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城市老城區停車難困境解析

2022-03-31 21:52莊殷雨柔蔣雨琪朱震宇劉佳函莊嚴
國際商業技術 2022年3期
關鍵詞:老城區

莊殷雨柔 蔣雨琪 朱震宇 劉佳函 莊嚴

摘要:在機動車保有量大幅增長的社會背景下,老城區停車難問題日益凸顯。本文以常州市武進區為例,針對老城區停車難的問題進行研究,結合老城區實際用地及動靜態交通現狀,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影響因素,兼顧不同的發展水平、不同類型地段的整治基礎,為目前中小城市老城區停車問題的解決,提供有可操作性的停車管理模式,提高道路的服務水平。

關鍵詞:老城區;停車難;智慧停車;停車模式;共享停車

一、中小城市的停車難現狀

伴隨機動車保有量的激增,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改善,然而城市停車設施的供給不足引發了新的矛盾。對于老舊城區居民而言,停車糾紛源源不斷,鄰里關系、工作出行等方面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下面以常州市武進區為例詳細分析。

1.地理位置與土地供應

常州市武進區位于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西北部,總面積1246.64平方千米。在常州市區2021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總量中,武進區安排了6390畝,占供應總量的19.16%。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武進區(不含常州經開區)常住人口為1277487人,占常州市的24.2%。[1]武進區的老城區,隨著近年來的規劃發展又重新出現了繁榮態勢。由于流入人口增多,但是按原計劃規劃的公共停車位明顯不足,導致了武進區老城區出現了“停車難”的現狀。

2.停車位“供需不平衡”

根據調查問卷的數據分析發現,單位周邊、商鋪附近、老小區等地都普遍存在停車難的現象。早高峰時段在單位、學校周邊停車困難,但是在晚高峰之后單位學校周邊車位出現大量空閑,在小區附近找不到車位。在武進區的老城區,日常生活中開車外出辦事的市民大多認為停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2.1機動車保有量增加

進入汽車時代,市民們的交通出行需求從“能出行”漸漸向希望“舒適出行”發展,根據小組初期調查報告的數據顯示,每個家庭基本上都有1輛以上的私家車,擁有2輛私家車的家庭占大多數。據常州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調查顯示,截至2021年六月底,常州市機動車駕駛人達218.01萬人,其中汽車駕駛人212.13萬人,機動車保有量達162.48萬輛,其中汽車156.74萬輛。僅2021上半年,常州新領證駕駛人5.0934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2797人,增長81.02%。新注冊登記機動車5.24萬輛,比去年同期增加11613輛,增長28.49%,創同期歷史新高。從汽車保有量的分布來看,武進區保有量最高,超過50萬輛。[2]武進老城區內集中了眾多政治、商業、文化、金融和教育設施,以商業中心、企業單位以及學校等地為目的地的車流高度聚集,在特定的時間段內產生極大的停車需求,其中包括長時間停留以及短暫???。在這種情況下早期的城市規劃建設顯然無法滿足停車需求。

2.2停車設施匱乏

隨著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停車需求日益增多,中心城區的停車場不斷增加,雖然武進區中心城區已經建成額不少地面收費停車場,但這些停車場存在很多問題,例如部分停車場為了利益最大化,未經許可,存在“跑馬圈地,圍欄收費”現象,讓許多有停車需求的車輛望而卻步。同時,武進老城區夜晚居住小區的機動車數量龐大,尤其是未經改造的城中村,缺少對應的停車位,更沒有地下停車場等停車設施建設。晚間小區車滿為患,車輛溢出至周邊街道,極易導致交通堵塞;部分居民采取的占位手段更是常常引發鄰里糾紛。相應的,老城區內政府單位所配套停車設施,存在下班后及非工作日車位空置現象,停車資源無法有效共享,利用率不高,從而造成資源浪費。

二、造成停車難原因分析

1.供需空間不平衡

1.1違停亂停難治理

機關單位,商業街,醫院等周邊道路擁堵,停車難。這類建筑都所處地段人流密集,停車位供不應求。這些地方往往路段繁華,周圍很難有空余停車位,來辦事的市民經常被告示內部停車位已經停滿,在自己去找停車位時,開了一圈發現周圍的停車位也都停滿,難免內心煩躁。權衡時間成本與違停對自身產生的后果之后,出于辦事的急切或僥幸心理,很多駕駛員會出現違停的行為,導致道路出現擁堵甚至錯誤引導他人跟風違停。當出現管理人員勸阻還可能因情緒煩躁發生爭執。甚至有些駕駛員,疲于尋找公共停車位,經常隨意停車。久而久之,供需的嚴重失衡讓這些地方成了停車難的代名詞,誰都不愿去,可誰都繞不開。

1.2存在“僵尸車”等不道德的長期占用現象

“僵尸車”是指被駕駛員放棄使用,長期停在路邊積灰的廢舊車輛,不僅包括機動車,非機動車成為“僵尸”的現象更為顯著。窗戶上積滿灰塵,車頂棚,擋風玻璃上糊滿鳥糞,不僅占用公共停車資源,還影響市容市貌。公共停車位的流動性由于“僵尸車”長期占用被破壞而滅失,公共停車位被迫成為了私人停車位。由于一些“僵尸車”被車主長期棄用,在高峰時間段想要使用該停車位或停車或借道的駕駛員,難聯系到車主,又不能擅自拖動,十分棘手,引發交通擁堵,加劇了“停車難”的窘境。通過小組實地調研發現,在武進區部分老街道存在著嚴重的“僵尸車”長期占用公共停車位的現象。尤其是一些商鋪門口的公共停車位,店主認為在店門口停車會對生意產生影響,甚至放置反光錐筒占據公共停車位。如果武進區的“僵尸車”問題得到改善,地方停車問題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2.供需時間不平衡

對于上班族而言,停車已成為令人頭疼的問題。這不僅影響了人們上下班的正常秩序,也給市民的正常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不便。這一方面與急劇增加的私家車數量有關,另一方面也是由舊城區停車規劃的相對滯后所造成的。上班時,小區內部的機動車大量流出,小區內出現大量停車位空缺,單位、商鋪周邊的停車位爆滿;下班后,機動車重新回到小區內,小區內出現停車難,而單位、商鋪內部及周邊停車位又出現空閑。上班車位要搶,回家車位要爭成為當代上班族開車出行現狀。對于步行街美食街等娛樂場所也有停車高峰期,在夜晚,周末往往人流量擁擠,而工作日這些地方往往會有充足的停車位。人們的生活作息習慣導致停車位供需時間不平衡。gzslib202204012152

3.“智慧停車”等智能停車系統難實施

“智慧停車”系統要依靠現代科技手段,一是設計有難度,二是使用有難度,三是車主不適應這種新模式,覺得相對于傳統停車更加繁瑣。智慧停車系統的收費數據,運營數據,管理信息等都需要技術型人才統計匯總再加以調整,最終得出最適合武進區的方案。前期的智慧停車難免會有脫離現實的地方需要改進,要在一步步改進中成熟讓許多用戶覺得很不方便。使用智慧停車系統要下載手機app,對于一些中老年用戶可能會難以操作,額外下載一個app并熟悉使用也讓很多用戶感到麻煩,在這種情況下,“智慧停車”難以開展,駕駛員更傾向于熟悉的傳統停車。

三、解決措施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停車難”成為很多城市的通病,公共停車位在時空上的失衡成為問題的關鍵所在。以常州市武進區為例,政府、單位通力合作,加上科技的助力,相信很快“停車難”的問題會得到有效緩解。

1.機關部門開放停車場、改建地上停車場

改善停車難現象,首先可以考慮增加停車位數量??赏ㄟ^擴大停車場規模,增加停車位數量,開放機關內部停車場等方法實現。常州市武進區計劃新增2000個停車位,2020年,武進城區為民辦實事工程計劃新增2000個停車泊位。截至目前,中心城區已建成投運停車場12個,新增停車泊位2100個。[3]同時,為方便管理,利于日后改建重建,將多個商業停車場納入備案,統一管理。一些機關內部有大量空閑車位,在不打擾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如周六周日,可開放內部停車場為公共停車場,緩解武進區周末停車壓力。

(樣本容量50,采訪對象為武進區居民,采訪問題:您認為下列哪些單位可以將內部停車場在非工作時間有償對外開放?)

2.建立有效的停車系統

使用互聯網大數據分析各個停車場使用情況,搜集在不同時段的停車需求量,將實時數據導入互聯網,結合“互聯網+”技術,通過電臺或是導航等軟件向周圍車主發布實時信息,就近停車,錯時停車,緩解停車難的問題,在有限的位置盡量做到合理安排,讓更多的車有位可停。同時,還可以避免因為停車問題導致道路發生堵塞。

3.加強道路停車秩序管理

政府連同城管部門以及交警部門加強對道路的監管,對一些違法行為及時處理,加強警示教育,避免行為人二次觸犯。對于道路上的違停、亂?,F象,交警部門則需要及時處理,依法依規處理,讓行為人知道違停的危害。對于道路上的違規建筑,包括未能及時收走的反光錐筒,長久無人駕駛的僵尸車輛都需要及時清理,避免造成道路堵塞。

另外,對于公共停車場的管理也要同步到位,制定合理的收費制度,可以采用分時收費,分地收費等等,建立好停車階梯式收費制度,讓駕駛員可以根據辦公的緊急程度進行停車地點的選擇,有助于改善重點地區的停車難現象。對于公共停車區域,要合理劃分公共停車區域,杜絕私人收費現象。

4.擴大公交覆蓋面

據悉,武進區將擴大公共自行車服務范圍,提升服務水平圍繞地鐵、BRT站點,合理配置公交場站、公交??空?、非機動車(公共自行車)站點、出租車??奎c,構建一體化換乘環境。除此之外,常州的軌道交通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2號線也已經開通運營。更加多元、舒適、便捷的公共交通出行選擇,讓私家車成為非必要,減少私家車出行,能夠有效緩解“停車難”的現狀。

5.推廣“潮汐式停車”

潮汐式停車是指單位車位在下班后供周邊小區車主停放,周邊小區上班時車位供單位車輛停放。通過潮汐式停車能更大限度的利用停車位,讓社會資源得以充分利用。通過雙方停車時間的不同來更好的使用停車場,這樣能最大限度避免停車位不夠的現象并且有利于節約社會公共資源,是如今車輛日益增多,停車位顯著不夠現象的一種解決之道。

四、結語

隨著城市化程度的加深,機動車保有量在短期內仍保持增長趨勢,但是現行可用的公共停車位在機動車持續增長的形勢下遠遠無法滿足市民的停車需求,停車難現狀仍十分棘手。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物聯網與“互聯網+”推廣范圍不斷擴大,再結合“潮汐式停車”等開放觀念不斷被大眾接受,在不久的將來,停車問題有望得到有效緩解。

參考文獻:

[1]常州市統計局,常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N].常州日報.2021.05.20(第A02版:常州新聞 民生·人文).

[2]李垚.162.5萬輛、218萬人!公安部門公布2021年常州市機動車和駕駛人數據[EB]/[OL].https://m.yzwb.net/wap/news/1463649.html.2022.1.9.

猜你喜歡
老城區
日出老城
十里燈火璀璨
基于SWMM的老城區LID布設比例優化研究
傳統老城區公共空間景觀風貌更新研究
楊凌老城區道路景觀規劃
產城融合發展模式的形成機理與實現路徑
如何推進老城區燃氣管網改造
嘉興老城區的特色建筑探尋一
試論寶應縣老城區的保護與利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