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BAR溝通措施結合強化干預對急診腹瀉患兒恢復效果、腸道菌群變化情況及SCL-90評分的影響

2022-03-24 16:01孫杰
中國醫學創新 2022年3期
關鍵詞:腸道菌群腹瀉心理狀態

孫杰

【摘要】 目的:探討“現狀(S)-背景(B)-評估(A)-建議(R)”(SBAR)溝通措施結合強化干預對急診腹瀉患兒恢復效果、腸道菌群變化情況和患兒家屬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分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在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集團)急診接受治療的120例急性腹瀉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溝通管理方式和干預措施,研究組采取SBAR溝通措施與患兒家屬進行溝通,同時給予患兒強化護理干預措施。比較兩組患兒的恢復效果、腸道菌群變化情況及SCL-90評分。結果:研究組患兒的退熱時間、止瀉時間、大便恢復正常時間、糾正脫水時間和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復發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0.05)。干預4周,兩組患兒腸道雙歧桿菌、乳桿菌數量較干預前均明顯升高,酵母樣真菌數量較干預前均明顯降低,且干預后兩組患兒的雙歧桿菌、乳桿菌、酵母樣真菌數量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兒家屬的情感支持、溝通/信息支持、優質護理支持評分較干預前均明顯升高,且干預后研究組患兒家屬上述評分較對照組均明顯升高(P<0.05)。干預后,研究組患兒家屬SCL-90的軀體化癥狀、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焦慮、抑郁、敵對、恐怖維度評分和總分較干預前均明顯降低,且較對照組患兒家屬均顯著降低(P<0.05)。結論:在急診腹瀉患兒治療過程中應用SBAR溝通模式聯合強化過干預措施有利于促進患兒癥狀的緩解,縮短其相關癥狀消失時間,并且有利于患兒腸道菌群平衡的恢復,此外其還有利于改善患兒家屬的不良心理狀態,提高滿意度,進而對患兒產生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 腹瀉 急性 小兒 SBAR溝通模式 強化護理 腸道菌群 心理狀態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tatus (S) - background (B) - assessment (a) - suggestion (R)” (SBAR) communication measures combined with intensive intervention on the recovery effect, changes of intestinal flora and the score of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of children’s families with emergency diarrhea. Method: A total of 12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acute diarrhea who received emergency treatment in Dalian Women and Children Medical Center (Group) from August 2018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s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took SBAR communication measure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children’s family members, and gave the children int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The recovery effect, changes of intestinal flora and SCL-90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antipyretic time, antidiarrheal time, stool recovery time, dehydration correction time and hospital stay tim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recurrence rate of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4 weeks intervention, the number of Bifidobacteria and Lactobacillus in intestinal tract of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while the number of yeast-like fungi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number of Bifidobacteria, Lactobacillus and yeast-like fungi in intestinal tract of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after intervention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emotional support, communication/information support and quality nursing support of the family members of the childre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scores of the family members of the childre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SCL-90 scores and total scores of somatization symptoms,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nxiety, depression, hostility and terror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mergency treatment in children with diarrhea SBAR communication mode joint strengthening interventions to promote children with ease, shortening the time of its related symptoms disappear,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recovery of intestinal flora balance, children there it also benefits the families of children with poor psychological state, improve satisfaction, then the childre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Key words] Diarrhea Acute Children SBAR communication mode Intensive nursing Intestinal flora Psychological state

First-author’s address: Dalian Women and Children Medical Center (Group), Dalian 116033,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2.03.025

小兒急性腹瀉是兒科3歲以下嬰幼兒常見的一種以腹瀉和電解質紊亂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消化道綜合征,以夏季、秋季多見。因為嬰幼兒期患兒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全,胃腸道胃酸、胃腸道激素、消化酶等分泌量較少,加之機體防御能力差,神經調節功能較低,一旦喂養不當就很容易發生急性腹瀉[1]。小兒急性腹瀉若不及時治療會給患兒造成很大危害,引起腸道菌群失調、營養障礙、生長發育受限,甚至導致患兒死亡,而且因為缺乏健康知識等原因,患兒出院后也極易復發。因此為了快速有效緩解患兒的胃腸道癥狀,促進其胃腸道功能的恢復,臨床在給予對癥治療的同時還應聯合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2]。此外,小兒急性腹瀉因為起病急、癥狀明顯,患兒家屬往往會出現過度緊張、焦慮、夸大病情、手足無措、頻繁詢問病情等表現,對患兒病情的擔心和醫院陌生的環境都會使其產生不良的心理狀態,由于患兒理解和溝通能力都不足,患兒家屬的這種心理狀態則會極大地影響患兒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和恢復效果[3]。因此,在患兒的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與患兒家屬的溝通至關重要[4]。SBAR溝通模式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一種以證據為基礎的標準化溝通方式,內容包括現狀(S)、背景(B)、評估(A)和建議(R),該種溝通模式近年來在國內外臨床護理中的應用越來越多,且已經被證實能夠有效提高醫護人員之間和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溝通效果,降低護理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可以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和患者的滿意度[5]。本研究旨在探討SBAR溝通措施結合強化干預對急診腹瀉患兒恢復效果、腸道菌群變化情況和患兒家屬心理狀態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在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集團)急診接受治療的120例急性腹瀉患兒和1名患兒家屬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納入標準:(1)年齡6個月及以上;(2)符合小兒急性腹瀉診斷標準[6],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均符合;(3)脫水程度為中度脫水及以下;(4)發病至入院接受治療時間少于3 d;(5)有監護人陪同。排除標準:(1)合并腸道寄生蟲病、貧血、先天性消化道閉鎖、鼠傷寒沙門氏菌感染、阿米巴痢疾、肺炎、惡性腫瘤、精神等疾病者;(2)合并肝、腎、肺、腦和造血系統功能障礙者;(3)合并嚴重全身感染、營養不良、過敏體質者;(4)神經功能異常者;(5)患兒及患兒家屬依從性差;(6)患兒家屬溝通障礙。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兒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60例。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所有患兒家屬均自愿參與本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應用常規溝通方式與患兒和家屬進行溝通,同時給予常規護理干預措施,包括觀察病情、宣傳教育、飲食指導、糾正酸堿和水電解質失衡、控制感染、糾正脫水、合理調整飲食等。入院時兒科護士做好宣傳教育,對患兒家屬做好飲食調整重要性的強調,告知相關注意事項,出院時做好出院指導,告知母乳喂養、飲食指導、戶外活動等注意事項,出院后與患兒家屬保持聯系,出院后1個月進行電話隨訪,詢問其飲食情況和是否再次出院腹瀉,并為其提出的疑問給予解答。

1.2.2 研究組 醫護人員采取SBAR溝通措施與患兒家屬進行溝通,同時給予患兒強化護理干預措施。成立SBAR小組,成員包括1名急診護理組組長和6名急診護士,由護理組組長擔任小組長負責進行SBAR溝通模式的培訓和授課,內容包括SBAR溝通模式的概念、發展、優點、臨床應用現狀等;建立基于SBAR溝通模式的急診腹瀉患兒家屬溝通方案,對原有的醫患溝通方案進行精簡和調整,使護理人員能更充分地了解患兒和家屬的相關信息,使其整個溝通更加科學和標準,具體溝通內容為:(1)患兒年齡、姓名、癥狀、診斷、治療等信息;(2)患兒和患兒家屬病史、就醫情況、飲食情況、生活習慣等;(3)重點對患兒癥狀、治療方式、預后期望等方面內容進行評估,確定患兒家屬當前關注的重點問題;(4)根據患兒和患兒家屬的評估結果對溝通要點進行確定,明確給出建議。將確定的SBAR溝通模式應用于與患兒家屬的溝通過程中:(1)責任護士在患兒入院第1天向患兒和家屬進行院內環境介紹和相關作息、陪護制度的講解,對患兒家屬進行針對病情、診斷、檢查、治療等的介紹,特別是相關檢查的必要性和目的,改善患兒家屬的不良心理狀態,引導患兒和家屬積極接受治療和護理。同時對患兒的病情、病史及臨床癥狀和體征進行評估和詢問,包括大便次數、性質、氣味,明確脫水情況,對患兒進行體格檢查,并進行病歷書寫。必要時對上級醫師初步確定的診斷進行針對性的解釋,以消除患兒家屬的緊張和焦慮感。(2)患兒住院期間對患兒進行血液生化和大便常規等的檢查,密切觀察患兒的癥狀和生命體征,護士根據患兒的癥狀,如出現面色蒼白、口唇干裂、眼窩凹陷等癥狀時及時給予其補液護理,避免脫水嚴重;監測患兒體溫變化,根據體溫監測結果及時調整穿衣;觀察患兒是否出現酸堿失衡、電解質紊亂等癥狀,有效預防低鉀血癥、酸中毒的發生;鼓勵患兒多飲水,一旦出現較長時間的體溫升高,遵醫囑給予降溫措施;密切觀察患兒的嘔吐物,避免腸套疊的發生;加強巡視。(3)患兒住院期間主要給予以下幾種護理措施:指導患兒家屬及時更換不透氣或透氣性能不好的尿布,避免發生皮炎;對出現皮膚局部炎癥的患兒應用5%鞣酸軟膏或40%氧化鋅油進行涂抹;同時指導患兒飲食面條、肉末、粥等易消化的食物,在患兒腹瀉癥狀得到有效改善后可逐漸恢復正常飲食;叮囑、指導患兒和家屬飯前便后洗手;指導患兒家屬應用柔軟的紙或肥皂水清理和清洗肛門和周圍皮膚,維持肛門清潔,同時減少對肛門的刺激;告知患兒家屬對癥治療時遵醫囑用藥,包括藥物種類、藥效、用藥頻率、注意事項、用藥時間、不良反應等,提高患兒家屬的預防意識;主治醫師對患兒的影響狀態進行評估,應用蒙脫石散、飲食干預、針對性的腸內外營養支持、手法按摩等促進患兒腸道菌群改善,例如根據患兒病因和腸道耐受情況選擇和配置配方奶,同時護理人員可應用捏脊手法對患兒背部皮膚進行輕輕提捏和按捏,以改善患兒的腸道吸收功能。(4)出院當天告知患兒家屬包括飲食指導、母乳喂養和戶外室內活動等注意事項,出院后1個月對患兒家屬進行電話隨訪,同時成立SBAR溝通微信群,進行一對一指導,詢問和評估患兒狀態,并針對患兒家屬的疑惑進行解答[7-8]。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觀察并記錄患兒的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包括退熱時間、大便恢復正常時間、止瀉時間、嘔吐消失時間、糾正脫水時間和住院時間。(2)出院后1個月對患兒進行隨訪,記錄患兒腹瀉復發情況,參考《諸福棠使用兒科學》評估評估[6]。(3)應用患兒家屬滿意度調查量表對患兒家屬的滿意度進行評估,該量表包括溝通/信息支持(5個條目)、情感支持(7個條目)、尊重支持(6個條目)、優質護理支持(3個條目)4個維度的內容,共計21個條目,每個條目評分1~4分,評分越高表示滿意度越高[9]。(4)在干預前和干預4周用滅菌棉簽取患兒新鮮糞便3~5 g,置于無菌塑料袋中,30 min內5 ℃下送檢。取1 g糞便用9.0 mL滅菌液稀釋,快速充分震蕩混勻后,待測液做連續10倍稀釋至10-8稀釋度菌液,各稀釋度樣本取樣40 μL于培養基上進行培養,完成培養后觀察并計算菌落數目和含菌量。(5)在干預前和干預4周應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患兒家屬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該量表內容包括意識、思維、情感、人際關系、行為等9個因子,共計100個評定項目,每個因子評分1~5分,評分越高表示心理狀態越差[1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3.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中男39例,女21例;年齡6個月~5歲,平均(2.05±0.36)歲;平均病程(2.14±0.17)d;脫水程度:無脫水25例,輕度27例,中度8例;體溫超過39 ℃者26例(43.33%);患兒家屬男19例,女41例;年齡23~35歲,平均(27.85±3.68)歲;學歷水平:初中及以下19例,高中和中專25例,大專及以上16例。研究組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6個月~6歲,平均(2.19±0.52)歲;平均病程(2.19±0.12)d;脫水程度:無脫水27例,輕度23例,中度10例;體溫超過39 ℃者28例(46.67%);患兒家屬男21例,女39例;年齡25~38歲,平均(28.03±4.11)歲;學歷水平:初中及以下16例,高中和中專29例,大專及以上15例。兩組患兒及患兒家屬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患兒干預后恢復效果比較 研究組患兒的退熱時間、止瀉時間、大便恢復正常時間、糾正脫水時間和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兒嘔吐消失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患兒復發率比較 出院后對患兒進行為期1個月的隨訪,對照組復發10例(16.67%),研究組2例(3.33%),研究組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字2=5.926,P=0.015)。

2.4 兩組患兒干預前后腸道菌群變化情況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兒腸道雙歧桿菌、乳桿菌、腸球菌和酵母樣真菌數量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4周,兩組患兒腸道雙歧桿菌、乳桿菌數量較干預前均明顯升高,酵母樣真菌數量較干預前均明顯降低,且干預后兩組患兒的雙歧桿菌、乳桿菌、酵母樣真菌數量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5 兩組患兒家屬干預前后滿意度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兒家屬的滿意度量表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4周,兩組患兒家屬的情感支持、溝通/信息支持、優質護理支持評分較干預前均明顯升高,且干預后研究組患兒家屬上述評分較對照組均明顯升高(P<0.05)。見表3。

2.6 兩組患兒家屬干預前后SCL-90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兒家屬SCL-90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4周,研究組患兒家屬SCL-90的軀體化癥狀、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焦慮、抑郁、敵對、恐怖維度評分和總分較干預前均明顯降低,且較對照組患兒家屬均顯著降低(P<0.05)。見表4。

3 討論

作為臨床常見的胃腸系統疾病,小兒急性腹瀉的發病原因眾多且復雜,包括感染、藥物、營養不良、免疫缺陷等,主要臨床表現包括胃腸道癥狀、脫水、低鉀血癥等。而且因為小兒患者抵抗力差,一旦發生腹瀉,很容易出現水電解質紊亂,重癥患兒甚至會發生死亡。研究顯示,家屬在患兒生病時會產生很大壓力,出現緊張不安、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狀態,家屬的這種不良情緒會直接影響患兒治療和護理依從性,而護理人員往往只是關注對患兒病情的觀察和遵醫囑給予各種治療和常規護理,忽略了與患兒家屬之間的溝通,導致患兒和患兒家屬的不理解和不配合[11]。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加強對患兒的護理和與患兒家屬的溝通同樣至關重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應用SBAR溝通措施聯合強化護理干預的研究組患兒的退熱時間、止瀉時間、大便恢復正常時間、糾正脫水時間和住院時間較對照組患兒均顯著縮短(P<0.05),其急性腹瀉的復發率較對照組患兒明顯降低(P<0.05),提示SBAR溝通措施聯合強化干預能有效縮短患兒癥狀和體征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還能有效降低該病的復發率。研究顯示,腹瀉患兒家屬多存在抑郁、焦慮、脾氣暴躁、強迫、情緒低沉等心理狀態和對醫護人員的敵對情緒,這不僅會影響患兒家屬有效利用醫護人員提供的支持和信息,不信任醫護人員,影響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甚至喪失治療信心,更會直接影響到患兒的情緒和治療護理的依從性,最終導致治療效果不令人滿意,患兒病情恢復所需時間延長[12]。而SBAR溝通措施能提供基于患兒和家屬有關信息評估結果的個性化溝通方案,有針對性地對患兒和家屬存在的不良情緒進行處理,通過標準化的溝通能提供給患兒家屬更多疾病、治療和護理方面的信息,介紹就醫環境,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滿足患兒和家屬安全和生理方面的基本需要,改善患兒和家屬焦慮狀態的同時獲得患兒家屬更多的支持、理解和配合。本研究對患兒家屬的SCL-90各維度評分進行評價顯示,干預后,研究組患兒家屬的SCL-90的軀體化癥狀、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焦慮、抑郁、敵對、恐怖維度評分較干預前均明顯降低,且較對照組患兒家屬也顯著降低(P<0.05)。這也證實了通過實施SBAR溝通措施能有效緩解腹瀉患兒家屬的軀體化癥狀、焦慮、緊張、敵對等不良心理狀態,從而能進一步有效減輕患兒受到的不良影響。與此同時,強化干預措施中通過已經掌握的小兒急性腹瀉風險和循證依據來對急癥進行及時有效的應對和處理,促進病情緩解。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腸道菌群與小兒腹瀉的發生密切相關。有學者研究指出,腸道炎癥是主要的影響腸道原有菌群改變的因素,其可通過對部分原有菌群的清除作用和改變腸道菌群定植屏障來引發腸道菌群紊亂[13]。還有學者研究發現,腸道感染發生過程中會出現明顯的結腸原有菌群和種群的減少,而潛在的腸桿菌科細菌等致病性厭氧菌會大量增殖[14]。國外有學者經動物研究指出,狗發生腹瀉后,其腸道中屎腸球菌、糞腸球菌、產氣莢膜桿菌等大量增加,給予有效的治療干預后,這種腸道菌群紊亂會恢復正常[15]。本研究也對兩組患兒腸道菌群分布情況進行了觀察和檢測,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患兒腸道雙歧桿菌、乳桿菌數量較干預前均明顯升高,酵母樣真菌數量均明顯降低,且干預后兩組患兒的雙歧桿菌、乳桿菌、酵母樣真菌數量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SBAR溝通措施和強化干預的實施有助于調節和改善急性腹瀉患兒的腸道菌群失調,增加益生菌數量,減少致病菌的數量。筆者分析這與強化護理干預措施中營養支持、手法按摩等的應用有關,此外通過有效的溝通措施患兒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和配合性都明顯提升,這也有助于改善患兒治療后的腸道菌群紊亂[16-18]。

此外,本研究進一步對患兒家屬的滿意度進行了評價,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患兒家屬的情感支持、溝通/信息支持、優質護理支持評分較干預前均明顯升高,且干預后研究組患兒家屬上述評分較對照組均明顯升高(P<0.05),這說明SBAR溝通措施和強化干預能明顯提高患兒家屬的滿意度。SBAR溝通模式通過科學和規范化的流程能使護理人員更好地掌握患兒的信息,基于這些信息提出有針對性地溝通方案以解決患兒和家屬當前面對的最重要的問題,這不僅提高了溝通的有效性,還能有效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結合有效的強化干預措施能更快更有效的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繼而提高患兒家屬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和滿意度,這為解決兒科面臨的突出的醫患和護患矛盾提供了有效途徑和方法[19-20]。

綜上所述,對急診腹瀉患兒在治療過程中應用SBAR溝通模式聯合強化過干預措施有利于促進患兒癥狀的緩解,縮短其相關癥狀消失時間,并且有利于患兒腸道菌群平衡的恢復,此外其還有利于改善患兒家屬的不良心理狀態,提高滿意度,進而對患兒產生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吳蕾.240例小兒細菌性腹瀉病原學檢測與臨床用藥效果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14(4):32-34.

[2]許灶林,趙資源,周曉燕.補脾益氣散聯合蓯蓉艾灸治療小兒秋季腹瀉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2019,37(3):114-116.

[3]孫靚靜.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作用探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3):192-193.

[4]王金葉,王誠,肖波濤,等.個性化護理在蒙脫石散保留灌腸治療小兒腹瀉中的應用及對并發癥發生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22):3813-3816.

[5]秦臻蕾,閆妍,張心月,等.小兒腹瀉應用整體護理程序的臨床分析[J/OL].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7):129.

[6]李莉.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13):121.

[7]李玉玲.循證護理在小兒腹瀉護理及對提高臨床效果的應用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13):182-184.

[8]張曼.針對性的飲食護理在小兒腹瀉中的應用體會[J/OL].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10):246-249.

[9]郭秋旭,許璐璐,田靜,等.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急性腹瀉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23):2816-2819.

[10] SEREDA Y,DEMBITSKYI S.Validity assessment of the symptom checklist SCL-90-R and shortened versions for the general population in Ukraine[J].BMC Psychiatry,2016,16(1):300.

[11]張云彩.健康教育輔導聯合居家自我護理對哮喘患兒臨床癥狀及心理狀況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20):203-205.

[12]陳瀟,劉曉丹,張洪,等.兒科ICU患兒家長的需求及其影響因素[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33(15):10-14.

[13]張小鳳,郭雁君,蔣惠,等.動物腸道屏障功能對腸道菌群變化的調控[J].湖北農業科學,2018,57(12):71-72.

[14] SALMANIAN A H,JAFARI M,RAD I,et al.Designing and structure evaluation of multi-epitope vaccine against ETEC and EHEC, an in silico approach[J].Protein Pept Lett,2016,23(1):33-42.

[15] SHIMIZU C,OKI Y,MITANI Y,et al.Moderate-dose Regular Lifelong Alcohol Intake Changes the Intestinal Flora, Protects against Aging, and Keeps Spatial Memory in the Senescence-accelerated Mouse Prone 8 (SAMP8) Model[J].J Pharm Pharm Sci,2016,19(4):430.

[16]李轉.系統化護理干預對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兒疾病康復速度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5):181-182.

[17]王謙.綜合性護理干預在小兒腹瀉患兒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4):334-335.

[18]李虹.綜合性護理干預在腹瀉患兒中的實施效果[J/OL].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52):98.

[19]劉治鋒,梁建新,蔡瑀,等.SBAR溝通模式用于急診危重患者院內安全運轉的效果觀察[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19,24(1):56-58.

[20]王萍.SBAR溝通模式在兒科急診患兒轉運交接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5(25):134-137.

(收稿日期:2021-06-01) (本文編輯:姬思雨)

猜你喜歡
腸道菌群腹瀉心理狀態
高鉛血癥兒童腸道菌群構成變化研究
舒肝健脾方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68例療效觀察
腸炎寧顆粒治療小兒腸炎疾病的可行性分析
談談播音創作主體的心理素質
基于《初、高中過渡階段學生心理狀態及學習狀態調查》的分析
氣相色譜法快速分析人唾液中7種短鏈脂肪酸
大鼠腸道菌群對芍藥苷體外代謝轉化的研究
腸道菌群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乳酸菌片聯合復方胃蛋白酶散治療小兒肺炎繼發性腹瀉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