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干預對普外科患者術后疼痛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2022-03-30 00:53馬軍華王娟
醫學前沿 2022年2期
關鍵詞:疼痛護理護理干預

馬軍華 王娟

摘要:目的:研究護理干預對普外科患者術后疼痛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從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普外科收治的患者中隨機選擇80例為研究對象,實施常規護理的患者為40例為對照組,實施護理干預的患者40例為觀察組,對比兩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術后24小時、術后48h,對照組評分分別為(3.2±0.4)分和(2.8±0.3)分,觀察組評分為(2.1±0.3)分和(2.0±0.2)分,兩組數據對比P<0.05,有統計學意義;術后72h數據對比為對照組為(1.7±0.1),觀察組為(1.6±0.1)分,兩組數據對比P>0.05,無統計學意義。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案,滿意24例,基本滿意10例,不滿意6例,滿意率為85.0%;觀察組采用護理干預方案,滿意32例,基本滿意7例,不滿意1例,滿意率97.5%兩組滿意率對比,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普外科患者術后疼痛護理中,通過護理干預的方案可以有效緩解患者對疼痛的認知,提升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護理干預;疼痛護理;滿意度調查;

前言:疼痛護理一直是臨床工作的重點。疼痛是一種復雜的生理心理活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包括傷害性刺激作用于機體所引起的痛感覺以及機體對傷害性刺激的痛反應[1]。普外科手術中產生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在術后的疼痛護理工作要從心理和生理兩方面入手進行指導,最大限度降低疼痛對患者的影響,具體調查結果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普外科收治的患者中隨機選擇80例為研究對象,實施常規護理的患者為40例為對照組,實施護理干預的患者40例為觀察組:其中對照組患者中23例為女性,17例為男性,年齡分布情況為18-42歲,平均年齡為(22.3±1.1)歲;觀察組患者中20例為女性,20例為男性,年齡分布為20-42歲,平均年齡為(22.5±1.2)歲,兩組患者年齡、疾病類型等對比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術后疼痛護理方案,主要是以藥物為主;

觀察組:采用護理干預的方法,在護理過程中實施積極的護理干預措施:①術前開展疼痛宣講工作,主要是讓患者了解術后疼痛的主要原因、護理方案和疼痛處理的基本方法,通過術前指導的方式讓患者掌握疼痛評估、評級的方案,通過疼痛評估的方式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干預,幫助患者了解疼痛護理的基本情況;②疼痛心理輔導。術前開展疼痛心理疏導工作,主要是讓患者了解術后疼痛是避免不了的,單純依靠藥物止疼不利于病情的恢復,因此在護理過程中通過積極的疼痛心理輔導工作可以讓患者對疼痛有所了解和心理預期,為后續的疼痛護理干預起到積極的作用;③體位和皮膚護理。術后護理過程中注重體位護理,盡可能地幫助患者選擇一個側臥等比較舒適的體位減少疼痛對患者的病情干預,此外在護理過程中還需要對皮膚做好護理工作,在護理過程中減少褥瘡等情況的發生,避免患者疼痛加劇情況;④根據患者的疼痛情況合理選擇用藥治療,是否選擇用藥應根據醫生和患者自身評估的意見給藥,盡可能地減少用藥[2];⑤健康指導、術后要對患者健康情況進行積極的指導,指導包括患者術后需要注意的事項、可能存在的并發癥等不良反應等,通過溝通的方式讓患者及其家屬都對術后疼痛管理和控制有所了解和認識,從而減少護患矛盾產生的幾率,此外在護理過程護理人員積極指導患者開展功能鍛煉,通過鍛煉恢復患者的肢體功能,減少靜脈血栓的出現。

1.3評價標準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分別在術后的24小時、48小時和72小時進行評估,其中0分為無疼痛,5分為難以忍受;

采用醫院科室自制的護理度滿意調查表,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調查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0.0進行數據分析,以P<0.05為有統計學依據。

2結果

2.1兩組疼痛評分對比

術后24小時、術后48h,對照組評分分別為(3.2±0.4)分和(2.8±0.3)分,觀察組評分為(2.1±0.3)分和(2.0±0.2)分,兩組數據對比P<0.05,有統計學意義;術后72h數據對比為對照組為(1.7±0.1),觀察組為(1.6±0.1)分,兩組數據對比P>0.05,無統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術后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案,滿意24例,基本滿意10例,不滿意6例,滿意率為85.0%;

觀察組采用護理干預方案,滿意32例,基本滿意7例,不滿意1例,滿意率97.5%;

兩組滿意率對比,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疼痛是普外科術后常見的問題之一,其產生多來自于患者的心理以及手術創傷影響[3]。常規的護理干預方案主要是以藥物干預為主,通過藥物干預的方式最大限度緩解患者的疼痛,但效果一般主要是因為患者會在一定程度上放大疼痛感,要求直接用藥護理進而影響了患者的預后。

護理干預的方式強調對患者術后的調整,在術前護理人員就圍繞如何進行病情疼痛護理、如何做好疼痛干預等進行了說明,通過疼痛說明的方式讓患者從心理做好了疼痛的準備同時也了解了如何準確評估疼痛的方法;術后護理人員圍繞護理干預的方案進行指導,根據疼痛評估的實際情況對患者指導用藥,對于只是輕微疼痛盡可能不用藥進行質量,如果是疼痛難以忍受或超出患者承受范圍則繼續給藥,在治療的過程中利用疼痛管理的方案完成患者疼痛管理,實現疼痛管理的目標??傊?,普外科患者術后疼痛護理中,通過護理干預的方案可以有效緩解患者對疼痛的認知,提升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烏云嘎.疼痛規范化護理管理對普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控制效果分析[J].中國標準化,2021(12):169-170.

[2]申春紅.規范化疼痛護理控制普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臨床價值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15):2084-2086.

[3]姜文芳.規范化疼痛護理對改善普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效果觀察[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8(09):145+147.

猜你喜歡
疼痛護理護理干預
行為干預在腹部手術后疼痛護理中的應用
個性化疼痛護理對減輕急診腎結石患者疼痛的應用價值
疼痛護理化膿性闌尾炎術后應用效果
外科術后疼痛護理干預的施行意義評價
骶神經阻滯復合全麻行陰道前后壁修補術后疼痛護理體會
老年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關系及護理分析
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評價
嚴重創傷患者的急診急救護理干預分析
疼痛護理管理在肛腸科病房應用后的效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