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重PCR靶向二代測序對腦腫瘤術后顱內感染病人的陽性率

2022-03-27 01:05鐘前碩張小敏莫偉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8期
關鍵詞:陽性率

鐘前碩 張小敏 莫偉

關鍵詞:多重PCR靶向二代測序;腦腫瘤術后;顱內感染;陽性率

【中圖分類號】R6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8--01

顱內感染是腦腫瘤術后的常見并發癥,其臨床癥狀并不典型,通過傳統細菌培養所需的檢測周期長,待確診時多已錯過最佳治療時期。隨著分子診斷技術的不斷提升,多重聚合酶鏈式反應(PCR)靶向二代測序以其快速、便捷、檢測范圍廣等優勢被大量應用于重癥感染等疾病的早期診療和用藥指導中[1-2]?;诖?,本院選取60例腦腫瘤術后顱內感染患者進行研究,分析多重PCR靶向二代測序檢測腦腫瘤術后顱內感染病人的陽性率,為腦腫瘤術后了顱內感染的早期診斷及用藥指導提供更多數據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行腦腫瘤手術治療后顱內感染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病原學檢測結果符合顱內感染的診斷標準[3],且均為細菌感染;②均因腦腫瘤行顱腦手術治療;③患者及家屬知情且同意參與研究。排除標準:①其他因素所致的顱內感染;②合并其他全身感染性疾病;③近期服用抗菌類藥物;④合并免疫功能障礙。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齡(49.32±5.77)歲。

1.2 檢測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多重PCR靶向二代測序及常規細菌培養。常規細菌培養:應用無菌技術取患者腦脊液3ml進行細菌涂片染色、病原菌培養及鑒定。多重PCR靶向二代測序:取患者腦脊液3ml,提取核酸并應用QIAseq ultralow Input Library Kit構建文庫,應用IlluminaMiniSeq/NextSeq測序平臺進行測序。

1.3 觀察指標

①不同檢測方式檢測時間:比較多重PCR靶向二代測序及常規細菌培養的檢測時間。②多重PCR靶向二代測序檢測陽性率及對病原體檢測的準確性:以細菌培養的結果為金標準,分析多重PCR靶向二代測序檢測陽性率及對病原體檢測的準確性。真陽性:檢出致病菌,且與臨床癥狀和細菌培養結果相符;可疑陽性:檢出致病菌且與臨床癥狀相符,但與細菌培養結果不符;假陽性:檢出致病菌,但與臨床癥狀和細菌培養結果不符;假陰性:未檢出致病菌,但細菌培養陽性。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1.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檢測方式檢測時間比較

多重PCR靶向二代測序平均檢測時間為(5.74±0.79)d,短于常規細菌培養的(1.65±0.54)d(t=33.107,P<0.05)。

2.2 多重PCR靶向二代測序檢測陽性率及對病原體檢測的準確性

所有患者中,多重PCR靶向二代測序檢測的感染陽性率為98.33%(59/60),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14例(23.33%),糞腸球菌例12例(20.00%),大腸埃希菌5例(8.33%),綠膿假單胞菌4例(6.67%),肺炎克雷伯桿菌8例(13.33%),鮑曼不動桿菌16例(26.67%)。以細菌培養結果及臨床癥狀為參照,多重PCR靶向二代測序對病原體檢測的真陽性率為88.33%,可疑陽性率為10.00%,假陰性率為1.67%,見表1。

3 討論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多數顱腦腫瘤患者經手術治療后可極大程度延長患者生存期,改善相關癥狀以提升其生活質量。但因癌腫患者自身抵抗力低下,且后續放化療及免疫抑制劑的應用會進一步降低機體免疫功能,導致術后顱內感染的發病率顯著提升。顱內感染可導致患者顱內壓升高,嚴重者可并發腦疝,需盡早控制以降低致殘、致死率,但其疾病表現多缺乏特異性,且常規細菌培養所需的檢測時間較長,待臨床確診后多已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多重PCR靶向二代測序是近年來分子診斷技術的重點研究方向,主要通過提取臨床樣本核酸進行多重PCR建庫后進行高通量測序,再通過與病源數據庫比對和生信分析一次性完成對多種病原體的檢測,在急危重癥感染的分析診斷中均有一定的應用價值。此次研究中,多重PCR靶向二代測序對顱腦腫瘤術后顱內感染的檢測陽性率高達98.33%,對病原菌類型檢測的準確性也較高,且檢測所用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細菌培養,說明多重PCR靶向二代測序對顱腦腫瘤術后顱內感染患者的檢測陽性率高,且能極大程度的縮短檢測時間。傳統細菌培養的流程較為復雜,完成菌群培養鑒別至少需要3~5d,且其檢測結果易受到用藥因素的影響,而多重PCR靶向二代測序直接通過對核酸的提取進行建庫、測序和分析,省去冗長的細菌培養過程,且多重PCR靶向二代測序可在同一反應管內對多種病原菌進行同時檢測,極大程度的縮短了檢測時間,對腦腫瘤術后顱內感染的的早期診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4-6]。但目前多重PCR靶向二代測序技術無法評估病原菌的耐藥情況,因而對抗菌藥物的應用仍需結合細菌培養結果進行選擇。

綜上所述,多重PCR靶向二代測序對顱腦腫瘤術后顱內感染檢測的陽性率較高,且檢測時間較傳統細菌培養更短,對術后顱內感染的早期診斷有較高的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周睿姣, 廖品文. 二代測序在顱內感染患者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 21(70): 35-37.

[2]陸瀚瀾, 隋明星, 趙聞雨, 等. 高通量二代基因測序技術在器官移植術后肺部感染病原診斷的應用觀察[J]. 中華器官移植雜志, 2020, 41(7): 388-392.

[3]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神經重癥專家委員會, 北京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神經外科危重癥學組. 神經外科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21版)[J]. 中華神經外科雜志, 2021, 37(1): 2-15.

[4]劉雅婷, 宋飛雪, 李鑫,等. 宏基因組二代測序在惡性腫瘤患者伴發顱內感染的臨床應用及分析[J]. 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1, 47(5): 49-54.

[5]張夢瑤, 任建發, 陳亞南, 等. 腦脊液宏基因組二代測序技術及其在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診斷中的應用進展[J]. 山東醫藥, 2020, 60(27): 86-90.

湛江市科技計劃項目,項目名稱:多重PCR靶向二代測序對腦腫瘤術后顱內感染病人的陽性率

項目編號:210520094540467

猜你喜歡
陽性率
破傷風抗毒素復溫時間對破傷風抗毒素皮試陽性率的影響
視頻宣教結合回授法對肺結核患者病原學陽性率的影響
Parkinson and Hypericum perforatum: a medical hypothesis
破傷風抗毒素復溫時間對破傷風抗毒素皮試陽性率的影響
郴州地區29 243例0~14歲兒童肺炎支原體抗體檢測結果分析
孝感地區HPVE6E7mRNA檢測的調查研究
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流行病學分布分析
男性不育患者尿道分泌物及精液解脲支原體的陽性率比較
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與尿微量白蛋白相關性的臨床研究
分級檢驗在血脂檢驗中的應用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