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共享國際化平臺與成果

2022-03-30 09:18
現代蘇州 2022年6期
關鍵詞:生物醫藥園區

截止到今年1月底,新加坡國立大學蘇州研究院已累計孵化科技創新企業81家,其中8家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孵化企業融資總額超27億元。近年來,園區聚焦生物醫藥、納米技術應用、人工智能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推動國際合作孵化器建設,在創業孵化、科技金融、技術轉讓等方面探索形成一系列創新經驗。

雙輪驅動,發揮本土創新與離岸創新實力

一直以來,園區堅持本土創新和離岸創新“雙輪驅動”、開放創新與自主創新有機結合,加速創新資源“引進來”“走出去”,實現開放創新“從單向流動到雙向互動、從碎片化向結構化”的轉變,有力支撐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建設。

2007年,被稱為世界生命科學圣地、分子生物學搖籃的冷泉港實驗室在園區建立海外第一個分支機構——冷泉港亞洲會議中心,并于2010年正式落成啟動。2018年,冷泉港亞洲學術中心再落子園區,通過冷泉港亞洲,一大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家將目光聚焦到了園區,園區逐步成為全球生命科學版圖的中心位置之一,打響了園區生物醫藥高端創新品牌。此外,冷泉港亞洲還直接或間接吸引一批行業內的頂尖團隊到園區創新創業,極大促進了園區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

事實上,引入世界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設國際合作創新平臺,是園區配置全球高端創新資源的重要方式。目前園區建成牛津大學高等研究院(蘇州)、蒙納士科學技術研究院、新加坡國立大學蘇州研究院等20多個國際合作創新平臺。

除了本土化部署,園區還在海外創新密集區布局離岸創新中心。據了解,依托蘇州作為全國首批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試點的機遇,園區已在美國、英國等國家建設了20多個海外離岸創新中心,促進創新資源流動,構建開放創新格局。

與此同時,園區還大力推動國際合作孵化器建設。據了解,蘇州騰飛創新園企業孵化器、西交SKEMA國際創新創業園、歐朗物聯硬創空間等科技創業孵化載體與新加坡、法國、美國等相關機構和創新企業開展了孵化合作,累計孵化企業近600家,吸納就業近萬人,每年開展創新創業活動逾百場,搭建起連結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的橋梁。

以世界級標準,跑出創新“加速度”

一個完整的產業生態中,平臺型企業是提升產業能級的重要動力。它不僅能自我成長,還能驅動、攜手合作伙伴一起前進,將市場各方以“最短路徑”直接關聯。

成立于2011年的信達生物,深耕園區十多年,搭建國際化平臺,促進成果轉化。2019年,其與禮來醫藥聯合研發的“達伯舒”成為全球首個、也是當年唯一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PD-1抑制劑,與研發配套的高端生物藥大規模產業化基地落地園區。

事實上,像信達生物這類的平臺型企業在園區不計其數。去年10月中旬,由百奧賽圖牽頭成立的多瑪醫藥宣布在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落地運營,多瑪醫藥的目標是建成孵化平臺——專業孵化前沿領域的創新型生物技術公司,同時為被孵化企業提供人才、場地、啟動資金、藥物產品生產和臨床運營等多方面支持,助力創新抗體藥物快速開發。業內人士認為,多瑪醫藥不光是一個平臺,更是園區集聚創新資源、營造更優產業生態,建設國家生物藥技術創新中心的一次探索。

多年來,園區在一次次攻關、一項項突破中不斷提升創新濃度,例如:圍繞新型疫苗、核酸藥物、細胞和基因治療等生物藥前沿前瞻重點領域積極布局,引進多個頂尖團隊;與新藥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醫學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平臺達成合作,與中國細胞生物學會等科研平臺及龍頭企業成功“聯姻”;啟動運營滬蘇生物醫藥臨床研究聯合平臺和江蘇省生物醫藥創新資源協同運營平臺;積極推動建設類器官藥物篩選平臺、mRNA技術創新與服務平臺等前沿技術平臺建設……以世界級標準,跑出創新“加速度”。

國家級平臺落戶,構建科技創新矩陣

一年前,國家生物藥技術創新中心落戶園區,在創新資源聚集、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公共技術平臺搭建、成果轉化孵化、應用場景開放和創新生態營造等方面主動出擊,勾勒出“一號產業”跳躍騰飛的線路圖。

除了國家生物藥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核心區兩大國家級平臺同期在園區落戶。眾所周知,近年來,園區聚焦生物醫藥、納米技術應用、人工智能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幾大國家級平臺的落戶,無疑為這片創新之城的高質量發展構建了新的科技創新矩陣。

“得益于精準快速測量技術帶來的優勢,以前測試一個樣品要送到國外,通常要30天左右而且費用高達幾萬元,現在送到園區就可以實現快速測試,極大地提高了研發進程,節約了成本?!眹鴥纫患壹す庑酒髽I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江蘇第三代半導體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關鍵共性技術需求,我們全力打造國家級材料生長創新平臺、測試分析與服役評價平臺、器件工藝與封裝平臺、模塊設計與集成應用平臺四大核心硬件中樞平臺,直擊半導體關鍵性技術痛點。

據了解,目前,材料生長創新平臺、測試分析與服役評價平臺累計對外服務客戶100余家。業內人士稱,如今,在園區的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聚焦第三代半導體的測試分析與服役評價平臺,正為激光產業鏈插上騰飛的“翅膀”。

猜你喜歡
生物醫藥園區
住進園區一直是我的向往
全球生物醫藥發明專利 TOP100榜單公布 魯南制藥全球排名59
整合后開發區(園區)名單“3+17”
待疫散云開,來園區赴一場春的修行
河北邯鄲擁有現代農業園區167個
新三板生物醫藥企業價值評估問題研究
我國生物醫藥行業發展現狀及產業升級方向
京津冀跨域生物醫藥創新網絡拓撲結構研究
中國文化園區發展指數分類排名
園區開發Ⅱ個股表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