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扶貧時代”鄉村旅游精準扶貧問題研究

2022-03-22 00:21張笑寒
安徽農業科學 2022年5期
關鍵詞:鄉村旅游精準扶貧

摘要 隨著2020年脫貧攻堅目標的實現,我國進入“后扶貧時代”?!昂蠓鲐殨r代”的鄉村旅游對于治理農村地區人口貧困依然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現實中鄉村旅游精準扶貧面臨產業融合程度低、旅游扶貧規劃滯后、產品同質化、服務意識與管理水平偏低、旅游扶貧精準度不高等諸多困境。因此,“后扶貧時代”應當進一步推進旅游業與農村產業深度融合,加快區域旅游扶貧規劃布局,通過旅游與文化融合實施差異化開發,加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

關鍵詞 鄉村旅游;精準扶貧;政府扶持;“后扶貧時代”

中圖分類號 S-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2)05-0228-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5.057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Research on Rural Tourism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Post-Poverty Alleviation Era

ZHANG Xiao-han

(School of Economics,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anjing,Jiangsu 211815)

Abstract China will enter a new “post-poverty alleviation era” as poverty alleviation targets are achieved by 2020. Rural touris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fighting against poverty population in rural areas in the post-poverty alleviation era. But in reality, rural tourism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faces the low degree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planning lag behind, product homogeneity, the low level of service consciousness and management, low precision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Therefore, in the post-poverty alleviation era, we should deepen the integration of tourism and rural industries, accelerate regional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plan, implement differentiated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tourism and culture,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tourism professionals, increase government support, etc.

Key words Rural tourism;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Government support;Post-poverty alleviation era

作者簡介 張笑寒(1968—),女,江蘇通州人,教授,博士,從事農業經濟與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4-24

鄉村旅游涉及觀光、度假、娛樂、購物等多個方面,它是一種基于鄉村空間環境、自然景觀和文化特征的綜合性旅游活動,并且擔當著保護和傳承農村傳統文化的重要使命,在許多國家和地區被認為是一種增加農村收入、阻止農業衰退的重要手段。對于貧困地區而言,鄉村旅游與精準扶貧的融合是“后扶貧時代”經濟發展方式的一次重要變革和創新,也是實現農村產業興旺、脫貧致富、農戶增收的重要途徑。

相比其他產業,鄉村旅游業與第一、二、三產業的聯動性更大,綜合帶動能力更強,因此,在“后扶貧時代”推動鄉村旅游業與農業、工業、航空、科技、教育等領域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意義和現實迫切性。然而,各地區的鄉村旅游大多數面臨規劃滯后、發展失衡、主體缺位等多重現實困境和問題障礙,從而阻礙了其在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增加農民收入、消除地區貧困等方面的積極作用。2020年底,中國已經如期完成了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重大貢獻[1]。隨著2020年脫貧攻堅目標的實現,我國進入“后扶貧時代”,但是農村的脫貧扶貧是一項長期性工作,消除貧困存量、遏制貧困增量、防止返貧現象以及邊緣人口致貧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如何在“后扶貧時代”發展鄉村旅游,完善旅游扶貧方式,全面構建旅游扶貧長效機制,已成為各地區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課題。

鄉村旅游在國外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各個國家和地區一直十分重視鄉村旅游建設,把發展鄉村旅游作為推動地區經濟增長、促進扶貧減貧的一種發展戰略——PPT(pro-poor tourism)戰略。該項戰略將旅游發展與消除貧困直接相連接,為廣大低收入群體和貧困人口提供各種就業機會,促進個體經濟發展,使他們能夠獲得農業以外的其他多種收入,擴大增收來源渠道,改善貧困人口的生活水平[2]。我國的鄉村旅游起步較晚,但是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推動和支持下,發展速度很快,取得的成效也十分明顯,目前它正迎來黃金發展時期。近年來,各省市地方政府以及社會各界越來越關注旅游扶貧帶來的實踐績效,尤其是旅游扶貧地區低收入群體和貧困人口的受益問題。然而,現實中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旅游扶貧的效果受到一定質疑,貧困人口參與旅游開發的程度偏低,旅游扶貧的實際收益主要被少數社會精英分子所獲得,這一結果顯然有悖于PPT戰略的根本初衷,也必然影響到社會各界對鄉村旅游的評價與參與積極性。在“后扶貧時代”,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鄉村旅游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但它同時也將面臨各種新的發展困境與嚴峻挑戰,如何讓旅游扶貧幫助千千萬萬的貧困人口徹底脫貧,避免返貧,需要重新審視“后扶貧時代”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未來去向和根本路徑。

1 鄉村旅游對治理貧困的重要意義

貧困是除人口、污染以外長期困擾人類社會的三大問題之一,可以說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反貧困的歷史,世界各國和地區歷來重視貧困減緩和縮短貧富差距的問題,探索采取了許多實現脫貧致富的路徑、方式和方法,鄉村旅游精準扶貧則是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鄉村旅游是現代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的一種新型產業形態,也是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文化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實踐證明,它對于帶動我國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改善鄉村人居環境條件、幫助貧困人口脫貧減貧等具有重要的意義。2015年國務院扶貧辦將旅游扶貧作為產業扶貧中重點推薦的一種扶貧方式,而列為全國十大精準扶貧工程之一。鑒于此,各地區結合特色景觀旅游村鎮、歷史文化名村名鎮和傳統村落及民居保護等項目建設,紛紛加大政策、資金扶持的力度,有力地促進了鄉村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實現了扶貧和富民的目標。

鄉村旅游的初級功能就是經濟功能,其發展歷程也顯示出旅游扶貧始于我國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貧困地區,這些地區產業基礎薄弱,經濟增長緩慢,旅游扶貧作為一種“自下而上”的民間扶貧方式,在推動地區經濟增長和治理貧困中發揮了明顯的推動作用。鄉村旅游通過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帶動區域內農業、工業、商業、服務業等其他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拓寬了農戶的增收渠道,幫助低收入群體實現減貧脫貧,在四川省、湖北省、甘肅省、重慶市等中西部偏遠貧困地區或一些傳統革命老區,鄉村旅游扶貧的效益尤為明顯[3]。此外,鄉村旅游開發還往往伴隨地區的道路交通、信息技術、環境衛生等公共設施投資的增加,使得區域整體的投資環境得以明顯改善,提高了當地的招商引資吸引力,進一步推動了地方經濟邁入一個快速發展的軌道。

鄉村旅游不僅在經濟上具有脫貧功能,而且也有利于實現低收入群體和貧困人口的全面發展。眾所周知,鄉村旅游屬于一種勞動密集型產業,又具有典型的區域性特征,因而有利于幫助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地轉移,尤其是為眾多的貧困人口提供一定的本地就業或創業機會,減少農村中的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等現象,促進貧困人口、家庭與社會的全面和諧發展,有效緩解基層社區治理困境,推動創建平安家庭和建設法制社會進程。

2 “后扶貧時代”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現實困境

反貧困是人類共同面臨的重要議題,作為減貧脫貧的重要工具之一,鄉村旅游因其良好的發展潛力和市場前景而越來越受到重視和關注。然而,在“后扶貧時代”,一些地區在鄉村旅游精準扶貧中依然面臨許多現實困境,并且還將面臨各種新的挑戰和壓力。

2.1 產業融合程度低,文化融入不足

現代旅游業具有超強的整合力,它正在由單一的消費服務業逐漸發展為覆蓋一二三產業的一項綜合性產業。近年來,全國各省市迅速掀起了一股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等建設熱潮,它們集鄉村旅游與農業、工業、體育、健康、教育等多種產業于一體,形成了以旅游業為主導的產業融合新生態,使旅游消費市場煥發勃勃生機,使后脫貧攻堅時代的旅游扶貧更加大有可為。但是,在挖掘鄉村旅游的特色文化和產業融合度方面,一些地區的旅游項目僅停留于低層次的休閑、農事等活動,缺乏深度開發,帶動產業能力偏弱,融合程度偏低,文化融入不足,地域文化特色不突出,沒有市場競爭優勢和吸引力。例如,以麋鹿、濕地、知青等文化資源為標志的江蘇省蘇北地區鹽城市大豐區,近幾年開發了以古代實物、實景為主的草堰古鹽運集散地,但是由于它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特色景點,使其鹽墾文化價值以及景觀觀賞性均不高,文化與旅游融合的程度低,最終導致實際的運營效果低下,后勁不足,陷入持續發展的困境。

2.2 旅游扶貧發展規劃相對滯后

規劃是指各級政府旅游主管部門依據當地的自然環境、資源條件、歷史情況、經濟基礎、現狀特點等對全域鄉村旅游扶貧的發展方向、土地利用等的總體部署和安排,確保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但是,目前一些地區旅游扶貧發展規劃相對滯后,甚至缺乏旅游產業發展規劃,鄉村旅游的開發基本屬于自發型,在運營和管理方面,既有歸口林業局,也有旅游局,較為混亂。而且,一些地區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及鄉村干部在旅游開發時急功近利,只注重眼前利益和短期利益,發展思路不清,導致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問題時有發生。據有關資料,江蘇省蘇北地區某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環境污染有80%以上來自周邊工農業廢水及其他廢棄物排放,加上當地農民的圍墾、捕獵及過度采伐,地區生態環境不斷惡化,需要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并加以解決。

2.3 旅游產品同質化嚴重

各地鄉村旅游在開發的過程中,一哄而上競相模仿,每個地方都有農家樂、采摘、垂釣、花海、民宿、農莊等,產品缺乏區域特色,同質化現象嚴重,由此造成旅游市場的無序競爭。雖然近年來一些地區也提出了根據各自的區域資源特點發展鄉村特色旅游,但是各自的特點和規劃定位依然不明確。根據江蘇省某縣農委的統計數據,全縣現已建成各種休閑農業和特色旅游村42個,包括農家樂在內的鄉村旅游點達到126個,由于資源稟賦的相似性和成功景區的示范效應、模仿效應,景區重復建設現象十分突出,這一問題絕大多數發生在鄉鎮(街道)一級主導的項目建設中。例如,在江蘇蘇北某一鄉鎮“荷蘭花?!表椖咳〉贸晒σ院?,周邊相鄰幾個鄉鎮(街道)也很快上馬以花卉景觀為主的“七色花田”“東方桃花洲”等類似項目,各鄉鎮(街道)花卉景區間的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2.4 服務意識與管理水平偏低

實踐中,大多數鄉村旅游的經營者是當地居民,沒有受過系統的專業教育和培訓,員工整體素質偏低。不少地方也沒有制定相應的旅游服務標準和操作規范,從業人員沒有經過專業培訓,服務質量和水平難以提高,從而直接影響到鄉村旅游者的消費體驗。此外,一些經濟薄弱地區的旅游服務配套設施依然落后,一些鄉鎮(街道)衛生條件差,網絡不通暢,對游客沒有吸引力。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相繼投入了大量財政資金用于鄉村旅游景點基礎設施建設,整體效果改善了許多,但是相較于不斷增長的鄉村旅游市場旺盛需求,依然存在較大的缺口。值得一提的是,地區旅游市場管理、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與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密切相關,在國外,政府不僅制定鄉村旅游的相關法律法規,從法制建設上提供扎實保障,而且積極參與旅游規劃、經營、管理與推銷等各類活動,在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這些做法均值得借鑒。

2.5 旅游扶貧精準度不高

旅游扶貧的核心目標是實現低收入群體和貧困人口的徹底脫貧,然而近幾年部分較早開發的鄉村旅游目的地居民與旅游開發商沖突頻繁,旅游扶貧目標偏離,即扶貧精準度不高的問題日漸突出。實際上,旅游扶貧開發中的目標偏離即精英俘獲現象也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各國、各地區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Shah等[4]通過調查研究指出,旅游開發收益常常被相對富裕和有一定人力資本、經濟資本的少數人占據,而大多數普通人群卻難以分享。因此,鄉村旅游不是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萬能藥,如果開發不當也可能只是一種致富奔小康的富民而非扶貧途徑,這與旅游扶貧的根本目標顯然不符。

3 “后扶貧時代”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路徑思考

鄉村旅游精準扶貧是新興的產業扶貧形式,也是旅游產業新的增長點,更是鄉村振興和貧困人口自我提升的新希望。貧困問題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短板,因此在當前已經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的“后扶貧時代”,鄉村旅游扶貧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化解發展中的各種現實困境,探尋“后扶貧時代”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根本出路,需要加以深思?;诖?,該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3.1 推進旅游業與農村產業深度融合

鄉村旅游是“后扶貧時代”破解“三農”問題、促進農戶持續增收、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途徑,它與其他產業之間不是簡單的相加,也不是農業產業化的“翻版”,而是以旅游為主導、文化為內核、多元產業的有機融合,具有更為豐富的內涵。只有通過旅游業的延伸以及與其他產業的深度融合,才是未來理想的鄉村旅游扶貧路徑,才能使地區旅游消費市場不斷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例如,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區龍塢茶鎮素有“萬擔茶鄉”之稱,憑借其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等優勢,它把鄉村旅游與文創設計、運動休閑、養生健身、民俗體驗等產業集于一體,正在打造成為一個具有茶文化競爭力的特色小鎮,其市場前景非常廣闊[5]??梢?,加快推進旅游業與農業、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其他相關產業的深度融合[6],實現優勢互補的產業集群效應,將是未來我國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和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路徑之一。

3.2 精準定位,加快區域旅游扶貧規劃布局

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最終目標不是為了發展旅游產業,而是通過旅游開發實現貧困地區和人口徹底擺脫貧困,走向共同富裕,因此,它的規劃定位應該是一個用鄉村旅游的方式進行農村貧困治理的更高層次的規劃。各地區要明確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戰略目標,精準定位,從社會、經濟、人口、資源等多方位全面構建鄉村旅游扶貧行動方案,探索旅游扶貧的長效機制。在具體的規劃布局上,要抓住區域旅游業發展的核心問題、突出問題,運用全域旅游理念布局旅游業,科學探索旅游扶貧的新發展路徑。要加快制定區域旅游開發總體規劃,完成旅游市場細分,合理進行景點布局,增強區域鄉村旅游的市場競爭力。還要注重與周圍其他地區旅游資源的相互整合,共同形成旅游產業合力。例如,地處蘇北的淮安金湖縣,在旅游資源上與相鄰的盱眙市、洪澤區存在一定的競爭性,應當通過整合各自的特色資源,將資源加以互補,聯合打造出一個區域性的特色旅游品牌。

此外,在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要堅持開發利用與保護建設相結合,既要重視生態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更要加強資源的合理保護,挖掘鄉村民俗文化、農耕文化,為游客營造豐富的人文環境,促進鄉村旅游扶貧的可持續發展[7-8]。

3.3 將旅游與文化融合,實施差異化開發

鄉村旅游扶貧開發中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是,同一地區因地理環境和文化資源等較為相近,產品同質化普遍[9]。因此,各地區在鄉村旅游扶貧開發中應當按照“一村一景”的要求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優勢,使旅游與文化深度融合,開發能帶動貧困戶參與的形式多樣的鄉村旅游產品,實施產品的差異化開發,只有這樣,才能進入更高層次的品牌化建設。鄉村旅游的核心要素是美麗的風景和濃郁的鄉土文化,要將這種歷史文化底蘊充分挖掘出來,保持鄉村自然人文環境的原真性,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來觀賞,帶動當地旅游消費市場發展。如地處蘇北的徐州市沛縣乃漢高祖劉邦之故鄉,也是漢文化的發源地,應當注重與漢文化緊密相連,突出特色,繼承和發揚當地的文化傳統,賦予旅游景區深厚的漢文化底蘊。以農業為本,以生態為根,以文化為魂,這是“后扶貧時代”構建鄉村旅游扶貧開發長效機制的根本路徑。

3.4 加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鄉村旅游扶貧的效果取決于貧困地區和人口的自生發展能力,但是現實中人口自生能力不足現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旅游扶貧的目標偏離或精準度低等問題[10]。因此,加快對貧困人口的教育和對專業人才的培養,激發貧困地區和人口脫貧的內生動力,已成為當前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一項重要工作。各地區政府旅游主管部門要加強旅游培訓基地的建設,提高廣大干部和村民的旅游服務意識,通過制定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高層次的旅游管理人才從事鄉村旅游事業。還要加強對旅游規劃、管理、營銷、市場開發、服務等專業人才培養,提升旅游服務專業品質,刺激旅游消費需求,推動地區經濟增長和農民收入提高。

3.5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制度建設

“后扶貧時代”的鄉村旅游精準扶貧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社會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密切合作,形成一體化旅游扶貧體系。目前,大部分地區的鄉村旅游產品還處于早期開發階段,投資回收期長,收益見效慢,應當充分利用各種投資和融資渠道,促進投融資體系的多元化,努力吸收各種財政扶貧資金,為鄉村旅游開發提供全方面的經費支持。同時,要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和村組集體經濟組織在鄉村旅游開發中的引領和帶頭作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擴大公共設施投資,改善地區基礎環境條件。此外,貧困人口往往是社會弱勢群體,應當通過制度性約束來確保他們的合法權益,賦權于民,讓其充分享有旅游開發的參與權、知情權、決策權和監督權,通過參與式扶貧增加獲利機會,共享改革與發展之成果。在配套制度建設方面,還需盡快改革創新農村土地制度、財政稅收制度、金融保險制度、行政管理體制等等,力求從土地供給、公共服務、金融服務、行業管理等各個方面為鄉村旅游營造良好的軟環境,全面提升“后扶貧時代”鄉村旅游的扶貧效果,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

參考文獻

[1] 顧仲陽.脫貧高質量 大步奔小康[J].人民周刊,2021(2):58-59.

[2] ASHLEY C,BOYD C,GOODWIN H.Pro-poor tourism:Putting poverty at the heart of the tourism agenda[R].London: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ODI),2000.

[3] 張莉,邵儉福.精準扶貧視角下發展鄉村旅游的意義、困境及路徑探究[J].農業經濟,2019(3):30-32.

[4] SHAH K,GUPTA V.Tourism,the poor and other stakeholders:Experience in Asia[R].London: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ODI),2000.

[5] 張佩珊,陳穎,黃洪洲,等.產業融合背景下的國內文旅小鎮發展現狀研究[J].現代營銷(信息版),2020(4):150-151.

[6] 李文慶.寧夏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J].新西部,2021(Z1):58-63.

[7] 董正秀,周曉平,劉慶友.蘇南地區鄉村旅游發展現狀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34):15117-15118,15152.

[8] 付巖巖.農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現狀與對策研究:以河南省為例[J].農業經濟,2013(7):42-43.

[9] 汪鑫鑫.鄉村振興背景下廣西鄉村旅游扶貧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21,49(17):266-268.

[10] 李燕琴.反思旅游扶貧:本質、可能陷阱與關鍵問題[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38(2):99-104.

猜你喜歡
鄉村旅游精準扶貧
安順鄉村旅游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鄉村旅游發展的新范式
鄉村旅游供應鏈優化探析
精準審計的現狀研究
鄉村旅游環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護措施分析
“精準扶貧”視角下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