標志顯。

北西湯河有地塹,隆升沉降奧妙見。

前兩句寫此路線第一個點在八嶺溝村西口上山路上遙望雞冠山,從巖石特征、地形地貌、植被發育情況可以初步了解雞冠山上部巖石與下部巖石的巨大差異,實際是新元古界龍山組砂巖不整合覆蓋于新太古代綏中花崗巖之上,中間發育古風化殼,古風化殼上發育龍山組砂巖,底部為礫巖,二者間隔約17億年。接下來寫龍山組砂巖中發育的原生沉積構造波痕、層理以及自生礦物海綠石,這些均為淺海沉積的標志。山頂埡口附近砂巖中觀測到一個小型正斷層,可見明顯錯斷的標志層,另外斷層帶中發育構造透體指示其為正斷層。雞冠山北西側還能觀測湯河地塹,構成地塹的四條正斷層存在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古風化殼及其上底礫巖被錯斷,反映了研究區的隆升沉降過程。

路線八:秋子峪—車廠

雞冠山西看地塹,正斷標志是關鍵。

兩級平臺很明顯,龍山砂巖被錯斷。

小型背斜秋子峪,徐莊張夏地層彎。

復雜褶皺在車廠,尖棱漸變成寬緩。

祖山巖體有侵位,冷凝褪色烘烤邊。

透閃石榴磁鐵礦,接觸交代夕卡巖。

前兩句寫雞冠山西房車營地從山腳下觀察湯河地塹。相比山頂上,在山腳下構成湯河地塹的四條斷層能夠看得更加清楚。斷層的重要標志就是被錯斷的龍山組砂巖呈陡崖產出,兩側陡崖底部即沉積不整合界線發育在相對應的兩個標高,地形呈現兩級平臺特征。第三句寫秋子峪背斜,卷入地層主要是中寒武統徐莊組和張夏組。接下來寫車廠復雜褶皺,最大的特征就是從西側巖體向東褶皺形態從尖棱狀逐漸演變成寬緩狀,顯示了巖體侵位對褶皺的影響。最后兩句寫巖體侵入到徐莊組地層的各種現象,接觸帶上可以見到冷凝邊、烘烤邊和褪色邊,灰質組分多的層位發育接觸交代作用,形成夕卡化,可以見到特征夕卡巖礦物透閃石和石榴子石。該地夕卡巖化過程中形成磁鐵礦化點,磁鐵礦較富,但規模很小。

2.北戴河實習總結

北戴河實習記

辛丑初夏,踐學秦皇,

地學瀚海,柳江起航。

石門古寨,窺奧巖相,

奧陶地層,灰巖稱王,

本溪底部,產鋁土礦,

太原山西,煤炭發光,

下石盒子,海陸滄桑。

燕塞湖畔,探秘巖漿,

巖脈巖株,輝綠正長,

暗色包體,多渾圓狀,

冷凝烘烤,相生相傍,

偶遇灰巖,夕卡勿忘,

透閃石榴,有磁鐵礦。

傍水崖邊,集塊安山,

輝石角閃,斑晶內藏。

龍山砂巖,下蓋花崗,

湯河地塹,隆升沉降。

斷層觀測,馬蹄山梁,

牽引錯斷,仔細端詳。

縱彎褶皺,秋子車廠,

有背有向,地層徐莊。

海蝕地貌,鷹角石旁,

陡崖柱礁,波切臺上。

三級階地,石河泱泱,

凹槽溝穴,源自海洋。

巖溶地貌,花崗巖墻,

風化剖面,上為土壤。

萬千奇觀,齊聚柳江,

吾輩師生,心馳神往。

路線定點,精解細講,

紀錄繪圖,能力日強。

不畏風雨,無懼驕陽,

鍛煉身體,砥礪思想。

地學大纛,迎風飄揚,

助我學子,茁壯成長。

北戴河實習系列詩歌,以精練簡明的語言對北戴實習主要觀測內容進行了較全面的概括。詩歌中反復提及這些現象出現的地點、巖組名稱等內容,對于大家快速熟悉記憶實習主要內容有較大的幫助。同時強調了一些地質現象背后的地質意義,如雞冠山沉積不整合大約17億年地層缺失反映了一次重要的區域抬升、剝蝕、再沉降接受沉積的過程。石門寨路線從海相地層到海陸交互相到陸相沉積,讓學生體會滄海桑田的海陸變化,有助于促進學生樹立初步的地質時空觀。

一般每條路線結束教師小結完成后,在返程途中通過微信等工具把相應的詩歌發給大家,學生在車上就能回味一下當天的主要實習內容。這樣操作兩條路線以后學生就會有一種期待:今天這條路線又是寫的啥?有的學生也積極參加詩句內容的探討與修改,對學生理解路線教學內容起到良好作用。有的學生路線小結就用這些詩歌替代,也從另外一個方面反映了同學們對它的認可。

三、結論

詩歌語言凝練、節奏鮮明、朗朗上口、言簡意賅、易學好記、應用方便。它看似簡單,其實編寫起來相當不易,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操作經驗。詩歌就像教學活動中的添加劑和調味品,可以激發學生參與實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同時,詩歌也能讓學生在歡笑中領悟中國詩詞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

從2018年開始,筆者構思北戴河地質認識實習詩歌,每年新帶隊老師備課時和學生實習時都會發給大家參用,并根據大家意見不斷進行修改和完善。目前已形成包括8條教學路線和整個實習總結的一個相對完整的系列,既可供學生實習使用,也可以成為新教師備課的輔助。北戴河地質認識實習系列詩歌使原本相對枯燥的教學活動變得生動起來,引起了大家的興趣,提高了記憶效果和學習效率,得到大家的廣泛認可。

我國教育界歷來存在“重理工輕文史”的傳統觀念,教育中一直側重于對科技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傳授,使得理工科學生人文精神信念一定程度上缺失,對中華傳統文化未有足夠的體認和歸屬感。將詩歌文化運用到理工專業教學中,既能系統梳理專業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和興趣,也可以提高學生文學文化素養,促進思政教育的開展。期待有更多的理工專業教師嘗試將詩歌運用到教學中,共同討論詩歌文化在理工專業教學中的方式、方法和作用。

致謝:感謝審稿專家認真評議并提出建設性意見。感謝實習隊每年組織集體備課和研討,使我們有機會一起學習和進步,不斷加深對北戴河實習區地質特征與演化的認識,從而提高實踐教學效果。

猜你喜歡
北戴河路線詩歌
詩歌不除外
最優路線
『原路返回』找路線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蘇并繁榮
隨手拍
詩歌島·八面來風
畫路線
找路線
趙學敏書法作品《浪淘沙?北戴河》
魅力北戴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