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單手進針手法的探討

2022-03-27 10:05張光明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8期
關鍵詞:醫療衛生對比

張光明

關鍵詞:針刺技術;進針手法;對比;醫療衛生

【中圖分類號】G6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8--01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醫療衛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針刺技術是我國歷代醫家在社會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精華,但是在現代社會發展中,大家對醫療衛生的要求也更加嚴格,這樣一個新的醫療背景也促使我們在實施針刺操作時對自身也要有更加嚴格的要求,從而達到在治療患者疾病的同時也避免了醫源性感染,還能增進醫患關系的和諧。筆者在從事針灸技術操作近二十年時間里,一方面嚴格執行院感質控的要求,另一方面結合臨床經驗對單手進針手法作了適當的改進?,F就對常用的單手進針手法與改進后的單手進針手法進行討論:

一、現在常用單手進針手法

針法首載于《黃帝內經》,在《難經》中進一步對針刺手法的運用進行了闡述,后經歷代醫家對進針手法細化后又分單手進針、雙手進針、舒張進針等。筆者重點介紹單手進針法,其手法多用于較短的毫針,操作流程:首先常規性進行手部消毒,然后用右手(俗稱刺手)拇指、食指持針,中指端緊靠穴位,指腹抵住針體中部,當拇指、食指向下用力時,中指也隨之屈曲,將針刺入,直達所需的深度。此法通過三指的協調來行針,這是臨床中最常用手法。

二、改進后的單手進針手法

筆者在臨床操作中結合院感質控方面的要求,對單手進針手法做了適當改進,改進后的單手進針手法適用于2寸及以下毫針。操作流程:(1)針具選擇:選擇針具為直徑0.30mm,長50mm及以下毫針為主。(2)對術者要求:術者進針前雙手應進行常規的七步洗手法,保證自身皮膚的清潔。(3)對患者要求:針對患者病情,選取患者舒適的體位,自然呼吸,通過辨證論治選取對患者疾病治療行之有效的腧穴。(4)行針手法:術者左手持消毒棉簽常規消毒所選取的腧穴,用右手取針具,右手拇指、食指、中指夾持針柄,如持筆狀,其余兩指微微彎曲不接觸針身及患者皮膚,針尖對準選取腧穴部位,根據患者病情部位運用左手作適當的配合性治療,如皮膚薄弱或褶皺處需要繃緊皮膚或提起皮膚以便于進針;運用右手腕及拇指、食指、中指三指關節力量的協調運動,使其力量從手指到針柄,然后傳至針身到達針尖,快速刺入選取腧穴部位皮下,再運用動搖、捻轉、提插的行針手法,將針尖送入腧穴所需深度,結合患者病情予以決定留針所需時間。(5)行針時術者要集中精神,力貫于針,從而達到穩、準、快的進針手法,將針尖送至所需深度。選擇針具以Φ0.30*50mm及以下毫針為主,因為毫針針刺過程和針刺手法的運針過程實際上都是一種機械運動過程,針體最終對機體的有效刺激是直接通過牽引周圍組織而間接作用于某個或某幾個穴位來感受裝置的機械力[1]。若針太細,雖然針尖與皮膚接觸面積小,但針身太軟,在行針手法上,稍有力度偏差時就會出現彎針,這樣增加了操作難度;反之若針太粗,術者手感欠靈活加之針體接觸患者表皮的面積越大,患者疼痛感明顯,這樣患者皮下神經末梢會有保護性反射,引起肌肉的收縮,加劇了進針的阻力,所以在選擇針具上以Φ0.30mm為佳。

三、討論

社會進步給我們醫療安全帶來新的挑戰,各種傳染病的出現也促使醫療消毒工作越來越嚴格,盡可能一次性醫療器械,嚴格按照操作規范來對病人的皮膚消毒等。但是對針灸科醫務工作者來說,針刺也是屬于一種微創治療,在行使針刺治療操作時我們怎樣來做好消毒工作,盡可能少的接觸患者的皮膚,這是針灸科所面臨的問題。如帶橡膠手套操作,不利于行針時的提插捻轉,因為在行針時頻率很快,會導致橡膠手套的指腹部位纏繞針柄;如長時間使用酒精等對術者皮膚消毒,對醫務工作者來說,也是一種傷害。這樣如何求得既保護好針刺操作者的安全又要對患者的疾病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呢?教材中提到單手進針法適用于較短的毫針,那常用的1.5寸、2寸的毫針到底是屬于短針還是長針?無論屬于長針還是短針,如運用單手進針法,其中中指腹部就會接觸針身。筆者認為2寸及其以下可以使用改進的單手進針手法,這樣即可以保護操作者,同時也保護了患者,更好的避免了交叉感染。歷代醫家在單手進針時中指的部位是緊靠穴位,指腹抵住針體部位,直接的接觸了對患者施針的針體,對患者來說有潛在的感染風險,改進后進針手法是操作者只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接觸針柄,對針身無接觸,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與針體的接觸,減少了醫源性感染風險。不過改進后的操作方法對操作者要求性也更高,不僅要求術者要聚精會神,專心致志,更要求操作者在指力把握上做到針柄、針身、針尖一致,達到穩、準、快的進針目的,減少針尖與表皮接觸時間,也減輕了患者在進針時的疼痛感。通過動搖、提插、捻轉等手法將針尖送至腧穴所在深度,促進經氣的運行,同時也要告之患者放松心情,不要緊張,讓患者與術者對針刺治療有一個共同的意念,這樣更利于行針的操作及行針后留針的針感調節,從而達到患者機體的平衡、治愈疾病。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接觸特殊疾病的患者,醫者仁心,我們對待患者是一視同仁,我們不能因為患者患有特殊疾病就拒絕治療,所以我們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也要視患者為親人,常懷一顆仁愛之心。所以我們針灸醫務工作者在平時需要加強自身指力的練習,既能保護好自己又能減輕患者的病痛同時也能減輕患者因為針刺操作導致的疼痛感。

參考文獻:

[1] 李芳杰,楊華元,王觀濤.基本針刺手法的力學研究概述[J].上海針灸雜志,2015,34(1):85-87.

猜你喜歡
醫療衛生對比
《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保公民健康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管理的對策
國家兩部門聯合推進居家醫療服務
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俄漢成語中動物形象特點分析
影響腳斗士與跆拳道運動項目發展因素的對比分析
中日兩國膠囊旅館業的發展對比及前景展望
英國電影中“憤青”與“暴青”對比研究
淺談我國醫療衛生資源的短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