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為德育發展插上雙翼

2022-03-24 16:44焦敬
教育家 2022年10期
關鍵詞:價值觀德育評價

焦敬

“雙減”政策出臺后,學生從繁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擁有了更多的課外時間和空間。為此,“雙增”應運而生:增加學生參加戶外活動、體育鍛煉、藝術活動、勞動活動的時間和機會,增加學生接受體育和美育方面課外培訓的時間和機會?!皽p”有章“增”有方,教育的步伐應該跟得更緊、邁得更實,只有這樣,才能迎來更好的生態與發展。

自“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被列入教育部2019年度工作要點至今,信息技術已實現與各學科教學的融合。德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喚醒學生的主動意識和行動自覺,讓他們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與傳播者。巧妙地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可以讓德育有故事、有場景,潤物無聲,實現教育效能最大化。

拍攝微電影、微視頻,實現自主沉浸式教育

鏡頭里的故事總能引起少年兒童濃厚的興趣,里面的主人公往往會成為他們心目中的明星。順應學生的認知特點,學校號召學生根據主題自主組合拍攝微電影、微視頻。

理論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把抽象的文字表達變成同學們喜聞樂見的生動故事。

對于小學生來說,理解某些以文字表述的思想道德教育內容是有一定難度的,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更容易接受圖片、故事等直觀性較強的內容。為此,學校引導學生把一些含義深刻且較抽象的語言文字拍成故事,方便學生理解、形成認知,讓德育更有實效。比如,在拍攝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微視頻的過程中,學生們尋求教師、家長的幫助,深挖生活,在生活中找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應內容;同時,反復誦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再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大家自由結合,各顯本領,組成一個個拍攝小組,通過閱讀文章豐富自己的認知,邀請家長幫助分析“我”與核心價值觀之間的聯系,尋找表達的角度和素材,寫腳本,定演員……微視頻、微電影創作過程中,學生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了更具體的理解,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角和明星,在拍攝中進一步發現自我、豐富自我、展示自我。而且,參與微電影、微視頻拍攝的過程,也鍛煉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溝通協作能力和使用各類現代設備的能力,提升了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與此同時,通過學生“小手拉大手”,帶動成千上萬的家長們參與其中,點燃了社會弘揚踐行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的“燎原之火”。

微電影、微視頻的拍攝,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提高了審美情趣。

衡水市宮廷金魚養殖基地有著悠久的歷史,其內畫藝術享譽全國。學校以拍攝紀錄片的形式,組織學生去實地觀察、采訪?;顒忧?,學生們查閱資料,準備解說詞和采訪提綱;過程中,他們了解家鄉的歷史和今天,體會祖先的勤勞與勇敢、智慧與文化,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體驗同學間分工合作的愉快,感受自主學習的快樂。

學校每個寒暑假都設計項目作業,根據項目主題,學生們邁開腿腳,放眼世界,成功拍攝了一批微電影、微視頻,并通過互聯網傳播開來。孩子們在拍攝實踐中,邊學習邊觀察邊體驗,增長了知識,提升了素養,將美德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微電影、微視頻拍攝,是作業,是課程,更是親子共學的課堂。

微電影、微視頻記錄下一個個震撼心靈的精彩瞬間,學生在這里有探究、有新知,家長也找到了陪伴孩子的方法,獲得了親子合作的幸福感。在一個個鏡頭中,由學生擔當主角,講述身邊故事,樹立身邊榜樣,以點帶面,讓更多的孩子在日常點滴小事的思考和處理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我校以“和”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變網絡資源為德育教材,豐富德育內容

信息時代,各種學習軟件、學習平臺應時而生,其中包含豐富的德育內容。比如學習強國平臺,聚合了大量可免費閱讀的學習資料,是教育工作者獲取思政教育資源的可靠平臺。學校把《經典里的中國智慧——平“語”近人》和《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作為課程內容,納入思政課堂,其生動的畫面和詳盡的講解,深深吸引著學生。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抗疫英雄們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把國家利益和人民整體利益放在第一位。這種精神值得學生學習。學校借助網絡優勢,選擇優質的網絡內容,從敬畏生命、熱愛自然、家國情懷等多層面,把疫情防控知識、防控疫情過程中的感人事跡和典型故事,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重新組合成教材,以線上課堂的形式推送給廣大學生和家長,堅定大家抗疫必勝的信心,牢固樹立“人民的健康、國家的利益至上”的思想,堅守不傳謠、不信謠、尊重科學、聽黨的話的信念。

此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生態文明教育等德育內容,都可以借助網絡有聲有色地幫助學生形成認知,指導學生踐行。

利用信息技術加強家庭教育指導,構建社會共育機制

“雙減”落地,家長們幾多歡喜幾多愁。面對大把的空余時間,許多家長不知道該讓孩子做些什么。為此,教育工作者、家庭、社會相關單位應該加強溝通,共謀孩子發展方向。其中,線上溝通是一種有效的方式。

通過家校溝通,學校能夠及時了解學生及家庭對學校教育的需求,從而提供適合學生成長的課程;家長也能進一步了解學校開設的課程,幫助孩子選擇符合自己需要的課程,充分享受學校教育資源。

通過家庭、學校、社會單位的線上交流,可以幫助學生遴選出更多優質教育資源,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和努力方向。為疏導家長和孩子的心理問題,學校建立了網上心靈驛站,邀請專業人員加入,一起探討。

為加強“雙減”環境下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學校通過家校溝通設計線上“一表通”,表內包含自我服務、服務他人、體育鍛煉、技能學習等方面的內容。利用校內每周一反思、家庭每日一反思的時間,使學生學會檢視自己、規范自己,學會自主安排課余時間,形成自我管理能力,培養自主、自律、自強的良好行為習慣?!耙槐硗ā狈旁诰€上操作,既避免了紙質表格損毀情況,又縮短了家校之間對表格內容的反饋時間,讓家長、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情況,引導學生從整潔、勤儉、孝道、和睦、閱讀、勞動、實踐、公益活動等方面進行自我認識和評價,鼓勵他們勇于追逐自己的理想。

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優化德育評價環境

評價是學生發展的動力。有效的評價方法和路徑,可以使學生在學識、品行等各個環節得到正確引導和有效激勵。

把對學生個體的評價搬到線上,讓評價公眾化、實效化。

評價貴在真誠、恰當、實效。信息時代,線上評價是反饋用時最短的方式。有教師、家長、學生共同參與的評價,更容易讓被評價者全面認知自己,從而促進他們成長。

這一評價方式更適合就學生某一學科或者某一項特長進行評價。比如,合唱社團人數較多,若在線下對每一名學生進行評價,一是紀律難以維持,二是有限時間內難以完成。于是,合唱社團組建了有教師、家長參與的微信群,家長把學生在課下練習的試唱視頻發到群里,教師進行線上點評,其他家長和同學也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既是評價,也是切磋,以評促長。這樣的評價輕松愉快,而且時間、地點靈活。英語口語、朗誦、書法、繪畫、器樂練習等,都適合采用這樣的評價方式,提高學習效率。

通過對團隊的評價,激發個體內在潛能。

對集體或是小團隊的評價,能有效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團隊幸福感和集體責任感,利于挖掘學生個體內在學習潛能。學校利用微信公眾號、抖音號等,及時發布班級內的學科作業評比活動、手工制作活動、才藝展示活動,以及日常的小組衛生打掃過程、課間操片段等,讓學生、家長和更多的人去評判、討論,增強學生繼續進取的信心和決心。

在“雙減”“雙增”背景下,信息技術為小學德育工作研究探討提供了方便,有利于創新德育工作的途徑和方法,增強德育工作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實效性,實現德育效能的最大化。

猜你喜歡
價值觀德育評價
《中國德育》
我的價值觀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無痕 滲透有方——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探析
價值觀(二)
價值觀(一)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