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三角”地區縣域提升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研究

2022-03-21 11:54李現偉
民族文匯 2022年2期
關鍵詞:優化配置水資源管理

李現偉

關鍵詞:黃三角 ?水資源 ?優化配置 ?管理

一、沾化區在水資源優化配置方面的做法及成效

隨著經濟發展對淡水資源需求的增加,以及黃河水資源總量逐漸減少,黃三角地區淡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顯著,如何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成為一項緊迫又重要的任務。除了發掘水源本身外,提高水資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優化水資源配置,才是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徑。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可以對洪澇、干旱、水土流失等問題進行綜合整治,實現水資源流域上下游和諧發展,推動水資源開發及環境保護,對于穩定社會發展具有深遠意義。而黃三角地區的工農業用水、城鄉生活用水、生態用水主要依賴于黃河水。因此,提升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是黃三角地區縣域經濟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濱州市沾化區位于黃河三角洲腹地,屬于資源型缺水地區,地下淡水資源少,賴以生存的黃河水又逐年減少,水資源匱乏一直是制約其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近年來沾化區對水利事業高度重視,深刻認識水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性,不斷提升水利基礎支撐和保障能力,具體情況如下:

(一)精心組織,統籌協調,加強重點水利工程建設

水利是現代農業建設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支撐,是生態環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統,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對此,沾化區搶抓全省支持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機遇,截至2021年底累計完成投資16.4億元,實施了徒駭河壩上閘除險加固工程、秦口河下洼閘除險加固工程、徒駭河沾化區段綜合治理工程、徒駭河沾化區下游段綜合治理工程等各類水利工程90余項。實現了對徒駭河的全線治理,全區河道排澇標準大大提高,病險水閘隱患基本消除,新增河道攔蓄水能力1060萬方,改善排澇面積9.78萬畝,進一步發揮河道排澇、灌溉等綜合效益,為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創造條件,促進區域經濟健康發展。目前徒駭河以成為集水環境、水生態、水景觀、水文化與一體的“生產生活生態、宜業宜居宜游”的美麗家鄉河。

(二)突出節水優先,打造水資源集約利用高標桿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指出,推進黃河流域農業深度節水控水,通過提升用水效率、發展旱作農業,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沾化區狠抓惠民政策落實,建設高標準農田7.7萬畝,穩定耕地面積和糧食產量。在全區引黃灌區有效灌溉面積44.3萬畝范圍內,投資3.89億元實施沾化區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完善配套灌區渠系及田間工程計量設施,達到引黃灌渠農業灌溉節水化,計量設施精確化,水費征收規范化的目的。建設內容包括骨干渠道整治、末極渠系整治、田間節水工程建設、測水量水設施安裝及信息化建設。工程的實施,有效緩解農業用水剛性需求與供水不足的矛盾,把沾化引黃灌區打造成了“旱能澆、澇能排”、按方計量收費的現代化節水灌區。積極探索建立新型農業節水管護模式,泊頭節水示范區探索建立了“五級管道、三級管護”模式。一是推行以村為單位配水管理,充分發揮村級合作社作用,實現有序灌溉,責任到人,精確計量,統一收費;推行精確計量,按方收費,泊頭項目區一體化泵站實現了手機刷二維碼和射頻卡結合水電雙計、數據實時上床平臺系統的計量方式,古城項目區通過管道電磁流量計+電磁閥控制,精確配水和計量;推行冬棗節水+水肥一體化新型灌溉節水模式,在泊頭項目區,探索冬棗滴管+綠葉菜套種新模式;在古城項目區,探索冬棗滴管+精確水肥配置到田間的新模式;推行村級泵站“站長制”,由村黨支部書記任站長,站長也是村級河長、湖長、灣長。推行農業節水信息化管理,建成引黃灌區農業節水信息化平臺,以物聯網、大數據,GIS技術為支撐。

(三)加大財政扶持力度,鞏固提升城鄉供水工程建設

飲水安全關系到千家萬戶。沾化區自1999年率先完成了農村戶戶通自來水工程,走出一條“農村供水城市化”的成功之路,隨后又在全市率先實行水務體制改革,對城鄉涉水事務實行統一管理,在全省第一個邁入了“城鄉供水一體化”軌道,水價穩定,放水時間延長,水質明顯提升,最大程度發揮好監理、檢測、跟蹤審計等三方職能職責,使全區百姓生活質量得到極大改善。全區城鄉供水和管理工作也邁入了自動化、信息化和現代化新階段。目前,沾化區正在全力推進農村供水一戶一表和村內水管網改造的“全覆蓋”工程,也將構建起沾化城鄉供水“同源、同網、同質、同服務”的新格局。沾化區毛家洼平原水庫供水廠是山東省魯北地區建設標準最高、供水規模最大的農村供水工程之一。水廠現日供水能力6萬噸,覆蓋7個鄉鎮(街道),收益人口,32.7萬人。2020年8月,毛家洼平原水庫獲批“農村供水規范化水廠”稱號,其規范化管理代表了全國農村水廠的最高水平。

二、沾化區在水資源優化配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沾化區持續加大投資力度,狠抓城鄉居民飲水安全,不斷夯實民生“底板”,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在水資源優化配置過程中仍存有不足。

(一)資金缺口是制約水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因素

一是重點水利工程建設項目資金未落實到位,缺口較大。水利工程面廣、量大,主要依賴政府投入管理。自2020年以來,我區列入省重點水利工程建設的項目有徒駭河沾化區段綜合治理工程、秦口河下洼閘除險加固工程、徒駭河壩上閘除險加固工程和徒駭河沾化區下游段治理工程,共計4項,過半資金尚未到位,項目資金缺口較大。二是高標準農田建設存在資金瓶頸。目前,高標準農田建設每畝投資最高1500元,遠遠不夠高標準農田各項建設所需。

(二)水資源總量短缺和灌溉用水上升之間的矛盾凸顯

沾化區農村經濟發展規模大,水資源需求大,本地水資源嚴重不足。尤其是近年來,受黃河調水調沙實施,造成濱州市引黃灌區引水能力下降65%。沾化地處黃河尾閭,農田灌溉基本靠引用黃河水,來水量越來越少。沾化區全年引黃指標僅為1.14億立方米。受引黃總量控制和很難集中大流量引黃限制,我區東北部僻遠鄉鎮引黃灌溉困難,特別是北部的馮家鎮、濱海鎮,東部的利國鄉、下河鄉以及西部的大高鎮、古城鎮部分村,這些鄉鎮是棉改糧的主要區域,小麥、玉米等耗水作物面積逐年增加,據統計,2021年全區小麥種植面積可達44.68萬畝,比上年增加8.41萬畝,這也造成了引黃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劇。

(三)基層水利技術人員薄弱

近年來,我國不斷完善人才發展機制,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水利人才工作取得扎實成效取。但是我們也要清楚認識到,當前水利人才隊伍建設現狀還不能滿足水利事業的發展需求,人才隊伍整體文化水平仍然偏低,專業技術人才層級結構不盡合理,高層次領軍人才、創新人才不能滿足水利現代化建設需要,高技能人才作用發揮不充分,尤其是基層水利專業人才更為短缺?;鶎铀懿块T擔負著水利工程日常管護和運行的重任,對防洪、排澇、灌溉至關重要,但沾化區基層水利技術人員不僅人數少、而且老齡化嚴重、新鮮血液補充不上來,存在一人多職的情況,嚴重制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監督管理和后期管護。

三、沾化區提升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的對策與思考

沾化區要把解決民生水利問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外部開源、內部挖潛、厲行節約、循環利用的思路,多措并舉提升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

(一)拓寬水利建設資金投入和融資渠道

搶抓國家建設機遇,對于符合政策要求的項目積極列入中央、省、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規劃。同時,各級政府要嚴格落實相關扶持資金,加大管理經費投入,尤其是水利工程維修養護經費。此外,要拓寬思路、廣開渠道,積極爭取各類資金投入,加強工程維修養護。

(二)繼續加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對沾化區重點推進水庫連通、秦口河沾化區段綜合治理,確保嚴格按照計劃節點和標準要求完成全部建設任務。秦口河沾化區段綜合治理工程已列入省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實施方案,目前已完成用地預審、初步設計及概算批復等工作,下一步也要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推進;對馬新河、胡營河河道進行擴大治理,增加蓄水,維修配套橋涵閘等。實現區內水資源的引調,一是西水東調工程,引調徒駭河水到東部缺水地區;二是沾化北部引調水工程,擴大治理江河渠道,引調南部徒駭河、潮河淡水至沾化北部,挖掘北沙河、濱海三支兩條北部截滲河,引調和攔蓄雨水資源,襯砌渠道,新建提水泵站,配套橋涵閘等建筑物。

(二)提升集約用水,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加強引黃用水管理,全力提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嚴格落實黃河水資源超載區區域取水許可限批制度。加大淡化海水、再生水等非常規水資源開發利用,開展節水循環改造,提升中水回用水平。實施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建設,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是貫徹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是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也是發展節水農業的有效舉措。農田建設中要突出重點,因地制宜、合理規劃整合農業項目建設發展資金,強化各部門之間的銜接,創新投資、融資模式,鼓勵社會資金參與。針對農業生產中用水粗放等問題,嚴格控制用水總量,大力開展節水灌區建設,實施大型灌區骨干工程和現代化灌區建設,積極推行節水灌溉新技術,因地制宜實施田間配套工程建設,推進農田水利設施提質升級,持續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實現現代農業區域化發展,用水效率和效益顯著提升。

(三)加強基層水利管理能力建設

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分級分類制定差別水價,推進農業灌溉定額內優惠水價,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建立農業用水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達到壓減農業用水的作用。通過深化改革,真正建立起管理科學、運行規范、良性發展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夯實農村供水基礎。加快農村村內供水管網改造工程。2021年實施了對150個村的供水管網改造,并對235個村逐步更換遠傳智能水表,在此基礎上,應該繼續加大推進力度,爭取早日實現全區438個村的供水管網改造的“全覆蓋”,實現一戶一表,遠程抄表及網上繳費。切實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水利建設的支持力度,積極引導受益農戶和社會資金的投入,探索新形勢下農村水利發展新思路、新模式,逐步建立農村水利建設投入的長效機制。

(四)強化基礎水利人員隊伍建設

加強水利調研,根據實際需要妥善解決人員配置。加強基層水利人才培訓力度,有效破解管護人員“平時管什么,如何去管護”的問題,全面提高隊伍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優化基層水利人員結構,提高專業技術人員中中高級職稱人員的比例,拓寬人才。統籌推動基層水利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建設,進一步健全制度體系,嚴格人事管理,完善多方參與人才培養格局,健全多元化人才投入機制,為人才創新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保障。

結束語:

“十四五”時期,是山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五年,迫切需要進一步提升水資源優化配置和水旱災害防御能力。在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更需要把握新時期流域發展對水資源需求的階段性特征和國家構建區域發展新格局的戰略需求,將構建更有效的水資源配置機制作為優先舉措,更好地平衡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從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統籌實現水資源的“經濟功能、社會功能和生態功能”,切實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沾化區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黃河生態“重在保護,重在治理”的重要指示,以打造魯北地區最具發展活力的龍頭為目標,書寫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靳曉莉,王君勤,高鵬.中國灌區水資源優化配置研究進展[J].人民珠江,2018,39(3):62-65.

[2]張濤.水資源優化配置的相關研究[J].商品與質量, 2021,(24).

猜你喜歡
優化配置水資源管理
棗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盡棄
水資源平衡調度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
水資源(部級優課)
淺談水資源的保護與利用
保護水資源,從我做起
論我國法院職權的優化配置
高校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的路徑研究
合理配置QoS改善校園網絡環境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規則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