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造業產品質量:基于技術含量視角的實證分析

2022-04-01 21:48孫佳楊灑灑王林輝
宏觀質量研究 2022年2期
關鍵詞:產品質量

孫佳 楊灑灑 王林輝

摘 要:利用WIOD數據庫2000-2014年世界投入產出表,結合生產工序方法測算中國制造業的整體技術含量、國內技術含量和國內技術貢獻率,基于技術含量視角分析中國制造業出口產品質量的動態變遷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發現:(1)中國制造業及其細分行業技術含量增速較快,但絕對量低于世界其他主要國家(地區),國內生產環節的技術含量有待進一步提升。(2)引進國外技術對制造業產品質量的影響具有“U”形特征,成本效應占優時,表現為負向作用;技術溢出效應占優時,表現為促進作用。隨著國內技術含量的增加,國外技術引進的抑制作用開始顯現,在技術密集型行業中,技術引進總體表現為抑制作用。(3)行業自主研發是出口產品質量升級的重要推動力,分別與國內技術以及行業開放具有互補效應,即自主研發可以增加行業對技術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技術溢出效應,且互補效應在資本密集型行業和技術密集型行業中更為顯著。

關鍵詞:產品質量;國內技術含量;技術引進

一、引言

自加入WTO以來,中國對外貿易實現迅速發展,深度融入全球化,已成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商務部相關報告顯示,中國對外貿易額從1978年的206億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4.1萬億美元,年均增長 14.5%。然而,中國出口產品多為勞動密集型產品,更多的是進行加工組裝,長期處于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中“低端嵌入”環節。作為拉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出口貿易正面臨嚴峻的形勢。一方面,金融危機之后,國際貿易環境更加復雜,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外需動力不足,全球經濟面臨較高不確定性風險;另一方面,一些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也逐漸憑借其資源優勢與成本優勢參與國際分工,承接了大量來自發達國家的產業和資本轉移,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逐漸消失,對外貿易面臨更大的風險和挑戰。當前,在不斷升溫的貿易保護主義形勢下,國際市場需求大幅下降、貿易下行壓力加大。加之2020年初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外貿進出口增速有所回落。在新國際形勢下,單純依靠增加貿易規模來拉動中國經濟增長,已不足以應對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新問題。因此,提高出口質量以推動中國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型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關于出口品質量的量化分析,現有文獻主要基于出口技術復雜度指標(Export Sophistication,ES)來測算。出口技術復雜度測算方法源于Michaely(1984)提出的貿易專業化指標(Trade Sophistication Indicator,TSI),該指標以各出口國的某種產品出口額占全球所有國家該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作為權重,計算各出口國人均收入的加權平均數,以此來衡量出口品技術復雜度和技術含量。關志雄(2002)假設產品的附加值取決于國家收入,即收入水平越高的國家生產的產品附加值越高,使用Michaely(1984)的加權方法,以出口國人均GDP的加權平均數表示產品的附加值,認為高附加值產品在總出口中占比越大,則該國出口結構越發高度化。但是,這種方法忽視了技術分布非正態性和不同國家數據異質性,會忽略出口小國的影響。樊綱等(2006)和Hausmann等(2007)考慮到各國出口規模不同,調整了Michaely(1984)的權重構建顯示比較優勢指數,以一國某產品的顯示比較優勢指數與所有國家該產品的顯示比較優勢指數總和的比值為權重,對人均GDP進行加權,表征出口品的技術復雜度。這種測算方式在注重出口規模的同時,更加注重產品出口結構和技術附加值的影響。杜修立、王維國(2007)認為,若以一國產品出口貿易份額為權重對出口國人均收入加權來研究產品技術含量,將忽視產品的貿易分布與生產分布的差異,其用一國出口依存度調整每類產品的出口份額,計算產品的產出份額,以此為權重對各國收入進行加權平均,測出產品技術含量指標和出口貿易技術結構高度指數。但是該種方法假設每類商品具有相同的出口傾向,也不盡合理(倪紅福,2017)。

在垂直化分工體系下,一國出口品不僅包含本國生產工序,也投入大量從國外進口的中間品。近年來,文獻關注到垂直專業化分工和進口中間品投入對產品質量測算的影響,指出傳統方法不能準確測算一國實際產品質量,因此提出國內技術含量的概念,并嘗試將其從全部技術含量中剝離出來,以反映一國出口品的真實質量和技術水平。姚洋、張曄(2008)首次利用中國的非競爭型投入產出表對中間產品的技術貢獻進行剝離,得到出口品國內技術含量。杜傳忠、張麗(2013)進一步區分了垂直專業化分工中的加工貿易和一般貿易,利用Dean等(2007)的國際垂直專業化分工測度方法測算了每種產品的垂直專業化程度,進而得出中國制造業出口的國內技術含量與全部技術含量,發現中國出口品的國內技術復雜度總體上呈現增長的趨勢,但與全部技術復雜度之間的差距逐漸擴大。倪紅福(2017)認為,利用單國或區域投入產出模型并不能完全扣除進口中間投入品的技術含量,且按照傳統的技術復雜度測算方法,各國生產的同一類產品的技術復雜度都是相同的,明顯與現實不符。因此其構建基于生產工序的技術含量新測度方法,區分各個國家各個部門的出口品技術來源特征,利用全球投入產出模型扣除進口中間投入品技術含量,發現中國出口技術含量幾乎鎖定在世界最低端。王林輝、應潔妤(2018)使用生產工序方法,測算了1996-2011年中國及主要國家和地區制造業的出口品國內技術含量,并構建貿易相對優勢指數、競爭性和互補性指數,發現中國制造業出口產品質量雖呈現上升的狀態,但整體低于美國,兩國高質量產品行業差異性和互補性明顯,中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產品質量較高。劉磊、關權(2019)基于生產工序的測算方法對中日韓制造業國際競爭力進行比較分析,發現中國國內技術含量增速雖然明顯高于日韓兩國,但其絕對量較低。

那么,什么因素能推動出口品的質量升級呢?相關文獻強調技術在出口產品質量升級中的重要角色,主要集中于企業自主創新、技術引進和經濟開放的技術溢出效應等方面。一些學者認為國內研發投入可促進知識資本積累及轉移,提高出口技術含量,中國可依賴自主創新,擴大外來技術吸收與利用,實現產品質量升級(Coe 和Helpman,1995;祝樹金等,2010;孟祺,2013;張永旺、宋林,2019)。程惠芳、陸嘉?。?014)研究發現1997-2010年間國內外技術引進對企業創新的作用程度逐漸降低,而技術開發對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具有顯著正相關性。肖利平、謝丹陽(2016)認為國外技術引進對新產品創新增長的作用與地區吸收能力有關,對于吸收能力弱的地區,國外技術引進不利于本土新產品創新增長,但自主創新投入能夠顯著促進新產品創新增長。除此之外,對外開放與進口貿易具有技術溢出效應,也是影響出口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Herreriasa 和Orts,2011;韓亞峰、付蕓嘉,2018;徐潔香、宋國豪,2019)。Feenstra 和Ma(2014)認為貿易便利化可增加出口多樣性。張海波、李東(2015)采用出口技術復雜度指數對中國制造業出口技術含量進行測度,研究發現對外開放可推動中國制造業出口貿易品技術含量提升,且進口貿易當期就能通過技術溢出效應發揮顯著的正向作用。李洲、馬野青(2020)認為經濟開放可激勵本土產業參與國際交流,提升中國出口技術復雜度。而Chen 和Puttitanun(2005)認為經濟開放一方面增加了發展中國家接觸新產品和新技術的機會,有利于產品質量升級,另一方面也加強了對外資企業的保護,不利于技術溢出。陳維濤等(2017)研究也表明進口競爭對中國工業行業技術復雜度的提高具有抑制作用。盛斌、毛其淋(2017)考察了進口貿易自由化與制造業出口技術復雜度之間的關系,并檢驗研發創新在其中發揮的作用,發現研發創新是進口貿易自由化提升制造業出口技術復雜度的重要渠道。

縱觀現有文獻,發現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以出口技術復雜度及改進方法測算產品質量(Hausmann等,2007;姚洋、張曄,2008;杜傳忠、張麗,2013;張海波、李東,2015;陳維濤等,2017;盛斌、毛其淋,2017)。但技術復雜度指標忽略了各國同類產品具有高質量和低質量之分,且以出口分布指標對人均收入進行加權,在產品生產技術相同的情況下,出口分布變化可能會改變該產品的出口技術含量。同時,隨著全球價值鏈分工程度加深,一些高技術含量產品的生產過程可能被分配到低收入地區進行生產,技術復雜度指標會低估產品的技術含量。生產工序測算方法可將產品的生產過程分割成不同的生產階段,再對所有生產工序的技術含量進行加總,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傳統技術復雜度指標的缺陷。目前,生產工序的測算方法被廣泛應用(毛海歐、劉海云,2018;王林輝、應潔妤,2018;劉磊、關權,2019;陳波、楊慶,2020)。產品所蘊含的技術水平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產品質量,一是從生產者角度來看,生產高技術含量的產品,意味著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原材料和中間投入品的技術含量更高,使用的工藝、設備和技術手段更先進,生產過程更加精細化,因而產品質量更高。二是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市場上高質量的產品往往性能更好、更耐用,故其技術含量高;或者高質量產品功能更強,與低端產品相比,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多種需求,故產品的技術含量也更高。因此,產品的技術含量可以作為產品質量的代理指標?;诖?,本文借鑒倪紅福(2017)的生產工序測量方法,基于WIOD數據庫2016年發布的最新數據,測算世界各國(地區)制造業以及細分行業的出口品國內生產環節的技術含量,并對中國制造業出口品質量的動態變遷過程以及出口品質量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其中,WIOD數據庫發布的最新數據包含2000-2014年間43個國家(地區)56個細分行業的世界投入產出表,這些國家(地區)的GDP在世界GDP中的占比超過85%,能夠較準確地反映各個國家(地區)之間的貿易活動。本文接下來的結構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出口品整體質量和國內環節技術含量測度與評價;第三部分,中國制造業產品質量影響因素實證分析;第四部分,結論。

二、出口品整體質量和國內環節技術含量測度與評價

(一)基于生產工序的技術含量測度

按照生產工序法,產品的技術含量應將所有生產工序的技術含量進行加總(Lall等,2006)。在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下,一國產品的全部技術含量應包含所有中間產品的技術含量與本國生產工序的技術含量,即在全球投入產出表中,i國k部門的全部技術含量應該是所有中間投入品的技術含量和i國最后生產工序的技術含量之和。借鑒倪紅福(2017)的方法,最后生產工序的技術含量用勞動生產率表示,勞動生產率由最后生產工序產生的增加值與勞動力的比值衡量。

根據里昂惕夫(Leontief)生產函數,i國k部門的產出為:

yik=minx1i1ka1i1k,x1i2ka1i2k,x2i1ka2i1k,x2i2ka2i2k,…,fikvyik(1)

其中,yik為i國k部門產品的產出,xjilk表示i國k部門生產活動對j國l行業的中間產品需求;ajilk為i國k部門每單位產出需要直接消耗j國l部門的產出量,即投入產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數;fik為勞動和資本要素投入;vyik為增加值系數,即增加值占總產出的比重。

假設產品部門的全部技術含量是中間投入品和最后生產工序技術含量的加權和,權重為中間投入品價值和最后生產工序附加的價值占總產出的比重,則i國k部門單位產出的整體技術含量或質量(Total Technology Content,TTC)可表示為:

ttcik=∑l,jajilktcjl+vyik·vfik(2)

其中,ttcik表示i國k部門單位產出整體技術含量;vfik表示i國k部門產品的勞動生產率,即最后生產工序的技術含量。i國k部門每單位產品總技術含量為,生產1單位價值該產品時所消耗的所有中間產品的技術含量∑l,jajilktcjl=∑l,j(l≠k,j≠i)ajilkttcjl+∑l(l≠k)aiilkttcil+aiikkttcik,與每單位產出中最后生產工序的技術含量(vyik·vfik)之和。

同樣,可得到矩陣的形式:

TTC’=(VY#VF)’B(3)

其中,TTC’表示整體技術含量行向量,即每個國家各部門產品中所包含的全部技術含量;VY表示增加值系數列向量;VF表示最后生產工序的技術含量列向量;#表示對應元素相乘,得到新的列向量;B=(I-A)-1為Leontief逆矩陣,其中,I為單位矩陣;A為全球投入產出表中直接消耗系數矩陣。記bij為第i行j列的元素。記VYF=VY#VF,則整體技術含量可表示為:

ttcik=∑l,j(j≠i)vyfjlbjilk+∑lvyfilbiilk(4)

由此,可將i國k部門的國內技術含量(Domestic Technology Content,DTC)從式(4)中分離出來:

dtcik=∑lvyfilbiilk(5)

國內技術貢獻率(或國內技術含量指數,Domestic Technology Content Index,DTCI)為:

dtciik=dtcikttcik (6)

(二)中國制造業出口技術含量的動態變遷過程分析

基于全球投入產出數據庫(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 WIOD)最新發布的全球投入產出表(World Input-Output Tables, WIOTs)的數據以及勞動衛星賬戶的勞動力數據,并以各行業出口量占總出口量的比值作為權重,對2000-2014年間中國和世界主要其他國家(地區)的出口技術含量進行測算,分析評價中國整體與分行業產品質量的動態變遷過程。

1.中國與其他代表性國家(地區)制造業出口技術含量的比較分析

表1顯示了中國及其他代表性國家(地區)的制造業出口的整體技術含量(Total Technology Cont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TTC)、國內技術含量( Domestic Technology Cont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IDTC)以及國內技術貢獻率(或國內技術含量指數,Domestic Technology Content Index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IDTCI)的變化,因篇幅限制,表中只列出2000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4年的數據。從總體趨勢來看,中國制造業出口的整體技術含量與國內技術含量呈明顯上升趨勢,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與其他主要國家制造業技術含量均在2009年出現短暫的停滯與下降。其中,中國、美國和韓國制造業整體技術含量回升速度較快,2010年已恢復到危機前的技術含量水平并保持平穩增長,但金融危機后,英國、德國、日本、巴西和印度等國家制造業整體技術含量增長乏力,總體呈倒“U”形發展趨勢。從增長速度來看,在2000-2014年間,與其他國家(地區)相比,中國制造業技術含量平均增速位居前列,國內技術含量年均增速約為12.49%,高于全部技術含量年均6.11%的增速,從而使中國國內技術含量指數呈現上升趨勢,2014年已達到0.5的水平,表明隨著全球價值鏈分工深化,中國的技術創新取得了較大的成果,產品質量提升速度較快。但中國制造業出口技術含量遠低于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且國內技術貢獻率也與之相差較大。從整體技術含量來看,2014年中國制造業的整體技術含量僅為美國的14.20%,也未達到其他發達國家的30%。英國、德國與法國的整體技術含量已超過100,增幅較大,日本制造業的技術含量雖然一直處于高水平,但增速緩慢。從國內技術含量來看,2014年中國制造業的國內技術含量僅為美國的8.02%,約為英國、德國和日本制造業國內技術含量的1/5。從國內技術含量指數來看,2000-2014年間,美國和日本制造業的國內技術含量與整體技術含量的比值大約處于0.9的水平,日本近年來有所降低,英國、德國和法國也達到0.6的水平,中國與之相差不大,僅為0.5,但中國存在后發優勢,若能保持現有增速,在一定時期內可以實現對發達國家的技術追趕。同樣,可以看到與韓國相比,中國制造業技術含量較低,但國內技術貢獻率處于攀升的趨勢,增長速度遠高于韓國。中國作為“金磚四國”之一,與其他三國相比,制造業的整體技術含量略高于印度,但遠低于巴西、俄羅斯兩國,且俄羅斯技術含量的增長速度也遠超中國??梢?,中國在全球價值鏈體系中,仍處于低端生產環節,主要以組裝加工的中低端技術生產活動在國際貿易中占據一席之位,但中國制造業出口技術含量發展潛力較大,可充分利用后發優勢實現技術追趕。

2.中國制造業與全行業平均技術含量比較分析

圖1展現了中國制造業與全行業出口技術含量的直方圖,可以看到2000-2014年間,中國制造業與全行業的整體技術含量變化趨勢較一致,且處于較高水平。2001-2008年間均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出現短暫的下降,2010年迅速回升之后保持平穩發展趨勢。制造業與全行業的國內技術含量總體上呈現指數增長趨勢,2000-2006年,增幅較小,2009年之后增速明顯提高,說明中國國內生產技術有明顯的提升,技術模仿、技術創新與經濟積累帶來了國內技術含量的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期間,制造業的整體技術含量均高于行業的平均水平,但國內技術含量略低于行業平均水平,說明制造業產品質量需要靠進口中間品的技術含量來拉動,國內生產環節技術含量有待進一步提升。

3.中國制造業細分行業國內技術含量分析

表2顯示了2000年和2014年中國制造業17個細分行業的國內技術含量(Domestic Technology Content,DTC)、國內技術貢獻率(或國內技術含量指數,Domestic Technology Content Index,DTCI)以及在43個主要國家(地區)中的排名。(1)2000-2014年間,國內技術含量及其指數均實現了較大的提高,其中國內技術含量增長速度最快的行業為基礎金屬制品業,平均增速為13.24%,國內技術貢獻率增速最快的行業為紡織、皮革與制鞋業,平均增速約為7.04%,說明中國作為勞動要素充裕的國家,勞動密集型行業的生產技術得到較大的改進,勞動密集型產品在世界市場上將具有較強競爭力。2000年國內技術水平最高的五個行業為焦炭與石油制造業、醫藥行業、化學及其制品業、基礎金屬制造業與運輸工具制造業,2014年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業躋身前五,取代了醫藥行業。2000年國內技術貢獻率最高的行業分別為醫藥行業、焦炭與石油行業、食品、飲料與煙草業、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業與基礎金屬制品業。食品、飲料與煙草業的國內技術貢獻率在2014年達到0.69,高于其他行業。其他制造業與運輸工具制造業的國內技術貢獻率也在2014年上升至前五位,焦炭、石油制造業與基礎金屬制品業排名緊隨其后。電腦、電子及光學制品業與電氣設備制造業的國內技術貢獻率均處于較低層次。(2)從世界排名位次看,2000年中國制造業行業國內技術含量均處于世界最低層次。其中,紡織、皮革與制鞋業、木材及其制品業與其他制造業均處于最后一位,排名位次最高的石油行業也僅處于第37位(即倒數第7位)。國內技術貢獻率排名高于國內技術含量,基本處于40位之前。其中,紡織、皮革與制鞋業、木材制品業和其他制造業的國內技術貢獻率的位次分別為37、39和35,排名最高的仍是石油行業,處于第25位。2014年,國內技術含量及其貢獻率排名均有所上升。國內技術含量的排名上升最快的前三個行業分別為運輸工具制造業、石油行業與基礎金屬制造業。食品、飲料與煙草業和醫藥行業的位次沒有發生變化,仍處于較低位次。國內技術含量指數的上升幅度較大,其中紡織、皮革與制鞋業位次上升最快,2014年達到第15位,上升了22位,機械設備制造業上升了8個位次,在所有制造業行業中上升速度最慢。

綜上所述,中國制造業各行業國內技術含量均有明顯提高,說明中國正在向“制造強國”邁進,但醫藥行業、電腦、電子和光學制品業、機械設備制造業等部分技術密集型行業的國內技術含量仍在較低層次徘徊,且各行業的國內技術含量較落后于世界其他主要國家,說明中國出口在增加“量”的同時更要注重“質”的提升,提高國內技術水平,以加快躋身“制造強國”的步伐。

三、中國制造業產品質量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一)計量模型、變量設計與數據來源

為了考察中國制造業產品質量的影響因素,本文選取2000-2014年中國制造業17個細分行業的數據,由于國內技術含量剔除了進口中間產品的技術貢獻,可以更準確地反映中國制造業的實際產品質量,所以選擇國內技術含量作為被解釋變量來衡量各行業的產品質量,構建如下計量模型:

lndtcit=α+β1yjit+β2lngnit+β3patit+β4lnimit+β5sizeit+μi+εit(7)

其中,下標i,t分別代表各行業和年份,μi代表行業固定效應,εit為隨機擾動項,lndtcit表示各行業國內技術含量的對數值。解釋變量分別是不同來源的技術創新:國外技術引進(yjit)、國內技術獲?。╨ngnit)、研發強度(patit)、行業開放度(lnimit)與行業規模(sizeit)。

解釋變量的具體設計如下:(1)國外技術引進(yjit),本文選取引進國外技術經費支出與企業數量的比值來表示。作為行業技術進步的主要來源之一,引進國外技術可以節省本國研發成本,是提升產品質量的重要途徑(王林輝、張伊依,2016)。(2)國內技術獲?。╨ngnit),選用購買國內技術經費支出與總產值比值的對數來表示。(3)研發強度(patit),選取專利申請量與企業數量的比值來表示。研發不僅可以直接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而且可以提高對技術溢出效應的消化吸收能力,并在其基礎上再次創新,張永旺、宋林(2019)的研究驗證了自主創新對制造業技術水平的促進作用。(4)行業開放度(lnimit),選用進口總額與行業總產出比值的對數來衡量。一方面,企業可以利用進口品的技術溢出效應,通過技術模仿、技術學習與消化來促進國內的技術創新,進而對產品質量有一定影響;另一方面,行業開放度的提高會形成競爭效應,激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實現國內產品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但激烈的競爭也可能對國內企業造成擠出效應,不利于產品質量提高。(5)行業規模(sizeit),李強、鄭江淮(2013)認為產業規模是產品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本文選取行業總產值(2011年及之前的指標為工業總產值,2012年及之后的指標為工業銷售產值)與行業從業人數的比值來表示行業規模,將其作為控制變量引入計量模型中。以上數據均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中國科技統計年鑒》、《中國勞動統計年鑒》、《中國工業經濟統計年鑒》與WIOD數據庫。

(二)產品質量影響因素的基準回歸

本節基于式(7),以國內技術含量為被解釋變量對中國制造業產品質量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為了保證結果的穩健性,分別使用面板固定效應(FE)和隨機效應(RE)模型,以及極大似然法(MLE)進行估計。表3中列(1)~列(3)顯示了三種方法下未引入國外技術引進二次項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到,列(1)中國外技術引進(yj)的系數顯著為負,而列(2)和列(3)中國外技術引進(yj)對產品國內技術含量的影響不顯著。在列(4)~列(6)中加入國外技術引進的二次項(yj2),可以看到在三種回歸方法下,其系數均為正,且滿足1%的顯著性水平,說明國外技術引進對中國制造業國內技術含量的影響呈現“U”形特征,表明當國外技術引進越過閾值之后,才顯現出對產品質量的提升作用??赡艿脑蚴?,國外技術引進在產生技術溢出效應的同時,由于技術購買與技術消化吸收需要一定的成本,其成本效應不利于行業技術含量提升。在“U”形左側,成本效應占優,國外技術引進對本國產品質量具有抑制作用;當企業對國外技術的引進達到一定閾值后,即經過一定技術累積,技術引進才能有效提高國內產品質量。

根據三種方法的回歸結果,研發強度(pat)與行業規模(size)對產品質量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表明產品質量提升依賴于研發投入,研發投入強度越大,越能促進產品質量的提升。同時,行業規模越大,越能發揮規模效應,促進先進的技術在行業內溢出,進而提升產品質量。國內技術獲取量(lngn)與行業開放度(lnim)的系數在1%的水平下顯著為負,可能的原因在于獲取國內技術需要資金投入,且國內技術普遍處于較低水平,其技術溢出效應小于成本效應,不利于企業的技術創新。而行業開放度越大,行業競爭效應也越大,進口品對國內產品形成擠出效應,使本國企業處于不利的地位,只能生產技術附加值低的產品。

列(7)~列(12)中分別加入了國內技術獲取與研發強度的交互項(gnpat)以及行業開放度與研發強度的交互項(impat),交互項的系數均為正,說明國內技術和對外開放均與自主研發形成互補效應。加大行業的自主研發強度可以有效提升技術的消化吸收能力,擴大技術溢出效應,也能更好地利用獲取的國內技術來提高產品質量。在一定的行業開放程度下,企業的自主研發可以增強自身技術實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在學習和模仿進口產品先進技術的基礎上,更快地進行再創新,解除國際競爭造成的“低端鎖定”狀態。

(三)不同分位點上的異質性效應

上述研究表明,不同來源的技術進步與行業開放度均對制造業產品質量有顯著影響。那么,這些因素對產品質量的影響是否存在差異呢?為進一步考察不同變量的影響差異,探究其在不同分位點上對制造業產品質量影響的動態變化,引入分位數回歸。本文選取中國制造業國內技術含量0.10、0.25、0.50、0.75與0.90這五個分位點進行回歸,回歸結果見表4。

不同來源技術進步與行業開放度對中國制造業產品質量發揮的效應與國內技術含量水平有關。國外技術引進(yj)主要在高分位點發揮作用,在低分位點與中間分位點上,引進國外技術表現出對產品質量無顯著促進作用,隨著國內產品質量的提升,國外技術引進逐漸表現出顯著的抑制作用。研發強度(pat)在所有分位點上都發揮其促進作用,且系數變化呈現“V”形趨勢,在低分位點和高分位點的效用最大。國內技術獲?。╨ngn)在0.10和0.75分位點上,在5%的水平上顯著為負,在0.50分位點上負向程度最大,且最為顯著。究其原因,產品質量的低分位點主要集中于21世紀初期,此時中國國內技術創新力度與能力不夠,主要依靠對先進技術的模仿與學習來進行生產,國外技術存在正向的溢出效應。此時國內技術水平整體處于較低水平,技術溢出效應小于其成本效應,所以國內技術獲取主要呈現負向作用,而企業的自主研發對產品質量的提升較強。當國內產品質量逐漸提高時,此時僅依靠國外技術引進的溢出效應,不僅不易帶動國內技術水平的上升,反而會產生較大的成本效應,效果適得其反。而當國內技術水平整體有所提高時,國內技術的抑制效應逐漸減弱,由于國內技術的不斷積累,企業的自主研發成為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力。行業開放度(lnim)在所有分位點上均呈顯著的負向作用,且抑制程度隨著產品質量的增加而增大,說明對外開放帶來的市場競爭對國內企業具有較大的擠出效應。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制造業技術水平雖然有所提高,但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不強。行業規模(size)對國內技術含量的促進作用均在1%的水平上顯著,這再次顯示行業內規模效應會增強技術溢出效應,進而提高產品質量。

(四)行業異質性分析

為了研究產品質量影響因素的行業異質性,借鑒樊茂清、黃薇(2014),以及劉磊、關權(2019)的分類方法,將制造業17個細分行業分為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三類行業,具體分類如表5所示。

根據表6中各類行業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出不同因素對中國制造業產品質量的影響確實存在行業異質性。列(1)和列(2)、列(7)和列(8)、列(13)和列(14)用面板固定效應模型(FE)分別檢驗各類型行業內國外技術引進(yj)對產品質量的“U”形影響,以及其他因素的異質性影響。為保證結果的穩健性,列(3)~列(6)、列(9)~列(12)、列(15)~列(18)分別采用面板固定效應(FE)和極大似然估計方法(MLE)檢驗國內技術獲取和對外開放與自主研發的互補效應是否存在行業異質性。根據Hausman檢驗,相比于面板隨機效應模型(RE),采用固定效應模型(FE)更好,且由于篇幅所限,未列出隨機效應模型(RE)的估計結果。對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從列(1)和列(2)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國外技術引進(yj)與產品質量在5%的水平下顯著呈現“U”形關系,表明國外技術引進在經過一定累積后,會發揮技術溢出效應,進而提升勞動密集型行業的產品質量。國內技術獲?。╨ngn)與行業規模(size)對產品質量也具有提升作用,自主研發(pat)的正向作用不明顯,行業開放度(lnim)則表現出顯著的抑制作用。國內技術獲取和研發強度的交叉項(gnpat)的系數顯著為正,而行業開放度與研發強度的交叉項(impat)對產品質量的促進作用不顯著。表明在勞動密集型行業中,自主研發與國內技術獲取具有互補效應,國內技術積累有利于發揮自主研發對產品質量的提升作用。綜合而言,勞動密集型行業的產品質量提升,不僅依賴于國外技術引進,也受制于自主研發和國內技術溢出效應。

對于資本密集型行業,列(7)和列(8)的回歸結果表明,國外技術引進(yj)對產品質量同樣具有“U”形作用,表示引進技術需要經過累積,才能發揮顯著的溢出效應,否則將被其成本效應抵消。研發強度(pat)與行業規模(size)對產品質量呈現顯著的正向影響,而國內技術獲?。╨ngn)與行業開放度(lnim)均對產品質量具有明顯的負向作用。列(9)和列(10)、列(11)和列(12)顯示行業開放度與研發強度的交叉項(impat)以及國內技術獲取與研發強度的交叉項(gnpat)的系數均顯著為正,表明在資本密集型行業中,國內技術和對外開放都與研發強度呈現顯著的互補效應,說明行業自主研發可以強化對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能力,抑制對外開放帶來的競爭效應。

對于技術密集型行業,列(13)和列(14)的結果顯示,國外技術引進二次項(yj2)系數不顯著,其對產品質量的“U”形作用消失。而自主研發(pat)可顯著提高技術密集型行業的產品質量,且比勞動密集型與資本密集型行業作用強度更大。國內技術獲?。╨ngn)的負向作用不顯著,行業開放(lnim)對產品質量具有抑制作用,但作用程度小于勞動密集型與資本密集型行業。列(15)和列(16)、列(17)和列(18)表明,行業開放度與研發強度的交叉項(impat)以及國內技術獲取與研發強度的交叉項(gnpat)均表現出對產品質量的提升作用,但其系數和顯著性程度均小于資本密集型行業,表明國內技術獲取和行業開放與自主研發的互補效應依然存在于技術密集型行業中,但互補程度較資本密集型行業弱。

我國作為勞動要素充裕型國家,勞動密集型行業是優勢產業,在國際市場中已經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通過國內技術溢出和國外技術引進可以有效推動其產品質量升級。相比于勞動密集型行業,資本密集型行業需要通過自主研發和國外技術引進提升產品質量,行業開放帶來國際市場競爭會對國內企業形成擠出效應,不利于產品質量提升,這可能是由于我國資本密集型行業在世界上的競爭力不強。技術密集型行業產品質量提升主要通過自主研發而非引進國外技術,且國內技術積累、對外開放所帶來的技術模仿可與自主研發形成互補效應,進而提升產品質量??梢?,勞動密集型行業國內技術與自主研發互補,促進產品質量提升;在資本密集型行業與技術密集型行業,國內技術獲取、行業開放都能與自主研發互補,強化對產品質量的提升作用。

綜上所述,勞動密集型行業可充分利用國內技術和國外引進技術的溢出效應,實現產品質量提升;資本密集型行業應在發揮引進技術的溢出效應的同時,重視自主研發以及強化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產品質量;而技術密集型行業更應加大研發投入強度,通過研發核心和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提升產品質量和增強國際競爭力。

四、結論

既有文獻主要使用技術復雜度及改進方法測算產品質量,用出口分布指標對各國人均收入進行加權,普遍忽視同類產品不同來源國其質量的異質性,以及垂直化分工中各生產工序技術含量的非一致性。本文采用WIOD數據庫最新公布的2000-2014年世界投入產出表,結合生產工序的方法測算制造業出口品的整體技術含量、國內技術含量與國內技術貢獻率,基于技術含量視角探究中國制造業產品質量的動態發展趨勢,分析中國制造業各行業產品質量的影響因素,并分析國內技術含量不同分位點上以及不同要素密集度行業中,不同技術來源和行業開放度對產品質量的具體影響,根據實證研究的結論,提出針對性的措施以推動中國制造業產品質量快速提升。研究發現:(1)與其他代表性國家相比,中國制造業技術含量的平均增速較高,國內技術貢獻率呈上升趨勢,產品質量升級較快,但技術含量遠不及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且國內技術含量略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在全球價值鏈體系中,中國制造業仍處于低端生產環節,主要以組裝加工的中低端技術生產活動參與國際貿易。但金融危機之后,在一些國家制造業技術含量增長乏力的情況下,中國仍能保持平穩增長趨勢,說明中國制造業產品質量發展潛力較大。(2)中國制造業各細分行業國內技術含量及國內技術貢獻率在2000-2014年間均有較大提高,勞動密集型行業的技術逐漸成熟,其產品質量得到較大改進,但各行業的國內技術含量在世界主要國家(地區)中的排名仍處于較低位次,如醫藥行業、電腦、電子和光學制品業等部分技術密集型行業的產品質量上升幅度不大,國內技術仍需進一步突破。(3)引進國外技術對制造業產品質量的影響具有“U”形特征,在“U”形的左側成本效應占優,在“U”形的右側技術溢出效應占優。且隨著產品質量的提升,引進國外技術對產品質量逐漸呈現抑制作用,這種抑制作用在技術密集型行業中尤為顯著。(4)行業自主研發可推動產品質量提升,在產品質量的低位點和高位點的促進作用更強,其分別與國內技術以及行業開放度具有互補效應,即自主研發可以提高消化吸收能力以及增強技術溢出效應,而且加大自主研發力度對資本密集型行業和技術密集型行業的作用效用更大。

根據以上研究結論,本文得到以下啟示:中國應充分利用自身的后發優勢,通過自主研發與引進國內外前沿技術相結合的方式,提升國內生產工序的技術含量,實現技術追趕。首先,對于傳統的紡織、皮革與制鞋業、木材及其制品業等勞動密集型行業,技術水平不高,設備較陳舊,可通過購買新設備等方式進行技術更新改造,推動行業產品質量的提升。其次,對于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行業,應充分利用自主創新與經濟開放之間的互補效應,強化對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研發效率和技術實力,更快實現中國制造業產品高質量發展。最后,引進國外技術是中國制造業產品質量提升的重要推動力,但隨著中國國內技術的發展,與發達國家技術差距進一步縮小,應重視技術引進的成本效應,中國制造業產品質量提升不能過度依賴于國外技術引進,應積極搭建創新平臺,激發自身的創新活力。

參考文獻:

[1] 陳波、楊慶,2020:《雙向FDI如何影響了中國出口技術含量——基于動態空間面板模型的分析》,《國際經貿探索》第4期。

[2] 陳維濤、王永進、孫文遠,2017:《貿易自由化、進口競爭與中國工業行業技術復雜度》,《國際貿易問題》第1期。

[3] 程惠芳、陸嘉俊,2014:《知識資本對工業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影響的實證分析》,《經濟研究》第5期。

[4] 杜傳忠、張麗,2013:《中國工業制成品出口的國內技術復雜度測算及其動態變遷——基于國際垂直專業化分工的視角》, 《中國工業經濟》第12期。

[5] 樊綱、關志雄、姚枝仲,2006:《國際貿易結構分析:貿易品的技術分布》, 《經濟研究》第8期。

[6] 樊茂清、黃薇,2014:《基于全球價值鏈分解的中國貿易產業結構演進研究》, 《世界經濟》第2期。

[7] 關志雄,2002:《從美國市場看“中國制造”的實力——以信息技術產品為中心》, 《國際經濟評論》第4期。

[8] 韓亞峰、付蕓嘉,2018:《自主研發、中間品進口與制造業出口技術復雜度》,《經濟經緯》第6期。

[9] 李強、鄭江淮, 2013:《基于產品內分工的我國制造業價值鏈攀升:理論假設與實證分析》,《財貿經濟》第9期。

[10] 李洲、馬野青,2020:《三次產業增加值分解視角下的中國出口技術復雜度——兼評經濟開放對產業技術升級的重要性》,《國際貿易問題》第1期。

[11] 劉磊、關權, 2019:《中日韓制造業國際競爭力比較——基于國內技術含量的視角》, 《現代日本經濟》第5期。

[12] 毛海歐、劉海云,2018:《中國OFDI如何影響出口技術含量——基于世界投入產出數據的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第7期。

[13] 孟祺, 2013:《中國出口產品國內技術含量的影響因素研究》, 《科研管理》第1期。

[14] 倪紅福, 2017:《中國出口技術含量動態變遷及國際比較》, 《經濟研究》第1期。

[15] 盛斌、毛其淋, 2017:《進口貿易自由化是否影響了中國制造業出口技術復雜度》, 《世界經濟》第12期。

[16] 王林輝、應潔妤, 2018:《制造業國際貿易的競爭性和互補性:來自國內技術含量視角的分析》, 《南京社會科學》第2期。

[17] 王林輝、張伊依, 2016:《技術差距對技術引進存在門限效應嗎?——基于中美制造業產品質量視角的實證檢驗》,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

[18] 肖利平、謝丹陽, 2016:《國外技術引進與本土創新增長:互補還是替代——基于異質吸收能力的視角》, 《中國工業經濟》第9期。

[19] 徐潔香、宋國豪, 2019:《出口商品技術結構的衡量方法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財貿研究》第3期。

[20] 姚洋、張曄, 2008:《中國出口品國內技術含量升級的動態研究——來自全國及江蘇省、廣東省的證據》, 《中國社會科學》第2期。

[21] 張海波、李東, 2015:《中國制造業出口貿易品技術含量測度與影響因素研究》, 《國際經貿探索》第2期。

[22] 張永旺、宋林, 2019:《技術引進、自主創新與出口技術含量——兼論技術引進向自主創新的過程轉變》, 《軟科學》第5期。

[23] 祝樹金、戢璇、傅曉嵐, 2010:《出口品技術水平的決定性因素:來自跨國面板數據的證據》, 《世界經濟》第4期。

[24] Chen Y. and Puttitanun T.,2005,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innov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78(2): 474-493.

[25] Coe D. T. and Helpman E.,1995,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CEPR Discussion Papers, 39(5): 859-887.

[26] Dean J. M, Fung K. C. and Wang Z., 2008, How Vertically Specialized is Chinese Trade, 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Working Paper.

[27] Feenstra R. C. and Ma H.,2014, Trade facilitation and the extensive margin of exports, The Japanese Economic Review, 65(2): 158-177.

[28] Hausmann R., Hwang J. and Rodrik D.,2007, What You Export Matters,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12(1): 1-25.

[29] Herreriasa M. J., and Orts V., 2011, Imports and Growth in China, Economic Modelling, 8(6).

[30] Lall S.,Weiss J. A. and Zhang J.,2006, The “Sophistication” of Exports: A New Trade Measure, World Development, 34(2): 222-237.

[31] Michaely M.,1984, Trade, Income, Levels and Dependenc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1: 291-293.

Product Quality of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y Content

Sun Jia1, Yang Sasa2 and Wang Linhui3

(1. 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 Jil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 School of Economics, Xiamen University;3. 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On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production process,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world input-output table from 2000 to 2014 to calculate the total technology content, domestic technology content and domestic technology contribution rate of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changes of its export product quality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y content.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rstly, in the sample period, although the technology content of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its subsectors increased rapidly, its absolute valu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majo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it was observed to be at the low end of the global value chain system. Secondly,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technology has a u-shaped effect on the quality upgrading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ducts. When the cost effect is dominant, it shows a negative effect, and when the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is dominant, it shows a promoting effect. With the increase of technology content at home, the inhibition of technology import from overseas begins to appear. In the 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ies in particular, the technology import mainly exhibits an inhibition performance. And thirdly,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upgrading the quality of export products, which has complementary effects with both the domestic technology acquired and the opening-up of the industry. In this regard,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n increase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of the industry as well as improve the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while the complementary effect is more significant in the capital-intensive industries and the 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ies.

Key Words:product quality; domestic technology content; introduction of technology

責任編輯 郝 偉

猜你喜歡
產品質量
工匠精神的不足導致產品質量不高嗎?
中國出口產品質量提升:融資約束是“瓶頸”嗎?
產品質量與品牌關聯度分析
抽樣檢驗質量分析對提升產品質量的作用研究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對在線消費者忠誠度的分析
某電子企業電源轉換器質量改善研究
產品質量調查——原載美國“安迪·辛格漫畫網” ▲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