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角色扮演法在高中地理職業生涯教育中的應用

2022-03-21 09:41張子萱
民族文匯 2022年2期
關鍵詞:生涯教育角色扮演高中地理

張子萱

摘 要 隨著新高考逐漸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普通高中職業生涯教育的發展迫在眉睫。地理學科具有綜合性、區域性的特點,在地理教學中滲透職業生涯教育,對促進學生職業發展具有極大作用。而角色扮演教學法既可以保證地理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又可以喚醒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非常有利于在地理學科與生涯教育的融合中應用。因此本研究以新高考改革為背景,以職業生涯教育和地理教學方法的理論為指導,探查普通高中地理教學中職業生涯教育的開展情況,對利用角色扮演法在高中地理中滲透生涯教育的實施策略進行了深入探究。

關鍵詞 高中地理 生涯教育 角色扮演

2014年9月初,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正式開啟了我國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最全面、最系統、最深刻的一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在這樣的背景下,培養高中生的職業生涯意識,提升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幫助學生科學選考,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職業觀是每位教師都應關注的問題。普通高中實施職業生涯教育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開設專門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傳授生涯規劃的理論、知識和策略等。二是將職業生涯教育的內容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生涯意識和生涯規劃能力等。學科滲透生涯教育的相關研究已經進行多年,主要制約因素之一即缺乏可操作性強的實用教學方法。而角色扮演法作為滲透生涯教育的重要方法的同時,也是經典的進行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方法。新課改要求教學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這種教育教學理念與角色扮演法的優勢不謀而合——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在體驗中進行學習。因此,角色扮演法在某種程度上有助于深化課程改革,有助于課程改革的落實。即能夠實現生涯教育的目的,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在地理課堂滲透生涯教育的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文的職業生涯教育主要是針對高中階段的學生,為了滿足學生對職業生涯的探索和生涯發展的需要,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學生所進行的有關自我認知、職業認知、生涯決策和教育認知能力培養的教育總和。在本論文中將高中地理角色扮演教學法定義為:它是一種模擬真實情景的教學活動,在特定的模擬真實情景中學生們選擇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從角色的角度分析、解決問題,從而獲得地理知識、培養職業認知、樹立正確的觀念,最終達到提升學生地理素養與生涯教育目的的學習形式。

一、在地理教學中運用角色扮演法進行生涯教育的基本原則

1.學科性原則

高中階段的生涯教育應由所有學科共同參與,學科教學是生涯教育的重要載體,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生涯意識的覺醒和生涯能力的成長,但主次之分一定要分清。生涯教育的融入主要是為了豐富地理學科的育人內涵和教學形式,一切地理學科生涯教育活動的開展都要服務于地理教學。

2.情景性原則

地理角色扮演教學活動的定義是運用一定的活動場景,包括環境情景或者學習材料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形成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的方法。通俗的講,角色扮演教學法可看成是一種表演活動,如何讓學生快速的"入戲",更快的進入表演狀態,離不開情景的支持。所以,創設相關情景是在地理教學中開展角色扮演教學活動最基本的原則。

3.評價性原則

評價包括表演者自評、觀眾評價和教師評價。評價這一環節有利于知識和能力的升華。評價應側重于表演者的藝術表現、團隊合作、角色認識等方面,切勿過多的強調知識錯誤,而應該給予恰當的期望與鼓勵。評價能夠讓學生看清自己的差距與不足,確定下次努力的方向,使自己表現得更好。

二、在地理教學中運用角色扮演法進行生涯教育的基本步驟

角色扮演活動并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有一定的基本步驟,只有有條不紊的按照步驟實施、腳踏實地,才能使地理教學效果發揮到極致。

1.準備階段

(一)分析主題,設置情境

首先要確定適用角色扮演法進行生涯教育的地理課程內容,然后依照教學目標,在考慮學生需求與課堂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精心選擇案例,合理創設問題情境,牢牢的抓住學生的眼球。在情境的設置上,既可以根據教材相關內容創設情境,也可以根據學生的疑惑或困擾創設情境,抑或根據社會現象或熱點問題創設情境,只要其中有知識的學習、矛盾的解決,都可以作為設置地理情境的依據。

(二)準備學習材料或學習用具

學習材料或學習用具是角色扮演活動得以順利開展最重要的資源。學習材料可以是教材、課外資料等,學習用具可以是地圖、教學模型、地球儀等,這些都是保證角色扮演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

2.實施階段

(一)分配任務

角色扮演者的確定可以由學生自愿選擇,也可由教師分配。通常最倡導的是學生自愿的原則,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喜歡扮演的角色,這樣能夠大大的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積極性、主動性及創造性。

(二)實施角色扮演活動

首先,各小組根據所扮演的角色及承擔的任務進行查閱資料,合作討論,思維碰撞,整理觀點;其次,小組為單位,按照事先計劃派輪流表演,包括角色的神情、情感、態度、行為或觀點等。再次,當小組在表演時,其他小組成員要認真觀察并做好相關記錄,為下一階段的討論和評價做好準備。

3.總結階段

(一)學生總結

在經過激烈充實的角色扮演活動之后,同學們一定都獲得了很多的知識與經驗,這時候就應該對自己的收獲與不足進行總結和分享,可以提問也可以由小組內討論過后形成一個小組共同的總結,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目的只有一個:強化經驗,深化知識。

(二)教師評價

教師點評為角色扮演活動最后一個環節,教師及時點評與總結是對角色扮演的正確導向。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知道自己不足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自信心,為今后指明努力的方向。所教師點評要注意幾個方面;一是評價應多以鼓勵為主,不應過多的指明學生的錯誤,免挫傷學生表演的積極性。二是要注重對過程的評價,也就是形成性評價。教師對學生角色扮演過程進行評價,旨在引導學生認識自己在表演過程中的具體表現,明確不足,及時改正,取得進步。

在地理教學中滲透職業生涯教育,有助于學生進一步了解地理相關職業的信息與前景,運用地理思維方式和學科方法認識自我和社會,加深對地理職業世界的認知,形成科學的價值觀和職業觀,還能吸引更多熱愛地理的學生選擇未來從事與地理相關的職業。

猜你喜歡
生涯教育角色扮演高中地理
談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法的實施
角色扮演法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的思考
角色扮演
校園心理劇在中學生涯教育中的應用的案例分析
強機制 重課堂 多踐行
且行且思考
回歸生活實際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
關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提升的具體分析
實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課制作的相關策略
探討如何構建高中地理雙動兩岸的教學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