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話水平測試“命題說話”項存在的問題及教學對策

2022-03-24 15:14陳子涵馬榮馨
昌吉學院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應試者普通話命題

陳子涵 馬榮馨

(1.昌吉學院工會 新疆 昌吉 831100;2.昌吉學院資產管理處 新疆 昌吉 831100)

普通話水平測試是測查應試人的普通話規范程度、熟練程度,認定其普通話水平等級的標準參照性考試。[1]1命題說話是普通話水平測試的第四部分,分值40分,是普通話水平測試四個部分中分值最高的一項,同時也是這四個部分中最難、失分最多的一項。命題說話測試的主要目的是測查應試者在無文字憑借的情況下說普通話的水平,重點測查語音標準程度、詞匯語法規范程度和自然流暢程度。[1]4鑒于命題說話測試難度大、失分多的現狀,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工作實踐,對應試者命題說話考試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命題說話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的重要地位

普通話水平測試完全采用口試方式進行,滿分100分。試卷共有四個部分組成,分別為:第一題,讀單音節字詞(100個音節),限時3.5分鐘,共10分;第二題,讀多音節詞語(100個音節),限時2.5分鐘,共20分;第三題,朗讀短文(1篇,400個音節),限時4分鐘,共30分;第四題,命題說話,限時3分鐘,共40分。[1]2從試卷題型就可以看出前三題均有文字依靠,主要是認與讀的過程,不需要應試者有太多的思考,相對來說考試前好準備考試時易把握。而第四題的命題說話考試則與前三題完全不同,這一題完全沒有文字憑借,需要應試者在極短的準備時間內在頭腦中快速設計出說話提綱,并進行發散思維,擇選出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積累的與話題內容相關的語言素材迅速進行組織與構建。在進行口語表達時,既要注意語音要標準、詞匯語法使用要正確規范,又要注意表達的流暢性與連貫性。所以說,“命題說話”是一項對應試者語言能力、思維水平、心理素質的綜合測試,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分值最高、難度最大、應試者失分也最多。因此,命題說話考試是普通話水平測試的重中之重。

二、命題說話測試的基本要求

命題說話要求應試者語音要標準,包括發音時聲母、韻母、聲調要正確,遇到變調、兒化、輕聲等特殊情況時處理要恰當,表達時的語氣語調要自然,簡單來說就是應該說的是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在詞匯和語法方面要求應試者使用正確的、規范的詞語及語法,不使用網絡詞、網絡用語、生造詞、方言詞、方言句式等不規范詞語及語法。由于是口語測試,因此還要求應試者盡量使用口語表達方式,少出現或盡量不出現書面語的表達形式。對于命題說話測試時說話的內容既沒有要求像作文一樣能結構嚴謹、旁征博引,也沒有要求應試者說話時像演講一樣能滔滔不絕、慷慨激昂,只是要求應試者能緊扣主題、表達流暢,說滿三分鐘即可??傊?,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命題說話部分對應試者的基本要求就是語音標準、詞句規范,采用口語表達方式在三分鐘的時間里圍繞所抽取的話題流暢地說一段話。

三、命題說話測試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學生人數不斷增加,筆者根據測試實踐發現應試者在命題說話項存在不少問題。

(一)語音、語調不標準

在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前三部分學生有文字憑借,可以提前準備,因而不會那么緊張,學生在讀字、詞及文章時也會刻意自我糾正,但到了命題說話部分沒有了文字憑借,學生的緊張程度大大增加,也使得這一部分的語音、語調問題明顯增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學生自身語音面貌不過關,漢族學生多是受所在地區方言的影響,而對于少數民族學生來說更多的則是受其本族語言的影響,再加上平時在學習中不重視語音、語調的訓練,或是訓練得不夠扎實有效,這都會導致學生自身語音面貌存在問題。另一方面,命題說話考試時學生的注意力多集中在話題內容的表述上,既要快速組織語言,又要言之有物、表述流暢,對于學生來說壓力是很大的,這些在無形中就會削弱學生對其語音、語調的關注度,導致語音方面失分增加。

(二)詞匯、語法不規范

在命題說話詞匯語法部分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使用方言詞、方言句式、網絡用語、不文明用語等用詞用語不規范的情況。例如:1.“那天把我累零干了”,其中的“零干”就是新疆昌吉地區的方言,表示程度深,這樣的方言在命題說話考試中是要扣分的,應直接表述為“那天把我累壞了”。2.“你有來過新疆嗎?”,這就是一種典型的方言句式,也是扣分項,應表述為“你來過新疆嗎?”。3.“這是什么東東?”、“今天我巨難受”、“好嗨呦”這些都是學生口語表述時常用的網絡用語,在命題說話考試中要避免使用。4.“我靠”、“傻X”,這樣嚴禁使用的不文明用語也偶爾會出現在一些學生的說話內容中。5.“我的奶奶從小就對我很好”、“我的話引起了同學們熱烈地爭吵”、“性格內向的我喜歡上唱歌是偶然碰到了一件事情的影響”、“我喜歡的季節有很多,主要就是春夏秋冬”。由于緊張或者是語法掌握得不好,這樣錯誤的用詞用句情況在命題說話考試中也屢見不鮮。以上所述這些詞匯、語法使用不規范的問題都影響到了學生命題說話部分的成績。

(三)語言表達不流暢

有些考生考試前準備不充分完全依靠即興發揮,或者是準備充分但考試時高度緊張無法進入到一個放松的狀態,導致在命題說話考試時或是支支吾吾、斷斷續續,或是東拉西扯、想啥說啥,或是詞不達意、文不對題,或是表述內容沒有條理、支離破碎。

(四)說話方式不正確

有些考生沒有搞清楚命題說話的性質,把它當成了對話、朗讀甚至是演講,自己激情澎湃、抑揚頓挫,表演得很用力,卻忘記了命題說話測試的本質就是“說話”,太用力只會適得其反。命題說話要求的是用平實樸素的話語、口語化的表述方式、親切自然的語調圍繞話題主旨將內容表述清楚,娓娓道來才是真諦。

(五)語速把握不合理

命題說話測試時,有一部分考生有話可說時語速過快,無話可說時語速過慢,語速太快會導致發音問題增多,而語速過慢會影響表達的流暢度,所以這兩者都是不可取的。

(六)心理素質不過硬

命題說話考的不光是說話人的普通話口語表達能力,其實也考量了說話人的心理素質。當說話人高度緊張、思想負擔重的時候就會引起情緒波動,直接影響到口語表達。有部分考生到命題說話部分說著說著就不知所云,大腦完全空白,越緊張越想不出來自己要說什么,時間白白浪費過去,嚴重影響命題說話成績。

(七)缺時

命題說話考試要求考生要說滿3分鐘,而有些生覺得自己已經說完了就提前結束了說話,或者由于各種原因在說話時不時有長時間的停頓,這些停頓都會累積起來計算時長并酌情扣分,而如果說話時間少于等于30秒,則說話成績直接記計為0分。

(八)離題、背稿

有些考生不了解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考試規則,還有些考生完全無視考試規則,當出現話題說不下去的時候會自以為聰明地說一些與話題完全無關的內容,這種情況則被視為離題。還有相當一部分考生在考前會準備一些從網上下載的或者從書上抄下來的文稿,將其背下來,在考試時直接背誦,如果發現說話內容可以找到高度重合的出處或者發現說話人是以背誦的腔調在進行表述時則被視為背稿。但由于背稿所扣分值低于詞匯語法不規范所扣的分值,所以背稿現象在考生中很常見。

(九)無效話語

為了湊夠時間,有些考生會將說話內容不斷進行重復,或者讀準考證上注意事項,或者說外語、唱歌、講笑話,或者大量列舉人名、地名、書名等,但只要是與話題語言特征無關的均視為無效話語。命題說話考試時會為考生提供兩個話題,考生任意選取其中的一個作為說話主題,有的考生會兩個話題都進行表述,那此時,第一個說話時間超過30秒的話題會被視為測試的有效話題,另一個自動視為無效話題,并不會像有些考生以為的那樣,哪個話題說得好就算哪個話題。[2]

四、提高命題說話測試成績的教學對策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以下教學對策,以期提高考生的命題說話測試成績。

(一)強化語音訓練,提高語音標準程度

普通話水平測試關注的重點是語音的標準程度。在命題說話測試中,不僅要考慮說話的內容,更要注意的是語音的標準程度。[3]因此,要想提高學生命題說話測試的成績,改善學生的語音面貌是基礎。

1.重視語音理論知識的學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于想要改善語音面貌的學生來說,系統的語音理論知識和科學的發聲方法就是“強大的武器”。因而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學校開設的相關課程,幫助學生打牢語音理論基礎,掌握科學的發聲方法,使他們即便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也能針對個人不同的情況進行語音的訓練和糾錯。

2.注重實踐訓練。掌握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將這些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大量的聲韻調、單音節字詞、多音節字詞及朗讀訓練,在一遍遍地聽與讀、模仿與糾正中不斷提高語音標準程度。

3.點面結合,因材施教。每個學生的語音面貌各不相同,教師既要掌握班級整體語音情況,又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所制定的教學方案要點面結合,既能涵蓋班級整體需求,又能根據學生不同的語音缺陷因材施教。比如對于前后鼻音不分的學生和舌尖前、后音不分的學生應采用不同的教學對策。

4.堅持朗讀和背誦。朗讀和背誦是培養學生語音能力、提高學生語感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學生進行語言知識的積累,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當然,這里的“讀”,一定是有要求的讀,是發音標準、刻意糾正自己語音問題的“讀”。這里的“背”,一定是有選擇的“背”,“背”的是美文是好詞佳句。只要能長期堅持,相信一定能使學生發音更標準、語調更自然。

5.善用新媒體。作為語言課的教師一定要勤于思考并善于利用各種教學工具,如何使語音教學更生動有趣,如何使學生的語音訓練變被動為主動,如何將有限的課堂訓練時間無限延伸,這些問題其實都可以借助新媒體去解決。課堂上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下可以讓學生在手機上下載學習普通話的APP,比如普通話學習、暢言普通話、喜馬拉雅等都是非常不錯的普通話課下訓練工具,利用得好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效果。

(二)重視詞匯、語法教學,提高詞匯、語法規范程度

很多教師和學生都把命題說話的重點放在語音和話題內容上,而忽視了詞匯和語法的規范,但在命題說話的40分中詞匯、語法的規范程度就占了10分,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說話時詞匯和語法的規范問題。

1.多用口語詞。命題說話測試的是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所以要盡可能使用口語詞,少用或不用書面語,這樣在表述時語氣才會自然而親切。比如:“我的朋友俠肝義膽”不如說成“我的朋友特別講義氣”?!皨寢屇贻p時面若桃花,眉眼如黛?!辈蝗缰苯诱f成“媽媽年輕時長得很漂亮”。

2.用詞用語要規范。由于習慣成自然,有些考生在說話時會不自覺間夾帶一些方言詞、方言用語,不符合“說話”詞匯、語法要規范的要求。學生對新鮮事物接受速度快,并且喜歡追趕時髦,所以網絡用語在學生當中非常普及,但這些網絡用語受眾面窄,并未廣泛使用,就算有些網絡用語已經被大眾接受,但也不是規范的現代漢語詞匯,不可使用在命題說話中。因此,在平時的教學及訓練中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剔除這些不規范用語,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三)做好話題內容準備,指導學生會說說好

在命題說話測試中出現的語言表達不流暢、缺時、離題、背稿、無效話語這些問題追根溯源都是話題內容準備不到位造成的,所以教師在教學及培訓中要指導學生做好話題內容準備工作。

1.積累素材。命題說話測試是在給出的兩個說話題目中任選一個進行口語表述,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與隨意性,所以一些學生認為不用準備考試,考試時即興發揮即可,這種想法完全不可取。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沒有平時說話素材的積累,考試時很可能就會出現說著說著就無話可說的情況,再加上考試時考生多少都會緊張,如果完全沒有準備,心里就更慌亂了,這樣會嚴重影響測試成績。所以,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養成積累素材的習慣,把可以用在命題說話那30個話題中的語言素材記錄下來,只要有了足夠的素材就再也不用擔心無話可說了。有些學生覺得自己的素材太過簡單平淡,總想依賴網上下載的材料,但其實每個人的生活都是靈動、鮮活的,只要善于發現、挖掘、歸納與總結,這些素材都可以用在相對應的話題中,而且自己的親身經歷里面有自己珍貴的情感與體驗,是不可復制的,也不用擔心輕易被遺忘。

2.題目歸類。普通話水平測試命題說話部分一共有30個話題,如果從體裁劃分,可以分為:(1)敘述類,如:《我的愿望》《尊敬的人》《童年的記憶》《難忘的旅行》《我的朋友》,等;(2)說明類,如:《我的學習生活》《我喜愛的動物(或植物)》《我喜愛的職業》《我喜愛的文學(或其他)藝術形式》,等;(3)議論類,如:《談談衛生與健康》《談談服飾》《談談個人修養》《談談對環境保護的認識》,等。[4]將話題合并分類有助于減輕學生準備的壓力,因為同一類話題可以采取相同的說話思路。比如:議論類的話題都需要提出論點,運用一定的論證方法進行論據佐證。以《談談衛生與健康》這個話題為例,可以首先提出論點“是否講衛生與人的身體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然后用論據進行論證:講衛生保證了身體健康的例子、不講衛生影響了身體健康的例子,最后進行總結“為了健康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3.一“材”多用。這里的“材”,指的是積累的素材。有時同樣的一個素材可以用到多個話題之中。比如:“和家人一起出游”的素材可以用在《我的愿望》《難忘的旅行》《我的假日生活》《我向往的地方》等話題中?!白约合矚g讀的一本小說”的素材可以用在《我的業余生活》《我喜愛的文學(或其他)藝術形式》《我的假日生活》《我喜愛的書刊》等話題中?!暗谝淮斡斡尽钡乃夭目梢杂迷凇锻甑挠洃洝贰段液腕w育》等話題中?!耙晃焕蠋熒钌畹赜绊懥宋摇钡乃夭目梢杂迷凇段蚁矏鄣穆殬I》《我的成長之路》等話題中。還有很多可以涵蓋多個話題的共用素材,只要過渡、銜接得當,都可以做到一“材”多用。[5]

4.擬定提綱。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將命題說話的30個話題根據不同的分類提前擬定提綱,每一個話題從開頭到展開到結尾都應該有一個大概的思路,開頭要言簡意賅,展開要注重細節,結尾要回應主題。有了這個提綱之后就不至于在說話時要么沒有思路無話可說,要么天馬行空離題甚遠。但是需要強調的是,教師只是指導學生列出提綱并不是提前寫好說話的全部內容進行背誦,而且要給學生強調如果在測試時突然緊張忘記了提綱也沒有關系,可以迅速回憶這一類其他話題的提綱和積累的類似的素材,快速進行替代和重組。

5.內容發散。教師要注意在命題說話訓練時要注重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不要產生思維定式,看到某一類話題就一定是千篇一律的說法,要鼓勵學生敢于聯想與創新。比如:《談談服飾》這個話題,關于服飾我們可以展開很多的內容:男人的、女人的,老人的、年輕人的,中國人的、外國人的,過去的、現在的,漢族的、少數民族的,休閑的、正式的,農村的、城市的,現實生活中的、電影電視上的,普通人的、明星的,喜歡的、不喜歡的……所以,只要將思維拓展開來我們說話的內容將會有無數種可能。

6.結合事例。不管是敘述類、說明類還是議論類的話題,不管是說人還是說事、說物的話題,展開時都需要具體的事例進行支撐。為什么大家都喜歡說敘述類的話題,因為可以舉例好發揮,但其實說明類和議論類的話題稍加改動也能舉例展開。以“談談社會公德——說說助人為樂”這個話題為例,可以先說幾句議論的話,然后轉為敘述舉例說明:“我們要做一個有公德心、樂于助人的人,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人。比如,我的父親他就非常喜歡幫助別人,有一次他……還有一次他……”如果事例太單薄,那我們還可以在細節上下功夫。比如:《我喜愛的文學藝術形式》這個話題,可以介紹自己喜歡讀的某一部文學作品??梢韵群唵谓榻B這部文學作品的作者,再說自己怎樣接觸到這部文學作品的,讀了多久,什么時候讀的,讀的時候什么心情,讀完什么感受,對自己有什么影響,等等。有了具體的事例和零零碎碎的細節,使得議論文體論證起來不再枯燥更有說服力、說明的對象也更加形象可感,同時還大大降低了說話的難度,三分鐘也變得不再漫長。

7.結構寬松。命題說話雖然要求應試者說滿3分鐘,但對于所說內容的結構并沒有提出嚴格的要求,所以說話時應試者在圍繞話題主旨的前提下,說得連貫流暢即可,至于說話內容的結構可以是不完整的,也可以是有頭無尾、虎頭蛇尾的,更不用刻意追求言辭優美、口吐蓮花。在培訓時教師在說話的內容及結構上可以對學生放寬要求,這也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態和應變能力。[6]

8.模擬訓練。教師可以在每節課上抽出五分鐘的時間通過模擬測試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訓練,在30個測試的話題內給學生任意指定一個話題,按照考試要求進行命題說話模擬測試,并當場點評,每節課堅持做一次模擬訓練花不了多長時間,但卻可以使全班學生受益,被測試的學生鍛煉了膽量和口頭表達能力,其他的學生雖然只是在聽,但聽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可以取長補短。如果有條件的話,教師可以在考前組織學生進行機測模擬,幫助學生熟悉考試環境、考試流程和操作步驟,避免學生考試時由于陌生感帶來的緊張和慌亂。

(四)鼓勵學生樹立自信,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命題說話測試需要應試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這種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建立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的。這個準備既包括知識技能,也包括良性的心理暗示,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訓練中要多鼓勵引導學生,尤其是對于那些心理素質差的學生,要給他們更多“說話”的機會,鼓勵他們多參加朗讀、演講、辯論這樣的活動,多說多練必然能使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提高和強化。教師在平時的訓練中要做一個有心人,訓練內容和難度可以根據學生水平機動調整、循序漸進,要讓學生能發現自己積極訓練、認真準備帶來的進步,找到學習普通話的快樂與成就感,逐步樹立能順利通過測試的信心??记岸嘧鰩讉€深呼吸有助于緩解緊張情緒,考試時以一種放松的心態,把計算機想象成是自己的好朋友,在他面前可以敞開心扉,打開自己的記憶寶庫,充滿真情實意,表達著自己的觀點,述說著曾經的故事,那些經歷、細節、感受會定幫助你自然、流暢、從容地完成表述。

(五)把握好時間,控制好語速

考前培訓時教師要反復給學生強調命題說話測試一定要說滿3分鐘,超時不扣分,而缺時會扣分。如果準備的內容已經說完而時間還沒有用完,千萬不能就此結束,可以對之前說話的內容進行延伸拓展。比如:“以上是我想說的第一件事,下面我想說說另一件事。這件事雖然過去很久了,但我依然會時常想起。事情是這樣的……”這種承上啟下的套語不顯得突兀,還在關鍵時刻為自己贏得了一點思考和準備的時間。

說話時一定要保證語速適中。正常語速是每分鐘240個音節左右,過快或者過慢都會影響表達的效果。為了表達的流暢,考生要情緒平和,把握好節奏,控制好語速。

總之,雖然命題說話測試難度大,但只要我們認真分析應試者命題說話測試時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和培訓,掌握應試的方法和技巧,堅持訓練,就一定能在測試中取得滿意的成績。

猜你喜歡
應試者普通話命題
How AI experts influence our decisions
指紋識別在大學生應試者身份核驗中的運用
面試中常見的12種錯誤
我教爸爸說普通話
普通話水平測試應試者的緊張心理分析及指導
17
廣而告之推廣普通話
2012年“春季擂臺”命題
2011年“冬季擂臺”命題
2011年“夏季擂臺”命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