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沂蒙精神紅色故事漢英平行語料庫的思路與方法

2022-03-31 21:40王艷蘋高玉娟陳瑤程雪游詩棋邢馳鴻
國際商業技術 2022年3期
關鍵詞:立德樹人

王艷蘋 高玉娟 陳瑤 程雪 游詩棋 邢馳鴻

摘要:沂蒙精神是沂蒙老區經典的紅色文化符號。在中華外譯的大背景下,該國家級創新創業項目深入挖掘沂蒙紅色經典故事并加以譯介,加大沂蒙精神的外譯外宣力度,聚焦沂蒙紅色故事的外宣翻譯研究,通過雙語“講故事”的形式,構建沂蒙精神紅色故事漢英平行語料庫,助力沂蒙精神的國內外傳播。沂蒙紅色經典故事外譯意在展現沂蒙兒女的奮斗精神,向國際社會闡述紅色文化,彰顯特定歷史時期的國家意志,是新時代大力發展、彰顯民族紅色基因的需要,更是對豐富汲取立德樹人經驗、特色的現實要求。

關鍵詞:沂蒙紅色文化;譯寫譯制;語料庫及媒體傳播;立德樹人

引言:

國內紅色文化研究十余載,其學術地位與影響力已確立。根據中國知網CNKI 數據,近十年來國內關于紅色文化研究的發文數量從百余篇猛增長至7000 余篇,國內還建有多家紅色文化研究平臺(紅色文化研究期刊、“紅色文化與沂蒙精神”教研部等)、多個紅色教育基地(200多個省級)以及獲得多項紅色文化國家社科基金立項,都說明學界對紅色文化研究意義的肯定。沂蒙山區是沂蒙精神的誕生地,弘揚沂蒙精神、賡續紅色血脈,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以沂蒙精神為精髓和核心的沂蒙紅色文化有著明顯的地域特征和歷史內涵,是中國紅色文化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繼承和弘揚沂蒙紅色文化需與時俱進。

沂蒙精神的傳承既是理論問題也是實踐問題,既要充分挖掘、闡釋、研究其核心要義和時代價值,也要大力宣傳、踐行沂蒙精神的時代要求。沂該項目聚焦沂蒙紅色故事的漢語撰寫和英語翻譯,把抽象的道理融入到生動的故事講述中,團隊成員通過走訪沂蒙紅色革命圣地,收集真實可信的資料,創建和豐富沂蒙紅色故事漢英雙語平行語料庫,并借助現代化的新媒體手段,制作沂蒙紅色故事雙語短視頻,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的關注,為以后的研究提供更多便利。以沂蒙精神為精髓和核心的沂蒙紅色文化是中國紅色文化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沂蒙老區的紅色文化內涵更是影響著一批批青年人投身愛國洪流之中,對立德樹人建設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底蘊。

一、沂蒙紅色文化的研究價值

(一)為立德樹人提供理論依據

以沂蒙精神為精髓和核心的沂蒙紅色文化有著明顯的地域特征和歷史內涵,是中國紅色文化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陳毅元帥曾經深情慨嘆:“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們用小米供養了革命,用小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币拭杉t色文化作為地方紅色文化,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獨特性和復雜性。一個個英模人物的典型事跡,更是充分展現了沂蒙人民“最后一口糧當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的大愛情懷,這種情懷是對沂蒙精神的最佳詮釋。也是呼吁當代青年賡續紅色精神血脈,凝聚青春力量,彰顯時代擔當,堅定不移走好立德樹人新的長征路必然要求。

在這片浸潤著紅色基因的土地,聽著那一段段刻骨銘心的故事,感覺靈魂已穿越時空與先輩對話,心靈被英雄的傳奇事跡浸潤感動著。救死扶傷,舍生忘死,送子參軍,送夫支前的“紅嫂奶奶”許來英;乳汁救傷員的沂蒙啞娘“明德英”;支前擁軍好模范的“紅嫂”曾超...曲曲折折的山路上,她們用一雙雙小腳,將淚水與汗水灑在沂蒙大地上,詮釋了自己簡單而又平凡的拳拳愛國心。

(二)為學術研究及教學研究提供語料支持

在講好中國故事、傳遞好中國聲音的大背景下,紅色文化以其獨特的人文歷史景觀和獨一無二的歷史價值,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國外游客。團隊成員立足沂蒙革命老區,團結協作,從沂蒙精神傳播的實際情況出發,利用構建雙語平行語料庫的方式,力求以“講故事”的方式,更新沂蒙精神的傳播途徑,助力紅色文化的傳播。

沂蒙精神漢英雙語平行語料庫中有據可尋的真實語料和規范的漢英文本,可為沂蒙精神的外宣工作如文化、旅游、教育教學等提供一個在線的檢索平臺,也可作為沂蒙精神外宣翻譯工作者的參考資料庫使用。因而為沂蒙精神研究、紅色文化研究、地方傳統文化研究提供多樣性的素材;雙語語料還可以作為翻譯記憶的材料,進而為以后的紅色資源或紅色旅游翻譯工程、或建立更大型的相關平行語料庫提供良好的范式和參考,為教育者、研究者提供了豐富的語料支持。

(三)研究計劃的可行性分析

“天時”條件: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外譯的大背景下,紅色文化的翻譯與傳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特別是在如今的新媒體時代,文本類、音頻類和視頻類等新媒體形式為沂蒙紅色文化的傳播帶來了勃勃生機和廣闊的前景展望。

“地利”條件:課題組所在的大學位于沂蒙精神的發源地,這片沃土被譽為“紅色沂蒙”,一條紅色旅游專線串聯起沂蒙各地紅色遺址、紅嫂故居、紅色教育基地等地方,便利的交通利于實地考察;課題組所在的大學設有科研機構“沂蒙文化研究院”,是沂蒙精神研究的主要陣地。

“人和”條件:臨沂大學作為沂蒙革命老區唯一的大學,設有科研機構“沂蒙文化研究院”是沂蒙精神研究的主要陣地。學子們秉承著“能吃苦、善創新、敢擔當、樂奉獻”的校訓,深入學習沂蒙紅色文化,發揚沂蒙精神。本團隊的成員都為英語專業的學生,能較好地將本地紅色文化翻譯成英語,使沂蒙紅色文化傳播的更遠。

二、探討沂蒙紅色文化譯寫的理據與方法

理據探討

探尋梳理國內外翻譯家(Nida、Bassett、Lefevere、Venuti、Vermeer、George Steiner、嚴復、傅雷、黃忠廉等)的翻譯理念,探求適合紅色文化翻譯的理論依據及策略方法。課題組認為,紅色文化的翻譯不是單純的“翻譯”,而是“翻譯+創寫”即“創譯”或“譯寫”?!白g寫”即在翻譯的大框架之內對文本作進一步的技術、藝術或文字的補充與加工。

歷時研究輔以共時研究

翻譯就是把過去的東西轉換到現在,時間的跨越和空間的轉換同時并存。紅色文化翻譯活動也受到時空差異、翻譯理念、策略的影響,而且,即使在同一時期,譯者對同一紅色文化文本的翻譯也是見仁見智,見解獨到。

文獻研究輔以田野調查

課題組成員通過線上(文獻搜集)線下(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方式搜集資料。組織成員走訪老紅軍、老戰士、新老紅嫂等革命人物,聆聽先進事跡,感受革命情懷,搜集紅色故事,并完成錄音拍照等工作。

三、沂蒙紅色文化的挖掘與譯寫

(一)譯好沂蒙紅色文化,雙語講好沂蒙故事。

通過把紅色文化文本譯成英語、創建漢英雙語平行語料庫,加速沂蒙紅色文化外譯活動的國際化進程,增強沂蒙精神的對外傳播力度和廣度。講好沂蒙故事,傳播好沂蒙聲音,闡釋好沂蒙特色。

在那個物資匱乏、炮灰紛飛的年代,沂蒙紅嫂祖秀蓮把家中唯一的母雞燉湯給受傷的八路軍戰士郭伍士滋補身體;沂蒙紅嫂張新民先后將自己的三個兒子送上戰場;抱雞拜堂的“永遠的新娘”李鳳蘭錯過了一生中唯一一次和丈夫見面的機會……平凡又樸實的故事背后蘊藏的是大愛與無私,一個個生動的歷史故事,是當代青年最好的教科書。

(二)更新傳播方式,雙語短視頻傳播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是沂蒙紅色文化的精髓和核心,紅色文化內容豐富、獨立性強的特點與短視頻的傳播內容和傳播特點相吻合。短視頻自身鮮明的特點,非常契合沂蒙精神的傳播要求,所以要充分利用短視頻提升沂蒙精神的傳播力、影響力和感召力。沂蒙紅嫂們穿越近百年的時空向我們召喚著:“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沂蒙人民的奉獻像是涓涓細流,整個沂蒙地區的抗戰歷史好似一條澎湃的大河,不斷拍打著后人的思想和靈魂,更在我們的心頭泛起漣漪,推動我們要不負前人的寄托,為國家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在如今的新媒體時代,尤其是在習主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倡議下,紅色文化的翻譯與傳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而紅色文化翻譯傳播融合多模態的形式迎來了全球傳播的契機。近年來,對外翻譯傳播研究的一大熱點即為多模態翻譯研究。

多模態傳播包括多模態話語(如文字、圖像、音樂、表情、手勢等各種符號)和多模態形式(如視頻多媒體、語料庫、自媒體公眾號等多種媒介)。紅色文化的翻譯與傳播離不開“軟硬兼施”模式:語言文字傳播核心價值觀等“硬信息”+多模態符號傳遞文化立場等“軟信息”。

短視頻就是一個理想的傳播紅色文化的“軟硬兼施”模式。作為多模態傳播的一種,短視頻以其便捷日常、互動性強、受眾面廣、擁護海量等特點成為新媒體的佼佼者。紅色文化內容豐富、獨立性強的特點與短視頻的傳播內容和傳播特點相吻合;而短視頻直觀性、即時性、真實性的特點可以為政治性強、略顯枯燥的紅色文化增添了解讀的樂趣。

(三)沂蒙紅色文化譯寫助力區域紅色文化外譯研究。

學界對沂蒙紅色文化的翻譯研究尚處在萌芽階段,翻譯理據與策略方法還未得到廣泛深入的探討。該課題力求為區域紅色文化翻譯研究提供雙語文本資源、翻譯理據、新媒體譯寫譯制方法、學術論文撰寫的思路與方法。把沂蒙精神研究置于中華外譯的大背景下,結合沂蒙紅色文化自身的特點,以雙語“講故事”和創建雙語平行語料庫的形式,從翻譯的角度,聚焦沂蒙精神紅色故事文本,采用“變譯論”的翻譯策略與方法,打造規范的、易于被接受的英語文本,提高受眾的接受度和認同感。

四、構建沂蒙紅色故事漢英平行語料庫

(一)搜集素材

線上線下搜集紅色文化素材,包括紅色旅游文本、紅色建筑、紅色收藏、紅色文學、紅色藝術(如影視、歌曲、畫作) 等等諸多不同層級不同方面的素材,整合沂蒙各地紅色資源,實地考察革命舊址和遺址,走訪老紅軍、老戰士、新老紅嫂等革命人物,分類整理線下實地考察時拍攝的照片、錄制的音視頻資料等。

(二)撰寫文本

根據搜集的資料,挖掘整理沂蒙紅色文化之人(革命志士和烈士)、物(革命志士和烈士所用之物、革命舊址和遺址等)、事(革命活動或歷史事件)、魂(紅色精神),用中文撰寫紅色作品。聘請歷史文化學院紅色文化研究專家審校文本,確保文本質量。

(三)翻譯文本

在中華外譯大背景下,本著“變譯論”的原則與方法,通過聚焦沂蒙精神紅色故事文本翻譯,以雙語“講故事”的方式傳播沂蒙精神,以“語料庫研究法”翻開沂蒙精神外譯外宣研究的新開端?!白g寫”的理念可以從國內外翻譯家的理論體系內找到理據,如Eugene Nida的功能對等理論、Peter Newmark的交際翻譯、Hans Vermeer的“翻譯目的論”、Susan Bassnett的“文化轉向說”、嚴復的“信達雅”、以及黃忠廉的“變譯論”等都意含著相似的理念?!白g寫”顧名思義即寫譯結合,譯中有寫,以寫助譯,渾然一體。根據前期梳理的翻譯理念,并借助現代翻譯技術“譯寫”漢語文本,成員之間互查,再由加拿大本土文化研究專家審校,確保譯文質量。

(四)創建語料庫

聘請語料庫建設專家培訓成員,并在其指導下創建紅色文化漢英雙語平行語料庫,為后續研究打好基礎,為相關研究者提供資料,為區域紅色文化研究提供經驗和參考。

結語:本文以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雙語講述紅色故事雙聲傳播沂蒙精神——沂蒙精神紅色故事漢英平行語料庫的構建及應用”為基礎。論述了中華外譯的大背景下,深入挖掘譯寫沂蒙紅色經典故事對新時代大力發展、彰顯民族紅色基因的需要。團隊本著“變譯論”的原則與方法,通過聚焦沂蒙精神紅色故事文本翻譯,以雙語“講故事”的方式傳播沂蒙精神,以“語料庫研究法”翻開沂蒙精神外譯外宣研究的新一頁。無數平凡而又不凡的沂蒙紅嫂,一心為了國家大局犧牲自我,思想進步積極、盼望和平,為黨和軍隊的革命事業貢獻一切。這種無私奉獻精神和博大的革命情懷一直鼓舞著無數人從事革命和建設。紅色故事以短視頻,語料庫等方式融入現代教育教學活動中,提高立德樹人科學性、藝術性、創新性,是對豐富汲取立德樹人經驗、特色的現實要求。

參考文獻:

[1]中央宣傳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12.

[2]徐元紹.三十年來沂蒙精神理論研究分析[J].臨沂大學學報,2020,(2).

[3]魏本權,汲廣運.沂蒙紅色文化資源研究[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4.

[4]郭磊,吳赟,牟宜武.中國紅色文化的多模態翻譯傳播研究[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21(06):117-123.

[5]邢馳鴻.請叫我漢克:第一民族混血兒對伐木業、生存及成長的沉思錄[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22:156.

[6]Gutt, E.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M].Cambridge: Besil Blackwell,2004.

作者簡介:

王艷蘋(2001-),女,山東德州人,臨沂大學本科在讀,商務英語方向。

通訊作者:

邢馳鴻(1968-),女,山東臨沂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翻譯理論與實踐方向。

基金項目:

臨沂大學本科高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紅色文化融入社會實踐課程建設與教學設計——基于‘沂蒙紅色文化譯寫’社會實踐的探索”(G2021M40);雙語講述紅色故事雙聲傳播沂蒙精神——沂蒙精神紅色故事漢英平行語料庫的構建及應用(202110452102)。

猜你喜歡
立德樹人
堅持“立德樹人”的有效策略分析
“互聯網+”時代民辦高職院校立德樹人教育的探析
高校體育與立德樹人研究
鋼琴教育與當代大學生的立德樹人
夯實基本功,做立德樹人的中職班主任
立德樹人視閾下的服務型基層黨支部構建方式探究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求新求實求突破 考師考生考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