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工作介入動遷社區農民市民化研究

2022-03-19 01:27胡雪莉尹俊芳
經濟師 2022年2期
關鍵詞:社會工作

胡雪莉 尹俊芳

摘 要: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動遷社區大量出現,隨之出現的還有其社區中農民市民化的困境:生活習慣不適應、社區參與度低、社會認同障礙等,社會工作作為當代社會助人行動的主體,在推動農民市民化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力量。文章在分析農民市民化的主要困境后從社會工作的角度出發,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理念,提出社會工作介入農民市民化的具體策略,為我國社區基層治理體系的完善開辟新路徑。

關鍵詞:動遷社區 農民市民化 社會工作

中圖分類號:F06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2)02-215-03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城鎮人口9091162人,占全國人口的63.89%;農村人口50987562人,占全國人口的36.11%。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市人口增加236415856人,農村人口減少16436884人,城市人口比例增加14.21個百分點[1]。在城鎮人口數量、城鎮化率不斷增加的同時,農民市民化的社會問題日益突出。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確定了“十四五”時期的社會發展目標,在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方面,要求“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提升基層治理水平”[2]。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農村土地的征用和拆遷已司空見慣,動遷社區作為了農民安置的主要場所。這些農民被整體性卷入城鎮化的進程中,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新時期社會環境的變化下,他們對城市公共服務和參與基層治理有了新的需求。

一、動遷社區和農民市民化的概念及主要特點

我國政府目前對“社區”概念的權威性定義,可見2000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民政部關于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中辦發〔2000〕23號)中所明確的,“社區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3]?!眲舆w社區是我國在實現城鄉一體化過程中,政府將拆遷農民從農村集中性地安置到城鎮而形成的一個城鎮社區管理單位,本質上屬于地域共同體的范疇。

與普通的城鎮社區相比,動遷社區的主要特點集中在三個方面:社區人口結構、居民生活行為方式、社區形態。就社區人口結構而言,不僅有拆遷村落安置的農民,還有越來越多的租房居住的外來流動人口和購房居住的本地城鎮居民,社區人口的復雜性不斷增強。就居民生活行為方式而言,雖然村民從外在社會身份上轉變為城鎮居民,但其行為方式仍表現出對傳統村落的依賴,這些特征直接或間接導致居民生活習慣不適應、社區參與度低、社會認同障礙等問題。就社區形態而言,動遷社區社會空間更加開放,人口流動性更強,社區居民需求日益多樣化[4]。

農民和市民作為兩個截然不同的群體,“農民”是指居住在農村,擁有農村戶口,從事農業生產或實際從事非農生產但具有農村戶籍身份的人[5]?!笆忻瘛币话闶侵搁L期或固定生活、工作在城市里,從事非農產業勞動的居民,其基本特征之一是擁有城市戶籍[6]。廣義的“農民市民化”是生活在農村的一部分農民進入城市長期從事城市非農產業的社會現象,在本文中的“農民市民化”特指拆遷安置社區中,失去土地的農民正式進入城鎮或者城市生活,角色轉變的過程。

從居住空間、戶籍等方面的差異決定了農民市民化是個復雜的過程,農民市民化不僅包括農民在生活場所、戶籍制度等方面的變化,還包括其他的一系列轉化,這些轉化主要包括生活習慣、身份角色、文化心理素質等方面的轉變。

二、動遷社區中農民市民化的主要困境

(一)生活習慣不適應

農民在失去原有土地和村落后進入城鎮社區生活,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生活習慣不適應,可劃分為空間適應問題和生活成本問題。在空間適應方面,動遷社區中有大量老年人居住生活,他們習慣于長期居住在村落庭院的低層生活,很難適應城鎮社區中高層的居住環境;從前村落庭院面積大空間充足,活動范圍廣,放置農業工具和小型交通工具等相對便利,現在遷入城鎮社區,面積有限空間局促,除了滿足日常生活需求面積,沒有多余空間堆放雜物,這也是讓農民無法接受的。除空間適應問題凸顯之外,還有生活成本上升問題的出現,在原居住村落中,農民擁有土地,可以通過種植蔬菜實現自給自足,進入城鎮他們由于失去土地,無法進行農業生產勞動,生活成本大大增加。

由于上述問題的出現,大多數動遷社區居民以原居住村落地緣為紐帶形成小團體、物業管理意識淡薄、隨意停車、隨意晾曬,同時還有農村動遷社區的特殊性,農民破壞綠化私種蔬菜、公共空間堆放農具、產生農業垃圾等。

(二)社區參與度低

在農民進入城鎮社區之后,原有的熟人社會關系逐漸削弱,社會支持網絡被解體,充滿強烈情感認同的村落逐漸衰落甚至消失。在新社區中,出現了鄰里交往閉塞、人際關系冷漠和社會網絡斷裂等問題,直接影響該群體在社區中的參與度,甚至導致安全感、信任感和生活意義的喪失。大多數農民在村落生活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慣為主,忙于從事農業種植等勞動,無閑暇時間進行文體娛樂活動,導致了他們生活封閉和排他。在剛進入社區生活后,由于農民組織能力低和自身排斥心理,使農民很難進入社區事務管理和文化娛樂活動之中。

上述問題長此以往,社區共同體意識衰落,人際關系越來越陌生,合作意識被打破,集體行動機制變得松散,不僅對社區治理績效有負向影響,更會阻礙進城農民的職業選擇、收入提升以及市民化進程[7]。

(三)社會認同障礙

社會認同是個人對其所屬群體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及其特征的認可程度和接納態度。在本質上既是包含了認知、情緒情感和行為成分的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又是各種心理過程相互作用的結果[8]。

“農村人—城里人”可以理解為是一種身份認同差異,這種差異不僅指職業上的差異,還包括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差異。一是在戶籍制度方面牽制著農民身份認同。不同的戶籍類型所帶來的不僅是制度上身份的不同,同時還有社會資源分配的差異,將社會上一部分人排斥在分享城市的社會資源之外[9]。二是在地域方面也影響著農民的社會認同。在某一地區生活的時間越長,與其形成越深入的交往,就越了解當地的社會文化環境,越容易積累更多的人脈資源,動遷農民在獲取新的居住空間后,歸屬感變弱,對新的城鎮社區所產生的情感體驗就遠遠低于原居住村落。

(四)城鄉文化沖突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人類在適應自然和改造自然實踐過程中的產物,受其所依托的自然環境的影響,城市和鄉村由于所處環境不同,因而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文化理念[10]。

在農民原居住的村落中,包含了大量的熟人、親戚等,這種穩定而密集社會關系網絡的存在,使得農民在維護社會秩序和處理公共事務時,更加注重以風俗習慣、倫理道德等非正式約束為主。這種模式具有非常嚴重的感情色彩傾向,形成了利己主義的道德價值觀。當農民進入城鎮社區之后,由于農民具有強烈的個性和不成熟的社會性,因此,在大多數市民看來,他們認為農民是“無公德的個人”,缺乏公共意識和集體精神。在市民長期居住的城鎮社區中,陌生化社會關系的存在致使市民缺乏人情味道,他們更注重用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章法治去維系交往關系。因此,在眾多農民的視角中,他們認為市民過度重視城市規則制度,缺乏交往熱情感。城鄉文化理念存在的顯著差異,讓農民在市民化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遭遇種種不適應。

三、社會工作介入動遷社區中農民市民化的具體策略

(一)運用“助人自助”理念,改善農民生活適應度

社會工作想要為動遷社區中的農民提供精準化的專業服務,就要社會工作在助人實踐的過程中踐行其專業價值理念。社會工作作為社區治理的重要推手,在面對生活習慣不適應的“新市民”,社會工作要向其傳遞“助人自助”理念,在改善農民生活適應度的情況下,形成“互助群體”,營造良好的社區氛圍。

在解決空間適應問題方面,社會工作攜手社區工作人員要及時做好老人安撫工作,從視覺效果上點綴美化居室環境,安定老人的情緒,可以在陽臺、室內栽種綠葉植物和花卉;從心理健康角度出發,防止和消除老人心中的孤獨,可以招募志愿者,定期安排志愿者進行上門活動,與老人們談心、讀書、對弈等以增添他們生活中的樂趣,社會工作還可以聯結社區工作人員有計劃地組織老人結伴外出旅游、體育鍛煉等讓老人們走出高樓,呼吸新鮮空氣。在解決農民生活成本問題方面,社會工作要充分發揮自己資源鏈接的作用,與當地人力資源市場合作,在動遷社區舉辦職業技能培訓,在結課后根據每個人的需求幫助他們解決就業問題,提高他們的經濟收入。針對物業意識淡薄、隨意停車等不良習慣,社會工作可以與社區物業人員組織“我愛我家”宣講講座,提升他們的物業管理意識,努力改變“新市民”在生活習慣方面的不良行為,提高“新市民”攜手創建美麗社區的意識。

(二)開展多元化活動,提高農民社區參與度

提高農民社區參與度,最重要的是讓新市民有機會參加社區活動,并逐漸成為社區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以社區為依托,積極開展社區活動,增強社區活力。

社會工作可以在社區居委會的指導下,在詳細調研的基礎上,掌握動遷社區中農民的需求和興趣,并以興趣為紐帶發起多元化的居民集體性活動,開展一些貼合居民自身特點與實際需求的社區自治項目和社區自組織,通過社區不同群體代表、社區居民志愿者的輻射,充分激發農民參加社區組織、社區活動的興趣和主動性,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和歸屬感,進而調動他們積極參與到社區建設中來,營造大家庭的氛圍,實現社區自治。

(三)構建社會支持網絡,提升農民社會認同感

有效解決農民社會認同障礙問題,需要綜合多方面力量,通過多方面深度協作,社會工作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為動遷社區中農民建立由基層政府、社區居委會等組成的相互聯系、相互配合的正式社會支持網絡,聯合其居民群眾團體、鄰里構建其非正式支持網絡。

政府作為動遷社區中農民正式支持網絡的主導性力量,社會工作可以通過對政府部門來倡導包容性社會發展理念,減輕社會排斥。政府在制定社會政策和各項法規制度時,要考慮到平等和公正的原則,進行輿論宣傳和引導,重視保護“新農民”的各種權益。除此之外,在社會政策支持上應加快戶籍制度的改革,給“新市民”創造一種寬松、平等的社會生活環境,進而提升他們的社會認同感。關于構建農民的非正式支持網絡,社會工作在社區加大宣傳力度,廣泛持續地進行社區動員和教育,提倡鄰里間的關心和幫助,弘揚鄰里守望相助的傳統,逐漸形成居民互助的社區共識,呼吁社區居民共同在心理和精神層面幫助動遷社區中農民提升其社會認同感,并培養他們學會充分利用和完善非正式支持網絡。

(四)貢獻社會工作力量,緩解城鄉文化沖突

在農民市民化的過程中,想要充分化解城鄉文化沖突,單純依靠社會工作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最核心的是,社區與居民要積極配合,共同參與。市民的身份轉變需要一個過程,我們社會工作要鼓勵新市民大膽利用原有合理的農村傳統文化理念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合理取舍,實現城鄉文化理念的積極對接。

在社區方面,社會工作要聯合社區,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吸納“新市民”,為“新市民”更好地融入社區生活提供指導和便利。協同社會工作進行上門走訪,做好調研工作,掌握“新市民”關于城鄉文化理念的看法和建議,為后續社會工作開展文化服務奠定基礎。在“新市民”自身方面,要積極配合社會工作和社區,做好轉變觀念意識的準備。社會工作要貢獻自己的力量引導他們主動學習城市文化,設立“社區文化讀書日”活動帶領他們閱讀一些關于城市文化及其理念的書籍、報刊資料,對城市文化精神有一個前期性的了解。在充分意識到城鄉之間的文化理念差距后,社會工作組織“普法知識活動”讓他們積極理解城市文化理念背后的內在精神,重視城市規則制度,力爭做好新的守規守法公民。

四、結語

社會工作在動遷社區的治理中,應該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以實現動遷社區治理的精準化和科學化,社會工作與社區基于動遷社區中農民城市化困境為基礎,以多元化項目活動形式展開治理,從需求出發,主動對其進行市民化服務,以專業的視角,發現動遷社區居民自身和周圍環境的潛在優勢,為其建立更牢固、更緊密的社會支持網絡。社會工作還要針對服務的效果、居民的參與度和滿意度展開評估,以評價機制帶動服務的完善和服務效果的持續。面對動遷社區中農民市民化的問題,社會工作將肩負起重任,努力探索社會工作介入農民市民化的新路徑,同時也為我國社區基層治理體系的完善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 http://www.zyrm.com/xingming/news/3969.html

[2] 王亞民.淺析城鎮化過程中動遷安置社區治理困境及消解——基于江南小城鎮動遷安置社區的調查[J].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2013(06):71-76.

[3] 李文茂,雷剛.社區概念與社區中的認同建構[J].城市發展研究,2013,20(09):78-82.

[4] 宋輝.新型城鎮化推進中城市拆遷安置社區治理體系重構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9(01):62-71.

[5] 季良佼.農民市民化視野下的三元社會結構[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6):757-762+840.

[6] “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與農民市民化研究”課題組.農民市民化的趨勢與國內相關理論學派的主張[J].經濟研究參考,2003(05):2-8.

[7] 黃云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的村民參與度研究——基于社區能力視角[J].農村經濟,2020(09):123-129.

[8] 張淑華.新生代農民身份認同的心理重構及其與偏差行為的關系——心理結構變化視角[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02):158-165.

[9] 李強.當前我國城市化和流動人口的幾個理論問題[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2(1):61-67.

[10] 曾祥明.農民市民化離不開城鄉文化融合[J].人民論壇,2017(14):76-77.

(作者單位:山西醫科大學 山西晉中 030600)

[作者簡介:胡雪莉,山西醫科大學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社區社會工作;通訊作者:尹俊芳,山西醫科大學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社區社會工作。]

(責編:賈偉)

3812501908260

猜你喜歡
社會工作
優勢視角在學校社會工作中的作用探析
以系統觀推進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
青少年犯罪預防的社會工作服務系統構建
結構性嵌入:社會治理視域下強制隔離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區退休老人的老有所為與社會工作介入
社會工作介入流動兒童需求與服務研究
京津冀社會工作協同背景下再就業策略
以社會工作視角解決四大國有控股銀行服務質量提高困境
淺析儒家文化對老年社會工作的影響
人力資源視角下武漢市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發展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